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梦入大唐-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了,一路注意安全。”

    本来小帅想嘱咐嘱咐她,孤男寡女的和那个小道士要注意把持自己,想想算了。

    苏锦莲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大姑娘了,什么都懂。她的武艺比猫道人高得多,要是有什么事情,也怨不到猫道人身上。自己好歹是现代人,她愿意自由恋爱,就由她吧。

    小帅接下来例行地给康拂、李仁军、埃文和吴子仪打电话联络感情。

    在封建时代,除了用制度保证外,和军头儿们随时保持紧密的联系,也是维持小帅的权威的有效方法,一劳永逸的办法似乎是不存在的。

    电话打到吴子仪那里的时候,吴子仪汇报了最新的军事情报,基本都是关于大唐的。

    由于电台的应用,向西域进发的薛仁贵军已经得到了大月氏图斯大捷的消息,不过并没有转头回去,接着向西进发,意图依旧不明。

    孙霸六月初四带大船二十艘,中型船五十艘,水军一万一千人,从泉州出发,出征扶桑,十五日后到了扶桑的首都难波。

    本来还以为要打大仗的,结果看唐军大举攻至,齐明天皇直接率百官投降了。

    原来白江口惨败,倭国精锐尽丧。齐明天皇逃回倭国后,对唐军的强大印象深刻。

    倭国不守臣礼,遭至惨败,日日恐惧唐军前来报复,如今唐军真的来了,反而一颗心落了地,不用再每日战战兢兢了。

    孙霸到了倭国才发现,他们的女皇并不是大唐这种集权的统治,而是各路豪强的霸主而已。

    白江口惨败后,霸主失了威风,各路豪强跃跃欲试,女皇的局面已经很艰难,因此索性投了大唐。

    人家是投诚的,李治就进行了宽大处理,将倭国首领封为扶桑郡王,没有捉回长安。虽然是王爷的待遇,但兵权是别想要了,只是能保持祖宗血食祭祀,吃难波附近封地的收入罢了。

    封孙霸为扶桑节度使,持节驻守难波,住进了长柄丰埼宫。井伊直九为扶桑都督府都督。倭国人口三百万,现在孙霸成了大唐仅次于小帅的大军阀。

    孙霸一上任,就在当地征兵,作为仆从,挟扶桑郡王讨伐各路豪强。现在扶桑战火纷飞,被俘的豪强丁壮被送往长安,长安至平西城的铁路已经开始修建了。

    大唐派出的另两路兵马,王文度和薛万彻也成果丰硕,南洋和中南半岛的财富、粮食、土人源源不断沿大运河送往长安。

    大唐的四路兵马,除了薛仁贵这路目前是纯花钱,其余三路竟然是赚钱的。

    另外,苏定方这几个月在吐蕃大开杀戒,群小慑服,吐蕃已然彻底平定。

    大唐却没有把大军从高原撤出来,高摩刚刚电话来的消息,留王玄策率五千唐军镇守逻些,苏定方率三千唐军,两万吐谷浑义从,两万吐蕃义从,兵临泥婆罗。

    泥婆罗惧大唐天威,已经献土归降。

    小帅听完吴子仪的汇报,非常地有紧迫感。自己攻打波斯,大唐李治那边也没闲着啊,四路出击,将唐军的强大利用到了极致。

    小帅赶紧召来了随行的裴行俭、骆公子、陈诚和邵树德,向他们通报了大唐最近的举动。

    众人听到自己出征波斯这么几个月的时间里,大唐四路出击,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战果,纷纷赞叹。

    小帅打开了亚洲地图,陈诚拿着红笔,在上面画出大唐四路出击的箭头。

    骆公子和裴行俭都是真心为大唐的强盛而欢欣鼓舞,邵树德望着地图沉思半晌,“我猜出徐仁贵这三万人出兵西域的目的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盏茶的差距

    徐茂公平灭高句丽刚回来,就急匆匆地向李治上奏,派了薛仁贵带三万大军向西域而来。

    小帅一直都猜不出薛仁贵是干什么来的,总不成是真的好心好意来帮大月氏打大食人的。

    如今图斯大捷,大月氏取得波斯指日可待,薛仁贵大军依旧不停,难道是准备陪大月氏一直打到麦加去?这种没好处的事情,谁也不相信李治干得出来。

    如今有了新的情报,邵树德竟然猜出了薛仁贵出兵的目的。小帅不服气,“四哥你先别说,等我想想。”

    小帅站起来,背着手看着铺在桌案上的地图,开始在在帐篷内转悠。一盏茶的功夫,小帅一拍脑门儿,“原来如此。”

    看小帅和邵树德在这里打哑谜,裴行俭和陈诚也开始闭目思考,过了会儿,两人几乎同时睁眼,眼神都清明起来,只有骆公子还是一脸迷茫。

    侍立在小帅身后的安娜是完全猜不出答案的,她并无政治方面的才能。不过观察个人的神色,她心里又调高了对小帅的政治评价,不过看邵树德最先得到答案,又隐隐有点儿担忧。

    小帅来了兴致,从桌案上拿起两支签字笔,“四哥,咱们把答案写在手心上,看我猜的对不对。”

    两人各自背过身去,在手心上写字。转过身来,同时打开手掌。

    裴行俭、陈诚、骆公子、安娜四双眼睛同时盯在两手上,看到两人手心上的字。裴行俭和陈诚相对大笑,骆公子恍然大悟。

    安娜看了答案也不知道是为啥,不过觉得非常有趣,“我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到历史书里,流传千古。”

    两人手掌上的字吧,邵树德写的笔锋遒劲,虽然硬笔用得不太习惯,还是铁画银钩,豪气四溢,小帅则写得歪歪扭扭。但两人字的内容确实完全一致,“天竺”。

    小帅叹了口气,“四哥果然厉害,我的才智跟四哥差了一盏茶啊。”

    “五弟你总览全局,每天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而已,此非才智之差也。”

    骆公子倒是心悦诚服,“某差得更远,两位果然都是谋国之士。”

    陈诚和裴行俭微笑不语。他们两个人反应比邵树德和小帅慢,倒不是才智不如,只不过站得高度不同,平时不考虑这种层面上的问题而已。

    “四哥你这话是安慰我。我这才想起来,当年我在英国公府,和徐茂公谈论环球各国,谈到天竺有五千一百万人口,却是小国林立,武力暗弱,徐茂公眼睛一亮,随即就把话题转移了。

    原来那个时候,他就开始打天竺的主意了。”

    裴行俭点点头,“前朝杨坚在位的时候,天下太平,人口鼎盛,大唐不过五千万人而已。这天竺能比大唐人口还多,显然物阜民丰,加上武力暗弱,正是大唐急需的大补之物啊。”

    骆公子接过话头,“我大唐经隋末动荡,丁口锐减,虽然武运昌隆,却对人口充满渴望。英国公从节帅那里得到这个消息,怎么能不动心?”

    陈诚看向小帅,“主公,既然天竺是这么块宝地,咱们要不要抢先动手?”

    裴行俭和骆公子都露出为难的神色,邵树德神色颇为意动,随即摇头叹了口气。

    小帅则笑眯眯地,一点儿也不动心,“薛仁贵想和老祖宗合力征天竺就让他们去。咱们大敌在侧,不征服大食,是没有精力去经略那里的。

    而且那些阿三啊,人分四等,凭天由命,和大月氏的工业化国策格格不入,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统治那里,昭武九姓的红胡子全派过去都不一定够,对我来说是令人挠头的事情,还是让大唐的聪明才智之士去干吧。”

    永徽三年七月二十八,小帅大大军到了德黑兰。

    德黑兰的城头已经插上了苏字大旗和波斯的狮子旗,出城迎接大月氏大军的是裴远手下的一个十将,仅带了两千人镇守德黑兰。

    裴远本人已经追随着先锋半天云的脚步往南,现在已经到了伊斯法罕。先锋半天云则已经神速地到了卡伦河畔的阿瓦士城下,距波斯湾的西北角仅有二百里。

    图斯大捷后,波斯大部分领土内已经没有大食人的野战军。但守城的地方部队若是有准备的话,也会给大月氏部队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此裴行俭派了半天云和裴远做先锋,倍道疾行,争取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尽量多地袭取重镇。

    半天云原来一直羡慕胡惟用的重骑兵部队。如今才发现,自己现在领的山地兵在这波斯高原山地环境行动迅速,被委以先锋重任,屡立大功。

    等班师后论功,自己肯定升官发财,封侯都有可能。现在胡惟用要跟他换都不干了,干得十分起劲儿。

    半天云七月初十轻取德黑兰,在城内维持秩序,五天后裴远到达,半天云将城防交给裴远这个二路先锋,急匆匆地奔向伊斯法罕。

    七月十九,半天云日行百里,到达伊斯法罕城外的时候,波斯玫瑰的联络人已经在路边等候,他们已经策反了城内的波斯伪军,直接开城迎接半天云的部队。

    城内的一千大食地方守军毫无作为,就被俘虏了。

    伊斯法罕是历史悠久的辉煌大城,虽然在大食和波斯人的战争中受到了毁坏,现在已经修复了,城内的新建筑都是大食风格的,圆顶,饰以动植物的花纹。

    这样一座坚城没打就落入了大月氏手中,半天云行动神速固然是原因之一,波斯玫瑰事先的策反工作才是首功。

    波斯灭亡不久,波斯人心思故国。波斯玫瑰自建立以来,在波斯境内的活动一直是最大的工作重点。

    波斯玫瑰全盘接手了当年“阿赫里曼的左手”组织,情报、策反工作做得非常顺利。

    这个组织当年在糊涂的波斯老国王伊嗣俟手下毫无作为,到了小帅的手里,在王晓芸这个情报专家的统领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次出征,王晓芸一直没有露面,其实是早早地到了波斯,暗地里下了很多的功夫。

    七月二十四,裴远到达伊斯法罕。休息了五天的半天云再次出发,奔向下一个重镇阿瓦士,想复制在德黑兰和伊斯法罕的成功。

    当小帅领人进入德黑兰的时候,半天云也率部经过四天的疾行到了阿瓦士城外,在那里,他终于碰到麻烦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圣陨骑兵

    永徽三年七月二十八,小帅随裴行俭指挥的大军来到德黑兰。

    这个城市的名字还是小帅命名的。小帅对原来的名字拉伊实在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为了自己记着方便顺手就给改了名字。

    不过拉伊这个流传了六千多年的地名作为即将新建的波斯首府的一个县被保留了下来。

    这里不出预料的话,是现在还在襁褓里的苏伏波将来统治波斯的地方,肯定要扩建为一个辉煌的大都市。这里北靠高山,一片平原,南面更远才是荒漠,有着充足的拓展空间。

    农历七月末的拉伊十分炎热,不过上了拉伊城北的山坡就凉爽多了。再北面,高大的德马峰上还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那可是亚洲最高的火山。

    炎热属于堡则建在凉爽的北山上。

    将近九万士兵和五万民夫驻扎在城外,小帅带着二百亲卫,来到了山上的贵族区。

    原来盘踞在这里的大食人如今成了俘虏,祆寺终于重开了,有波斯信徒络绎不绝地上山朝圣,这里可是祆教创始人查拉图斯特拉出生之地。

    小帅在城堡里接见了裴远在这里留守部队的将领,这是当年裴远在安息城加入小帅部下时就一直跟随裴远在西域行商的老部下,有着裴忠这个毫无特点的名字。

    裴忠还带来了本地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