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5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构最不想提起的就是这一茬,他摆摆手,“这件事先不提及,实在不行再考虑。”


第八百五十九章 谈判(下)
  下午,朱胜非再次来到大营,他利用中午时分整理了一下天子的意见,他本想明天再谈,但赵构等不急了,恨不得今天就达成协议,然后晚上就把陈庆赶走。
  朱胜非向周宽提出了天子的意见,然后就是等待,周宽要去禀报陈庆。
  陈庆听完周宽的汇报,冷笑一声道:“还居然用四川来换荆湖,亏他想得出来,难道退位诏书只是附带的吗?”
  周宽笑道:“郡王要不要听听卑职的意见?”
  “你说!”
  陈庆一摆手,示意手下上茶,让周宽慢慢说。
  “郡王,第一条对天子最重要,我们可以单独再谈,洞庭湖六州天子已经同意,问题不大了,关于四川路,天子坚持要州一级官员任命,卑职建议可以答应,但我们要通判的任命,有了通判和县官,其他州官便可以轻易架空了,我们完全用通判加幕僚的形式,建一座新官署,其他州官要么暗中向郡王效忠,要么就直接架空,每个月给几贯柴米钱,就不用管了。”
  陈庆点点头,“这样可以,我们争通判的任命权,如果连通判也不肯答应,那我们就另外建一套州官,把朝廷任命的州官全部架空。”
  “对!卑职就是这个意思。”
  “再说说漳州,天子是什么意思?”
  周宽笑道:“其实就是一个驻军权的问题,天子不允许有驻军,但允许建立民团打击海盗,卑职以为,民团和军队其实没有区别,只是名称不同罢了。”
  陈庆沉思片刻道:“但要和他们讲好,我不驻扎军队,朝廷也不允许在泉州驻扎军队,另外盐铁署、市舶署都不允许在泉州设立官衙,甚至晒盐也不允许,你要和他们说好,泉州的商税是我的收入。”
  周宽点点头,“这样一来就要详谈了,估计他们也没有想到那么多。”
  “那再说说第一条,关于封王,我估计他也不会答应封秦王,太敏感了,这样吧!凤翔古称雍,我可以接受雍王,但条件是必须允许《京报》在临安发行,如果他还不答应,那就不要想要什么退位诏书了。”
  “卑职明白郡王的意思了,只是……”
  周宽踌躇半晌道:“郡王真的要把先帝的退位诏书给天子吗?”
  陈庆笑了起来,“你不会真的以为我要立赵桓为帝吧!”
  “啊!卑职真的一直以为。”
  陈庆淡淡道:“我只是想把嫡系皇脉捏在手中罢了,天子可是后继无人。”
  周宽恍然,“卑职明白了!”
  ……
  “让朱相公久等了!”
  周宽笑眯眯走进大帐,又让士兵重新上茶。
  “怎么样,郡王能接受吗?”
  “我们第一条先不谈,先说说后面两条,郡王同意四川路的州官和府官由朝廷任命,但州府中的通判一职必须由我们任命。”
  黄龟年飞快地写了下来,朱胜非点点头,“我记下了,会禀报天子,那第三条呢?”
  “第三条是关于泉州,我们同意只安排乡兵民团,但朝廷也不能在泉州驻军!”
  “没问题!”
  朱胜非很爽快的答应了,“天子已经承诺不在泉州驻军。”
  赵构之所以承诺不在泉州驻军,是因为他决定在隔壁的福州驻扎重兵,这和在泉州驻军是一回事。
  “然后是朝廷不能在泉州有任何官署,像盐铁转运署和市舶署都不允许有,有不允许晒盐,然后泉州其他商船缴纳的商税归我们。”
  朱胜非听到商税,立刻紧张起来,万一泉州实施低商税,岂不是把所有商队都吸引过去了,他连忙道:“官署可以答应,但商税问题要商榷。”
  周宽不想在商税问题上和他纠缠,郡王取泉州,用意并不在商税上。
  “这样吧!就按照去年泉州商税的总额,每年分一半商税给朝廷,一个固定数额,比如去年泉州商税是一万贯,那以后每年分给朝廷五千贯,当然,一万贯只是随便举例,具体多少,你们应该有数额。”
  “好!我回去一并禀报天子,不知王爵怎么说?”
  朱胜非也很紧张,第一条最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郡王上面是国王,和春秋分封的诸侯国是一个意思,名称都一样,只不过唐宋都不是实封,而是虚封。
  可就算这样,也会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比如封陈庆为秦王,那么陈庆就会以秦国王自居,百姓也认可,就会形成事实上的割据独立。
  亲王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得封,大宋从没有封异姓为亲王的先例,所以天子赵构坚决不肯答应封陈庆秦王或者其他中原王,最多封域外王,比如凉王、夏王之类,他的潜意思就是,你陈庆想去河西走廊或者西夏故地建国,朝廷也无所谓。
  周宽道:“如果天子坚决不肯封秦王,那我们郡王可以退一步,但有条件,那就是必须允许《京报》在临安发行,不准再打压。”
  朱胜非连忙道:“报纸我可以禀报天子,我觉得问题不大,不知郡王退一步的意思是……”
  “郡王说,凤翔古称雍,我们可以接受雍王,到此为止,我们不可能再让步了,否则先帝的退位诏书,天子也别想了。”
  “好吧!我去禀报天子。”
  ……
  除了秦桧请假不在,其他几位相公都在等着呢!
  关于四川路的分权,赵构沉思良久,最终答应了,把通判的任命权交给陈庆,如果陈庆什么都不给他,他也没有办法。
  泉州的条件,赵构也一口答应,泉州的商税其实并不多,能拿到一半,他也不亏。
  讲来讲去,关键还是第一条,赵构问李光道:“李相公的认为能接受吗?”
  李光缓缓道:“我们可以要求退位诏书在《京报》刊登,不光临安的《京报》,也包括京兆的《京报》,其实一份报纸问题不大,我们也可以办一份报纸,和它竞争嘛!我们是地主,难道还比不过《京报》?
  所以卑职认为,《京报》这个条件可以答应,至于雍王,那是秦末章邯封号,而且雍和庸同音,并不吉利,卑职觉得可以接受。”
  “徐相公的意见呢?”赵构目光又转向徐先图。
  徐先图微微笑道:“关于《京报》,我和李相公的想法一样,不用堵它,我们也办报竞争便可,再说退位诏书刊登在《京报》上,然后我们又宣布《京报》不合法,那岂不是授人把柄?”
  “可以!”
  赵构果断道:“《京报》就这么决定了,准许它在临安发行,我们办报和他竞争,关键是雍王,徐相公觉得妥当吗?”
  徐先图笑道:“陈庆肯定不愿接受凉王了,也难怪,凉王有西戎之嫌,略带蛮夷的意思,雍王的格局要比秦王小,不是一级王,甚至还不是越王、吴王这种二级王,对唐朝有点特殊意义,但对我们大宋没有。”
  徐先图说的特殊意义是指唐朝都城在长安,所以雍王有特殊意义,唐德宗李适在封太子之前,就先封雍王。
  宋朝的都城不在关中,雍王自然就没有意义了。
  这时,朱胜非也道:“陛下,《诗经》有有云,振鹭于飞,于彼西雍,雍者,边塞也,其实和西凉的意义也差不多,都有一点西部边塞,或者西戎的意思,微臣认为其实无妨。”
  朱胜非在忽悠天子赵构呢,雍国可不是西戎国,是周文王第十二子雍伯的封国,就是今天的河内府,不折不扣的中原王国。
  关键是朱胜非很害怕最后双方谈不成,陈庆一怒之下走了,朱胜非很清楚退位诏书对于天子的重要性,如果拿不到退位诏书,天子肯定会把所有重大责任都推在自己头上,自己真的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朱胜非又补充道:“如果明天双方签署协议,那么后天《京报》就会正式刊登先帝的退位诏书,陛下也就能拿到手。”
  想到皇兄的退位诏书,赵构忽然觉得其实就算封陈庆为秦王也不算什么,这天下,还能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皇位更重要呢?


第八百六十章 行刺
  当天晚上,在天子赵构心急火燎的催促下,双方达成了协议,一共有五条。
  一、陈庆进爵雍王,封太师,加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二、双方在四川路达成妥协,为了打击私盐泛滥和地方豪强势力与官府勾结,朝廷将县官任命权移交给川陕宣抚使司,保留州一级官员的任命权,另外各州通判由川陕宣抚使司任命,并报吏部备案。
  三、为打击洞庭湖周边日益猖獗的盗匪和水贼,朝廷同意将江陵府、澧州、鼎州、岳州、潭州等五州的管辖权移交给川陕宣抚使司,五州官员由川陕宣抚使司任命,并报吏部备案。
  四、为解决西军军费不足,朝廷同意西军可以进行海外贸易,并将泉州管辖权移交给川陕宣抚使司,允许泉州组建民团和乡兵以防御海盗。
  五、朝廷同意《京报》在临安发行。
  当然,天子朝廷让步这么多,陈庆也要表示出最大的诚意,次日上午,当赵构和政事堂批准双方签订的协议后,天子赵构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先帝赵桓的退位诏书,有了这份诏书,赵构的皇位才算真正的合法。
  赵构大喜之下,随即下诏,正式册封陈庆为雍王,册封其妻吕氏为雍王妃,其家小也一并给与封赏。
  夜色深沉,国舅府内堂却灯火通明,韦桐在进行最后的部署,陈庆在明天拜祭了太上皇之后,后天一早将离开临安,也就是说,他们只有明天这唯一的机会了。
  那么韦桐就不会取消行动,不冒这个风险吗?
  有仇若不报,那就不叫韦桐了,在金国忍气吞声,当了十年低声下气的小厮,回临安后骤然富贵,还被封为郡王,他的心态已经扭曲了。
  在临安,韦桐有个绰号,叫做三更阎王,意思就是得罪了他,根本不会等到第二天天亮,半夜三更就让你家破人亡,有天子和太后的包庇,谁敢招惹这位国舅爷?这便使得他的心态越来越膨胀,眼里莫说揉不得砂子,就连一点风也吹不得。
  韦桐基本没有吃过任何亏,但偏偏在四川路,他栽了一个大跟斗,所有手下被处死,所有财产被没收,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上千万贯的损失,可以这是韦桐这辈子最惨痛的损失。
  如果陈庆没有来临安,他就要派刺客去京兆了。
  偏偏陈庆来临安,就在他咫尺之遥,这个血海深仇他怎么可能不报?
  更何况他背后还有完颜昌和秦桧在推波助澜,他完全陷入仇恨之中,根本就身不由己了。
  大堂上,贾应芳代表知县王薄在地图前给众人讲解明天的拜祭流程。
  “拜祭时间是上午巳时正,陈庆将从侧门进永固陵山道。”
  贾应芳用木杆指着侧门道:“县尉和侍卫会在侧门前拦截,按照规定,为了不惊动陵寝,上山护卫不能超过三十人,也就是说,陈庆的随身护卫最多只有三十人,从侧门到陵寝的距离大约是三百二十步,然后回来又是三百二十步,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韦桐点点头,又问霍连生,“霍先生的意见呢?”
  霍连生沉思片刻道:“我别的不担心,就担心他的内卫,得想个办法把内卫调走。”
  武士统领张博武笑道:“这个简单,再刺杀一次周宽,时间就定在巳时左右,陈庆的内卫就会被调过来了。”
  贾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