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殖民海外-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347章 博士祭酒

    后将军府中,曹『性』对着王修拱拱手:“抱歉!叔治!你上朝之事恐要拖一拖了!”

    王修脸一板:“不!主公!愈是如此!更应该实施!太后这一作为,已经让天下人大失所望,已有太学生退学离去了!”

    这消息让曹『性』大吃一惊。

    到嘴的鸭子要飞?

    一旁的李儒摇了摇头:“这次太后做的过了,太皇太后怎么也是先帝之母,如今先帝尸骨未寒!却加害其母!”

    是的,风光了二十余日的董太皇太后死了,在回藩的路上,护卫很凑巧的见财起意,杀了堂堂一朝之太皇太后!

    明眼人都知道,这凑巧的原因。

    朝廷争斗,初显锋芒。

    光熹元年,十一月二十,走在上朝百官之列的曹『性』,对着上首的三公之二,挑了挑眉。

    这一日,少帝继位以来,三公首次齐了。

    百官纷纷看向做了近一个月的乌龟,司空丁宫。

    对于这位完全失事的外戚走狗,百官毫不掩饰的鄙视,本准备向上爬上司空的王允,更是眼中暗含怨恨。

    进入殿中,看着垂帘听政的何太后,除了少数几位,余等百官,完全没了热情,机械式的走着流程。

    就在张让要宣布退朝的时候,曹『性』出列了。

    百官突然发现,朝堂之上,还有这么一号人!明明每天都一起上朝,却好像第一次见到一般。

    看着百官的惊讶,曹『性』为自己的潜藏很满意,不过这次,朝堂潜水冠军,要冒泡了。

    “陛下!太后!日南太守蒋琬,于新楚县发现玉石矿脉!获天然玉石数千块!因无玉匠,特有矿脉而不能开采!

    臣已拖辽东太守王修,将玉石带到了宫外!”

    刚刚还死气沉沉的百官,瞬间打了鸡血,眼中火热。

    辽东太守与日南太守,一个在大汉最北,一个在大汉最南,怎么会拖对方献玉石的事,被众人失忆似的忽略了。

    垂帘后,何太后猛然站起,撞的玉石帘,啪啪响。

    “宣!”

    德阳殿上好的红木门外,王修身穿朝服,弓着身子,手中一个三尺见方的大箱子,整个人都有些后仰,吃力的捧着。

    张让、赵忠在何太后的示意下,连忙下了玉陛台,就要去接过大箱子,哪知玉石箱子一入手两人没拿起来。

    “嘭~”

    木制大箱子掉落于地,脆弱的木板,如同鲜花一样绽放,木箱盖子更是不翼而飞。

    翠绿『色』玉石散落一地,从鹅卵石大小,到最大的一颗,足足有砂锅那么大,远远看去,仿佛有微弱的柔光。

    “呼~”

    倒吸凉气的声音,在整个大殿回『荡』。

    前列三公,看着自己佩戴的组佩,再看看地上的翡翠玉石,都觉得黯然失『色』。

    “没有的东西!你们也下去帮忙!”

    何太后破口大骂。

    “是!”

    举孔雀翎扇子,做背景墙的宫女,扇子也不打了,在何太后的命令下,前去拾玉石。

    宦官、宫女,在百官的眼皮底下,一阵忙碌,数千块大小玉石,纷纷入了太后垂帘之后。

    你还好意思说太皇太后敛财!

    这是口水都快流出来的百官的心声,由此可见,玉石在众人心中的地位。

    喜出望外的何太后,捧着砂锅大的翡翠玉,『摸』了又『摸』,看着拇指上,曾经爱不释手的白玉扳指,直接撸了下来,随手扔到了凤床上。

    这一幕幕,百官看在眼里,连小皇帝,都『露』出了想要的神『色』,但是他没有,一块鹅卵石大的都没有。

    不知过了多久,台下拱手做拜的王修,腰都酸了,腿也麻了,就是没有人叫平身。

    就在王修要累到的时候,后知后觉的何太后,总算想起了,这是崇阳殿,不是长乐宫,而且,这时候正在进行朝会。

    “王爱卿平身!蒋琬、曹『性』、王修,你们三人都有功!哀家要重重赏你三人!就赏……”

    就赏二字,说了半天,就是说不出要赏什么,心全在玉石之上的何太后,哪里还能权衡,干脆反问起来:

    “你三人想要什么赏赐?”

    这个自然不能直接要,免不了推脱一番。

    最后“勉为其难”的道:王修做更富庶、远离边陲的东莱郡太守,顺带举荐曹『性』的老丈人,襄平县令田韶,为辽东太守。

    并替蒋琬谋取同样富庶些、远离国界的南海太守一职,以楚中县令桓阶接任日南太守之职。

    而曹『性』,却怎么也不接受封赏,只说了想兼职一个博士祭酒。

    “准了准了!”

    何太后不耐其烦,恨不得早点结束,最后忍痛道:

    “许后将军曹『性』为博士祭酒,赏宫中玉佩百件!加封新楚侯!食邑翻倍!

    张让,你去为日南矿脉监!

    散朝!”

    着急的何太后,自己宣布了散朝。

    张让脸上又惊又喜,惊为远在日南数千里,不知自己能不能活着到达那里,喜的是,这么重要的玉石矿脉交给自己,不仅有大把油水捞,对于何太后,自己也是大功一件。

    散朝时,曹『性』瞬间成了焦点,或者说傻子,这时候,袁隗是怎么当上司徒录尚书事的,也被翻了出来。

    别人都在捞好处,自己“不上进”,却只要个六百石的博士祭酒,这可是个清水衙门,还是虚职。

    在众人的异样注目下,曹『性』淡然回了府中,等待着朝廷赏赐的玉佩下来。

    另外盘算了一下自己的收获。

    从乡侯,升至县侯,新楚侯,为侯爵最高一档,食邑也翻了一倍,成了三千户,爵位再往上,就只有增加食邑了,直到最顶峰,万户侯。

    而辽东、东莱、南海、日南,再加上自己这个合浦太守,约等于五郡入手。

    且不被百官看好的博士祭酒,更是让自己心血澎湃。

    太学教师为博士,太学校长为祭酒也!

    下午,难得的打扮了一下的曹『性』,带着在王修、李儒、张旻、陶商、曹宏、及再次赶来的曹寅,陪同下,跨进了太学大门。

    站在太学的钟鼓楼,俯视着洛阳仅次于皇宫的大院。

    “当当当~”

    类似于庙里撞钟的大钟,被敲响。


………………………………

第348章 四家化一

    曹性摇身一变,成了三万太学生的校长兼老师,麾下士子也成了兼职的老师。

    宫中赏赐的一百块玉佩没了,另外自己又以收购来的名义,带的两百块玉也没了。

    还将用一首少一首的诗词,消耗了三首。

    换来了三万门生,三百门客。

    一时间曹性的名声在寒士之中,渊源流传。

    洛阳逍遥楼,三层的酒楼及后属的客房区、花园区,都是张灯结彩,锣鼓爆竹齐鸣。

    花园内,芸芸燕燕的舞姬,犹如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大街上,也搭起了高台,舞姬表演、说书、西域杂技等等,免费让百姓观看,引得无数人围观。

    “太学生,荀攸到!献治国策、治军策、治家乡郡县乡里策,各一卷!”

    富甲一方的逍遥楼掌柜,刘贵,亲自充当这司仪。

    曹性、曹寅、曹宏,还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翁,四人微笑着上前。

    一见曹性到来,荀攸拱手一拜:“见过祭酒先生!”

    “免礼免礼!公达快快去入座!”

    荀攸正值及冠之年,本是最青春活力的时候,给曹性的第一感觉就是木讷,典型的闷葫芦,如果不了解的话,还以为是自闭症患者。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毅然拒绝了自己赠与的玉佩,自然也拒绝了来自己府中为门客。

    “太学生,郑安、杨修到,献治国策、治军策、治家乡郡县乡里策,各一卷!”

    郑安,大儒郑泰之侄,杨修“杨鸡肋”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太学生中,卧虎藏龙,除荀攸,顶级谋臣还有一位姓周的、一姓钟的。

    三世三公身世的杨修,也不失为一准顶级谋主也,只不过生性太过跳脱,且桀骜不驯,死在了自己的嘴上。

    曹性看着进入内院的杨修,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么让自己垂帘三尺的四位,却没有一个加入自己的麾下。

    “太学生宋明到,献治国……”

    在这个他们新任祭酒的特殊日子里,太学生都会到场,朝廷百官也会到场,连皇帝太后都会派个宦官过来。

    不同于他们的是,太学生送的不是财物,而是三卷书,也就是治国策、治军策、治家乡郡县乡里策。

    这使得多穷苦出身的太学生,即可以参加如此高档的宴会,也避免了不劳而获的心理产生,同样省的他们心中觉得欠了曹性这位祭酒的人情。

    宴席的主人翁就是曹性、曹寅、曹宏、老翁,老翁也姓曹,名田。

    主题就是九卿士家曹,雁门、太原、荆南、徐州,这四支的合家大典。

    即日起,本已分家百余年的四家,合为一家,称四房,着族谱!

    曹性摇身一变,成了世家子弟,祖上有九卿,其下还有两千石、六百石,等各级官员。

    哪怕是家族最破落的中平元年,太原主支虽掉下了士家神坛,但也是郡中豪强,曹田他老人家也是编制以内的佐吏。

    徐州也掉下了士家之列,但到了曹宏、曹豹兄弟这一代,富甲一方的同时,也担任着州从事、州都尉这类要职,依然成了徐州有数的大豪强。

    雁门一支最是破落,曹性之前,最牛逼的就是村里的里正,不过现在不是走了曹性了嘛。

    唯有荆南曹寅一支,将士家门第传承了下来,虽成了寒门。

    族谱一合并,四家以前的历史,不该看到的,就让他们沉入大海吧!

    荆南寒门的门第,很快被套上了合并的曹家身上。

    “大秋长左丰到!”

    左丰手拿皇帝诏书,走了过来,身上列卿的服饰,格外显眼。

    大秋长,比九卿的列卿之一,总管后宫一切事物,为宦官最高官职。

    忠心耿耿、救驾有功的左丰,纵身一跃,跳过了中常侍,成了张让都垂帘已久的大秋长。

    而原先掌权的十常侍,本有十二人,灵帝塌前曹性杀了一位,被何太后杀了的太皇太后一系夏恽。

    连十常侍之首,灵帝的阿父张让,拿着玉石矿监的印,刚出了洛阳城不过半日,就被事先埋伏的吴匡、张璋,领军剁成了肉泥。

    余九人,等同被囚禁在了皇宫之中,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左丰看着迎接的曹性四人,张开了诏书:“光熹元年十二月初一,皇帝曰:后将军曹性,为国为民……将军之女曹氏,外慧内中,已选为美人……

    特升曹性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临沅令曹寅为武陵太守!

    佐吏曹田入京为尚书台侍郎!

    徐州从事曹宏为广陵太守!”

    曹寅三人知道傍上了曹性,会飞上枝头,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摇身一变,成了要员,连最低的曹田,都是四百石的侍郎。

    而且,大将军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曹家将一举成为天下顶级世家,后代保持的好,取袁家而代之,成为天下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