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包拯很忙-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做鬼也不会放过张力和张岩兄弟、、、、”
包拯直到走到院落内之时,耳边的声音这才慢慢的变小了。包拯不由得脑中一片混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能听到那些稀奇古怪的声音?包拯一直以来都是不相信什么神鬼邪说,但是自从魂穿大宋之后,包拯开始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灵魂鬼怪,自己说起来也算是死过的人,没准就是因为这一点,让自己居然有了沟通亡魂的能力。不过纵使自己有这个能力,包拯此时也没有胆量再踏入厢房去和那些冤魂做什么沟通,简直是太吓人了。
董仙仙见包拯神色异样,不由得迎了上来扶住他。董仙仙脸上露出关切之意,开口道:“包郎,你到底怎么了?难道刚才撞到邪了?以后这种凶地,还是少去为妙。”
包拯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脑海中此时一道灵光闪过,一句话浮现在了包拯脑海之中:张家大堂下面有密室!
这句话是从那些冤魂的怨言之中分离而出,让包拯此时一个激灵。包拯精神立刻振作起来,开口道:“李大人,即刻派几个人去大堂。”
李毅然不明就里,不过看包拯神神秘秘的,都点了几人跟了过去。方凌梅等人见包拯神色异样,也跟了过去。
包拯走入大堂之内,让人寻了一个锤子来,用锤子锤击着四周的墙壁和地面。片刻之后包拯指着大堂上首一个硕大的佛像道:“此佛像后面定然另有洞天。”
众人见那佛像,直立在大堂正中,皆是汉白玉刻成,整个佛像怕是有千斤重。李毅然叫了十几个人,用工具缓缓的将那大佛挪了开来。只见佛像之后却并未有什么异样之处,整个大堂上首,本来就是挂着一副硕大的山河图,山河图是用绢布绘制而成,整副画都是镶在墙上,浑然一体。
包拯一指那佛像刚才所立之地道:“山河图之后,定然有密道。”
李毅然派人上前,一人挥刀向着那山河图砍去,只听得扑哧一声,山河图被劈开,图画之后显露出一个石门来。
众人皆是大惊,没想到这张府之内居然还真的别有洞天。包拯此时道:“张家人,机关算尽。他料定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杀了所有的下人,让我们以为他们已经逃遁,其实他们是躲在这密道之内,等着风声过后,再寻机会逃走。若是里面真的有人,各位打开此密道,就要分外小心。”
呼延庆刺杀太子爷之后,整个庐州城,为了抓捕呼延庆,都是处于封城的状态,要想离开庐州城,定然是千难万难。包拯猜测张力和张岩可能是在这密道之内。
有包拯这一提醒,众人都闪到一边,李毅然让几个精明的人,拿着长长的撬棒,轰的一声将那石门撬了开来。
石门乍然而开,只听得噗哧噗哧之声不绝,石门内一阵阵雨一般的暗箭射了出来。幸好包拯等人早有防范,这几阵暗箭之后,众人都没有受伤。
李毅然正待要派人进去看看,包拯摇头道:“看来我推测错误,里面应该是没人的。如果有人,他们肯定会耐不住冲出来的。既然张家建造这样一个密室不是为了躲难,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董仙仙道:“包郎,只要我们进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包拯摇头道:“刚才射出来的暗箭,箭头都是略带蓝色,显然都是有毒的。里面肯定还有机关。李大人去赶几头猪过来,让猪给我们开路。免得我们有人伤亡!”
李毅然的手下听了包拯的话,不由得感动万分。要是李毅然自己指挥,肯定是让他们这些人在前面开路,这群手下的性命怕是永远不会在长官的考虑之中。包拯不但观察入微,想问题周全,而且还宅心仁厚,如此性格的人,在达官贵人之间,可是极为少见。
李毅然让几个手下,去外面买了几头猪过来。猪被一头头赶进去,果然不久后就听到猪的不断惨叫,直到赶入第十头猪,那头猪居然在里面晃了一圈,安然无事的走了出来。
众人都知道里面已经算是安全了,看着密道内那些死去的肥猪,李毅然的手下们,各个都后怕起来,要不是包拯开口建议,那么躺在里面的就不会是那些肥猪,很有可能就是自己了。
………………………………
第三十七章:十万两白银
有了那肥猪试探之后,李毅然的手下再无顾虑,当即在前面鱼贯而入。包拯让董仙仙几个女子在外面等候,李毅然和包拯随着那些人一起走了进去。包拯在甬道内走了十来分钟,前面一个厅堂显露出来,前面的人此时惊呼出声。包拯挤上前去,只见厅堂内此时光芒耀眼,一排排整齐的架子上,摆满了银光闪闪的银元宝。包拯和李毅然此时面色惊异,包拯粗细的估计了一下这厅堂之内的白银数量,怕是有十万两之多。
包拯知道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历史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宋朝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到四石的米,也就是说十万两银子算起来等于二十一世纪的6600万人民币。
如此多的钱财居然藏在这密室之内,怎么能让包拯不膛目结舌呢?包拯看着这些白银,这才知道为什么张力等人设立这个密室了。宋朝白银并不是市场很通用的货币,不过却是最保值的货币。张力和张岩为谋天会求财,设立了这个密室,但是万万没料到庐州城会封城,如今张力本人要出庐州城逃跑可能比较容易,但是要想把这银子带走却压根都是不可能的。
李毅然显然异常兴奋,如此多的银两,如果上报朝廷,那么自己肯定是平步青云。李毅然当即叫了几个人开始点算银两的数量。包拯退出密室,将里面的事情告诉了方凌梅等人。众人都忍不住好奇,去里面看过之后,都面色有些惊愕。
包拯在张力府上,虽然没有查到什么后续的线索,却是意外的发现了谋天会在此囤积的大量财富。包拯不再停留,和众人回到知州府去。那些银两数量一目了然,李毅然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动什么手脚。
包拯和众人回到知州府,将消息告知张尧。张尧知道事情重要,当即派了知州府的主蒲带着人过去帮忙点验银两。这种大事发生在庐州府的地面上,身为知州自然要派人去协助处理。张尧还让人给包拯的父亲包令仪捎信,告知他张府发生的事情。
包令仪生为刺史,有监督地方的职责,这么大的事情,包令仪确实应该要知道,日后朝廷询问起来,才能上堂对峙。
包拯在知州府和张雨惜众女闲坐,等了两三个时辰,李毅然才带着车队往庐州府而来。马车上显然装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车队中还有包拯父亲包令仪的官轿。
包拯和张雨惜迎了出去,包令仪一看到包拯更是激动万分,这可是包令仪自从包拯失踪之后,第一次看到他。包拯在蛇谷之内呆了十天,这段时间包家的人可是万分的担心。
包拯和张雨惜和包令仪一番交谈之后,包令仪才定下心来。张尧上前道:“亲家公,没想到我们在这种场合下见面。最近庐州府公务实在太多了,逆贼猖狂,害得我原本打算早日去你府上坐坐,都没能抽出空来。”
包令仪却是摇了摇头道:“亲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儿和你的女儿成婚,你居然都没有通知老朽,害我做了糊涂的公公。就光这一点,亲家你改日定要去我府上罚上百杯。”
张雨惜听了公公的话,不由得满脸通红。虽然包令仪已经知道包拯和张雨惜的婚事是太子爷仓促间促成的,但是此时还是忍不住要发发牢骚。
张尧哈哈笑道:“亲家公,不用改日,今天我就要和你好好喝上几杯。你的好儿子,我的好女婿。他不但为我处理的很多棘手的问题,如今更是观察入微,发现了张府内逆贼的脏银。这次能够让逆贼损失惨重,包拯是立下了大功!我们都要好好的庆贺一番。”
包拯尴尬的笑道:“岳父大人说得是哪里话,这脏银也不是我一人发现的,其实众人都是有功劳在其中。包拯不敢妄自菲薄的独居奇功。”
就在这时何老夫子也走了过来,笑道:“包拯绝对当得起这功劳,如果没有包拯一直的穿针引线,这件案情要查到这种局面怕是异常艰难。我心里感激包拯,不过眼下却是有要紧的事情。包大人,今天我却是要让你认识一人。”
何老夫子本就是庐州府范围内知名的学者,威望很高。包令仪上前道:“夫子,您当真是看得起我那犬子。就是不知道夫子要介绍的人是谁?”
何老夫子却是绕着弯子道:“包大人、张大人如今可是晌午,不如我们合桌畅饮,在桌上老朽说起事情来要方便一些。”何老夫子一边说,一边拿眼看了几眼自己的外孙女董仙仙。
董仙仙哪里会不知道外公心里打得什么主意,即便董仙仙性格洒脱,但是面对这种事情,也难免面红耳赤。
张尧当即让人摆上酒席,能找到那十万两赃款,说什么都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酒过三巡之后,包令仪道:“何老夫子!不知道您刚才说要引见的是哪位?”
何老夫子此时拉着脸庞红透的董仙仙上前道:“包大人,我今天向你介绍的就是我的外孙女,董仙仙!”
何老夫子此言一出,包令仪已是激动万分。包令仪站了起来打量董仙仙片刻,激动的说道:“没想到仙仙姑娘居然回来了。自从仙仙姑娘为了救我家黑三儿,而失踪,我包令仪可是日日都觉得愧对何老夫子,无颜去见你在京城的爹爹。今日能看到仙仙姑娘你安然回来,真是开心呀!仙仙对于我包家可是有莫大的恩情。”
包拯以前和董仙仙之间的事情,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包令仪早就知道包拯和董仙仙二人以前是情真意切,今日看到董仙仙本人生得如此漂亮,当即更加满意。包令仪寻思着,这闺女压根和我的黑三儿就是天生的一对。
张雨惜见了席间的情形,不由得面色微变,不过转瞬就缓了过来,她或许从看到董仙仙重新出现的一刻开始,就应该会猜到有这么一天。
………………………………
第三十八章:圣旨到
何老夫子此时笑着开口道:“老夫想说的是仙仙和包拯的婚事,包大人也应该知道我那外孙女和令郎可是情投意合已久,现在令郎虽与张知州家的千金结婚,但是男人三妻四妾很是平常。虽然知道在令郎刚结婚之际,说起此事有些不妥,但是老夫实在不愿意看到我这外孙女独自黯然神伤。”
包令仪听了何老夫子的话,不由得有些迟疑。包拯是刚和雨惜结婚,现在亲家都在面前,这又如何好作出什么回答。
张尧此时面色上有些不好看,但是碍于和何老夫子一直都是旧识,也不好发作,只是开口道:“包拯此时已有正妻,而且新婚燕尔,怕是不宜纳妾吧!何老夫子还需三思。”
何老夫子眉头一皱,开口道:“我何曾说过要包拯纳妾了?我是要包拯明媒正娶我家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