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殖民海外-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否让我观一下药方?”曹性疑惑的问道。

    “你这是何意?”这句话惹毛了一直追随伯祖身旁,却不曾言语的徒弟。

    “仲景!不得无礼!”张伯祖喝恕徒弟仲景,之后把药方抵与曹性。

    看对方误会,曹性面色尴尬,经过这段时间的文化学习,勉强看懂药方。

    上面书写了几十味药,跟白头翁汤有关的怎么只有黄连?
………………………………

第12章 晓君

    陷入沉思的曹性,越看越眉头皱的越深。

    气的仲景火冒三丈,连一旁的王修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这也太藐视人医术了。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王修轻声提醒道:“将军?”

    “额!”曹性这才反应过来,看向猪肝色的仲景,注意到自己的失态,不好意思的道歉:“失态失态!在下有罪!”

    “可曾看出什么?”张伯祖神色自若,问道。

    曹性来回度步,整理头绪:“白头翁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一,秦皮二钱一,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张伯祖师徒沉默了,王修看了看手上迥然不同的药方,也沉默了。

    --

    与留在南阳围攻内城的朱儁孙坚告别,曹性、曹操随皇甫嵩北上兖州。

    另一路大军,北中郎将卢植连战连胜,打的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双方僵持不下。

    左丰因为曹性,在皇甫嵩大军内多逗留了一段时间,错过了前往广宗的机会。

    但卢植并未因此摆脱命运,领旨在其军中的张宦官,狗改不了吃翔,同样索贿,最后不成,诬陷其下狱。

    主帅营帐,皇甫嵩刚刚公布此消息,营帐内炸了锅,一个个为卢植鸣冤叫屈,更有甚者直接拍案而起,破口大骂。

    曹性听的感触不已,出列拱手:“望恩师批准我前去广宗救援!”

    几个月的朝夕相处,臭味相投的曹性与皇甫嵩,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曹性更是拜其为师。

    沉吟片刻皇甫嵩有些不舍的看向这位输于出身贫寒,却往往有奇思妙想,为自己出过众多奇谋的徒弟:

    “去吧!坚德你随晓君一起去,晓君,你虽有奇谋却经验不足,坚德随我从军多年,让他助你一臂之力!”

    晓君是拜师当天皇甫嵩赐曹性的字,寓意知晓忠君,而坚德是皇甫嵩侄子皇甫郦的表字。

    曹性听的内心感动,名门世家出身皇甫嵩收其为徒,本就是特大恩赐,在什么都讲究出身的汉末,光皇甫嵩徒弟这个名号,对于庶民身份的自己声望来说都是巨大提升。

    名望,在此时代可是能当饭吃的。

    曹性、皇甫郦两人领命。

    有皇甫嵩下属最精锐的五校、羽林、三河(河内、河南、河东)骑兵监督教导,从未停歇的警示教育、思想教育、文化学习,一路又是连战连捷,势如破竹。

    众人看待曹性愈加精锐庞大的大军,还有他本人的眼光,都发生了巨大扭转。

    最初的百二八老卒经过几个的朝夕相处和从未断过的思想文化教育,更有着曹性义子师傅的身份,将他们牢牢与曹性绑在了一起。

    从伤好以后,他们早已被曹性调出了辎重营,现在的他们,最少都是都伯的职务,成为了曹军中的中流砥柱,也是这群忠心耿耿的义子师傅,才使得曹性对这疯狂扩编的队伍抓在手心。

    左丰的大力支持下琉璃仙酿大卖,但仍受到粮草供给限制,使曹性军数量被控制在了五万人。

    曹性却没有放弃,虽正规战军数量受限,但招募新军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曹性用琉璃仙酿卖出的钱,加上左丰争取的朝廷粮草供给,拿出一部分,在人烟稀少的荆杨两州置办田地,整编黄巾俘虏、流民为屯兵,挑出最优秀的加入正军。

    其余由忠心耿耿的曹勇、皇甫新分为屯田军司马、屯田功曹,一武一文,共同统领,下辖军候,屯长,都伯,什、伍长。

    至今已有近三万屯兵。

    广宗,数十将围绕侍立于,身材魁梧,骑着高大的大宛马的董卓身旁。

    如细看会发现,其中不乏蓝眼睛、黄眼睛的白种人,甚至还有一位黑人。

    现在却一个个双眼布满血丝,污头垢面,身心疲惫。

    “该死的蚁贼,真是杀不胜杀!”胡轸发泄式的骂着。

    “头次感觉到杀人也是个累人的活!很多兄弟更是直接累垮了,才被这些毫无战力的蚁贼捡了空。”段煨附和着。

    部将七嘴八舌的抱怨,董卓无动于衷,大脑千回百转的思考着。

    西凉战场上,面对骑兵比例高、精堪强壮的羌人,董卓游刃有余,常常有以少胜多的战绩。

    可这位西凉战场上,面对精锐之师的羌人时的常胜将军,现在却被手拿木棍石块,一触即溃的黄巾整的疲惫不堪。

    广宗,黄巾大贤良师所在,汇聚而来的黄巾无数。

    有着强大信仰加上无路可走的黄巾,人数众多,败则四散而逃,等董卓的西凉精兵分散追击的时候,但凡一有机会,本还在被追杀的黄巾又调头,会和无时无刻都在增加的援兵,围攻而上,啃下这一小队力竭的精锐。

    毫无章法,混乱不堪的人海战术,让董卓疲于应对。

    贫困到时时忍饥挨饿的黄巾,毫无油水,缴获的钱财是不少,可是粮草却少之又少,有时攻破一只几万人的黄巾大营,缴获的口粮不足下属的五万大军一天之食。

    忍饥挨饿,内部桀骜不驯的西凉杂胡军,与本就有世仇的羽林、五校军矛盾丛丛。

    董卓想想就觉得脑仁疼,而且连个真正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不管其如果努力讨好,哪怕现在身居高位,却仍然得不到名士士族的好感。

    每每想到那些几次征辟都不理自己的名士,董卓就忍不住咬牙切齿。

    --

    另一边,破波才,下宛城等等战绩,加上曹性异于其他将领对黄巾的藐视,善待黄巾俘虏,留可加入其军,走可领取钱粮路费,使曹性名声大噪。

    特别是黄巾军中,曹性拥有巨大威望。

    曹性五万大军杀向河北,一路黄巾或主动,或被动,都选择暂避锋芒。

    如果董卓在此,肯定会被气死过去,自己在黄巾区域,举步维艰,忍饥挨饿,袭扰不断。

    而曹性不仅顺风顺水,犹如游玩,不时还有受过其恩惠的黄巾扔下钱粮于曹性大军的前头。

    对于此类送钱粮的人,曹性的斥候可谓是原黄巾见现黄巾,有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都是友善的恭送。
………………………………

第13章 “家”

    早已听说左丰到来的曹性,算准了左丰忙完就会过来,带着与左丰熟识的雷公、王晓,还有自己的侍妾双儿在正在营门恭候。

    “哈哈!胡盛那小子来了。”听到胡军司马相隔老远的大喊,雷公大嗓门,哈哈大笑,回应着。

    曹性三人上前,与胡军司马胡盛,四人亲密的相拥在一起。

    相拥过后,得知曹勇不在,胡盛惋惜几句,四人偕行拜见左丰。

    “阿性,不,现在应该叫你晓君了。”左丰慈祥的如同家中宽厚长辈,上下打量着曹性,语气随和,带着关心的接着道:“嗯,晒黑了甚多,也长高了些许,怎么样,曹大都尉,五万大军不好带吧。”

    曹性内心暖洋洋的,半开着玩笑,乖巧的道:“左公,你是不知道,别人一个都尉五百人,至多千人,我有五万张嘴等着喂食,压的我都喘不过气呀。”

    “噗~”一项自律严格勤奋的曹性,还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双儿忍不住笑出声来。

    左丰看向双儿,上下打量着,一脸公公审视未过门儿媳的眼神。

    曹性连忙介绍,一行人亲昵的跟家人无异。

    进入曹性为其安排的朴素,但宽敞干净的营帐,左丰如同回到了家中,无比的放松与安逸。

    --

    左丰的到来,如同董卓头上的太上皇,压的对方死死的。

    董卓被迫主动出击进攻下曲阳几次,损兵折将,每每无功而返。

    这天晚上,借着夜幕的掩饰,董卓带着几位亲信,暗地里前来拜访曹性。

    “董将军,怎能让你亲自上门?性罪该万死,快快入座。”曹性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请董卓上座主座:“来人上酒食。”

    董卓挤出几分笑容:“晓君,我们本是一起战场拼杀的战友,无须客气。”

    “谢董将军厚爱,性愧不敢当。”曹性没有丝毫小人得志的做派,给足了董卓面子。

    董卓坐上主座,酒肉很快上来,看着桌上平常最爱的“仙”酿,董卓提不起一起兴奋。

    “董将军,请!”

    曹性起身敬酒,一杯“仙”酿,一饮而尽。

    “咳咳!”

    董卓连忙回敬,一时忘了“仙”酿甚烈,一杯酒一口下肚,呛得他满脸横肉的脸直哆嗦。

    “董将军,无碍否?”

    曹性心觉好笑,却面上关心着。

    “无碍,无碍。”董卓摆手示意自己无恙,开始与曹性从出生到事业,再到天南地北,再到战场上两人配合的如何默契云云,家长里短的拉着关系,一副至交好友的做派。

    本着多说几句好听的不要钱的原则,曹性迎合着董卓聊着家常,三句不离吹捧董卓。

    两人聊的其乐融融。

    感觉火候差不多了,董卓主动起身敬酒,奔入主题:“贤弟呀,哥哥这次碰到大麻烦了,你与左公交情有目共睹,你得帮帮哥哥呀。”

    为了摆脱困境,都开始与自己兄弟相称的董卓,曹性心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听劝告,嘴上保持尊重:“哥哥有难,小弟义不容辞,哥哥尽管放心。”

    得到了曹性的肯定,董卓紧张的心稍稍缓解,习惯了人前人后奔波的他,一点都为曹性面前的低身下段而生气,两人又是一阵闲聊,忙着走其它关系的董卓起身告辞。

    第二天,董卓军中都伯胡赤儿领着一百精锐西凉老卒,牵着两百西凉好马,两匹神峻的大宛马前来曹性军中报道。

    看着一白一红,没有一丝杂色,高大健壮的大宛好马,曹性面色痴迷,抱着红色的那匹,轻手抚摸。

    过后,看向身材矮壮(十世纪以上,西方白人普遍矮于东方汉人,秦汉时期,汉人普遍身高更是达到一米八),一头红发,有色眼瞳,白色皮肤,年越十八的胡赤儿。

    曹性面带微笑,问起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胡赤儿,你可认识贾翔?”

    胡赤儿面色憨厚的伸手挠挠头:“报将军,卑职不曾相识。”

    “哦。”看着这位憨厚的白人壮汉,曹性笑到:“你以后就做我的护卫副统领吧。”

    “诺!”深得重任与信任,胡赤儿高兴的领命。

    有了近百西凉老卒,加上三百匹西凉战马,自己花重金购买,乃至用酒跟匈奴人交换,积攒的两百匹蒙古马,三百中原战马,六百匹劣种驮马。

    内心扩建骑兵的想法愈加强烈。

    说干就干,当晚曹性就单独召见骑兵军司马王晓,一番鼓励后,将骑兵营扩至两千。

    骑兵营分为西凉铁骑曲,弓骑兵曲,轻骑兵曲,六百人,三个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