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包拯很忙-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拯尴尬的笑道:“静真仙子武功出神入化,有仙子随行,自然是万无一失。不知道仙子,这么早就来包府,可有要事?”
方凌梅淡淡的回道:“昨日寇大人已经将你被俘的消息和董浩案情的进展一起报给圣上知晓,圣上隆恩,特下旨派了三百禁军守卫包府和张府。寇大人更是让我单独护卫包拯你的安全,看来包拯你小命,在皇上眼里可是极为的重要。等一会儿圣上下的圣旨,估计就会到这里,你们还是先做好接旨的准备吧。”
………………………………
第七十二章:面圣的圣旨
包拯听得方凌梅的话,不由得有些奇怪,自己并未和圣上见过面,为什么圣上还会派人来保护自己?这是不是有些太不寻常了?
就在包拯疑惑之际,门口听得一声高呼:“圣旨到,包拯接旨!”''
大堂内的人都随着包拯往外走,正好看到一个中年胖太监拿着圣旨前来。包拯等人跪地高呼万岁,恭敬接旨。
那太监将圣旨展开,高声念道:“具悉:朝散大夫包令仪之子,少有才学,素有孝廉美名,更兼庐州乡试解元,如今朝廷求才若渴,特宣包拯明日上书房面圣。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包拯等人听那太监念完之后,包拯恭敬的回道:“草民包拯!谢主隆恩!”
包拯将圣旨接过之后,众人这才起身。那太监扯着阴阳怪气的嗓子道:“包公子年少有为,居然能得圣上亲自召见,日后平步青云可是指日可待了!”
包令仪久经官场,却是比包拯老练许多,当即从袖子里掏出来一锭银子暗暗递给那太监。包令仪开口道:“犬子明日面圣,怕是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还望公公明示。”
那太监收了银子,当即眉开眼笑,嘴里的话也多了。那太监将入宫面圣需要注意的礼节,和说话该有的忌讳,都说与包拯知晓。那太监又在包府喝了盏茶之后,心满意足的走了。
包拯待到送圣旨的人一走,却是站起来道:“面圣还是明天的事情,倒是不用去急。静真仙子,现在就随包拯,一起去一趟相国寺吧!”
白玉棠此时却是嘟着嘴道:“包大哥,我们几个武功虽然不如静真仙子,但是却也不是寻常武夫可比。包大哥将我们凉在这里,却是什么话?感情姐妹几个没什么大用,反正帮不上包大哥什么大忙,不如回陀螺山去算了。”
包拯看着白玉棠五女义愤填膺,当即苦笑道:“玉棠妹子,你们五女都是侠义心肠,能随着包拯来汴京助我一臂之力,包拯又怎么会有轻视的想法呢?只是包拯此时已经是敌人的眼中钉,人多了容易暴露,而且包府此时估计也成了谋天会监视和对付的地方,包府和张府所有人的安全,还要仰仗五位妹子呢。”
白玉棠的大姐卢芳,却是没有白玉棠那般任性,她语气沉稳的开口道:“我们五姐妹,既然来助包大哥你,为的只是仰慕包大哥为民请民的侠义心肠。既然包大哥你有已有安排,我们五姐妹听包大哥你的安排就是。玉棠妹子也只是逞口舌之快,包大哥切勿放在心上。”
包拯道:“几位妹子,随着包拯千里迢迢来到汴京,只是为了来帮我。包拯又怎么会怪各位呢?不过我想用不了多久,几位妹子就能帮上我的大忙。到时候包拯有求于几位妹子,还望几位到时候不要推却。”
白玉棠听得包拯这一番话,当即笑了起来。她们本来就是随性的人,跟着包拯就是希望能为天下百姓做些侠义之事,听得包拯说后续有要事相托,自然很是高兴。
包拯说完之后,却是和众位告辞。包拯随便在厨房抓了一把个锅底灰,往脸上一摸,穿了件破破烂烂的衣服,就扮作一个车夫。包拯本就肤色较黑,此时脸上涂着锅底灰,浑身脏兮兮,衣衫褴褛,头发凌乱,别人当真是难以认出来。方凌梅却是坐在马车之内。包拯驾着事先准备好的马车,从后门秘密的出了包府。
包拯一路往相国寺而去。这相国寺可是大有来头,算得上是汴京的一个标致性建筑。北齐天保六年佛教兴盛,于是在开封兴建寺院,取名建国寺,后来毁于战火。唐初这里成了歙州司马郑景的宅园。唐长安元年名僧慧云从南方来到开封,用募化来的钱买下郑景的住宅和花园,于唐景云二年兴建寺院,并根据施工中从地下挖出的北齐建国寺旧碑,又命名为建国寺,同时将募铸的一尊高三米的精美弥勒佛铜像安置寺中。次年,唐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身份入继皇位,乘改年号为延和元年之际,赐建国寺为相国寺,并御书“大相国寺”匾额。这就是相国寺的来历。
相国寺位于汴京的城市中心地带,这里香火鼎盛,大白天可是香客云集。包拯赶着马车来到昨夜自己被谋天会释放的地方,认准了方向,循着自己记好的数据,开始寻找谋天会的所在。
马车之内的方凌梅此时开口道:“包拯,没想到你来此地,是为了挖出谋天会所在的位置。看来你心中已经有了和谋天会斗争的计划,寇大人当真是没有看错你。你现在放心的开始找吧!我刚才细细的观察四方,并没有人跟踪我们。”
包拯收到方凌梅的讯息,当即心中大定。马车开始慢慢照着数据走着,汴京城的路都是直来直往,包拯仔细核对之后,一路走着却是分毫不差。不过包拯一边核对数据,一边驾着马车走,一边还要数着车轱辘到底转了多少圈,这一路走起来却是颇为缓慢。
包拯的马车直走了几个时辰,眼看着已经到了中午时分,包拯这才在一个静怡的大宅院前停了下来。包拯并未靠近那个大宅院,只是离得远远的,马车停在一个较为隐蔽的小巷。
包拯将那些记着数据的纸张一股脑的塞进怀里,当即开口对车内的方凌梅道:“静真仙子,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静真仙子对京城熟悉,却是帮在下看看,这大宅院是属于何人家的?”
静真仙子此时扶起门帘,看了一眼远远的大宅院,当即脸色微变,略一思量道:“包拯,你确定你没有记错?”
包拯肯定的回道:“依照在下的记忆,昨日关押我的地方,定然是此宅院无疑。”
方凌梅道:“此宅院乃是楚王赵德芳的孙子,安定郡王赵从式的郡王府!赵从式一直都是安分守己,为人也是谦和,对圣上更是毕恭毕敬。我看没有理由与谋天会有关才是。”
包拯却是笑道:“自古帝王多诡变,这赵从式或许表面毕恭毕敬,暗地里却难以知晓他到底是何种为人。包拯如今可以肯定的是,抓我的谋天会乱党,就在这宅子里面无疑。”
包拯听得方凌梅说这宅子乃是赵德芳的孙子所有,当即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包拯本就熟知历史,对于赵从式或许并不熟悉,但是对于他的爷爷赵德芳的事迹,却是知道很多。
………………………………
第七十三章:暗道
赵德芳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个子。《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急令内侍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因为宋太宗以弟之身分即位,世人普遍流传著“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
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的始末是这样的:杜太后临终之际,召大臣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然而“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却是惹人怀疑,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原本皇位本该由赵德芳的哥哥赵德昭继承,却是意外的被太宗赵光义抢了皇位。赵光义继位之后,他的弟弟赵光美,还有侄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年纪轻轻都死于非命。赵光义将当今圣上赵恒继位的所有障碍都一一扫清之后,赵恒才能当上皇上。
包拯回忆了一下记忆中所熟知的史料,但是这些史料,只是历史记载。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却是很难知晓。包拯不知道历史是否为真,不过有一点不用怀疑。那就是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后人,一定极为记恨赵光义和现在的皇上赵恒。
既然有这一层关系,那么这安定郡王赵从式和谋天会勾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包拯见地方已经找到,眼下也不敢打草惊蛇,当即对方凌梅道:“静真仙子,既然地方已经找到,我们就先回去。日后我们要让人死死的盯住这里,希望能发现更多谋天会的讯息。
方凌梅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点了点头,似乎在琢磨着什么事情。包拯当即驾着马车,离开了这郡王府周围,往包府方向而去。
等到包拯的马车赶到包府不远的时候,车内的方凌梅却道:“包拯,先不要急着回去。我感觉四周有很多人在监视包府。我们必须偷偷进去。”
包拯不由得道:“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人监视,此时出现人监视,肯定是谋天会那边已经恼怒了。但是包府就一个前门,一个后门,如何能暗中走回去?”
方凌梅在车内淡淡的说道:“你把马车往回赶,去刚才经过的那个朱府,寇大人早有安排。”
包拯听了方凌梅的话,心中虽是疑惑,却是当即照办。马车到了朱府,包拯赶着马车从偏门进去,那些看门家丁却是并未有人阻拦。
包拯将马车停在院子里面,却是看得有一人迎了出来。包拯定眼一眼,来者居然是寇准的义子寇随。包拯当初在庐州见过寇随,也算得上是旧识。包拯和方凌梅下了马车后,包拯和寇随当即一阵寒暄。
包拯寒暄之后,却是打量这朱府,只见这院落,房屋林立,院内树木高耸,却是郁郁葱葱,外面要想看到朱府内部的情况,却是极为的困难。
包拯看了这些布局,当即认定这有可能是寇准故意选定此处的原因。
包拯开口问道:“寇公子,不知道这朱府可有什么门道?我刚才听静真仙子的话,才来到这里,没想到却是遇到了你这位故人。”
寇随表情憨厚,笑着道:“包兄,家父秘密的派我带了几百人在此作业已经很久了。就是为了挖一个密道通往包府。你们现在随我来。”
包拯心中升起更多的疑惑,却是不多言,跟着寇随往一个偏厅走去。寇随走入偏厅,将厅中一个大柜子,往旁边推开,却是在大柜子之后显出一条硕大的甬道。
寇随拿了偏厅里一个灯笼,在前面带路,包拯、寇随、方凌梅三人走入甬道,三人走了不久,却是在甬道内,遇到了许多忙碌的工匠。显然甬道并未完全修成!
包拯此时忍不住道:“这个甬道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难道寇大人早就料到包府会被人监视不成?”
寇随是个老实人,却是一时间难以将事情全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