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不少汉民,那里很不错,很平静,在那里生活的一万多汉民都不愿离开,还有一位百姓推举的知县,节度使有机会去看看就知道了。”
  “如果有时间,我还真要去看一看。”
  说到这,陈庆又想起一事,笑问道:“我还有一个疑惑之处,河湟地处偏僻,任得敬是怎么收敛了大量财富,光绸缎就有十余万匹,让人困惑啊!”
  徐宏图呵呵笑了起来,“节度使不知道丝绸之路已经南移到西海一线了吗?”
  陈庆愕然,“我还真不知道。”
  “蒙西夏人所赐,他们在河西走廊收取重税,又放纵军队假扮马匪抢掠商队,西域过来的商队不得不走西海线,从于阗国经过黄头回纥,再到河湟谷地,原本终点是到京兆城,但因为这些年陕西路爆发战争,他们止步于湟州,在湟州大量交易,节度使看到了丝绸、瓷器和茶饼就是任得敬从巴蜀采购,卖给西域商人的货物。”
  陈庆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丝绸、瓷器、茶饼是货物,不是收敛的财富,这倒不错,可以将这些西域商人引导到成纪县去,让成纪县成为交易中心。
  陈庆起身告辞,徐宏图把陈庆送出大门,在门口徐宏图又笑道:“我还有个比较好的建议,任得敬为人寡恩刻薄,任人唯亲,他越想牢牢控制军队,但军队将士就越对他不满,节度使可用任得敬的人头去河州和廓州招降军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个建议正中陈庆下怀,他连忙抱拳笑道:“感谢徐老前辈的建议,我会采纳尝试!”
  ……
  陈庆回到军营,杨再兴和高定已经押解着两千六百多名降卒归来,陈庆又将两千六百多名战俘一并交给牛皋进行整编。
  他在中军大帐召集杨再兴、高定、刘璀和刘琼等大将议事。
  “拿下湟州只是第一步,任得敬还有六千人在外面,廓州有两千人,河州有三千军,还有银矿任中群的一千军队,我已经命令李慕清率军清剿银矿,现在就剩下廓州和河州的五千军队,由任得敬的次子任坚和三子任宏统领,这两人资历和威望太浅,镇不住军队。
  有人便给我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用任得敬的人头去招降两支军队,也就是激起他们兵变,刘璀和刘琼,这两个任务你们能接受吗?”
  刘璀和刘琼大喜,两人一起躬身道:“卑职愿往!”
  陈庆点点头,“我给你你们七千骑兵,你们先去廓州,然后再去河州,集中优势兵力对付他们,而不是分兵作战,明白了吗?”
  两人一起行礼,“卑职明白!”
  陈庆又对杨再兴肃然道:“我将亲自率一万军队西安州,高定将军随我同往,湟州就交给你和牛皋了。”
  杨再兴缓缓点头,“卑职一定不会辜负都统的重托!”
  次日上午,陈庆下令斩杀任得敬及其他的族人,除了他的妻妾和三个女儿外,其他所有男子全部公开处斩。
  刘璀和刘琼率领七千军队前往湟州南面的黄河,此时黄河已经解冻,但湟州南面的黄河比较窄,骑兵可以利用大型皮筏子搭建浮桥过黄河。


第四百八十章 灭任(上)
  刘璀和刘琼一路南下,两天后,大军距离黄河还有四十里,天色将晚,刘璀传令大军在河边就地做饭休息。
  士兵们忙碌地用石头搭建土灶,点燃行军煤饼,开始烧水煮汤,这是陈庆去年颁布的行军条例,士兵在行军时尽量不要喝生水,必须烧开以后再喝。
  以前没有蜂窝煤饼,这个规定就算有也不太现实,自从发明蜂窝煤后,就使野外烧开水有了条件。
  其实士兵们也知道,河水看起来很清澈,但有大量动物会死在河边,尸体腐烂后会肯定会污染河流,喝生水很容易拉肚子,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以前是用树枝木材,烧开一大锅水要很长时间,士兵们等不了,不得不喝生水,嚼干饼,现在有了速燃蜂窝煤饼,发热量大,很快就能烧开一大锅肉汤,可以泡开干饼吃,谁还愿意嚼比石头还硬的干饼干肉。
  而且有了煤饼后,在等水烧开的同时,士兵还可以自制软饼,把面粉调城糊糊,摊在烧得滚烫的铁板上,抹上油,洒上香料和肉酱,一张软饼很快就做好了。
  军队以五人为一伍,会配备一口带盖的铁锅和一块铁板,速燃蜂窝煤饼五十只,行军时用骡马驮负。
  刘璀和刘琼以及三名指挥使坐在一起,他们也烧了一锅汤,掰了一块茶饼放进锅里煮,刘琼在调制面糊糊做软饼,他们毕竟是高级将领,条件比普通士兵好那么一点点,可以煮茶。
  “三哥在担心什么?”刘琼看出刘璀有心事,一路愁眉难展。
  刘璀叹了口气道:“我担心我们南下会扑空!”
  “刘将军为什么会这样说?”旁边几名指挥使都不解问道。
  “几天前任得敬下达了召兵令,要求各地的军队赶回湟州勤王,他用的是鹰信,各地军队都应该收到了,西宁州的任华是第一个率军赶到,从时间上算,河州和廓州的敌军也该到湟州了,所以我才担心会扑空。”
  刘琼想了想笑道:“其实我觉得问题也不大,湟州南部就只有这一条官道,不管廓州过来,还是河州过来,最后都要汇集在这条官道上,而且就算渡黄河,廓州过来也要走前面的白鹤滩渡口,别的地方根本无法渡河,我们只要在白鹤滩等候,他们自然会送上门来!”
  刘璀点点头,刘琼说得很有道理,看来他负责几次外围行动,确实长进不少,难怪都统一定要让他跟随自己。
  这下子刘璀倒也不急了,吃罢晚饭,军队原地休息,耐心等待斥候的消息。
  三更时分,几名宋军斥候从南面疾奔而来,很快来到宋军宿营处,为首斥候被带到了刘璀面前。
  斥候单膝跪下行一军礼,抱拳禀报道:“启禀将军,在前方白鹤滩渡口发现敌情!”
  刘璀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有多少军队,目前在南岸还是北岸?”
  “大约有五六千人,卑职发现时,大军在南岸,正在搭建浮桥,已经搭建好一半,现在估计已经搭建完成!”
  五六千人,那就是两支军队汇合了,刘璀连忙派人把刘琼找来商议。
  刘琼听完禀报,当即道:“敌军显然不知道我们的存在,我建议半路伏击。”
  刘璀立刻摊开一份地图,看了片刻道:“前面十几处有座峡谷,我们可以前后夹击,把敌军堵在峡谷内,逼迫敌军投降。”
  两人商量妥当,立刻兵分两路,刘琼率军先去峡谷南面,而刘璀则率军在峡谷北面等候。
  ……
  次日上午,一支五千人的湟州军正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向北而来。
  在任得敬的召集令发出后,他的次子任坚和三子任宏立刻响应父亲的号召,率军开赴湟州,但两人皆兵力太少,唯恐被宋军各个击破,索性兄弟二人决定在白鹤滩渡口集结,再一同前往湟州。
  兄弟二人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湟州城被宋军攻破,他们父亲出事,恐怕他们也难活命。
  兄弟二人都很年轻,任坚才二十岁,任宏才十九岁,掌军不过一年,在军中的威望和资历都很浅,按理,他们应该在底层先磨砺几年,但任得敬的疑心病太重,他不相信外姓人,所以他明知三个儿子的资历和威望不够,但还是让兄弟三人掌握军权。
  长子任华已经死了,现在轮到了次子和三子,他们能逃过一劫吗?
  前方是一座横亘的山岗,长约百余里,山势高大雄伟,山中有一条峡谷,原本是一条河道,河流改道后,干涸的河道便形成了一条天然的过山通道,官道便修筑在山谷内。
  这条山谷叫做老君谷,山谷中有一座酷似老君骑牛的山头而得名,山谷不算很窄,宽约两里,长十余里,两边都是陡峭的高山。
  大军在山谷前停下,几名探子疾速奔进山谷之中,不多时回来禀报,“启禀将军,山谷内没有发现异常!”
  任坚一挥手,“进谷!”
  五千军队浩浩荡荡向山谷内开去,大将颜向低声对另一名大将武正阳道:“你觉得总管还存在吗?”
  武正阳摇摇头,“听说是陈庆亲自领兵,估计不好对付!”
  颜向冷笑一声道:“岂止不好对付,你没听白鹤滩那几个商人说吗?一把火把阿干城烧成白地,两万五千西夏军灰飞烟灭,女真人称呼他人魔,可不是白叫的!”
  “是啊!陈庆心狠手辣,如果大总管不识相,那真是凶多吉少了!”
  队伍走得很快,都不愿在山谷内久留,两边的高山看起来比较压抑。
  距离谷口还有一里左右,前面士兵忽然停住了,还有士兵惊恐地大喊起来,任氏兄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急忙催马上前,不由都倒吸一口气冷气。
  他们远远看见一根孤零零长木杆竖在路中间,上方挂着一颗人头,长木杆上还挂着一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大字,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
  前方惊恐的声音越来越大,消息迅速向后方传送,任氏兄弟也听见了,‘那是大总管的人头!’
  兄弟二人脸色大变,急催马冲上前,白布上的字他们看清楚了,‘任得敬人头在此!’
  两人飞奔上前看清楚了人头,顿时一声哀嚎,跪在地上放声大哭,他们看清楚了,确实是他们父亲的人头。
  几名士兵连忙搭起人梯,把任得敬的人头取下来。
  这时,大将武正阳催马上前道:“两位公子,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前面一定有宋军埋伏!”
  颜向脸色大变,如果前面有宋军堵住谷口,那后面入口处也一定有宋军,他们前后都被堵住了,他们没有携带辎重,随身干粮最多只能坚持一到两天了。
  任坚和任宏悲愤万分,拔出剑大喊道:“杀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弟兄们,和宋军拼了!”
  士兵发一声大喊,跟随任氏兄弟向谷口奔去,快谷口时,士兵们纷纷停住脚步,只见百丈宽的谷口被数百根巨木堵住了,中间留了一道丈许宽的口子。
  这时一支火药箭从远方飞射而来,正中巨木,巨木轰的一声燃烧起来,迅速蔓延,不多时,整个谷口的巨木都开始燃烧了。
  刚才还群情激愤的士兵都畏惧地后退了,士气霎时间消退,不少人都明白过来了,宋军根本就不会和他们决斗。
  这时,一名探子飞奔来报,“启禀两位公子,后方山谷入口也被敌军巨木堵死!”
  任氏兄弟脸上终于露出了恐惧之色,他们明白了,现在不光是他们父亲死了,他们的小命恐怕也难保了。


第四百八十一章 灭任(下)
  夜幕渐渐降临,五千士兵退到山谷中间,山谷内有松林,士兵砍伐不少松枝树木,烧起了一堆堆篝火,士兵们忧心忡忡的坐在篝火旁啃食干粮,小口小口喝水。
  山谷内没有水源,只能喝水壶内的存水,干粮也剩下明天一天了,估计明天晚上水粮都要断绝。
  但任氏兄弟却无暇顾及这些问题,他们把父亲人头安葬在山谷内,两人跪在坟前痛哭,父亲一死,他们二人彻底失去了主心骨,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几名指挥使找到了颜向,颜向是任坚的副将,年纪最大,年近四十了,在军中资历也深,他是河北贝州清河县人,最早是宋军的都头,跟随大军投降了金兵,后来又转为伪齐军,升为指挥使,又随军进入关中,最后被派到湟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