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包拯很忙-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百零八章:谋定而后动
包拯和翠微呆立在寇准的尸体面前,久久无言。广场上的激战,慢慢消停,等一切尘埃落定,呼延庆五人还有方青,终于发现了在岸边默哀的包拯和翠微。
六人走了过来,都看到了躺在地上安详的闭上双眼的寇准。包拯此时转身对呼延庆道:“展昭,以后你们就暂时跟在我旁边吧。我想用不了多久,你们能看到你们想要的结果。记住你们今天的身份!切莫节外生枝。”
包拯的这一席话,外人肯定听不懂,但是呼延庆却是心中敞亮。呼延庆当即回道:“展昭和几位兄弟,心里都明白。绝对不会给包大哥添麻烦的。”
此时一群大内侍卫已经围了过来,他们看到寇准已经死了,都惊慌起来。
包拯面露悲色道:“寇大人死者已矣,包某定然向上面禀告,不会治你们护卫失职之罪的。今日谋天会出动如此多的高手围攻翠微居,实在始料未及。”
一个大内侍卫头领恭敬道:“寇大人遇难,实乃朝廷之憾事。我们这些侍卫,自知失职,就算皇上怪罪下来,也是该受其罪。不过今日我们抓获了二十余名谋天会成员,等待包大人发落。”
包拯因为寇准之死,心中悲恸,不愿理会那些狂徒,摆手道:“把那些亡命之徒,全部都押到开封府衙门大牢里去。你们派几个人过来把寇大人送回府去,另外派人加急前往寇府、开封府太子爷处报丧。”
包拯吩咐完后,一行人由包拯在前,大内侍卫抬着寇准尸体在后,往寇府而去。翠微换了一身干的衣服后也和方青,还有呼延庆五人都跟在包拯之后。其它被抓的谋天会成员,都被带往开封府衙门。
等到包拯等人将寇准的尸体运到寇府门前之时,那里早已经高挂白奠,哭声震天了。院子里的人看到包拯等人抬着寇准来了,纷纷迎了出来。包拯看当头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哭得痛彻心扉,几近晕迷。
包拯一看那妇人,就猜到他很有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寇准发妻宋氏。寇准一生妻妾有七八人之多,此时都披麻戴孝跪在门前哀声痛哭,其中多有虚情假意者,却唯有宋氏,对寇准之死伤痛欲绝。寇准此生并无子嗣,唯一的养子寇随,如今却是去追捕刘祭武了,一个为国鞠躬尽瘁的人,到老居然落得无子送终的结局,当真让人更添伤怀。
寇府的人都痛哭着将寇准的尸身迎入礼堂内,包拯和翠微等人一直等到灵堂被架设起来之后,才在寇准的家人面前将寇准的死因说了一遍。等到宋氏等人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后,包拯等人才从灵堂内退了出来。
寇准虽死,但是寇府的管家们却一个个都清醒得很,他们依照规矩,开始派人发布丧事。寇准的丧事在寇府管家的张罗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就在这时候,太子赵祯急着奔了进来,他看到包拯,当即道:“寇夫子他怎么?好端端的去了一趟翠微居,包拯你居然让人来告诉本王,先生他亡故了?”寇准乃是太子赵祯的老师,而且和太子的关系非同一般,此时听到自己师父的噩耗,赵祯难免方寸大乱。
包拯见太子有些急乱,当即回道:“太子爷,事情发生得突然,微臣也是始料未及。太子爷先平心静气,如今寇大人虽然已去,但是杀了寇大人的谋天会却依然逍遥法外。我们千万不能自乱了阵脚!不要忘记京城内还有三万暗使,他们还在虎视眈眈!我们一乱他们就会乘乱袭扰汴京。”
太子赵祯听了包拯的话,当即心中更是慌乱,以往遇到事情,都是寇准在一旁出谋划策,如今寇准已死,他却是仿佛失去了左膀右臂一般。
包拯平静的道:“太子殿下,如今慌乱于事无补。寇大人在天之灵,也希望太子能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肩负起这接下来的重任。”
赵祯听了包拯的话,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当即拉着包拯道:“没错!先生之前数次说包拯你如何如何了得,如今先生不在了,包拯你可要为本王出谋划策,接下来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置?”
赵祯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从小养尊处优,即便他身受寇准的教导,又得到诸多锻炼,但是心性还是差了许多,面对这种局面,他需要一个能为他定心的人。
包拯拱手道:“太子殿下,如今该先去寇大人灵堂吊唁。然后我们再回开封府做定夺!”
赵祯虽然身为太子,但是毕竟是寇准的学生,赵祯既然来了,自然要去吊唁。赵祯听了包拯的话,当即步入灵堂,作揖吊唁,安慰了寇准的家属一番。寇府的人,见太子爷亲自来吊唁,自然都感激涕淋,一时间灵堂之上,更显悲恸。赵祯走出灵堂之时,已是满面泪光。
包拯此时早已经让人准备轿子车马,准备先回开封府再说。虽然寇准已死,包拯本来不该这么快就离开,但是谋天会之事刻不容缓,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形势。包拯看到已经有许多官员前来吊唁寇准,于是才和太子赵祯,一起离开了寇府。
不久包拯和赵祯已经到了开封府衙门。呼延庆等人却是暗暗隐藏起来,如今开封府内如此多的大内侍卫,即便他们心中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妄为,包拯看着他们五人却是有些头痛。一方面不能让他们刺杀赵祯,另一方面也不能让赵祯看到他们五人。当初呼延庆在庐州府刺杀赵祯,赵祯只要看到了他们自然会认得,要是被发现了,那时候就算有包拯为他们求情都难逃劫难了。
不过幸好有翠微和方青跟随包拯来到了开封府。翠微乃是太子赵祯的姐姐,虽然赵祯并不知晓,但是翠微本人却是十分清楚。呼延庆等人,即便想动手,也难以得逞。
包拯因为落入湖中,此时是浑身湿湿的,只能去公孙策房内换了一套干爽的衣服。等到包拯到堂上的时候,堂上已经聚集了赵祯、公孙策、林严、翠微、方青。
赵祯开口对包拯道:“包拯,眼下我们还未有所行动,就已经损兵折将。你接下来可有什么计划?”
包拯点头道:“太子殿下,如今既然请到了翠微仙子,那么依照原定计划,就该让翠微仙子帮忙,去监视刘美。”
包拯当即将案情的来龙去脉和翠微说了一遍,并且将意图说了出来。方青在一旁听了这一切,却是道:“这种小事,如何要我师父出马。我去监视那个刘公公就是了。”她说完之后,却是当即提着长剑走了出去。
包拯本来担心方青太过年轻,难以胜任,正待要说些什么。翠微摆手开口道:“包拯,你就放心的让她去吧。光监视一个刘美,方青绝对能够胜任。”
包拯听了翠微的话,当即点了点头。转而对赵祯道:“太子殿下,如今既然监视了所有有嫌疑的首脑人物。那么我们就该开始做防备准备。一旦发现其中的一人有异常动向,立刻将之擒拿。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只要我们掐住了谋天会的蛇头,他们就休想咬到我们。”
………………………………
第一百零九章:信息战
公孙策此时却是在一旁提醒道:“包兄,刚才大内侍卫已经带回来二十余个谋天会乱党。我们该如何处置?还有刘祭文等人原定明日斩首,是否需要改期?”
包拯皱眉沉思片刻后,开口道:“那二十多个乱党,此时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不过他们却是极好的诱饵,不能让他们有任何机会寻死,给我严加看守,我有妙用!至于那刘祭文和陆展元,依照原定计划,明日处斩!我不但要处斩此二人,还要大张旗鼓,让京城的百姓统统都知道这件事情!”''
包拯心中早有计较,如今面对的几方面的势力,刘承珪和丁谓团伙,首当其冲!包拯要对付他们,就要抢占先机。制造舆论,让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包拯接着道:“公孙兄和林兄,你们二人就带些人,帮包某将刘祭文等人的罪行全部写成告示,贴于开封府,和汴京的大街小巷。并且言明,明日要处斩这些罪大恶极之人。”
公孙策和林严虽然昨夜也没怎么休息,但是见包拯为了朝廷大事,昼夜不眠,此时更是布局一切,深思熟虑,不由得心甘情愿的帮助起他来。
太子赵祯对于刘祭文一案,并不是很熟悉,却是不知道包拯到底有何打算,当即问道:“包拯,你如今不对付谋天会,却一直针对和谋天会无关的刘祭文等人,莫非有什么深意不成?”
包拯当即回道:“太子殿下,其实谋天会牵连甚广。刘祭文只是我触动他们的棋子,这就是一场我们和谋天会之间的较量。若想胜利,我们不但要天时地利,更需要人和。只要汴京城的百姓拥护我们,又何必惧怕区区三万多人的谋天会。”
翠微听了良久,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当即道:“包拯这一招就是先抢夺人和,并且制造风雨欲来的气氛,让我方和敌人都陷入戒备和紧张的局面。情势越静,对于不占道义优势的谋天会就越有利,他们突然发难,防不慎防。情势越乱,我们的人有了防备,谋天会想突袭就难了,我们占据道义优势,对我们就更加有利。而且包拯还监视和控制了蛇头,情势一混乱,蛇头肯定会耐不住,会先下手的。到时候我们就能抓住他们的命门,集中对蛇头进行反扑,只要蛇头一灭,谋天会这群利益群体,很容易自乱阵脚的。那时候在全面反扑,各个击破,就不费吹灰之力。还能迁出所有隐藏的势力来。”
太子爷听了翠微的解释之后,终于将包拯所有的算盘都理清了。包拯有些尴尬的道:“包某千算万算,还是逃不过翠微仙子的法眼。”
包拯转而对太子赵祯道:“太子殿下,如今包拯需要更多的人马执行接下来的计划。不知道太子殿下能调用多少可靠的亲信?”
太子伸出一根手指道:“如今能调用的人只有一千!若是向父皇请示,我可以调动更多的人马。”
包拯急忙道:“如今不能让圣上知道!依照我以前所知道的线索,圣上身边绝对不乏谋天会中人,若是上报的话,很有可能让谋天会做出应对之策来。”包拯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暗道:太子你的假母后,就很有可能和刘美穿一条裤子,若是让刘皇后知道了计划,怕是抓蛇头的计划,全部都会泡汤了。
包拯此时接着道:“如今除了太子的亲信可以用之外,还有就是寇堂的人了。可惜现在寇随还未回来,要不然我们又多了生力军。”包拯说完后,却是叫来了一个衙役,让他去给寇随传信,让他先回来。
赵祯等包拯所派之人走远后,不由得道:“寇堂不需要寇随调派,本王也有调用寇堂人手的权利。寇堂人数不多,也只有千人左右,不过各个都身手不错,不亚于大内侍卫。”
包拯大喜道:“既然如此,先切断宫中和外面的联系,只要看到任何从宫中传消息出来的人,或者外面往宫内传消息的人,都抓到开封府来。如今寇大人已死的消息,绝对有人会暗中送往宫中。”
赵祯虽然很疑惑,为什么包拯会下这么一个命令,但是还是依照包拯的话,吩咐下去。五百名赵祯的亲信被派了出去,监视皇宫所有的出入口。
包拯继续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