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察哥终于明白了,两大金国派系争夺西夏,完颜兀术占据上风,自己就是完颜挞懒搬回一局的希望了。
  “如果我投靠完颜挞懒,那我能得到什么?”李察哥问道。
  “韩常没有明说,但他只说了一句,大同府是完颜挞懒的地盘,卑职猜测,完颜挞懒恐怕是想把大同府作为西夏的退路,完颜挞懒扶持王爷为西夏之主。”
  李察哥负手走了几步,他问道:“韩先生说,我要不要写这封信?”
  韩奉笑道:“写这封信,王爷就掌握了主动,进可入兴庆府,退可去大同府,可如果不写这封信,王爷就真得看天子和女真人的脸色了。”
  李察哥点点头,韩奉说得很对,写这封信自己就多一条退路,至于选不选这个条退路,就看自己的意愿了。
  李察哥当即写了一封信亲笔信,派人去兴庆府交给韩常,由他派人赶去上京交给完颜挞懒。
  ……
  在和陈庆签署了短期的停战协议后,西夏也进入了农忙季节,从前都是汉人奴隶去收割小麦,或者是羌人、回鹘人什么的去收割,底层党项人如果有土地的话,他们自己也会去收割小麦。
  但大部分党项人都不会去忙碌农活的,但今年不一样,汉人奴隶几乎都走光了,羌人、回鹘人也被李察哥强行赶走了,没有人收割小麦,只有动员党项人去收割,几乎所有党项百姓的青壮男女都出城去收麦。
  城门处来来往往的收麦人太多,根本来不及盘查,曹保宗索性下令,彻底放开管制,让百姓自由出入城。
  李察哥虽然痛骂曹保宗破坏了他的规矩,但他却不知道,曹保宗也是没有办法,早晨十几万人出城,傍晚十几万人入城,中途不断有人出城进城,让士兵怎么盘查,既然盘查不了,那就只能放开。
  傍晚时分,十几万浩浩荡荡的收麦大军开始回城了,他们牵着满载小麦的骡子和毛驴,也有人赶着大车,装满了麦子。
  城门两边各站着一排士兵,但只要不闹事,这些士兵是不会多管闲事。
  粮食进城后也不是搬回各家,而是要送去仓库后才回家休息。
  呼延雷和几名手下也混迹在收麦百姓中,兴庆府放开,这个机会陈庆怎么能不利用?
  当然,灵州城外也有几万亩麦田,灵州当然也在收麦,只是灵州是宋军收麦,城门依旧关闭,不给西夏人任何机会。
  陈庆和李察哥的思路是一致的,在这个关键时刻,更不能出任何漏子。
  没有受到任何盘查,呼延雷便带着手下进了兴庆城,他们去了交了粮食,随即赶着空车来到城南的一条小巷,巷子尽头是一间小院,这里便是之前宋军斥候的住处,萧元看了看门锁笑道:“我走上前做的记号还在,没有人住。”
  他取出钥匙打开门,确实没有人住,地上很凌乱,一些杂物还乱堆在院子里,这里属于贫民区,没有什么油水,西夏士兵都没有进来洗劫。
  萧元带领众人收拾院子和房间,呼延雷则独自出门办事去了。
  不多时,呼延雷来到一座华丽的府宅前,牌匾上写着党项文,如果翻译成汉文,就是‘曹府’。


第六百九十三章 拉拢
  曹保宗做梦也没有想到陈庆会派人来找自己,他心中又是紧张,又是害怕,在这个关键时刻,若被人知道,他就完蛋了,但在紧张和害怕的缝隙,又隐隐有一线希望,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线希望是什么?
  好在对方说的话只有他听得懂,赤离斋故友,赤离斋是哪里?就是他在巩州被俘后关押的地方,叫做赤离斋,房间里有一块大牌子,上写‘赤离斋’三个字,他印象十分深刻。
  曹保宗急忙让心腹把呼延雷请到内宅客堂。
  呼延雷抱拳笑道:“曹将军,好久不见了。”
  曹保宗认识呼延雷,他点点头,“原来是呼延将军,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呼延雷取出一封信递给他,“这是我家都统给曹将军的亲笔信,请过目。”
  曹保宗打开信,只见信皮上写着,京兆陈庆致灵州曹氏,曹保宗一下子愣住了。
  当然,他知道陈庆为什么这样写,显然是准备将他从西夏中剥离出来,曹保宗并不是党项人,他祖先是瓜州王曹贤,河西归义军的最后一任首领,百年前向李元昊投降,献给了瓜州和沙州,曹贤便带着子孙进入西夏。
  而曹保宗就是曹贤的六世孙,曹家因献敦煌有功,一直便是西夏贵族,是少有的非党项人贵族,但曹家也不是汉人,他们的祖先是曹氏粟特人。
  曹氏粟特人迁徙西域,建立了曹国,而曹保宗的祖先则是留在甘州的粟特人支脉。
  历史上,唐朝著名的安禄山、史思明,他们其实都是甘州粟特人。
  曹保宗打开陈庆的信,仔细看了一遍,他没有表态,又问道:“陈宣抚使还有什么需要告诉我?”
  呼延雷缓缓道:“都统让我提醒曹将军,一旦女真人撤走,李察哥必然会杀回兴庆城夺嫡,一定会大开杀戒,曹将军最好事先把妻儿母亲转移到静州或者顺州。”
  曹保宗眉头一皱,“会发生这种事吗?”他显然有点不太相信。
  “我家都统说,一定会发生!”
  曹保宗心中有点打鼓,“可是……他为什么要杀我?”
  呼延雷微微笑道:“曹将军不死,那些权贵的财富失踪怎么解释?李察哥总要找一个人出来背锅,曹将军不就最合适吗?”
  曹保宗一阵胆寒,没想到陈庆看得这么透彻,他点点头,“我明白了,让我考虑考虑,明天再答复将军!”
  呼延雷告辞走了,曹保宗心乱如麻,这时天已经黑了,他也无心吃晚饭,回到书房把信藏起来,可没多久,他又忍不住把信翻出来一读再读,直到他把整封信都背下来,他才重新把信扔进香炉烧成灰烬。
  曹保宗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很清楚现在西夏的局势,可以说大势已去,以前唯一抱希望的金兵也伤亡惨重,三万女真骑兵只剩下一万多人,连女真骑兵都被陈庆军队击败了,他们还会有什么希望?
  偏偏陈庆打得不急不躁,稳扎稳打,这样的对手他们怎么可能战胜,何况西夏还有李察哥的内乱,曹保宗忽然有一种明悟,陈庆不急于攻打西夏,恐怕陈庆就在等这个内乱发生。
  这时,门外有使女道:“主人,老夫人有请!”
  “我知道了,这就去!”
  曹保宗整理一下思路,离开书房去见母亲了。
  ……
  曹保宗的母亲姓安,出身河西大族安氏,曹家世代都与河西大族联姻,包括曹保宗的妻子也姓安,是安老夫人族侄女。
  自从五年前曹保宗的父亲去世后,安老夫人就皈依佛教,整天念佛吃斋,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敦煌千佛洞也供奉一尊佛像。
  曹保宗走进房间跪下行礼,“孩儿参见母亲!”
  安氏缓缓道:“你妻子告诉我,你这些日子非常焦虑,夜里也睡不好,甚至今天的晚饭都不吃了,她非常担心,宗儿,出了什么事?”
  曹保宗这一个月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权贵们的财富失踪,他担心别人怀疑自己,金兵败给宋军,让他心中希望破灭,他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才好?
  曹保宗苦笑一声,“母亲,现在西夏焦虑的不止孩儿一人,整个朝廷都焦虑,天子甚至病情加重,局势对西夏很不利。”
  “不利到什么程度?”安氏又问道。
  曹保宗犹豫一下,还是给母亲说了实话,“西夏恐有灭国之忧!”
  安氏呆了一下,良久,她低声叹息道:“还真被你父亲说中了。”
  “父亲怎么说?”
  “你父亲说,西夏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牵制宋朝,一旦金兵攻下川陕,金国就不会让西夏再存在下去了。”
  “那父亲有没有说,如果西夏被灭了,我们曹家该怎么办?”
  安氏缓缓道:“你父亲确实说过,他说我们曹家从河西走廊过来,最终还是要回河西。”
  曹保宗豁然醒悟,难怪陈庆给自己写信的称呼是灵州曹氏,他早就替自己想到了。
  曹保宗重重磕头道:“母亲,孩儿知道该怎么办了?”
  ……
  次日中午,呼延雷再次见到了曹保宗,曹保宗取出厚厚一封信交给他,“烦请呼延将军把这封信交给宣抚使。”
  呼延雷接过信,迅速瞥了一眼封面,封皮上写着,‘灵州曹氏致川陕陈宣抚使’。
  呼延雷收好信,又问道:“还有什么需要我转告?”
  “我想说的都在信中了,不过我另外找呼延将军有事。”
  呼延雷微微笑道:“曹将军请说!”
  “呼延将军会一直兴庆府吗?”曹保宗问道。
  “应该在,我还有不少任务要执行。”
  曹保宗叹口气道:“我昨晚担心了一夜,我有妻儿老母,我确实害怕李察哥会杀我全家,我肯定要把他们都送走,只是走早了朝廷会怀疑,我想在李察哥动手之前把他们送走,这样是否可行?”
  呼延雷点点头,“这样也可以,走早了确实会被怀疑。”
  “但我怕自己把握不住火候,想恳请呼延将军通知我们撤离。”
  “当然可以!”
  呼延雷一口答应,“我在兴庆府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保护曹将军平安。”
  “太感谢呼延将军了!”
  曹保宗摸出一块银牌递给呼延雷,“很快朝廷又要恢复城门管制,但有三块牌子可以进出城门,天子金牌、大元帅和枢密使的银牌,这就是枢密使的银牌,呼延将军用它就能随时出城入城。”
  呼延雷欣然接过银牌,他又笑道:“不如安排我做将军心腹亲兵,这样我进出曹府就没有怀疑了。”
  曹保宗大喜,“当然可以,我可以给你补一个质子军行将的空缺,这是职务,同时也是我的亲兵护卫。”
  呼延雷写了一个名字‘胡延庆’递给曹保宗,“这是我的化名,另外我们都判断李察哥在兴庆府有耳目,但不知从何下手,曹将军能给我提供一个线索吗?”
  曹保宗想了想道:“传闻中市的李记骡马行是李察哥的一处耳目,黑锦堂的人之前告诉我,但我不敢肯定。”
  呼延雷点点头,“多谢将军及时相告!”


第六百九十四章 寒来
  抢收麦子一个月就结束了,宋夏两军再度回恢复了作战对阵状态,兴庆府重新关闭城门,不准任何人违规进出。
  当然,只要合乎规矩,同样也能正常进出城门。
  一转眼便到了十一月的中旬,天气十分寒冷,西夏已经入冬了,天空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小雪,这是入冬一来的第一场雪。
  这天傍晚,呼延雷和往常一样来到李记骡马店,喊道:“把马牵过去,天冷了,今晚给它多加点黑豆!”
  “胡爷放心吧!保证把它喂得膘肥体壮。”
  这个月呼延雷租了一匹马,几乎每天上午来牵马,下午就来还马,和骡马店的人都很熟悉了。
  呼延雷现在的身份是曹保宗的心腹亲兵,这还是他有一次无意中泄露出来,骡马店的掌柜和伙计立刻对他关注起来,尤其东主拓跋石长实,更是刻意结交呼延雷,请他喝了几次酒。
  呼延雷也慢慢暴露出他嘴上不牢靠缺点,尤其喝了酒以后,把曹保宗的很多事情都泄露出来。
  尤其几天前,呼延雷酒后泄露了一句话,曹保宗怀疑财物失踪案和他兄弟曹保辉有关,两人二人有点反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