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再兴在延州留了一万军队驻扎,将产油之地牢牢控制在手中,至于其他各州,并没有那么紧迫,以后再驻军也来得及。
南下的时机已经成熟,大军再度起拔,沿着北洛水河谷浩浩荡荡向南杀去。
北洛水在大山内蜿蜒曲折,两边都是陡峭的大山,宋军队伍走得很慢也很艰难。
“都统打算怎么拿下金锁关?”杨再兴笑问道。
陈庆微微笑道:“我倒是有个想法,但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可以试一试,如果不行,那就依旧用咱们的老办法,用火油焚烧城头,火浣兵上城。”
具体什么想法,陈庆没有明说,着实让杨再兴一头雾水。
三天后,大军终于抵达了金锁关,远远便看见了山谷中的关隘,关城矗立在两座大山之间,高大坚固,上面旌旗招展,守城士兵有数百人,个个手执长矛,杀气腾腾。
宋军在距离关城约五里外宽阔地休息宿营,八万大军和数万匹战马在山谷内连绵十几里,但没有扎下大帐,这是防止敌军用火攻,出现火烧连营的惨景,陈庆本身就是玩火的大师,岂能自己栽在烈火之上。
上百名工匠在忙碌地装配重型投石机,这次他们出征携带十架重型投石机,但对付金锁关用不这么多,也没有地方摆放,狭窄的官道上,最多只能并排放下三架重型攻城梯。
陈庆同时又命令一万士兵在距离金锁关约三里处修筑堤坝,准备拦截河水。
金锁关的主将叫李伯生,原本也是西军指挥使,在太原之战中投降了金兵,现在已升为统制,他是从太原调过来,对熙河军并不熟悉。
但李伯生毕竟经验丰富,他感觉到了大军压境的危机感,着实让他心惊胆战。
一名手下将领问道:“李统制,不是说宋军的主力会从泾源道杀来吗?怎么转到我们洛水道来了?”
李伯生摇摇头道:“我们的探子出不去,也不知道敌军究竟有多少人?看这样子至少有几万人,但这几万人是不是敌军主力,还不好说。”
“就不知金锁关能不能防住敌军了。”
李伯生心中没有底,其实五千守军都没有底,他们都是从河东路调来的州兵,都没有和陈庆军队交过手,只知道对方很厉害,但对方擅长什么战术,他们都一无所知。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来,向城头射上一封箭信,转身飞奔而去。
有士兵拾起箭信交给了李伯生,李伯生接过信,只见信皮上写着:大宋荆国公熙河路经略使陈庆致金锁关全体将士。
李伯生打开信,果然是一封劝降信,要求全体将士不要再为异族卖命,及时弃暗投明,在信的最后写着,‘先礼后兵,若拒不投降,破关之日必追究守关主将之罪责。’
李伯生摇摇头,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再投降宋朝,这么多年过去,他不可能再回头,他刷地将信撕成碎片,狠狠扔出城外。
“传令三军,把火油全部搬上城头,敌军攻打关隘之时,给我用火油焚烧。”
他就不相信了,这么险要高大的关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宋军怎么可能攻得下来,何况他们还有三千桶猛火油。
但李伯生也至少明白了一点,陈庆就在队伍中,这支军队就是熙河军的主力。
他很期待将陈庆主力大军歼灭于城下,那就是他名震天下之时。
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锁(下)
三架重型投石机仅仅用了半天就装配完毕,这时,天色已经黄昏了。
陈庆骑马来到了拦河筑坝之处巡视,数千宋军已经用三万只泥沙袋筑起了一道两丈高的拦河大坝,但还留了一个一丈宽的缺口,河水从缺口涌出,向下游的金锁关流去。
负责修筑工事的呼延云对陈庆道:“河水的冲力很大,卑职还需要在沙袋墙前打下数十根木桩,否则泥沙墙会很容易被水力推翻。”
“如果封口后,河水会漫起来影响到上游的士兵吗?”陈庆又问道。
“启禀都统,肯定会影响,所以时间不能太长。”
“最多能断流多长时间?”
呼延云想了想道:“最多一个时辰,再长估计就不行了。”
“一个时辰足够了,听我的命令断流。”
“卑职明白了!”
……
巡视完河坝,陈庆返回了宿营地,三架重型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斥候统领唐骞带着百名斥候将执行特殊任务。
杨再兴则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作为第一轮冲击的宋军。
时间渐渐到了一更时分,宋军开始行动了,三架重型投石机在健牛的拉拽下开始向关城进发,在它们前面,是两丈高的挡板,五块挡板并排放在道路上,挡住了城头敌军的箭矢。
三架重型投石机走得很慢,一直到两更时分才抵达各自位子,工匠开始迅速调整就位。
这时,城头一声梆子响,城头上的五百士兵一起向三架投石机射出弩箭,但没有作用,密集的弩箭被高高的木板挡住了。
李伯生也匆匆赶到城头,他凝视片刻三百步外的三架庞然大物,回头喝令道:“宋军很可能会夜攻,传令全军警戒!”
忽然,连续传来三声‘嘭!嘭!嘭!’的巨响,宋军的投石机已经发射了,只见空中出现三只黑黝黝的物体,上面冒着火光,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物品。
当三只装满火油的大陶罐砸在城头上,砰然碎裂,八十斤火油泼洒而出,随即被点燃,形成一片火海。
城头上的士兵一片惊呼,很多士兵被火点燃了,又蹦又跳,哭喊着向城下奔去。
李伯生脸色煞白,他忽然想起一件要命的事情,城头上还有上千桶火油,要是都被点燃了怎么办?
“快把火油搬下搬下去!把火油搬下搬下去!”
李伯生急得直跺脚,他已经看见有数十只火油桶在烈火中燃烧,估计很快就要泄露了。
这时,第二轮投石机投出,三只大陶罐再次砸在城头上,这一次,三只火油桶被砸翻,火油流出,燃烧一大片,半个城头都燃烧起来。
李伯生已经被士兵拉下城头,五百士兵只搬下三百桶火油,城头上还剩下七百余桶火油,但他们已经上不去。
当第三轮火油罐砸上城头,城头已是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烈焰腾空,不可能再有士兵在城头上。
这时,唐骞发动了,他们带着一艘三百石的小船,十几名士兵站在齐腰深的河里向城墙走去,小船上放着两只大箱子,箱子各有一千斤火药,箱子是用十分坚固的双层榉木制成,光木板就有一寸厚。
两千斤黑火药就是一吨火药,爆炸起来威力巨大,足以把城墙炸塌。
宋军早就发现大爆炸的威力,在李纲守汴梁时,就使用了爆炸剧烈的震天雷,震天雷未必是铁壳,也可能是厚壁瓷瓶,关键是火药的数量,必须几百斤火药才能产生强大的爆炸效果。
虽然知道大爆炸的威力,但熙河路宋军用得并不多,关键还是成本问题,熙河路的火硝产量不大,一年也只有四千斤黑火药,这次用了两千斤黑火药,就是半年的产量了,偶然用一次可以,可没条件大量使用。
船只靠上了城墙,陈庆立刻命人去通知断流。
呼延云一声令下,数千士兵背着泥沙袋上前,无数只泥袋投了下去,木桩阻止了泥沙袋被水冲走,泥沙袋迅速堆积,最后的缺口被堵住了。
河水迅速下降消失,不多时,城墙便露出月牙形的通道,宋军将船只塞进通道,又在底部用巨石顶住,使船只紧紧顶在城墙底部。
“撤退!”
唐骞一声大喊,士兵们迅速撤退,他取出火折子点燃了粗壮的火绳,火绳嗤嗤燃烧起来。
唐骞转身便跑,所有士兵都纷纷后退,捂住耳朵蹲下,就算操纵投石机的士兵也退到五百步外。
天地间忽然安静下来,紧接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大地震撼,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两千斤火药爆炸引发的巨大冲击波将城墙炸飞起来,砖石扑簌簌落下,尘埃弥漫。
当尘埃稍稍平息,陈庆战刀一指,“杀进去!”
杨再兴挥舞大枪高喊,“弟兄们,跟我杀进去!”
“杀啊!”一万骑兵跟随杨再兴向关城内杀去……
受影响巨大的却是关城内的士兵,他们没有丝毫提防,当河水断流时,李伯生带着数十名士兵上前去查看,他们成了第一批牺牲者,主将李伯生被炸得粉身碎骨,其他数十名士兵也全部被炸死。无一幸免。
数千士兵被剧烈的爆炸震得胆寒心裂,耳朵什么都听不见了,巨大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心中。
“城墙坍塌了,宋军杀来了!”
不知谁大喊一声,只见宋军骑兵如潮水杀进城来,数千守军意志已被摧毁,谁也无心抵抗,他们掉头便逃,但他们哪里逃得过骑兵的追赶,五千士兵只剩下一个选择,要么被杀死,要么投降。
关城城门被打开了,宋军主力开始向关城内进发,这时,远处传来一声闷响,只见河床上白浪翻滚,一条水线迅速向这边冲来,士兵纷纷奔向高处,还好,蓄水时间不长,没有引发洪水,溢出河床的河水只浅浅淹没了士兵的脚脖子。
一名骑兵奔向向陈庆报告,“启禀都统,刚才的爆炸震塌了堤坝,怎么也堵不住,堤坝已全部被冲毁!”
陈庆摆摆手,“不要管堤坝了,让呼延云将军收拾南下!”
“遵令!”
骑兵掉头奔去了。
陈庆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穿过了关城,向同州方向杀去。
这时,关城上还在熊熊燃烧,黑烟笼罩着天空。
……
京兆城内已是一片风声鹤唳,陈庆开始东征的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普通百姓,关中现在依旧属于伪齐国的领地,虽然军事上伪齐军已经放弃了陕西路,但官府管辖上却没有放弃。
关中地区和中原一样,百姓承受着一年比一年高的赋税,直接征收的田税已达五税二,也就是收获的四成都要上缴给官府,户税高达每户每年十贯钱,还有三成的商税。
这还只是直接税,还有可怕的间接税,比如盐价为每斤一百一十文,斗米八十文,还有茶酒税等等,关中百姓早已被盘剥得一贫如洗。
完颜昌当然不会管这种事情,他们金兵的给养就是由关中百姓供给,横征暴敛一大半的财富都是用来供养金兵。
今年的税赋还在催缴之中,不过绝大部分百姓都用各种办法来拖延,尤其陈庆东征的消息传来,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谁都知道熙河路盐价和米价比关中便宜得多,税赋更是极低,以至于所有的百姓都在引颈盼望宋军到来。
虽然百姓欢喜,但军队却很担忧,城内只有一万伪齐军,主将叫做钟麟,钟麟原本是李成的部将,李成率十万大军西征成纪县,钟麟则率数千人留守京兆城。
钟麟很清楚自己的一万军队守不住京兆城,但他又不能放弃京兆城东撤,一旦完颜昌知道他放弃京兆城,非杀了他不可,以至于这些天,钟麟就一直处于一种惶惶不安之中。
其实不仅是主将钟麟,他手下一万军队也一样军心混乱,原因很简单,这一万军队都是来自陕北各州的州兵,他们家乡已经被宋军占领了,现在还有谁愿意再替金兵卖命?
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城
中午时分,钟麟心情郁闷地回到家中,他是京兆府高陵县人,正因为这样,他没有跟随李成去汴梁,留在了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