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5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午时分,陈庆在和内政堂五名参事商议安置商州和陕州流民问题。
这是陈庆回到京兆后遇到的第一件麻烦事,来自江淮的二十余万饥民穿过襄阳府,沿着商洛道进入商州,前往川陕寻求庇护,开始只有几万人,短短一个月就猛增到二十余万,后面还有源源不断增加的迹象。
这是商州的难民问题,还有陕州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宋军攻占陕州,打通了难民西进的通道,来自河南府、开封府、郑州、钧州、汝州、颍州等地难民浩浩荡荡进入陕州,短短一个多月就增加到五十万人,着实有点出乎陈庆的预料。
周宽和张妙二人刚刚从陕州和商州回来,向陈庆和内政堂汇报情况。
周宽对众人道:“陕州那边的难民之所以来势凶猛,和伪齐国的放纵有很大的关系,据说金国已经决定废除刘豫,废除伪齐国,刘豫便下旨,撤销各地的阻拦关卡,以前是因为有阻拦,难民过不来,现在撤销了阻拦关卡,难民就汹涌而来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今年中原大旱,夏粮减产三成,但伪齐国不肯降低税赋,据说秋后还要加税,所以引起各地百姓的恐慌,也加剧了难民西进大潮,而完颜兀术现在在上京,没有进行干涉,卑职估计西进大潮还秋收后会加剧,到年底肯定要超过百万人口。”
陈庆又对张妙道:“张参事也说说商州的情况。”
张妙笑道:“商州的情况有点意外,本来不应该有饥民过来。”
第七百九十章 歌谣
众人都笑了,“怎么个意外?张参事不要打哑谜了,快点解开谜底吧!”
张妙这才道:“朝廷为了解决江淮百姓生存问题,下旨让江淮百姓前往荆湖两路就食,荆湖北路宣抚使岳飞给难民粮食、药物,准备安置难民,不料大量难民们得到补给后,并没有在荆湖北路停留,而是继续北上,沿着商洛道进入了武关,现在聚集在商洛县一带,目前难民已经超过三十万人,据说后面还有大量难民们会来,而且卑职担心大量去荆湖南路的难民也会沿着三峡道进入四川。”
周宽又补充道:“难民中有一首歌谣,不知是谁编的,叫做《陕西歌》,‘家有百亩田,吃盐三五钱,秋后谷满仓,布帛满屋填,官府不收税,过路不要钱,胡虏灰飞灭,百姓子孙全。’影响力很大,难民中所有孩童都会唱。”
“对!对!”
张妙也笑道:“江淮难民那边也是这首歌谣,很多难民说,就是因为这首歌谣,大家才不愿意留在襄阳。”
陈庆眉头一皱,“这个歌谣是我们编的吗?”
“绝不是,来得很奇怪,突然很多就会唱,显然是有人在故意传播!”
“算了,歌谣之事暂时不管它!”
陈庆摆摆手,又问蒋彦先道:“陕北那边可以安置多少人?”
蒋彦先想了想道:“陕北各州安置百万人没有问题,其实安置地方很多,巴蜀、汉中、陕北、河东路,甚至关中也能安置几十万人,现在的问题是,来得太突然,人手不足,物资粮草不足。”
陈庆点点头道:“人口对我们非常重要,也是我们的一次大考,所有官衙都要调动起来,能用的物资和运输工具也全部动用,动员官员和太学生,每个衙门至少要抽调三成的官员,太学生全部派出,另外,明年的科举延后至五月份举行。”
停一下,陈庆又道:“我再派两万军队协助安置,两地依旧由周参事和张参事全权负责。”
……
内政堂决议只是定下了调门,然后由周宽牵头,连夜制定详细方案,陈庆批准后就开始执行。
陈庆随即在蒋彦先的陪同下,前往仓城视察。
宽大的马车内,两人一边吃午饭,一边聊着公事。
“河东路官员的调查报告都出来了吗?”陈庆问道。
“西部和南面的几个州出来了,平阳府、隰州、慈州、绛州、解州、泽州、隆庆府出来了,其他的还没有出来。”
“情况如何?”陈庆端起酒杯问道。
“大部分都还可以,平庸也罢,能干也罢,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民愤,有民愤的都跑掉了,但我们这边有些议论……”
陈庆停住酒杯问道:“什么议论?”
蒋彦先苦笑一声道:“还能有什么议论,就是说那些河东官员都投降过金国,郡王启用他们,对不肯投降的官员不公平。”
陈庆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我在太原时也考虑过,对那些坚持民族气节,不愿为金国效力的官员我们要褒奖,在生活给予照顾,比如官宅高配一点,生活补贴多一点,这些都没有问题。
但我们也要面对现实,大部分不愿效忠金国的官员都去了临安,留在我们这里的并不多,能用的基本上都用了,所以拿下河东路后,我们不可能用学生或者刚刚入职的新人,我必须要用了解地方、经验丰富的官员。
更重要是,这些官员都代表着地方士绅的利益,我们要在河东路站稳脚跟,就必须用他们,我不会再走四川的老路,和朝廷谈判解决,所以要堵死朝廷染指河东路的可能。”
“其实卑职理解,大家都理解,郡王不要放在心上,倒是完颜希尹后天抵达京兆,郡王的谈判内容有没有什么增加事项?”
陈庆想了想道:“听说金国要废除刘豫,废除伪齐,这个消息在我看来其实也并不奇怪,刘豫治下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屡遭败绩,完颜兀术对他已经忍无可忍,再不废除,整个中原地区都要崩掉了,如果消息属实,我想要一些伪齐官员,原来太原知府张孝纯、上官悟、张柬、郑亿年、宋汝等等,这些官员可以用千夫长和万夫长去交换,不需要金国给赎金。”
蒋彦先点点头笑道:“如果是这样,估计金国也愿意。”
停一下,蒋彦先又问道:“郡王用粘罕和银术可交换先帝,朝廷那边告知过吗?”
陈庆淡淡一笑,“他们若知道了,会有大麻烦,所以等生米做成熟饭后再告诉他们,相信天子一定会喜极而泣!”
“噗!”蒋彦先一口酒喷了出来。
……
傍晚时分,宰相秦桧的马车返回了相国府,这段时间秦桧在朝廷中屡遭挫折,使他心情一直郁郁不乐,最大的挫折是他以财政无法支撑为借口,极力要求朝廷放弃江淮,彻底抹杀张浚的功劳。
原本在张浚罢相后,朝廷已经决定放弃江淮,不料岳飞却抵制朝廷旨意,出兵占据了淮西一线,使伪齐军无法南下,同时完颜兀术收兵北上,原本铁定要丢失的江淮地区,居然保住了。
在赵鼎和李光的劝说下,天子也后悔放弃江淮,再也不提放弃江淮之事,这无疑给秦桧重重一击。
然后是江淮难民的安置问题,秦桧又一次输给了赵鼎和李光联手,岳飞提议将江淮难民安置在荆湖两路,秦桧强烈反对,不料赵鼎和李光却极力支持,最后说动了天子,下旨将江淮难民迁到荆湖两路,这无疑又是狠狠给了秦桧一记耳光。
在涉及江淮的两件大事秦桧都落败了,不仅秦桧颜面无光,更重要是,这两件事降低了天子对他的信任度,让秦桧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
他必须要动用一切手段扭转面临的被动。
秦桧在书房刚坐下,管家来报,他的心腹幕僚王昊回来了。
王昊也是秦桧妻子王氏的族弟,虽然在家族地位比较低,但头脑很灵活,而且很能干。
连王氏也很欣赏他,便把他推荐给了丈夫。
王昊果然没有让秦桧失望,几件事做得很漂亮,使秦桧对他刮目相看。
秦桧点点头,“让他来书房见我!”
不多时,王昊快步走进书房,他年约三十岁出头,身材瘦高,看起来就很精明能干的样子。
王昊躬身行礼,“卑职参见相公!”
“一路辛苦了,情况怎么样?”
王昊竖起大拇指赞道:“相国不愧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效果非常好,江淮百姓中都在流传相国编的歌谣,结果一窝蜂去了商洛,而且这个歌谣还传到了中原。”
秦桧摆摆手,“中原那边我不管,我只关心有多少江淮百姓去了陕西路?”
“据我所知,已经快接近三十万人了!”
“好!”
秦桧一拍桌子,浑身激动起来,第一批去荆湖北路的难民一共才五十万人,结果一半以上都跑去了陕西路,他倒要看看赵鼎和李光怎么向天子交代?
秦桧对了对付赵鼎和李光,便亲自编了一首《陕西歌》:‘家有百亩田,吃盐三五钱,秋后谷满仓,布帛满屋填,官府不收税,过路不要钱,胡虏灰飞灭,百姓子孙全。’
这是一石双鸟之计,首先是打赵鼎和李光的脸,让天子认为他们江淮安置办法是愚蠢的做法,从而证明他秦桧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同时也栽赃陈庆,使天子认定陈庆要和天子争夺社稷百姓,从而更加敌视陈庆。
当然,虽然这首歌谣也会成全陈庆的名声,这是秦桧极其憎恨的事情,但涉及到眼前的切身利益,秦桧暂时也顾不上了。
第七百九十一章 惊耗
“卑职不打扰相国休息,先告退!”王昊见秦桧陷入沉思,便要起身告辞。
“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要说?”秦桧见王昊欲言又止,便问道。
王昊陪笑道:“卑职在商洛县听到一个说法,感觉很荒谬,没必要给相国增加烦心事。”
秦桧瞥了他一眼,不悦道:“什么事情就说,传闻也说,别只说一半,让我不舒服。”
王昊连忙躬身道:“卑职听说,陈庆想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
“什么!”
秦桧腾地站起身,厉声道:“你再说一遍!”
王昊吓得浑身一哆嗦,“这……这只是……”
“再说一遍!”
“卑职……听……听说,陈庆想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
秦桧瞪大了眼睛,“这件事是真的吗?”
“卑职……卑职刚才就说了,只是传言,这种机密一般人怎么会知道。”
秦桧慢慢坐下,王昊说得也有道理,这种事情若是真,也是绝密级别,恐怕只有宰相才能知道,怎么可能随便泄露,大街上都在流传,消息必然不真实。
“你去吧!赏二十两银子,好好休息几天。”
“卑职告退!”
王昊走了,秦桧心中一阵心烦意乱,他也知道无风不起浪,宋军抓捕了完颜粘罕,却死活不肯答应送到临安来,朝廷上下还猜测陈庆有什么企图,没想到他今天听到了最可怕的一个传闻。
先帝若回来,对天子是一个惊耗,但对他秦桧却是一个噩耗,他编过多少谎言,先帝一回来,岂不都戳穿了?
秦桧不知道坐了多久,这时门开了,妻子王氏端着一盏茶进来了。
“王昊走了多久了,老爷却不出现,饭也不吃,茶也不喝,他到底给老爷说了什么?这么魂不守舍?”
秦桧有畏妻症,妻子的询问他不敢不理睬,他只得叹口气道:“只是一个传闻,但也也有可能是真,说陈庆很可能会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
王氏也吓一跳,她摇摇头道:“不可能吧!如果是真,太后应该告诉我才对。”
秦桧知道太后和汴京的完颜宗贤是有一些书信往来,如果消息是真,那么太后肯定会知道,既然她不提此事,那就说明此事仅仅只是一个传闻。
想到这,秦桧一颗心放下,他端起茶盏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