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梦入大唐-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军在离阿瓦士十里处扎营。十几万人的队伍,反正小帅是管理不明白的,裴行俭却管理得井井有条。

    也不见他怎么忙碌,甚至没有着甲,穿着一身长衫,偶尔随口吩咐两句,传令兵就飞快递跑出去,执行统帅的命令。

    到达阿瓦士的第一天,就在紧张的扎营中渡过。五万随军的壮丁被派出去砍树、扎营、挖壕沟、立刁斗,不管大食人是不是来偷袭,该做的事情都要做好。

    作战部队则全体休息,恢复一路过来行军的疲惫。

    大唐是世界第一强国,裴行俭是大唐最优秀的统帅之一,那就几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统帅。小帅费尽心机从李治那里把他要过来,现在就是用他的时候。

    由于敌人数量众多,小帅的近卫军也要投入战斗。打仗的时候,十几万大军一拥而上,那只存在于评书里,那根本是无法指挥管理的。

    大军被裴行俭分成了四个军团。

    裴行俭自己坐镇中军,小帅的九千多近卫部队和三万波斯义勇军组成了左翼军团,除了少数亲卫部队小帅亲领,其余由陈诚指挥。邵树德率三万五千大夏镇守军作为右翼军团。

    裴远指挥手下三千神射军和五万民壮,作为后勤军团。

    裴远对这个任命非常不满,他宁可不做这个军团长,也想跟着大队去冲锋陷阵。

    不过先前他作为二路先锋,已经立下了足够的功劳,如今都被任命为军团长了,裴行俭的安排也没啥不公的,他只能遵令。

    没见同样是先锋,立下更大功劳的半天云,如今只能跟在中军的后面,作为预备部队?估计是在大战中捞不到什么功劳了。

    三个作战军团的大营成品字形护卫着作战军团的大营,那里面存放着海量的行军物资。

    大食人晚上并没有过来偷袭,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在这西亚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大月氏光是轻骑斥候就有两千人,偷袭根本就是完全无法成功的。

    第二天清晨,号角声中,三个作战军团出营,向阿瓦士城缓缓而去。

    前出的三个作战兵团一离营,后勤军团就接管了大营。

    后勤军团也都是由预备役组成的,都配了廉价的长枪和弓箭,军官还着了皮甲,还有裴远的三千正规军作为核心。即使有大食人前来偷袭,这防卫森严的大营也一时半会儿不会陷落。

    小帅的左翼兵团除了十三太保、吐火罗近卫、突厥炎狼宿卫外,还包括华尔火枪队、赵嬷嬷的女兵队、五千步人甲和三万波斯义勇军。

    陈诚是临时军团长,他把两千女兵也派给了小帅,剩下的队伍由他指挥作战。

    这让赵嬷嬷有点儿不满,这明显是看不起女兵。

    小帅在队伍里是特殊的存在,根本就没有作战任务,他就是跟着看热闹、激励士气的吉祥物。

    他身边的兵都是专门为保护小帅和三个妃子的,跟在小帅身边,就意味着没有厮杀的机会了。

    赵嬷嬷觉得自己是正经的将军,训练的女兵一点儿也不比男兵差。不过看看小帅身边的李麟儿,赵嬷嬷还是忍了。

    毕竟当年李世民亲自去请她,让她保护好自己的宝贝女儿。如今李麟儿上了战场,自己不能凭一时意气跑去冲锋。万一公主有了意外,自己将来老去,如何去见自己的偶像天可汗?

    陈诚可不是初次带兵,他是指挥过虢王府领地的士兵的。在那些就知道一窝蜂冲,一窝蜂跑的波斯义勇军们看来,这位来自大唐的军团长,军事素质那是杠杠的。

    大军前行三里,就遇到了大食人。大食人的十万大军不甘心守城,准备与大月氏人野战,迎出来了。

    两军距离三百步,不约而同地停下,由行军队形转换成作战队列。

    骑马步兵下马列阵,重骑兵开始披甲,弓箭兵开始上弓弦,火枪队上好了弹药,牛皮子弹带挂在胸前,火绳栓在腰间。

    炮兵们喊着号子,把火炮推到炮位,廖海荣亲自曲着拇指,计算着射击的角度。虽然火箭炮用光了,行军炮还是有三百门的。

    军团有陈诚指挥,小帅无所事事,立马于阵前一个高坡上,观察远处的大食人军队。

    大食人没有大月氏这边这么多的兵种,他们也是默契地分成了三个军团。

    中间是由哈里发奥斯曼亲率的四万精锐,都是纯种的大食人。左翼三万人由一万大食人和两万波斯仆从组成,对阵的是邵树德的大夏镇守军。

    右翼则由一万大食人,带领了一万库尔德仆从,五千帕提亚仆从,五千犹太仆从构成。对阵的是小帅的左翼军团。

    看着大食军队的阵容,小帅露出微笑。他虽然不精通打仗,可是虽然人数差不多,看装备,这大食人跟大月氏军队比,就差远了。

    纯粹的大食战兵还好,毕竟披甲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中央的哈里发直属部队更是人人披甲,近卫们更都是由铁甲军构成。

    仆从军的兵器盔甲都是自备的,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什么钉头锤、狼牙棒、长枪、阔剑、反曲弯刀,除了军官,几乎没有铁甲。

    小帅估计啊,这仆从军的战斗力也就和自己这边的波斯义勇军差不多。

    大月氏这边有钱,工业能力强,几乎是全员披甲。

    波斯义勇军本来样子也和大食人的仆从部队差不多,不过在伊斯法罕的时候,就被重新武装了起来。

    如今原义勇军们至少披上了皮甲,手里拿的也是制式的长枪、弯刀和弓箭,不管战斗力如何,外表上已经是正规军了,嗯,队列有点儿不大齐。

    突然,大食人那边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一个红袍老者,身后跟着二百身穿链甲的近卫,从阵前横穿而过。

    每经过一个方阵,老者都要说上几句,离得太远也听不清,然后就是士兵们的欢呼。

    小帅身边的赵嬷嬷拿起望远镜,看向那个老者。

    大月氏这边的情报工作很充分,她知道那是大食人的哈里发奥斯曼,应该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可是小帅赠送的俄罗斯军事望远镜里,这个老者却是一头黑发,脸上的短髯根根都是直的,脸上一点儿皱纹都没有,看上去也就五十多岁的样子。

    赵嬷嬷是不知道,奥斯曼精研教义,颇擅养生,天赋异禀。历史上他活到八十多岁,还是生龙活虎,最后是被刺杀而死的。

    这位大食的哈里发一脸英气,骑在雄骏的阿拉伯马上检阅着自己的部队。精气神十足,眼神睿智,骄傲地向战士们挥手。士兵们狂热地欢呼,一时士气大振。

    赵嬷嬷回头看了看小帅,从形象和鼓动士气的本事上,小帅可被这位对手比下去了啊。这位哈里发显然是位真正的英杰,获得了士兵衷心的爱戴。

    赵嬷嬷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英雄人物了。李治、苏小帅、裴行俭跟他比,似乎都差着些什么。大唐那些尚存的老帅,比如程咬金、徐茂公、尉迟恭似乎也颇有不如。

    这位大食统帅挺拔的身影,似乎慢慢地和赵嬷嬷心中藏了多年的那个的身影渐渐重合了起来,那是她少女时代的偶像,如今已经躺在了昭陵里,她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天可汗李世民。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战阵

    其实大食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的长相和李世民毫无相同之处。当然,两个人都是很帅的。

    李世民年轻时候帅,老了的时候有点儿发胖。这位奥斯曼七十多岁了,却依旧腰挺背拔,面貌英俊,加上年纪和见识胸怀加成的目光中的睿智,达到了男人魅力的巅峰。

    不过长安的帅哥多了去了,比李世民帅的也有的是。让赵嬷嬷年轻的时候迷醉的,不只是天可汗长相的帅,更多的是那种胸有成竹,目光睿智,俾睨天下的英雄气概。

    只有大唐这种世界强国的君主,还得是胸怀大志的明君,还得亲自带兵打下江山,才能有这种自信、睿智和英雄气概。

    可惜当年赵嬷嬷只不过是平阳公主的侍女而已,后来也不过当了个普通的将军。

    虽然长相算是漂亮,可既没有世家大族做后盾,也没有能勾引男人的狐媚气质和手段。至于母仪天下的能力,李世民已经有了史上第一贤后长孙皇后。

    因此赵嬷嬷对天可汗落花有意,李世民却是流水无情,根本就没看上这个姐姐的侍女。

    虽然隐约知道她的心意,作为一个政治生物,却是心如铁石,毫无成全她的想法儿,最终也没有将她纳入后宫。

    如今斯人已逝,赵嬷嬷也已经年过五十,本来以为一生就这么自己过了。照顾好麟儿,将来再带带李麟儿生的王子公主,已经没有别的想法儿。

    如今见到这位敌国的统帅,他身上的气质和当年李世民相差仿佛,赵嬷嬷尘封已久的心竟然被嵌了个缝隙,有了久违的心动的感觉。

    奥斯曼年轻时候就追随大食的先知,为大食的建立、扩张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更成了大食的第一人。

    大食是和罗马帝国、大唐并立的世界大国。奥斯曼在位期间,极力向外扩张。多次亲率大军,征讨不臣,灭国无数,成就斐然。在大食的地位,和李世民在华夏历史上,也是差不多的。

    因此他和天可汗的气质上有相似之处,一点儿都不奇怪。

    赵嬷嬷在别人劝她成家的时候,曾扬言,除非能亲自带兵的强国开国之君,其他人都看不上眼。符合这个条件的,上下五千年也没几个。别人见她心意决绝,也就不再劝了。

    李麟儿曾和小帅开玩笑,说小帅也是能亲自带兵的开国之君,而且大月氏确实在走向世界强国的路上,难得地符合赵嬷嬷的择偶条件,问小帅要不要收了赵嬷嬷,当时小帅可是吓得够呛。

    小帅看不上赵嬷嬷这个老阿姨,赵嬷嬷其实也完全没看上小帅。小帅将来确实可能作出超越李世民的功业,但那主要是靠作弊,或者说福分机缘,而不是靠个人素质。

    在赵嬷嬷看来,小帅的英明果敢和英雄气概,比李世民可是差远了。倒是谦虚纳谏方面,和李世民当皇帝后差不太多。小帅可以当个明君,却不是赵嬷嬷欣赏的英雄。

    久经沙场的大食哈里发奥斯曼并不知道,他已经莫名地被一位对面战场上的女将军盯上了。

    在阵前溜了一圈儿,见军心可用,奥斯曼一挥手,身边的侍卫吹起号角,三个军团同时派出了三千先锋,向大月氏这边压了过来,没给小帅留同样阵前激励士气的机会。

    当然小帅也没有在这方面和奥斯曼比拼的想法儿。他并不是文武全才的无敌统帅,打仗要靠裴行俭,这其实是一场奥斯曼和裴行俭之间的较量。

    从这方面来说,小帅倒是更接近一位儒家推崇的华夏传统君主的形象。奥斯曼这种即是君王,又能打的,并不太多。

    裴行俭也不擅长这种激励士气的事情。他是标准的儒将,风度翩翩。有他坐镇,士兵们特别的心安,能够正常地发挥出平时的训练,不被对手干扰。

    如今大月氏军队一个个的都比较放松,休息充足,精力充沛,随时准备为了功勋而战,对自己从容镇定的统帅有着绝对的信心。

    奥斯曼这种让士兵狂热的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信仰的狂热可以让士兵超水平发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