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轩心中又惊又喜,他是第一次在宣抚使口中听到了自己的安排,是外放做知州,不是去署司,简直让他大喜过望。
晁清躬身表态道:“卑职一定努力做事,不让宣抚使失望!”
“去吧!张轩会给你安排好。”
晁清行一礼,跟随张轩退下了,陈庆满意地点点头,不卑不亢,目光清正,是一个可塑之才。
……
张轩作为记室参军有一间单独的官房,他带着晁清来到自己官房,请晁清坐下,又让茶童倒一杯茶,笑道:“怎么样,在宣抚使面前感觉压力大吗?”
晁清微微点头,“有一点点。”
“有一点是正常的,毕竟他是主公,是独立于朝廷的川陕之王,宣抚使只是咱们对外的称呼,这一点很重要,你心里一定要明白。”
“卑职明白的!”
“然后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咱们部门叫做秘书署,也是今年才正式改的名字,但我们没有署令,只有两个署丞,我是秘书处署丞,同时兼任军方的记室参军,另外一个署丞叫做杨奇,负责文书处,我们秘书处有十二人,我们职责是整理文书,传达命令,你的职务是评事,具体做什么呢?我给你看一份牒文,你就知道了。”
张轩取出一份牒文给他,“这是去年关于河湟屯田的一份牒文报告,你自己看看!”
晁清接过牒文,只有厚厚的牒文足有五六千字,但上面贴了一张写满字的素笺,字迹很娟秀,一看就是女人的字迹,上面草拟了十几个要点注释,最多两百字。
“我告诉你,每天有几十本这样的牒文,宣抚使不会看牒文中的内容,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细看,他就看前面写的要点,然后根据要点内容做批示,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晁清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这就是评事的事情,把每一份牒文的内容精炼出来,抓住要点,草拟一份纲要,然后贴在牒文上交给宣抚使,当然评事不止你一人,加入你一共有五人,我和另一个老评事做甲类牒文,这里有标注!”
张轩指着牒文右下角,只见右下角上写着‘甲类’二字,他继续道:“你和另外两人做乙类牒文,就是重要性低一点。”
“卑职明白了!”
张轩笑道:“这份牒文就给你做参照,最后再提醒你两件事,第一,多做事,少说话;第二,同僚间的私下邀请,能不去尽量不去,好了,今晚大家聚一聚,给你们三个新人接风洗尘。”
晁清这才知道,原来这次秘书署来了三个新人。
……
晁清得到了自己的坐位,就在张轩的官房外面,旁边坐着一个资历稍深一点评事,叫做杨奇,三十岁出头,他也是负责乙类牒文。
而前面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评事,长得又矮又瘦,一双三角眼,目光甚是凌厉,刚才张轩介绍,他叫白子凌,京兆人,东京太学出身,做了二十多年的县吏,负责甲类牒文。
杨奇把一份牒文递给他,笑道:“你先做这本!”
晁清看了看,表皮上写着《德顺州绍兴五年年度报告》,右下角写着‘乙类’二字,很厚的一本牒文,至少有七八千字。
杨奇用笔指了指他的参考牒文上的注释,小声道:“记住了,要横写,这是宣抚使的习惯!”
“杨大哥,这是谁写的,怎么是女人的字迹?”晁清终于忍不住问道。
杨奇嘿嘿一笑,“现在不能说,以后你就知道了。”
晁清忽然想起一事,刚才张轩说他们乙类有三名评事,怎么只有自己和杨奇两人,还有一人呢?
他回头看了看,他身后的桌椅空着,杨奇笑道:“还有一名新评事也是和你一样,今年的新科进士,喏,他来了!”
晁清扭头望去,只见张轩带着一名进士快步走进大堂,晁清愣住了,这名新人居然是科举第一名韦济。
第六百四十一章 开价
林建青被重重推撞在隔板墙上,李头陀俨如一头愤怒的豹子冲上来,揪住他衣襟,盯着他的眼睛恶狠狠问道:“你说,你为什么不去?”
林建青只觉得浑身骨头仿佛被撞得散架了,巨大的恐惧笼罩在他的内心,他低下头胆怯道:“我身体……有点不舒服。”
“放屁!”
李头陀怒斥道:“你就是胆小,你害怕了,是不是?”
林建青顿时脸胀的通红,被羞辱后的怒火直冲脑门,他挣脱李头陀的手,坐到桌前,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
“没错!我是害怕,我根本啥都不会,我……我连《孟子》都背不下来,万一露馅怎么办?”
李头陀见他害怕得浑身发抖,便克制住内心的怒火对林建青道:“这次科举根本就没有考经文,你会不会《孟子》丝毫不影响被录取,再说了,宣抚使司官衙内的很多文吏和从事都是从前秦州、陇州的州学学生,他们都能做的事情,能难到哪里去?”
“我不喜欢去官衙做事,整天和文书打交代,我想当知县,在县里就是土皇帝一样。”
李头陀的怒火腾地又燃起来了,骂道:“你这个蠢货,我花了那么多钱,千方百计捧你,你才被军部看中录用,最后关头你竟然退缩了,我简直瞎了眼。”
“你根本就不知道,我在京兆府学读过书,了解我底细的人太多了,我的上百名同窗,府学的教授,哪个不知道林建青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混子,每次考试都是垫底,最后读不下去了才退学,现在居然考上科举,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随便一个人举报我,我就得完蛋!”
李头陀望着他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心中也暗暗后悔,自己找这么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是不是失策了?
不过想到此人是陈庆的舅子,李头陀还是觉得他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你不用担心,你想想看,从发榜到现在已经有五天了吧!也没有人投诉你,为什么?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你是陈庆的舅子,你考科举不就是走走过场吗?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不会有人举报你,自讨没趣。”
“真是这样吗?”林建青半信半疑。
“当然是这么回事,那你说为什么没有人举报你?”
林建青慢慢冷静下来,好像是这么回事?如果是从前,他的同窗早就把他举报了,但这次科举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只能说明自己特殊身份的缘故,大家也懒得举报自己了。
“可是……我不喜欢做整理文书的事情,我还是想去地方当官。”
李头陀捏紧了拳头,又慢慢松开,他忍住怒火道:“你现在去地方也当不了知县,最多是主薄和县尉,但你在宣抚使司官衙做两年再下去,那就有机会当知县了,我出钱替你运作,保证你两年后出任大县知县。”
两年的时间不算很长,林建青想了想便答应了,“好吧!我们说好了,我在军部最多做两年。”
……
完颜希尹在关中走了三天,终于抵达了京兆城,负责接待他的是司马张晓,这次谈判也是由张晓代表陈庆和完颜希尹讨价还价。
完颜希尹刚住下便提出见一见完颜喝离撒和完颜齐二人,还要再看一看被俘的两万多女真战俘,这是谈判的先决条件,不能确定战俘的健在,那么谈判就毫无意义。
这些条件张晓都一口答应了,还专门派人陪同完颜希尹前往京兆府牢城。
京兆城的监狱有两个,一个是长安县牢城,主要关押普通的罪犯,另一个则是京兆府牢城,主要关押重要犯人,比如贪污官员、敌军探子,敌军重要将领等等。
京兆府牢城内还有禁院,算是软禁囚犯的地方,占地约十亩,一个有十二座小院子组成,四周有高墙,墙头插有锋利的尖刺,还有高高的哨塔。
十二座小院就是软禁之地,虽然一样失去自由,但比起阴森发霉的牢房要好得多。
完颜喝离撒被软禁在一间最大的院子里,占地约一亩,七间屋子和一个大院,院子里还有一棵树,另外还有两个女真妇人服侍他,陈庆给他的待遇还不错。
完颜希尹急着要见的也是完颜喝离撒,完颜喝离撒家族派系的支持,是完颜昌能够坐稳宰相的关键,听说完颜喝离撒还活着,完颜昌立刻派完颜希尹南下了。
“开始谈判了吗?”进房间刚坐下来,完颜喝离撒便急不可耐问道。
完颜希尹摇摇头,“我今天才到京兆,要先确认你和完颜齐还活着,我还要去看看两万女真将士,把这些都确认无误后,才开始谈判。”
“不行!”
完颜喝离撒狠狠一拳砸在桌上,茶碗都跳起来倾翻了,流了一桌子的茶水,对方的失态令完颜希尹愕然。
完颜喝离撒咬牙切齿道:“我在这里度日如年,你还要去看士兵战俘,谈判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完颜希尹心中有些不屑,如果自己不来,他不是一样关在这里吗?再度日如年也得过下去。
他招手让妇人把桌上收拾干净,待妇人走了,他才缓缓道:“这样吧!战俘是一定要看的,但我可以让副使萧洪全去探望确定,我留在京兆谈判。”
“你可以把谈判分成两个部分,战俘对方是要钱财,我和完颜齐不是,先把我和完颜齐赎回去,你们再慢慢谈判战俘的赎回。”
“赎回你和完颜齐,陈庆要什么条件?”
完颜喝离忽然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这不就是承认他和陈庆有过协商吗?
“我怎么知道陈庆想要什么?我只是听他在给旁边人说,说我们这样的重要人物,用来换物资太可惜了,要换就换重要人物。”
听了这番话,完颜希尹顿时警惕起来,宋军想用喝离撒和完颜齐换谁?
……
次日一早,张晓和完颜希尹在贵宾馆举行了第一次赎回谈判,应该说双方在态度方面都还不错,一个愿意诚意赎回,一个表示可以放归,双方首先在大方向上达成了一致。
但关键还是赎回的条件,金国若能满足西军开出的价格,那一切都好说,可如果满足不了呢?
张晓表示两万两千战俘可以用财物赎回,之所以没有用来交换金国抓去汉人的奴隶,是因为这里面有个很大的漏洞,金国可以随意在河北和中原抓一批汉人来交换,而真正在金国的汉人奴隶却一个都换不回来。
至于完颜喝离撒和完颜希尹两个女真皇族,张晓提出了用二人交换前太子赵谌,赵谌是前天子赵桓的长子,也是宋钦宗的儿子,北宋最后一个太子,十岁时被金兵掳走,现在已经二十岁了。
如此重要的人物,金国当然不会让他死去,他一直被囚禁在五国城内。
不过,对于宋军提出的这个条件,完颜希尹却是一口回绝,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第六百四十二章 驱逐
“他什么意思?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陈庆阴沉着脸问道。
张晓一脸无奈道:“他说可以交换其他皇族,亲王以下都可以,但太子和亲王只能和大宋朝廷谈,言外之意,我们没有这个资格和他谈。”
陈庆动怒了,这是明摆着在羞辱自己,亏自己还顶着军方将领们都反对和谈的压力同意谈判,既然给他们脸都不要脸,还拿朝廷的大帽子压人,装腔作势,那就别怪自己了。
陈庆负手冷冷道:“立刻派军队送他们离境,他要和朝廷谈,就请他们去临安,京兆不欢迎他们。”
陈庆下达了逐客令,谈判取消,立刻驱逐女真使者离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