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10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思和他的部落就是从罕尔朵河畔仓惶西逃,他叹口气道:“我怎么可能不想回去呢?乃蛮部已经占领了黄金牧场,我还能活着就已经万幸了,哪里还敢奢望回去?”
  “如果我们出兵攻打乃蛮部呢?”
  忽思一愣,半晌问道:“为什么雍军要攻打乃蛮部?”
  “可汗是聪明人,难道想不到吗?”
  “请张特使明示!”
  张哲淡淡道:“乃蛮已经强大起来,他下一步必然是吞并草原各部,然后呢,乃蛮部会止步于草原吗?”
  忽思点点头,“你们不想见到一个强大的敌人出现在北方。”
  “一点没错!”
  “可是还有西辽大军,乃蛮部和西辽大军联手,雍朝恐怕难以以一敌二吧!”
  张哲摇摇头,“没有西辽大军了,我们在西州回纥大败西辽十万大军,大军已经杀进了西辽国,西辽军队不可能再留在草原了。”
  忽思蓦地瞪大眼睛,“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可汗可以派人去打听,西辽有没有撤军?”
  忽思猛地一拍大腿,“难怪西辽和乃蛮联军没有趁胜追击,我还说他们怎么大发慈悲了,原来老巢起火了。”
  “所以这是不是可烈部重返黄金牧场的机会?”
  忽思心中激动起来,这不仅仅是重返黄金牧场那么简单,也是他们克烈部能够继续活下去的机会,乃蛮部无法在吞并他们了。
  “只是……我们实在没有多少军队配合雍军,最多只有一两万人,我们几乎要被灭族了。”
  张哲微微笑道:“我们有强大的军队,但我们大军需要后勤支援,这也是我出使克烈部的使命!”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谈判
  张哲去休息了。
  忽思可汗将几名贵族召集在大帐内商议。
  “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一名贵族道:“雍国不需要我们出兵,只是出后勤支援,我们完全负担得起,如果我们能重新得到牧场,这可是一笔合算的买卖啊!”
  另一名贵族也道:“确实是一笔合算的买卖,也不是我们一家,其他两家肯定也要出后勤支援,我们最多出两百万头羊,却能得到那么辽阔的牧场,这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贴木思,你的想办法呢?”忽思可汗回头问自己的兄弟。
  贴木思沉吟一下道:“对方倒是很直率,直接说出不准乃蛮部统一草原,我相信这就是雍朝决定出兵的原因,但就是让我们出后勤这样简单吗?我看未必。”
  “你觉得他们还有什么意图?”忽思可汗问道。
  “首先就是臣服和册封?这是必然的,兄长能接受吗?”
  “能不能接受需要三家协商,他们能接受,我就能接受,然后呢?”
  贴木思想了想又道:“然后便是雍军会不会效仿辽金两国进驻草原,我觉得可能性很大,毕竟他们已经占领了临璜府。”
  这其实也是最关键的问题,雍军会不会实质性长驻草原。
  忽思可汗来回踱步,他最后长长叹了口气道:“我们还有选择吗?我们如果不答应,雍军首先就会收拾我们,我们只剩下老弱妇孺,拿什么来抵挡?塔塔和蔑儿乞可以北遁,我们又能逃去哪里?”
  贴木思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和他们谈判吧!争取得到一个最好结果。”
  ……
  次日上午,双方正式开始了会谈,忽思可汗亲自和对方谈判。
  首先,张哲请忽思可汗派人去通知塔塔部和蔑儿乞部,要求两家可汗立刻前往临璜府协商,这个要求不过分,忽思可汗当即派了两支骑兵队带着张哲的书信赶往其他两个部落。
  接下来就是后勤支援的问题了,张哲提出了明确要求,雍军将出兵十万,按照每个士兵一天消耗一只羊,那么每天需要十万只羊,这场战役计划六十天,折算下来,雍军一共需要六百万只羊作为后勤粮食。
  当然不是全部由克烈部承担,而是三大部落分摊,平均每家两百万只羊。
  忽思可汗暗暗佩服兄弟贴木思的预见,很准确,果然是两百万只羊,这个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对方既然直接提出了具体要求,忽思可汗一口答应下来。
  “我们不需要你们出兵,但需要你们出一些人协助处理草原事务,比如处理战俘之类,但我要说清楚,战俘和人口归你们,但牛羊和大帐是我们的战利品。”
  这个也没有问题,忽思可汗也一口答应了,他迟疑一下又道:“缴获的兵甲能否分一部分给我们?”
  “问题不大,看情况吧!”
  接下来就是战后的安排,这也是关键,张哲首先提出,克烈部必须臣服雍王朝,接受雍王册封。
  这个要求思可汗回答得含糊其词,“尊崇天可汗是隋唐惯例,克烈部也有思古之心。”
  言外之意,雍朝也得像隋唐一样,拿出震撼草原的真本事来。
  张哲笑了笑,没有深究这个问题,这一条需要战后再谈。
  张哲随即提到了第二个要求,雍朝将和辽金一样控制可敦城及其周围草原。
  忽思可汗脸色一变,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这一条,一旦雍朝效仿辽金占领可敦城,那就是实质性控制草原了。
  张哲看出对方的担忧,便淡淡道:“其实这应该和草原各部没有关系,可敦城及其周围两百里一直就是辽金的领土,雍朝灭了金国,那么可敦城自然就应该由雍朝继承,我只是给可汗说明一下。”
  忽思可汗无奈问道:“能否请张特使明确告诉我们可敦城的控制范围?”
  辽金控制可敦城当然不会仅仅只是一座城池,还有周围附属土地,辽国最狠,设置镇州、维州和招州三个州,占据了黄金牧场一半的牧场,金国占据的土地稍微小一点。
  张哲不紧不慢道:“以可敦城为圆心,周围两百里范围都属于雍朝的领土,其他牧场归属于你们三部。”
  雍朝占据的草原领土大概有十二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后世一个省的面积,相对于整个草原而言并不大,但雍朝拿到的却是整个草原的白菜芯,最肥美、最富饶的一片土地。
  隋朝是修建长城防御草原,而唐朝是修建三座受降城来控制草原,但真正控制住草原的是辽国,它占据了历代草原可汗的王廷之地,采用减丁平衡策略,牢牢控制着草原各部。
  雍朝效仿就是辽国的策略,占据可敦城以及周围的大片草原,而且法理很充分,它继承的是辽金的土地,和草原各部无关。
  不过草原从来都信奉强者为王,没有强大的武力,法理再充分也屁用没有。
  相反,只要武力足够强大,所有的草原民族都会对你俯首贴耳,所有以狼为图腾的民族都会尊崇狼王,仁义没有用,唯有强大才是真理。
  当然,雍朝信奉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两者的区别就是霸道独占,王道共赢。
  雍朝占领的可敦城的同时,也会将可敦城打造成草原的货物交易中心。
  同时不会效仿辽金向草原强征税赋,雍朝不会征税,它会以商品交易的方式获取丰厚的利润。
  这一招在河西走廊。
  张哲随即北上去了临璜府,他还在那里会见塔塔部和蔑尔乞部的首领,克烈的忽思可汗随即也跟了过去,他们三家要和雍朝达成一个草原共治协议。
  当然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不可能再发生战争,雍朝大军对乃蛮部的征讨也将放在明年开春之后。
  张哲会在临璜府用鹰信的方式将谈判结果发送给京城。
  ……
  进入十一月后就算进入初冬时节了,京城乃至整个北方都还没有下雪,但天气却一天比一天冷了。
  这天上午,陈庆向几名相国通报安西的最新情况。
  “七里河大捷后,刘琼继续率领大军西进,但这是孤军深入,一旦被敌军切断粮草后援,后果非常严重,刘琼也深知这一点,他行军很慢,更多是创造声势,逼迫西辽从草原撤军!”
  “西辽撤军了吗?”周宽问道。
  陈庆点点头,“已经撤了,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西辽只留五千人驻守可敦城,其余大军全部撤回西辽,我们的军队也随即撤回了别失八里,今天收到的飞鹰传信,安西开始下雪了。”
  吕青山道:“这样的话,十万大军就得留在安西过冬了,有粮食和冬衣吗?”
  “有很多,无论是缴获的物资还是西州回纥仓库里都有足够的粮食和冬衣,各位不用担心,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趁这个冬天赶紧挑选合适的官员,开春后就可以去安西上任。”
  蒋彦先问道:“陛下是确定先设伊州、西州、庭州和焉耆州、龟兹州吗?”
  陈庆点点头,“目前先设这五个州,但都是都督州,州这一级设都督和长史,枢密院任命都督和长史,然后各县县官才由吏部任命,州一级管军,县一级管民,这一点希望大家明确。”
  徐先图笑道:“微臣最近在读《旧唐书》,开元天宝年间,朝廷募集中原百姓远赴安西定居,称作长征健儿,陛下有没有考虑将汉人大量移居安西?”
  陈庆点点头,“确有此计划,朕考虑用二十年时间,将百万汉民移居安西,包括驻军家属和普通农民,朕要让安西成为雍朝的粮仓和最大的棉花产地。”
  这时,外面忽然有人惊呼,“下雪了!”
  众人纷纷起身走到窗前,只见天空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今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格外早。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火枪
  房间里很温暖,吕纬坐在一旁,心情忐忑地望着陈庆。
  陈庆正在摆弄着一根铁管,去年火器监发明了突火枪,但用的是竹管,一根竹管只能用两三次就损坏了。
  一个多月前,陈庆便给了工部一个硬性命令,让工部想办法造出一根铁管来。
  陈庆当然是为了造枪炮,实际上他对造枪炮并不是很热衷,实在是秦弩大阵的威力太强大了,熟练弩手半分钟内就可以上弦装箭,五分钟内,五万人可以发射五十万支重箭,任何游牧骑兵或者西域小城都会遭到毁灭打击,而且顺风的话,射程还能达五百步以上。
  但陈庆也知道,火药武器是历史发展必然,如果自己不做,几百年后被西方抢先造出来,他就会成为民族罪人。
  何况造出火炮,发射铁火雷,那就比投石机方便,而且射程远。
  手中的铁管非常精致,线条流畅,质地密实,关键是厚薄都一致,内膛打磨得十分光滑,而且表面上看不出接缝。
  “是用管状磨具浇铸出来的?”陈庆饶有兴致问道。
  “实际上这是在火器监下面的铁器局做的,按照陛下的思路,微臣把造突火枪的工匠一起找来合作,最初就是用陶管模具浇铸的,但火枪工匠说不行,太粗糙了,很容易炸裂,然后又换成了现在这种办法。”
  “什么办法?”
  “是用一块烧红的熟铁板锻打而成,其实也不难,用圆形的铁锤反复敲打铁板中间,铁板就会卷起来,形成筒状,然后中间插一根铁棍,反复烧红锻打,接缝就会熔为一体,一根铁管就出来了,这时候不能放在水中淬火,必须自然冷却,然后就是打磨,最后就是殿下手中这根铁管。”
  “就这一根吗?”
  “还有一根是铜管,给突火枪的工匠了,他们去研究造新火枪。”
  “什么时候给他们的?”
  “大概十天前。”
  “去看看!”
  陈庆上了马车,吕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