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5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声势浩大,周宽则率三千军队已经悄然转移去了当涂县,继续留在当涂,完成和张俊的合作。
  临安,徐先图一早便来到了吕颐浩的府宅,吕晋带着他来到贵客堂,吕颐浩已经在贵客堂等候他了。
  “腿脚不便,不能出门迎接,请徐知事多多谅解。”
  “哪里!看见吕公身体康朗,着实令人欣慰。”
  两人寒暄两句,分宾主落座,徐先图关切问道:“听说青山要去川陕任职,是真的吗?”
  吕颐浩淡淡道:“这是官家想问,还是徐相公自己感兴趣?”
  “官家还不知道这件事,只是我在问。”
  吕颐浩很平静道:“青山才五十余岁,正年富力强,既然朝廷不用他,他去川陕寻找机会也不错,但我听说,好像有不少坐冷板凳的官员都要去川陕,是真的吗?”
  吕颐浩的言外之意就在说,去川陕的闲置官员很多,不要光盯着吕青山。
  徐先图叹息一声道:“这次陈庆来临安,虽然时间不长,很快就走了,却影响深远,很多官员之前都瞧不起陈庆,总觉得他是地方军阀,成不了气候,但现在很多人都忽然开了窍,纷纷向吏部提交辞呈,举家前往川陕去了,据我所知,如果加上青山,已经有二十七名官员辞呈,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那官家是什么态度?”
  “这件事没有人敢告诉天子,关键是走的人几乎都是闲职,大家千辛万苦从北方逃过来,却没有实职给他们,有的人已经闲坐六七年了,领一份微薄的俸禄,临安房价又贵,只能租那种最廉价的草屋居住,生活贫困,刚开始还能忍一忍,但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要走就走吧!反正也不影响朝政,大家都有默契,这件事睁只眼闭只眼,就当不知道好了,都不会告诉天子,自找麻烦。”
  吕颐浩喝了茶又问道:“我听说金国准备把中原还给大宋,是真的吗?”
  “这是完颜昌刚提出来的新条件,如果宋金联手剿灭陈庆,金国不光把川陕交还给大宋,还把包括汴梁在内的中原也一并还给大宋。”
  “然后呢,官家动心了?”
  “官家没有表态,但他之前是坚决反对和金国联手对付陈庆的,现在变成了不表态,我觉得官家的态度明显有些松动了。”
  吕颐浩沉吟片刻道:“关于中原的情况,前几年我们就反复讨论过,中原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烂得不能再烂,朝廷的财政承担得起吗?”
  “我也劝过官家,官家对中原没有兴趣,好像他更关注川陕。”
  吕颐浩摇摇头,“就算剿灭陈庆,夺取川陕,金国就会把川陕给我们吗?想得太简单了,恐怕那时大宋就有灭国之忧了。”
  徐先图长叹一声,“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怎奈有些人不见棺材就不落泪。”
  吕颐浩没有再深谈下去,他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给了徐先图。
  徐先图一怔,“这是……”
  “这是陈庆给官家的亲笔信件,他托人给了我,徐公替我交给官家吧!”
  徐先图这才明白吕颐浩为何要找自己过来,原来是陈庆有信给官家。
  “好!我转交给官家。”
  “请徐公告诉官家,信是原装,我没有看过,里面是什么内容我完全不知。”
  “明白!我会转告官家。”
  徐先图拾起信告辞走了……
  吕晋送走了徐先图,正好一名送报纸的小童跑来,“吕老爷,今天的报纸!”
  吕晋接过报纸,赏了小童几文钱,打开报纸在阳光下细看,他顿时‘啊!’的惊呼一声,转身向府内快步走去。
  走到中庭,正好看见两名小厮扶住着父亲出来。
  “父亲!”
  吕晋扬扬今天的报纸喊道:“你看今天的报纸!”
  吕颐浩叫停小厮,接过今天的报纸,头版头条也让他愣住了。
  ‘宋金密议杀义士,父子啼血说靖康。’
  这个题目太夺人眼球了,吕颐浩几乎一口气看完,他便知道宋金联手剿灭西军之事彻底完蛋了,这篇报道足以让整个临安天翻地覆。
  陈庆这一招够狠。


第八百七十五章 舆论
  徐先图从吕府出来,直接坐马车返回了大内,他手上有陈庆给天子的亲笔信,他不敢耽误。
  来到御书房,正好遇到李光在向官家汇报盐税收入情况,盐税现在可是朝廷第一大税,几十万将士的军俸和给养都指望它。
  但今年上半年的盐税居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两成,这让赵构有点坐不住了。
  赵构怒火滔天道:“立刻给朕查原因,如果是贩卖私盐,立刻抓捕盐贩子,一律斩首,收没其家产弥补盐税损失!”
  “微臣立刻去追查原因!”
  李光也一样坐不住了,起身告退而去。
  赵构心烦意乱在房间里踱步,徐先图劝道:“陛下不必担心,只要找到原因,然后采取措施亡羊补牢,损失就不会太大。”
  赵构叹口气道:“这个财政问题把朕弄得心力憔悴,整天吃不好睡不好,睡觉也在想从哪里搞钱,什么时候才不再为钱发愁。”
  “陛下,微臣认为陈庆做法是对的,他也财税紧张,便以官商的身份进行对外贸易,据说能获得高额利润,微臣觉得我们可以效仿,在广州和明州开辟港口,然后租赁货船出海。”
  赵构点点头,“这个方案还不错,回头政事堂协商一下,也成立一个官方贸易机构,进行官商贸易,不光是海外贸易,内部贸易也要大力推行,朕要获利,尽快获利!”
  “微臣会盯住此事!”
  徐先图取出一封信放在赵构御案上,“陛下,这是刚才吕颐浩给微臣的,是陈庆给陛下的亲笔信。”
  赵构一怔,连忙取过信,信封很完整,有火漆封口,没有拆过的痕迹。
  连忙取过竹刀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件,匆匆读了一遍,脸色渐渐变得十分难看,他一拍桌子怒道:“好大的胆子,竟敢威胁朕!”
  等最后看完信,赵构无力地坐在御案后,望着信发呆了。
  徐先图也猜到信中的内容,一定是用先帝来威胁天子,如果天子胆敢和金国结盟,他就会推先帝上位,成立新的宋朝。
  其实徐先图还想得简单了,陈庆可不止用先帝上位威胁,还威胁要夺取整个荆湖南路以及江南西道。
  其中先帝上位是赵构的死穴,是他最害怕出现的一幕。
  就在这时,徐先图隐隐听见有人大喊,赵构也听见了,他奇怪地问道:“徐爱卿听到什么了吗?”
  “好像有人在大喊!”
  “朕也听见了。”
  赵构走到窗前细听,声音是从北方传来,像是有人在喊口号。
  他急对宦官道:“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还不等宦官出门,一名侍卫匆匆奔来禀报,“启禀陛下,太学生爆发了大规模游行,一万多太学生在东华门外集结,高喊口号,群情激愤。”
  赵构愣住了,太学生游行?他急问道:“为什么游行!”
  “他们坚决反对宋金联手攻打西军!”
  “啊!”赵构一下子呆住了。
  ……
  《临安京报》头版头条的报道迅速发酵,其实民间一直在流传此事,但没有证据,也只是流传。
  但报纸刊登的文章确实十分可靠,它证实了这件事存在,是真事,宋军即将和金军结盟,共同剿灭抗金主力西军。
  这个消息无疑在临安引发轩然大波,朝野为之愤怒,太学生的血性爆发,迅速组建队伍进行游行示威。
  “靖康耻辱尚在,绝不同意宋金结盟!”
  “反对内讧,要求共同抗金!”
  “反对和谈!”
  上万太学生一起大喊,声势浩大。
  越来越多的百姓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太学生的示威游行,人数达十几万人之多,堵住了东华门与和宁门两座大内正门,朝廷内也在议论纷纷,尤其中低层官员,几乎都站在太学生和百姓一边,反对朝廷和金国结盟攻打西军。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在舆论的压力下,下午时分,赵构在大庆殿偏殿召开了临时小朝会,文武官员四十余人参加了这次朝会。
  朝会上进行了一次表决,除了秦桧和朱胜非弃权外,其他四十二名官员一致表决举手,反对朝廷和金国联手进攻川陕西军。
  在强大的朝野舆论压力下,赵构不得不公开承诺,只接受宋金停战,而反对宋金联手攻打川陕西军。
  赵构随即派李光和徐先图前去安抚太学生和百姓,朝廷已经接受他们的诉求,绝不和金国结盟,更不会和金国一起攻打川陕西军,劝他们散去。
  到了傍晚时分,才进行半天的游行便大获全胜,太学生和百姓们开始陆续散去。
  由于游行聚会的时间比较短,太学生和百姓还没有来得及冲击金国馆,使金国馆侥幸逃过一劫,如果集会延续到明天上午,那么今晚金国馆必然会被愤怒的太学生冲击。
  不过金国馆虽然安然无恙,但完颜昌却气得快要发疯,他苦苦坚持了半个月,不断加大筹码诱惑天子赵构,眼看赵构将要妥协,却被一张报纸和一场游行彻底截杀了。
  大堂上,完颜昌阴沉着脸坐在主位上,就在刚才,秦桧和谈判副使魏良臣前来通报了大宋皇帝赵构的最后决定,不接受和金国联手剿灭川陕西军的建议,只接受签署长期停战协议。
  而以上决定,天子已经正式下旨,不可能再更改了。
  金国谈判副使萧毅低声道:“刚才秦相公单独告诉我,今天上午天子赵构接到了陈庆写来的一封亲笔信,当场就呆住了。”
  完颜昌一怔,“消息属实吗?”
  “肯定属实,是御书房宦官康顺秦相公,陈庆的亲笔信是由徐先图转交给天子。”
  “砰!”
  完颜昌一拳砸在桌上,咬牙切齿道:“原来如此,我说赵构眼看要被说服了,怎么又突然变卦了?陈庆的信才是关键。”
  这时,完颜昌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临安京报》上,万分恼火道:“还有这份报纸推波助澜,要不是它,怎么会出现大规模示威游行,这是陈庆安插在临安的一把犀利之剑啊!”
  “元帅,听说这家报馆在三桥,是利用陈庆的旧居。”
  完颜昌拿大宋朝廷没办法,拿陈庆也没有办法,他的满腔怒火都集中到这份报纸上来。
  “令李轻舟来见我!”
  李轻舟原本是伪齐国天子刘豫的皇宫侍卫统领,刘豫被废后,包括李轻舟在内的很多武艺高强的伪齐皇宫侍卫都被完颜昌招揽,效仿陈庆的内卫,组建了一支三百余人的汉人内卫,专门稽查西军情报点以及想背叛金国的汉人官员,横行于河北各州,权力很大。
  这次完颜昌来临安,除了带三百名女真骑兵护卫外,还带了三十余名内卫,统领便是李轻舟。
  不多时,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高大男子走进大堂,单膝跪下抱拳道:“请元帅吩咐!”
  完颜昌冷冷道:“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今晚给我血洗《临安京报》的报馆,鸡犬不留!”


第八百七十六章 报复
  两更时分,三桥周围十分安静,只有报馆内还亮着灯,三十余名熟练的排版工匠正在连夜排版木活字,报纸有时效性,雕版用一次就作废了,成本太高,只能用活字,所以活字排版就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
  一般都是晚上进行排版,次日天不亮开始印刷,中午前后将印刷好的报纸分发出去。
  整个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