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辽宁1950-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穷途末路了。”另一个人摇了摇头说道。
“我们应该立刻通知陆军的兄弟们,既然他们已经不顾一切,我们大可以武力进攻。”
“对,我这就去办。”
“那我们要不要反其道行之,炮击皇家卫队的阵地?”
“他们驻守的区域里面有很多历史价值比较高的建筑物,贸然开炮可能不太合适?”
“建筑以后可以修复,那些有价值的文物他们已经都搬到加拿大去了,我们不用这样畏手畏脚的,不然怎么干革命?”
“好吧,你说得对。”
经过简单地商讨之后,此时控制了贝尔法斯特号的起义官兵们向伦敦市内指挥本次城市暴动的英国共产党指挥部提出了建议,让起义的陆军部队在炮火掩护下直接攻入英帝国政府最后的控制区。
这一提议很快得到通过,英国共产党的大多数人此时都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想要创造历史。虽然他们的这场“革命”进行得有些不明不白,不知道民众脱离此时的亢奋状态后会不会感到莫名其妙,不过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好的。
当天傍晚,太阳从西边的地平线落下,烈火般的晚霞覆盖了天空。
外围阵地上的英国皇家卫队士兵们突然发现,在他们不远处进行对峙的陆军部队和抗议人群不知为何往后撤了几百米的距离,高昂的口号声也安静下来。
正当他们面面相觑之时,贝尔法斯特号舰首两座三联装共计六门152毫米主炮的炮口缓缓升起,自动装弹机往炮膛中填入高爆弹。
最后时刻,对峙中的陆军官兵向皇家卫队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对方立刻投降,但是遭到了皇家卫队前线指挥官的坚决拒绝。
几声炮响回荡在伦敦城的上空,皇家卫队的士兵们听到炮弹的呼啸声时,一时间没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六发高爆弹落在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阵地上,轰然巨响将周围街区的玻璃窗震得粉碎。
所有人都无比震惊,但接收到这一进攻号令的陆军部队开始向皇家卫队的阵地开火射击,坦克和步兵同时冲向目瞪口呆的皇家卫队士兵们。
战斗刚刚开始数分钟便宣告结束,遭到炮击的皇家卫队没有进行多么激烈的抵抗,或者说他们一开始就没想到真的有人会向他们开火进攻。阵地上很快升起白旗,皇家卫队的军官向起义的陆军投降。
而身处首相官邸中的艾德礼听到炮声和枪响之后,差点吓出心脏病来。他原本打算叫来西利托等人了解情况,却被警卫队的士兵们一左一右地带出首相官邸,并看到了乱成一团的皇家卫队。
下议院留守的议员们现在全都挤在泰晤士河边上,而河岸上只有几条汽艇留在那里,其中一条就是为首相本人准备的。
可惜的是,原本预备开往贝尔法斯特号的汽艇现在已经无处可去了,警卫队的士兵们将艾德礼带上船之后才得知贝尔法斯特号的水兵起义的消息。陆军的坦克以及大批的群众很快涌入了这片区域,艾德礼最终在汽艇上看到人群站在河岸上向他高声怒吼。
首相最终在当天晚上被逮住,不过当人们的情绪稍稍平复下来之后,他也没有受到太多的为难,只是被临时软禁起来而已。
10月27日凌晨,英国共产党总书记在广播电台中宣告英国议会解散,并不再承认英国王室的地位这一消息。虽然是一次有些操之过急的革命,但是英国共产党确实成功夺取了英国的政权,接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重建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并将变革之风从大伦敦区这个腹地带到英国的其他地区去。
身处加拿大的英国王室针锋相对地表示英国共产党组建的临时政府是非法组织,号召英国人起来反对,但是没有得到多少回应。而社会主义诸国很快承认了新的英国政府,并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表决的形式接纳英国共产党派出的外交人员成为新的英国驻联合国大使。
至于隔海相望的欧洲大陆上,最后一个还在坚守的法国政府看到英国内阁的倒台之后,也终于下定决心逃亡,不过他们在外籍兵团的保护下逃离巴黎的时候倒是没有受到多少的阻挠。法国共产党并没有打算逮捕这些前政府官员,双方达成了一定的协议,奥里奥尔等人离开的时候不准带走任何资产。
时至11月1日,英法两国国内的政权更迭顺利完成,美军同样从这两个国家迅速撤离。新上台的英法两国政府立刻宣布与美国断交并退出北约组织,这也意味着北约这个军事组织在欧洲大陆上已经彻底土崩瓦解。
最后还存续着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三国以及低地三国等小国中,挪威、芬兰和瑞典三国虽然并未和那些主要国家一样因为石油危机发生社会崩溃,但同样能认识到世界大局变化之下,他们继续坚持与美国为伴没有意义,挪威宣布退出北约之后,三国政府虽然没有与美国断交,但是也下降了外交关系,并向社会主义阵营进行积极的接触;至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这三个国家,在各自的王室跑路北美之后,他们的政府事实上已经放弃抵抗,很快也就宣布与美国断交并退出北约,比利时同时还将北约总部从布鲁塞尔驱逐。
一向表示“中立”的瑞士政府,在11月初同样宣布与美国断交,至此,除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之外,欧洲大陆已经全面与美国断绝关系。
第339章 天命昭昭 …正文
1951年12月,欧洲大陆上最后的北约国家葡萄牙国内发生革命,由社会主义政党领导的起义群众推翻了独裁的极右翼军政府,夺取了国家的政权。而相邻的西班牙国内则发生了相似的事情,西班牙共产党在多国支持下发动武装革命,独裁领袖弗朗哥很快败下阵来,在美国方面的接应下逃往美国。
时至1952年1月,整个欧洲大陆的社会已经重新稳定下来,新上台的各国共产党在中苏两国的帮助下很快平复社会秩序,并获得了必要的石油和各类基础资源来维系社会运行。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统计和清点,1951年年末发生的西欧剧变给英法德意等欧洲主要国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美军裹挟各国政府和高层人士撤离的时候带走或破坏了大量的工厂以及基础设施,整个欧洲的经济基础都遭受重创。
不过在亚欧大陆已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情况下,以行动促成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中国,终于可以向所有国家提出有关人类共同发展下一步的设想。
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政党接受了我党的邀请,于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一次大型联合会议,主席与总理在这场讨论整个社会主义世界未来的大会中亲自出席。而抵达这里的各国各党代表们都震惊于大连市的景象,也最终得知了中国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主导整个世界格局剧烈变动的真正原因。
在大会的开幕式上,毛主席向在场的数百名代表发表了一次演讲:
“各位同志们大家好,我代表中国人民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各位表示欢迎!”
“相信大家经过我们这场会议开幕之前这几天的游览,已经大致地了解了这里,也就是我们的辽宁省的一些事情。虽然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但就结果而言,我们的世界因此变得更加的美好了。”
“现在是公元1952年的1月份,距离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已经过去了长达一百零四年的漫长时间。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追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今天,我们终于能够说,无产阶级人民的革命已经取得了标志性的、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的阶段性进展。”
“从文艺复兴以来,在欧洲逐渐出现的帝国主义集团,经过数百年时间的扩张,将战争与苦难带给全球人民之后,终于在人民的抗争之下被消灭掉了。从英国的纺织工厂到美洲的黑奴庄园、从巴黎的大街小巷到列宁格勒的冬宫阵地、从北京的天安门前到东京的废墟之上,数不清的人民为了消灭帝国主义而付出了鲜血与生命。”
“我们在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击败了资本主义,这既是欧洲人民奋力抗争的结果,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成就。无产阶级人民解放了欧洲,这是世界革命史的一个里程碑。”
“欧洲的解放不仅意味着欧洲人民的解放,也意味着从16世纪开始的人类殖民帝国的最终瓦解。相信在不久之后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那些曾经受到殖民的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也能同样站在阳光下,平等地享受工业文明的发展成果,摆脱背负在他们身上的沉重的殖民剥削。”
“在亚欧非大陆的普遍解放这一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世界人民大团结的雏形正在渐渐的产生。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同志们,也应该紧紧地团结到一起,与各国人民一同建设一个平等的、互惠互利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的世界。”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强调,和平共处的前提是清算历史上的污点,只有消除掉历史问题导致的嫌隙,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团结与友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帮助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曾经是殖民帝国的地区应该援助曾经是被殖民地的国家与地区,建立在殖民剥削上的工业文明,不仅仅属于一个地区的无产阶级民众。”
“也许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后,我们就能看到全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当中,我们的脚步将会迈向更加广阔的世界,甚至去追寻太空中的星辰。”
“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光明前景就在我们的眼前,也值得我们为之继续奋斗。”
“而另一方面,我们在看到光明前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这世界上依旧有阴暗之地。我们击败了欧洲的帝国主义,解放了亚欧非三个大洲,但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尚未彻底灭亡,最后的资本主义堡垒依旧存在于北美洲。”
“美帝国主义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人类文明走向平等、团结、和谐、进步的最大阻碍,是世界上一切资本主义负面影响的核心所在,是世界上反人类、反革命、反进步集团最顽固的据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便已经看到了美帝国主义统治集团邪恶野心的迅速膨胀,他们将战争与殖民重新带给已经饱受创伤的世界,使得人类文明的躯干上出现了一块迅速败坏下去的烂疮。虽然在多国人民的共同反击之下,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帝国主义不会放弃重新奴役生活在自由与解放之中的人民的野心。”
“同志们,我们的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这还不是斗争的结束。”
“不,不这远远不是斗争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斗争还会进行下去,甚至会更加的艰难困苦。”
“但是我们也相信,无产阶级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帝国主义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不是我们的盲目乐观,这是唯物主义历史推演的必然结果。”
“最后,我也向各位同志们致以诚挚的祝福,感谢各位同志们的聆听!”
毛主席结束演讲后,会场内掌声雷动,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