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一间密室内,李察哥不知情,宋军在拆除皇宫时才发现。
  梁太后酷爱珠宝玉石以及瓷器,光她收藏的各种玉石和瓷器就有几十大箱,还有各种宝石首饰数千件,陈庆把宝石首饰都赏给了诸将,玉石和瓷器则准备赏赐给文官。
  他自己也得到了梁太后最珍贵的宝箱,有一百多件珠宝首饰和玉石,件件都是稀世珍宝,光鸽子蛋一般大小的蓝宝石就有二十几颗。
  要不是李乾顺憎恨梁太后,这些珠宝玉石和瓷器就不可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余樱和余莲走进夫人房间,两人脸上的红晕尚未消褪,眼中洋溢着春色,看样子被滋润得很不错。
  吕绣瞪了她们一眼,“就今天这次破例,下次不准白天胡来。”
  “是!夫人。”两人乖巧地答应。
  吕绣指指桌上两只木盒子,“里面是两套首饰,官人给你们的,都是很珍贵的宝物,每人十二件,你们拿去吧!”
  “谢谢夫人!”
  两人拾起盒子退下去,走到外间,余莲忍不住打开盒子,顿时珠光宝气,璀璨无比,看得她眼睛都直了。


第七百一十章 内阁
  次日一早,陈庆来了官房,立刻命人去把蒋彦先、周宽和张妙三人请来。
  不多时,蒋彦先三人匆匆赶来,躬身施礼道:“参见宣抚使!”
  陈庆摆摆手笑道:“这半年辛苦三位了,请坐!”
  众人寒暄几句,陈庆便道:“灵州府已经成立了,随即成立的还有夏州府,灵州府有张司马坐镇,已经能正常运转,关键是夏州府还不正常,目前实行军管。
  我已决定让吕纬出任夏州知府,然后需要选调一批官员前往夏州赴任。”
  说着,陈庆取出一份职务名册,递给蒋彦先,“这份名册交给吏部司考虑人选。”
  蒋彦先接过职务清册看了一遍,“卑职会尽快安排人选。”
  “还转运司、提刑司和监察司,这三大直属机构也要尽快运转起来。”
  蒋彦先眉头微微一皱,“需要的官员还蛮多的,要不先从陕西路和熙河路中调选吧!”
  陈庆想了想道:“朝廷那边不是等空缺的年轻官员很多吗?也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调拨一批年轻官员过来,补充咱们的不足。”
  蒋彦先摇摇头,“启禀宣抚使,卑职不太同意这样做。”
  “说说理由!”
  “理由也很简单,朝廷已经同意我们的科举,我们也要科举取士,安排职务,我们还有太学,优秀的太学生也需要安排,现在就把剩下职务填满,明年怎么办?
  另外,我们不能把朝廷想得太好,就算他们调配官员过来,也绝不会是优秀的官员,反而会是问题官员,或者有劣迹的官员,我们要不要都会是头疼之事,卑职建议还是自己培养。”
  周宽也在旁边道:“启禀宣抚使,卑职也想插一句嘴。”
  “署令请说!”
  “卑职在两个月前曾去商洛出差,发现一个县吏押司真是奇才,他不仅对商洛县各地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对商洛县仓库内的各种物资库存以及去向分发都清清楚楚,一件不差,思路非常清晰,帐本十分流畅,此人叫做王京,我已经把他调到度支署出任主计,卑职的意思是,很多文吏其实非常有才能,只是他们在学业上可能差了一点,所以没有出头的机会。”
  陈庆想想也对,他们确实有人才可用,不必考虑朝廷,他便点点头道:“你们说得对,我们这里藏龙卧虎的人才很多,没必要再请外来和尚念经。”
  停一下,陈庆又对周宽道:“我之前用鹰信送回的财物清册,周署令都收到了吗?”
  “收到了,数量很多,我们用了两天时间才整理好,看来这次攻打西夏收获很大。”
  “确实很很丰厚,光从西夏权贵手中搞到的财富就要三千头骆驼驮运,这里面光黄金就超过五十万两,我现在关心的是,这次灭夏之战的总开支有多少,我们弥补回来没有?”
  “这个问题我们前两天还探讨过,本来预算是九百四十万贯,但实际开支恐怕要到一千三百万贯,超支三百六十万贯。”
  陈庆眉头一皱,“怎么会超支这么多?”
  “主要是阵亡人数太多,抚恤钱远远超过预计的百万贯,实际达三百九十万贯,光这一项就超支近三百万,但也有节省,军粮我们预计五十万石,但实际上只运去了三十万石。”
  “那收入呢?”陈庆急问道。
  周宽欠身笑道:“宣抚使别急,听卑职慢慢说,从宣抚使发来的清册和现场初步清点来看,这次战争不算粮食物资,也不算铜钱以及其他财宝,光金银两项收入就达三千万贯。”
  陈庆拍拍额头,这个数字太出乎他的意料了,“有这么多吗?”
  周宽微微一笑,“就是宣抚使说的那几千头骆驼的财物,西夏权贵的财物,我们昨天清点到夜里四更时分,光白银就有三百八十万两,黄金五十万两,这就是两千四百万贯。
  加上西夏国库中一百二十万两白银,按照一比五,就是六百万贯,这不就是三千万贯了吗?军用物资我就不算了,铜钱还有几百万贯,还有粮食、布匹、丝绸、羊皮、药材、铜锭、生铁,牛羊、骆驼,简直不可计数,宣抚使明白了,战争才是最暴利的买卖,西夏百年的积累都被收割一空。”
  “怎么会有这么多?”
  陈庆还是有点不理解,“西夏现在可是国力最衰败的时候啊!”
  蒋彦先笑道:“财富不会凭空消失,西夏国力衰败,只是财富从朝廷库房流进了权贵私人库房,比如李察哥的大舅子黑头阿虎,西夏内战损坏的破旧兵器全在他手上,他重新回炉打制,再卖给朝廷,光这一项他就赚了三百万贯,还有西夏朝廷运输物资的骆驼,有两万头是从礼部尚书夏金风手上买的,流到夏金风手中多少金银?国力能不衰败吗?但总财富却没有少,宣抚使明白了吧!”
  陈庆轻轻一叹,“我明白了,战争确实是暴利,这次灭夏之战,我们的总收入至少在五千万贯以上,还不包括人口土地,如果朝廷知道,恐怕他们真要吐血了。”
  三人对望一眼,异口同声道:“当然不会让朝廷知道。”
  三人又探讨了物资运输安排,周宽和张妙有事,匆匆去了。
  房间里就剩下陈庆和蒋彦先二人,蒋彦先对陈庆道:“还有一件重要之事,这次张晓去了灵州,那么军务那一块宣抚使就得安排人接手,另外,卑职建议内政堂增加到五人,这样,表决的时候就有多数票了。”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这个问题他一路上都在考虑,既要有足够的资历,也要有相应的能力,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五人方案。
  “我想让关师古接手张晓的军务,长史觉得如何?”
  关师古曾是泾源军都统制,无论资历、都足够了,他最大的污点就是投降过伪齐,在朝廷可能很难再被认可,但在陈庆这里却不是问题,蒋彦先和张晓都曾是伪齐的官员,最关键是,关师古的家人都在京兆,长子关孝麟被陈庆任命为岐山县知县,次子关孝文出任原州群牧使,就是负责养羊,最大的羊官,老三关孝武已经从军,现在是牛皋的属下,出头骑兵都头。
  蒋彦先和关师古很熟,他欣然道:“老关应该会答应,前些天我们一起喝酒,我劝他出来做官,他说怕自己能力不足,耽误了宣抚使大事,语气已经变了。”
  “那就好,回头我再找他谈一谈!”
  陈庆又道:“然后我考虑张妙继续主管监察和情报,你这边事情太多,压力太大,我考虑把吏部一块单独剥离出来,分成政务司和吏部司两块,让老周管吏部司,你继续主管政务司。”
  蒋彦先点点头,“我是有点吃不消了,这样最好,但财政度支这一块谁能比老周更强?”
  “我想用赵开!”
  蒋彦先恍然,笑道:“赵开目前是川陕转运使,能力卓著,大家都公认的,卑职完全支持!”
  历史上赵开三年后就去世了,但他去世主要是因为张浚罢相,赵开是张浚的人,他被连累打压,不久抑郁而终,如果他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绝对不会那么早去世。
  这样一来,加入关师古、赵开,加上蒋彦先、周宽和张妙,新的内政堂五人组就形成了。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劝服
  宣抚使陈庆的谈话着实让关师古有些措手不及,陈庆居然要他出任军务司马,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他需要回去考虑考虑,这个任命实在来得突然,让他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关师古心事重重回到了府中,关师古的宅子是一座占地约八亩的官宅,他的三亩私宅传给了长子。
  关师古下了马车,正好遇到次子关孝文从府内出来,关孝文见到父亲,连忙上前见礼。
  “老二,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关师古惊讶问道。
  关孝文恭恭敬敬道:“孩儿上午回来的,这不是要过年了吗?孩儿特地押送三十万只年羊来京兆。”
  关孝文年约二十四五岁,成都府学出身,读书一般,但他喜欢养殖,从小就在家里养了不少鸡鸭,来京兆后,陈庆问他喜欢做什么?他说喜欢养羊,于是陈庆便任命他为原州群牧使,也就是羊官,人人都不愿意做的差事,关孝文做得有滋有味。
  “你到我书房内,为父有事问你。”
  关孝文跟随父亲来书房,恭恭敬敬站在一旁,关师古问道:“在原州做得如何?”
  “回禀父亲,孩儿做得很好,很有成就感。”
  “成就感?”
  关师古摇摇头道:“养羊会有成就感吗?”
  “孩儿很有成就感,孩儿刚接手的时候是五十万只羊,现在已经增加到一百三十万只,孩儿今天送羊,蒋长史专门接见孩儿,还说宣抚使明年开春也要去原州巡视养羊牧场。”
  关师古沉思片刻问道:“原州百姓还记得我吗?”
  关师古曾经出任庆原路兵马使,在原州呆了五年,他对原州的感情很深。
  关孝文道:“他们都记得父亲,我经常听一些长者说到过父亲,说父亲当年修建的临彭官道他们至今还很感激。”
  “有没有说现在的?”
  “有!大家都说父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都期待能够再见到父亲。”
  关师古默默点头,陷入沉思之中。
  “父亲还要问孩儿什么?”
  关师古笑了笑,“没什么了,你去吧!”
  关孝文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
  关师古站在窗前,望着窗外久久不语,他今年才五十余岁,至少还能做十几年,如果说他不渴望回到仕途那是假话,只不过他是想回到朝廷,他为此写信给韩世忠,请他帮忙试探一下朝廷的意思。
  年初韩世忠给他回信了,信中含蓄地建议他留在川陕,以免被弹劾,又提到官家对西军将领不够重视,刘子羽现任泉州知事,吴氏兄弟虽任高官却无实权。
  这还是立下大功的官员,而像他这样曾经变节的官员,更不可能被重用。
  而且韩世忠说得很含蓄,但意思却很明晰,如果他去朝廷,一定会被弹劾下狱,正是这封信,让关师古彻底死了回朝廷的心。
  这次陈庆北伐西夏,竟然灭了西夏,完全出乎关师古意料,令关师古十分震惊,他和西夏交战多年,十分了解西夏军的坚韧的擅战,尤其是横山羌兵,对地形十分熟悉,极为善于利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