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闻。
想到这,秦桧一颗心放下,他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就在这时,管家在门口禀报,“浦察使者来了,有要事见相国。”
“当啷!”
秦桧手中茶盏落地,摔得粉碎。
……
管家所说的蒲察使者,是金国驻大宋使者浦察鹘拔鲁,他是完颜昌的女婿,多年前曾和宋军交战时被俘,后来被交换放回,年初被完颜昌推荐出任金国长驻大宋使者。
浦察鹘拔鲁今天下午接到了岳父完颜昌的紧急快信,晚上便赶来见秦桧了。
书房里,秦桧阴沉着脸质问道:“为什么要同意和陈庆谈判?你们不觉得自贬身份吗?”
浦察鹘拔鲁一脸无奈道:“我岳父是主张和宋朝朝廷谈判,但以宗峻和宗干为首的军方却逼迫天子和陈庆谈判,秦相公也知道,金国以军队立国,军方的压力天子不得不考虑,尤其宗峻又是天子生父……”
秦桧不耐烦摆摆手,打断浦察鹘拔鲁的话,“你们金国的内部矛盾我不管,我只想知道,你们使者是谁,有没有出发?”
浦察鹘拔鲁是晚辈,面对强势的大宋宰相,他的气势还是稍差一些。
秦桧的态度让他有些不高兴,但他也只能忍住气道:“谈判使者是左相国希尹,已经出发了,恐怕现在已经到了京兆。”
“什么!”
秦桧愤怒之极,拍桌子怒斥道:“为什么到现在才通知我?为什么不早点说?”
浦察鹘拔鲁也恼火了,他冷冷道:“请秦相国不要用这种语气和我说话,怎么谈判是金国的内政,我通知秦相国只是我岳父的私人交情,况且我岳父一直在河北,他也是刚刚才知情,便立刻发快信通知我。”
秦桧也听出对方语气中的不满,他只得强忍焦虑,又问道:“那贵国对谈判是什么态度呢?”
浦察鹘拔鲁哼了一声道:“秦相公别以为金国是荒蛮之地,不懂礼仪,我们很清楚和陈庆谈判是自降身份,但既然朝廷愿意自损身份派人去京兆,那就说明天子已经大致同意了陈庆的交换要求,所谓谈判,只是去完善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秦桧颓然无语,浦察鹘拔鲁随即告辞,走到门口又道:“另外,我再告诉秦相公一件事,金国已经决定废除伪齐国,取缔刘豫的帝位,最迟在年底之前完成这件事。”
……
浦察鹘拔鲁刚走,王氏便一阵风似的冲进贵客堂,急问道:“是那件事吗?”
秦桧点点头,“金国已经决定用先帝交换完颜粘罕和银术可。”
王氏呆立半晌,当即立断道:“老爷必须立刻进宫,向官家禀报此事!”
“我知道,但天子问我解决的办法,我又怎么回答?”
王氏眼中闪过一丝阴狠道:“什么不知道怎么回答,先帝只是官家的兄长而已,又不是老子,难道他还能当太上皇?再说他在金国饱受摧残,身体已经垮了,回来后很快病倒,不久就驾崩,不很正常吗?”
秦桧明白妻子的意思,一咬牙道:“好吧!我这就进宫。”
……
“砰!”一只钧瓷茶盅狠狠砸在地上,摔得粉碎,天子赵构咆哮如雷,“他好大的狗胆,竟敢干涉皇家之事,他活得不耐烦了吗?”
周围的宫女宦官从未见天子发这么大的怒火,简直就是雷霆之怒,让他们想起了年幼的太子之死,那时的滔天怒火似乎还比不上现在,吓得宫女宦官们无不瑟瑟发抖。
甚至连秦桧也有那么一点胆战心惊,他也没有想到天子的反应竟然是这么激烈,令他噤若寒蝉,不敢开口。
赵构在房间来回踱步,他忽然停住脚,咬牙切齿道:“传朕的旨意,陈庆身为臣子,却心怀叛逆,乃祸国之枭贼,天下人人皆可诛之,现罢免其一切官职,剥夺其所有爵位,贬为贱奴,有斩其首级者,封郡王,赏万户……”
秦桧大骇,连忙跪下道:“陛下万万不可,若发此旨,陈庆必然会称帝改制,大宋将不久矣!”
秦桧虽然天天都恨不得官家将陈庆革职拿办,但那必须在天子头脑清醒的情况下做出决定,自己就能撇清责任,而现在天子气昏了头,下达这种愚旨,一旦天子清醒过来,那么陈庆造反称帝的责任肯定就要栽在自己头上了,秦桧心中很清楚,陈庆造反称帝的责任杀了他都承担不起。
‘称帝改制’四个字如一盆冷水泼在赵构头上,从头浇到脚,他顿时清醒过来,他立刻止住旁边当值大学士徐蕴,“暂不拟旨,朕再考虑考虑,徐爱卿退下!”
“臣遵旨!”
徐蕴深深看了一眼秦桧,躬身退下了。
赵构颓然坐下,好了好久,他才低声问道:“他要接回皇兄,朕该怎么办?”
陈庆要交换的先帝当然是历史上的宋钦宗赵桓,赵构的皇兄,太上皇赵佶已经在前年,也就是绍兴五年驾崩,尊庙号徽宗。
秦桧低声道:“臣知道先帝饱受金人折磨,身体早已经垮了,恐怕也不久于人世,臣以为,先帝回来能死在故土,其实也是好事。”
赵构眼睛一亮,他明白秦桧的意思了。
第七百九十二章 谈判
金国左丞相完颜希尹第二次来到京兆,上次他来京兆还不到一天就被赶出京兆城,而这一次他以生活不习惯为由,不肯再进城。
陈庆也不勉强他,命令知客署署令王秋在东城外长乐坡给金国谈判使者扎营。
完颜希尹对驻营地比较满意,当年他曾在这里扎营打猎,对这里的湖泊森林比较喜欢,大片草地也让他们视野开阔。
五百女真护卫骑兵在这里扎下了数十顶大帐,他们还带来数千只羊,自己杀羊烧烤。
这次完颜希尹来京兆谈判,还有副使完颜充,完颜充是太傅完颜宗干的长子,被封为万户,虽然才二十岁,但他却军方的代表,代表军方参与谈判。
早在完颜希尹出发之前,天子完颜亶便和军方达成妥协,在保证底线的原则下,可以答应宋军的一切合理要求,尽快把完颜粘罕和完颜银术可换回上京。
底线有四条,第一,不接受陈庆一切降低金国地位的礼节;第二,不接受土地割让;第三,不接受多人交换,以陈庆在信中的要求为准;第四,不接受巨额敲诈,这主要是针对女真士兵的赎身。
当天下午,完颜充便在宋军的带领下去探望了软禁中的完颜粘罕和完颜银术可,两人同样关押在天牢的软禁区内,和上次完颜撒离喝以及完颜齐的一样,各有两名女真妇人服侍。
完颜粘罕情绪有些低沉,尤其听说河东已经被宋军攻占,他长叹一声,便闭目不再多说什么。
但完颜银术可却精神不错,兴致勃勃和完颜充谈了半个多时辰,才让他离去。
确定了置换人的真实性,下一步就是具体谈判了。
次日一早,蒋彦先作为陈庆的全权代表,在三百骑兵护卫下,和几名官员一起来到了谈判地。
谈判之地也在长乐坡,距离女真代表团驻地只有一里,也是由数十座大帐组成,两千宋军在附近驻防。
不过谈判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波折,完颜希尹认为双方地位不对等,他是宋国左丞相,而对方甚至在宋朝没有官职,充其量是陈庆的幕僚而已,完颜希尹要求陈庆亲自和他们谈判。
蒋彦先着实很不高兴,冷冷道:“我有郡王所赐金牌,可以全权代表他,如果你们不愿贵使吸取上次的教训,那就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原话传到完颜希尹耳中,尽管他心中很不爽,但这一次他不得不收起骄横,乖乖前来大营谈判了。
有趣的是,他们见面时,都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都堆起了笑眯眯的面孔,拱手寒暄致敬,随即双方走进了大帐。
完颜充面无表情,也不打招呼,始终一言不发,跟在完颜希尹后面。
双方在一张长桌两边坐下,有军士给他们上了茶。
蒋彦先取出一封信,递给完颜希尹道:“这是我们郡王给贵国天子信件的抄件,原件在你们那里,信上写得很清楚,用完颜粘罕交换先帝,后来又追加一封信,愿意用完颜银术可交换旧太子赵谌,这是两大原则,如果贵方能同意,那么我们坐下来谈细节,现在你们来了,那说明两大原则你们同意了,对吧!”
完颜希尹刚要开口,完颜充却轻轻咳嗽一声,带着某种暗示。
完颜充的任务是代表军方监视谈判过程,要求完颜希尹必须按照天子和军方达成共识来谈判,不得节外生枝。
所以完颜充轻轻咳嗽一声的意思,就是提醒完颜希尹注意自己的存在。
完颜希尹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正常,就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又继续道:“我们天子同意了贵方提出的两大原则,我来这里谈判,也就是协商细节,有几个细节需要我们继续商讨,第一,交换方式和地点:第二,其他被俘将领怎么解决:第三其他女真士兵怎么解决;第四算是一个要求,在交换完成之前,希望双方保持停战状态。”
……
中午时分,陈庆请三位阁僚在郡王府斜对面的安西酒楼小酌一杯,安西酒楼实际上是陈庆的产业,主要是给官员们中午休息小酌之处。
酒楼占地五亩,除了两层主楼外,后面就是一间间小院雅室,非常安静,很适合交谈。
陈庆点了十几样小菜,热了几壶清酒,众人一边慢慢喝酒,一边听取蒋彦先的汇报。
“今天谈判还算顺利,主要两大原则双方都接受了,那么细节反而就好商量了,无非吃亏多少的问题,一共七名万夫长,对方的咬得比较死,万夫长一换一,千夫长是五换一,百夫长十换一,男女不管,而我们的意思是男女分开,一名万夫长换一名亲王,一名千夫长换一名郡主,而且对方只拿出三十八人的清单,里面十八人是两个先帝的嫔妃,真正的宗室只有二十人,主要是先帝的子女,太上皇的子女他们一个都不肯放。”
陈庆淡淡笑道:“其实也无所谓,我只要把先帝和太子换回来,其他人只是想让他们少受一些罪,三十八人就三十八人,全部换回来,不够就用百夫长凑数,另外士兵怎么说?”
“刚才卑职忘记说了一点,完颜希尹说,当年掳去的宗室、外戚、官员不习惯金国苦寒之地,十年间陆陆续续都过逝了,倒是那些普通百姓都存活下来,金国的意思,用这些普通百姓交换女真士兵,一换一,男女不管。”
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赵开道:“如果对方用河北民众来交换,怎么办?”
这也是陈庆担心的,他向蒋彦先望去,蒋彦先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也提出来了,完颜希尹的意思是说,那几万百姓只是奴隶而已,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人群,没有必要用河北百姓冒充,而且这是他们天子的意思,他们天子一诺千金,既然答应了,就不会做这种下作事,其实卑职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
关师古也道:“那些被掳走的外戚和官员,他们虽然过逝,但妻儿老小还在吧!”
“这些人都算作是普通百姓。”
陈庆沉吟一下道:“其实我还有一个担心,我怎么分辨先帝和太子的真假?”
关师古道:“先帝我见过多次,我认识他,只是太子今年二十岁了吧!我估计认识他的人已经不多了。”
陈庆一拍手笑道:“凤翔府通判徐宁,他当时是金枪班教头,是太子的师父,他很熟悉太子,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