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第四帝国-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李腾

    公元189年,永汉元年,黄巾起义被占压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从此控制了朝廷,每日夜宿皇宫,奸淫宫女,屠杀百姓,民不聊生。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各路诸州都欲啖其肉以泄愤,准备起兵讨伐。于是便为以后军阀割据拉开了序幕。

    徐州山阳县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来,还没有给大地释放出他应有的热情。但是此时,山阳城里早已经一片繁荣的景象。从乡下而来做买卖的农人不断的扯着嗓子吆喝着自己的东西,希望过往的商客可以注意到自己,自己好成就买卖。

    这时来往的客商中两人闲聊道,一人说:“听说九里山的强盗昨夜里又袭击了一个村子,全村二百多人口全部被杀,牛羊物品尽皆被夺取一空,好不残忍啊!”

    另一人说:“对,对,对,我也听说了。只是县老爷前去围剿了几次,但是都效果不大,结果反被那强盗杀死了几个校尉。”

    一人叹了一口气道:“唉,真不知道我们还能在这城里住多长时间?”

    另一人道:“我听说建宁二月的时候,温德殿里突然窜出一条青蛇。光和元年,又有雌鸡化雄之征兆,七月又有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

    一人道:“当此董卓又控制了朝廷,将百姓当做蛮夷之中杀之,人怨甚愤。而今强盗横行乡里,更加民不聊生。我看这山阳城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我们还是趁早的收拾细软,逃命去吧。'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于是两人结伴回家收拾行李,准备逃命去了。且不在话下。

    忽的从城里头突然走出来几个公人,前头走的那个手里拿着一卷黄纸,面容严肃,手掣兵器,大步向城门方向走来。后面跟随的两个人也是一脸严肃,一手拿着浆糊刷子之类的东西,一手也是握着挂在腰间的兵器,不声不响的跟着前面那人。

    只见三个公人来到城墙脚下,其中一人拿起刷子,在浆糊桶里面蘸了几下,便在城墙下使劲的刷了十多下。另外一人展开手中黄纸卷,上面写着字,众人因害怕公人威严,因此都不敢向前来看清楚。那公人将黄纸卷铺在用浆糊刷过了的城墙上,在用力的拍了几下,保障牢靠,不至于掉下来。完了之后,那提浆糊桶子的两面公人便一左一右的站在那黄纸两边,剩下的一名公人则大声喊叫道:“大家都过来看看,山阳令招贤纳士,有意愿者可往山阳令县衙报道。”说完便吩咐了驻守的两名公人仔细守卫,小心防守,免得有人破坏。便回了县衙向山阳令复命去了。

    等那公人走后,众人才慢慢的围上前来,起初因还有两名官人守卫并不敢太过向前,后来因为实在很好奇那黄纸所写之内容,便一步步的超前移动。这时候那黄纸前已经拥挤了二十多人闲散之人。

    人群中一人说道:“哪位先生识得文字,念来大家听听,也好知道县太爷的旨意。”众人也都四周寻找识文断字的先生。

    只听一人念叨:“招贤书。本县因城外九里山盗贼作乱,烧抢淫掠,屠杀百姓,故此致农不能耕,蚕不能桑,商不能易,贾不能渔。民不聊生,怨声四起。欲借此书招募山阳城中勇猛威武之人,同县之校尉,共往九里山剿灭贼盗,还我山阳城一片安宁。则城中百姓幸甚,天下幸甚。永汉元年,某月某日。”

    众人听了招贤书上的内容,无一不作愤慨之状。都议论着前去县衙报道,去征讨九里山的恶贼。

    只听一人扬声道:“大丈夫生不能为国家出力,何以为哉,有意欲同我前往县衙报道者,请随我来。”

    众人观那喊话之人,身长七尺有余,面无黄须,不过一小儿矣。但生的剑眉虎目,猿臂熊腰,却也是有些意思。

    此人是谁?乃徐州山阳本地人也,姓李名腾,字云飞。平日里在山里在九里山里打些猎物,好补贴些家用。但是自从九里山被那伙强盗霸占了之后,李腾也渐渐少去了哪里,生活也每日旷下,一天不如一天。今天早上正要出城寻些生意,不料正好看到有人在念那招贤书,因此心里憋不住那股子怨恨,当下叫喊出来。

    众人听到李腾大喊,都纷纷附和之。当下便有连生意多不作的七八人,连同闲散之人十多人,一起拥簇着李腾往那县衙走去。

    阳山县令,姓黄,年纪不过四旬。因九里山强盗横行,忧心忡忡,前些日子险些病倒了,一直忠于郁郁寡欢,不料今早醒来,洗漱完毕,正要吃饭,只见又是些和往日一样的饭菜,不禁大怒,招来那厨子就要打板子。黄夫人苦苦相劝才气消了一些。

    黄县令道:“这个厨子好生无礼,每日只会做这些饭菜,让我怎么下咽?”

    黄夫人道:“夫君休要生气,这个厨子不行,我们从外面在找一个,何必要动怒呢?”

    黄夫人如此一说,黄县令脑中由于灵犀一点,顿时仰头大笑。

    黄夫人不解其意,遂问道:“夫君因何发笑?”

    黄县令道:“多些夫人,多些夫人。是夫人刚才的话令我顿时茅塞顿开。这些天困扰我的事也能够解决得了了。”

    黄夫人道:“愿闻其详?”

    黄县令道:“九里山被贼匪霸占,我前几次派兵前去围剿,并无多少效果,反倒折损了好几名校尉,我这几日正苦苦思索解决之办法,却始终不得其果,没想到今天早上却被夫人一句话然我灵犀一动,有了主意,可解九里山之祸。”

    说完之后,连早饭也不吃了,草草的穿了衣服,便招呼文书写下那‘招贤书’,广招天下豪杰,解九里山之祸。

    再说李腾被二十几个准备报销国家的汉子拥簇着来到县衙大门前。齐声呐喊。

    不多时,从里面走出一个公人,正是早上贴那‘招贤书’之人,那人道:“你们意欲何为?”

    李腾道:“我们都是看了那‘招贤书’前来报到,准备同校尉们一起讨伐九里山恶贼的。”

    那公人看了李腾一眼,看李腾不过十七八岁,笑道:“黄泥小儿,安敢去搏强盗否?”

    李腾向前一步,正气道:“有何不敢,难道那九里山的强盗有三头六臂不成?”

    那公人道:“倒不是三头六臂,和常人无异,只是那人厉害之极,非常人所能及也。”

    李腾笑道:“你怎知我不如那强盗?”

    那公人道:“我观你不过十七八岁,怎能是那人对手,还是听我之言,早早回家去了,免得到时候丢了性命,便后悔晚矣。”

    李腾道:“甘罗做秦朝宰相之时,且不如我这般年龄,你以年龄判断人之作为,岂不闻当今天子也不过一尿床小儿乎。”

    众人听到李腾答辩,都欢呼起来,无不为其而喝彩。而那公人见说不过李腾便进了内堂报告县太爷黄县令去了。

    不一会儿,那公人又复出来,道:“县太爷邀请大家去将校场,献武封职。”

    此时又从城门那边来了十多人,总共有了四十余人。一起随那公人前往将校场去了。

    预知李腾在将校场有何表现,且听下回分解。
………………………………

第二章 将校场比武

    且说李腾和众人随那公人进的县衙,直往将校场去了。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那黄县令听得‘招贤书’才刚刚贴出,便有人前来报到,不禁大喜,换了衣服,帽冠也前往将校场去了。

    黄县令见来人正在说起那九里山盗匪一事,各个怒容满面,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其肉,心中喜道,‘此时可能矣。’便来到将校场东边高台之上。众人见黄县令来了,都收起刚才讨论之话题,整齐的站在将校场中,等待黄县令发话。

    黄县令道:“九里山匪盗横行,是黄某只过失,黄某向各位前来助我破贼的将士深表感谢。”说罢便弯下腰来,给众人施礼。

    众人都是普通百姓,哪里有过如此礼待,纷纷慌忙不已,也都学者黄县令的样子,匆匆向黄县令还礼,口里还不断说着:“岂敢,岂敢。”

    黄县令道:“黄某前翻几次讨贼,皆不能成功,反倒损兵折将,愧对朝廷,也愧对各位山阳城中的百姓。”说完再次施礼。众人又是慌忙还礼。

    黄县令继续道:“今番的大家相助,我观诸位各个相貌不凡,威风凛凛,实乃大将之才也,此番前去讨贼定势如破竹,一击千里,绝灭九里山之害。”

    众人听到黄县令夸奖,各个喜不胜收,道:“九里山贼寇不过乃一蝼蚁而,顷刻间便被我们消除,以致灰飞烟灭。”

    黄县令道:“由此言语,我自高枕无忧矣。”随对旁边一小校道:“给众位将士看酒。不多时,小校连同各位公人取来好酒十余坛,交与众人。再抬来粗瓷碗一筐,分发给众人。

    众人席地而坐,将坛中好酒尽倒于瓷碗之中。黄县令在那高台之上,也端了一碗酒,大喜道:“今番和中好汉同饮,干。”众人将酒杯举起,没过头顶齐声道:“谢黄县令,干。”随一饮而尽。黄县令又让小校抬来好酒,尽刚才之兴。然后去军营歇息。

    中午又来了许多义士,黄县令便都叫到将校场,让其尽饮美酒,然后都差往军营帐篷歇息。到了下午共聚的义士已有一百余人。黄县令见差不多了,便叫人下了那‘招贤书’。

    到了下午黄昏前时,黄县令便聚那一百多义士于将校场。黄县令仍做将校场高台之上,众义士连同军官均站在下面。黄县令道:“不知众位义士可否休息的好?”众人答道:“谢黄县令美意,休息的好。”黄县令道:“既然如此,趁现在天气凉爽,不如各位尽显其能,让黄某一观也好封兵拔将,做好安排,明天好去那九里山剿贼。”

    话音刚落,只见人群之中跳出一个大汉,身长八尺,孔武有力,道:“县令让小人们献武,苦无兵器,如何献之?”黄县令道:“这个容易。”便叫小校拿来兵械部所造之兵器,以尽众人挑选。众人得到兵器仍旧原地立好,只有那大汉站在场中。

    那大汉抱拳道:“我乃山阳本地人,姓孙名明,还不曾有那字号。”黄县令道:“壮士可献武来,供众人观赏。”

    只见那大汉拿起长矛,摆出一个姿势,然后耍了几下,众人尽皆叫好。完了之后,孙明收起长矛,道:“献丑了。”黄县令道:“壮士如此勇猛,只恨未能早日相见,是我只过失也,快快下去休息。”又道:“还有谁有此武艺,尽皆显来,本县令重重有赏。”

    那众人之中又创出一人,道:“我姓赵名奇,也无字号,乃是沛县人也,只因前翻前往山阳做生意,遭了那九里山贼匪抢劫,心里愤恨,只是那盗匪人太多,我敌不过,只好往山阳逃来,今见黄县令‘招贤书’便来投靠。”黄县令道:“有甚武艺,尽皆显来。”

    那赵奇手提一柄大刀,二话不说便演武起来,只见场中刀光重重,甚迷人眼,众人之声纷纷叫好,就连刚刚坐下休息的孙明也不禁叫喊起来。

    赵奇把刀一收,道:“献丑了。”黄下令道:“壮士真乃神人也,有壮士如此之人相助,九里山必平也。快快下去休息去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