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辽宁1950-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危险之中的伊朗国民,但伊朗本地的各种势力对中苏两国仍然抱有极大的警惕,政坛上的力量基本分为亲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派和亲美派,我党并不能确保在之后的选举中产生对社会主义阵营有利的结果。
当然了,虽说伊朗的各方势力对中苏两国抱有戒心,但伊朗的底层国民已经比较能接受社会主义阵营对待他们的方式,至少主要由解放军和苏联红军临时抽调组成的维和部队在伊朗驻扎的时候不会像美国人一样扰民。另外,中苏维和部队也在当地帮助伊朗人恢复社会秩序,持续几十天的动乱使得伊朗的城市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当地人并不会抗拒秋毫无犯的中苏两国军人。
“这件事情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信任伊朗的人民,他们能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如果说有什么悬念的话,大约是伊朗的宗教组织比较难以拉拢吧?”周总理说道。
“我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当地的宗教组织在国际问题上追求的主要是不被干涉,他们在伊朗国内夺取政权的意愿主要和当政者是否触动宗教组织的利益相关,在目前这个时期上,我认为我们采取的保守策略是会有效的,而从长远上看,如果我们能帮助伊朗建立更先进的工业体系,提高其社会的生产力,那么宗教组织的影响也就会逐渐地减弱的。”主席回应道。
“也就是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我们就慢慢推着他们往前走,而不要一把推到他们,还绊倒我们自己。”总理简单地描述了一下,而主席点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伊朗的问题也不是光在政治上的,我们拉拢伊朗,主要还是想把伊朗的石油出口抓在手里面。但如果美国人再也不能从伊朗得到石油了,那他们就该对伊朗搞封锁了,要切断对伊朗的粮食出口。这下子就又有好多人口的粮食问题落在我们的身上,很困难呀。”主席感叹道,随着中苏两国在国际斗争中争取到的朋友越来越多,美国人粮食过剩的优势也在变得明显。
“我去南边的农村搞调查的时候有看到,辽宁省的同志们在农村干得很不错,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只要等到早稻成熟,我们国内的粮食压力能大大缓解,应该还能有对外支援和贸易的余地。”
“我们的余地并不多,毕竟还有日本需要一些粮食的支援。”主席摇了摇头说道。
日本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已经过了几个月时间,其国内的社会情况已经基本稳固,除了极少数的乡下地区还有人顽抗之外,能提供工业生产力的城镇都已经恢复了生产。现在的日本正处于社会制度全面改革的时期,日共清算了旧社会遗留的世家门阀,枪决了门阀的大多数成员以绝后患。为了保证日本能够顺利恢复,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经济体系的一个有益环节,新中国需要给日本提供必要的粮食。
而支援国外的粮食肯定是不能影响到中国本国的人民生活的,因此即使新中国的粮食产量在未来技术的加持下暴涨,能拿出来的富余部分也称不上多。
此外,粮食问题苏联也是完全帮不上忙的,毕竟在二战结束之后苏联的农业生产还在恢复时期,这几年的产量远低于战前水平,加上苏联还未能修正的工农业失调问题,苏联人自己吃饱饭都是个大问题。辽宁省的农业技术不仅在新中国国内得到推广,苏东国家也有很大的需求,另外苏联还需要和中国的农业专家商讨在苏联进行农业改革的问题。在农民穷困这个问题上,苏联和中国其实都是半斤八两的状态。
“那么,就得让越南的同志们也想想办法了。”周总理沉声说道。
“嗯,粮食增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啊。”
自从几个月前越南和法国签订了协议之后,驻越法军已经在五月份前就完全撤出了越南,归还了全部越南领土。越共在我党以及苏联的监督之下,有序地收复了国土,并在五月份的时候宣布全国统一。他们驱逐了南越的伪政权,但没有在接收全国领土之后实行激进的改革计划,而是循序渐进地作出改变。
他们做出的第一个改革就是有关土地的改革,越共在越南实行了雷厉风行的土改政策,具体内容基本照搬我党的土改。他们的这一举动其实也是在我党的建议之下进行的,毕竟胡志明等人现在非常乐于接纳我党的建议,越南在未来的社会主义阵营中会起到不小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食供应,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必须得到妥善的利用。
从古至今就是粮食出口国的越南,在现今的条件下依旧能够出口大量的稻米,对越南进行的农业技术援助某种程度上还得优先于新中国国内的部分地区。
“说起来,我们周围的各个国家,现在都通过我们进行贸易的调度,实在是不方便的。如果能早一点建立合作组织,各国之间随时直接联络就好了。”周总理将话题引向了预计在不久之后就会召开的莫斯科会议上。
“是啊,苏联的同志们已经说过,他们的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恩来啊,你到时候带代表团过去,一定要记得态度谦逊,我们可不能去耍威风闹脾气哦。”主席听总理提到这个话题,便开始嘱咐作为中国参会代表的总理。
“主席你放心,这种事情我把握得住,搞外交我有信心。”周总理笑道,“只是,我们到时候要慢慢谈问题的话,花的时间大概就要多一点了,大家虽然都是一家人,不过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我们算这笔账的时间不会短。”
即将召开的莫斯科会议主要是各国之间要商讨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组织的架构、职能和权责分配,也涉及到各国的产业链分配,在此基础之上,各国不可能一开始就达成一致,吵半天时间是在预料之内的。
“慢慢算也好啊,不要到时候给各国之间留下嫌隙嘛,有什么问题都在会议上解决完,然后再签协议,这样的话总比我们压着其他国家签字要好得多了。”主席说着喝了口茶,然后继续说道:“我们要去说的事情都已经打好草稿了,恩来你去之前好好检查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就在中央这里开个会,国际上的问题要好好处理完,我们国内的问题更要先解决干净才行。”
“我明白的,主要事项我已经找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谈过了,没有什么突出问题。”总理很自信地回答道。
“你有信心,我就放心了。”主席看了一眼书桌上的闹钟,发现他们原定的休息时间结束了,于是便说道:“好咯,该开始看看情报部门同志们搞到的新情报了。”
“我都已经拿过来了,苏联同志们在欧洲发现了一些比较特别的事情,估计是美国人有了个不小的阴谋。”
“嗯,我之前听你讲过,最近欧洲的几个国家都出现了的事情。。。。。。”
第282章 识破
有时候,在情报战线上一位身居高位的卧底不一定能起到比大量潜伏基层的普通情报人员乃至拿钱办事的线人更大的作用。中苏两国在对美国政府的“回形针二号”计划的侦查上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无论英法两国的高级内应如何进行侦查,美国人的保密工作都堪称滴水不漏,因此中苏情报机构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美国人并不打算和他们的北约盟友告知这个秘密计划的具体内容。于是,苏联方面将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从欧洲各国买通的大量普通情报员和线人的身上,另外也从欧洲各个媒体和信息网络的边边角角发掘有用的信息。
意大利“蜂鸟”小组拼死传回的情报引起了中苏两国对美国欧洲驻军动向的警惕,而埋伏在英法两国的情报系统也上交了有关美国军队在夜晚封锁港口秘密卸货的消息。苏联方面增加了对美军军事据点进行监视的线人人数,让他们随时汇报一切可以情况。
在多方努力之下,两则从西德以及意大利报纸上找到的小报道经过层层过滤进入了苏联情报分析部门的视线。
这两则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当地某些村庄小镇莫名出现了烈性传染病,导致措手不及的当地居民和医院承受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如果只是简单常见的传染病,倒不至于引起情报机构的注意,不过报道中却提到了本不应该大规模出现的炭疽、鼠疫乃至是霍乱,这些疾病的出现让情报分析人员迅速联想到了生物武器。
对这些信息产生兴趣之后,情报分析人员找来了新闻发生地的侦查地图,经过检查后,他们发现事发地的周围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美国的军事基地或者军用设备的据点。由于事关重大,苏联情报机构的高层人员并未立刻采纳分析人员的判断,认为这些小规模爆发的烈性传染病和美国驻军有直接关系,而是派出前线侦查人员直接到事发地点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你可别扯淡了,这些无聊的故事我现在就能给你编出一百个来!”
“哈?你爱信不信,不信的话就自己去那个村子看看。”
意大利某地的一家小酒馆中,两个醉醺醺的壮汉正在围着一张小桌子吵闹,他们的面前各摆着一个大大的铁皮酒杯,里面装满了啤酒。
“行行行,你说美国人在那里的水井里面丢了毒药,那那个村子的人是不是都是是傻子啊?能够看不出来?”其中一个醉汉大大咧咧地说道。
“我哪里说过了?我是说,美国人处理了他们平常喝的水,然后那些人就。。。。。。就生病了,然后就死了,就是这样!”另一个醉汉涨红了脸,一边说话一边给自己灌进更多的啤酒。
“你肯定说过,你就是这样的醉鬼。”
周围的顾客们有那么几个人被他们的话题吸引了注意力,悄悄地靠了过来。他们这个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小镇子平日里与世无争,不过最近却闹出了一起大新闻,一座村庄莫名其妙地爆发了霍乱,死了不少人,而事情发生之后意大利政府没有处理,反而是美国军队封锁了那个村庄以及周围的道路,把村民们带去“隔离治疗”了。
这件事情在当地人中众说纷纭,有些人觉得是苏联人的生物武器袭击,有些人认为是纳粹德国遗留下来的秘密实验室被人不小心闯破了,还有些人认为是驻扎在那附近负责把手一条重要道路的美国驻军给那个村子的村民下了毒。美国方面后来给出的调查报告是“偶然事件,已经紧急进行处理、不必慌张”,不过当地人都不是很相信。
“美国人的军队是来这里保护我们的,你往他们身上想干什么?要我说,这肯定就是你的幻觉,你就是喝酒喝糊涂了在这里胡言乱语。”
“保护个屁!那些猪脑子的美国兵天天只会到村子里面找女人偷腥,如果他们不好好管住自己的下半身,迟早得有人带上绿帽子。”坐在相邻桌子的另一个人本来在听他们两个的争论,但听到这句话之后却愤愤然地大叫起来,不过说完话之后却在众人的注视下尴尬地转过身去了。
“话说回来,那里确实有些奇奇怪怪的人来往,不像是一般的美国士兵。”
“真的?什么样子的?”
“别听他放屁,这个傻子整天编这些故事哄他家里的小崽子,我看他迟早得让警察抓紧去。”
在众人争论的时候,有两个人正默默地坐在小酒馆的角落里面,其中一个人的手中正拿着一根比较粗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