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5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子他娘,烧点水!”
  李胜立刻道:“大舅,不要烧水了,我们还有事,马上要走!”
  “马上要走啊!孩子他娘,那就不用烧水了!”


第八百八十七章 调研(下)
  李胜的舅舅叫做张平,很普通的名字,也没什么本事,在汝州当了十几年酒楼伙计。
  陈庆在院子里找个小凳子坐下,李胜在一旁道:“大舅,这是我的上司,是将军,来调查民生,就是了解一下老百姓的生活,你就实话实说好了,不会有什么麻烦。”
  “哎!我的老底你们都知道,有什么好隐瞒的。”
  “孩子不在吗?”陈庆笑问道。
  “读书去了,他读识字班,不要钱那种,读了半年,认识好多字了。”
  陈庆当然知道识字班,就是扫盲班,免费读一年,要求认识三千个字,但实际上只要认识一两千个字,就勉强能看报了,然后就是两年的进阶班,要求学会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稍微收少许学费。
  如果还想学就进官学的正式班了,进小学堂读五年,然后进县学再读五年,这就是十年寒窗,然后开始考试,从县试开始,接着是州试,最后是科举省试。
  张平身体有残疾,一心想让儿子帮自己,所以他儿子只读一年识字班就结束,还省钱。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这房子每月的租金是多少?”
  “这是从官府的店宅务租的,所以比较便宜,一个月一千五百文,如果是私房,这种能开店的房子一个月至少三贯钱。”
  店宅务相当于今天房管所,在宋朝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专门出租公房,房租便宜,也不轻易赶人,所以极受底层百姓欢迎,获得的租金收入用来补充县里的经费开支。
  “那你们开店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张平随口就道:“亏本呢!哪里能赚钱啊!吃饭都没钱。”
  “大舅!”
  李胜脸一沉,“我家将军是来调查民情,你要说实话。”
  张平怎么可能说实话呢!说了实话,外甥让他还钱怎么办?
  他踌躇一下道:“其实嘛!也就刚刚够糊口,每个月能剩一两百文就不错了。”
  陈庆知道下层小民的狡诈,没有好处绝对不会说实话,陈庆便笑道:“这样吧!你给我说实话,这里既然是公房,每个月我还可以给你免去五百文租金……”
  陈庆止住他狂喜的情绪,又道:“但前提是说实话,不得有一个字假话,你若敢骗我,我就让县衙收了你房子。”
  “我说实话!一定说实话。”
  张平简直喜出望外,一个月省五百文,一年就是六贯,五年就能把妹妹的钱还掉了,他就不用提心吊胆,整天担心妹妹过来要钱。
  李胜又补充道:“大舅,知县也要听我家将军的话,你若不说实话后果很严重。”
  “我知道,将军想问什么?”
  “其实我就想知道你们家每个月的净收入和开支,能积蓄多少?”
  张平想了想道:“在这里开杂货铺,生意比较稳,一个月能净赚三千文左右,然后我女儿在杨员外家做使女,吃穿住用是东家管,一个月能挣一千五百文,留一千文给她做嫁妆,五百文补贴家用,这样一个月收入就是三千五百文,然后去掉一千五百文的房租,一千五百文各种开支,能吃饱穿暖,一个月大概剩五百文左右,但前提是不能生病,一生病剩不下多少了。”
  “一天五十文钱够吗?”
  “够了,我们买面粉,一斗三十文钱,一家三口一个月差不多五斗,粗布也便宜,每人几身粗布衣服,加一身细布,能穿好几年,用蜂窝煤一个月百文钱,还有每天二十文的菜钱,这是大头,隔五六天能吃顿鱼肉,加上其他酱醋油钱,添置家具被褥之类,只要不上馆子,不去看戏,一天五十文钱足够了。”
  帐算得很精细,让陈庆第一次接触到了最底层百姓的生活,当然,孤寡老人和孤儿是另一回事,官府有慈幼院,能保障他们最低生活。
  如果收户税,每年一贯钱,那就相当于他们家一个月的生活开支,如果再收商税,小店铺每个月两百文钱,他们家最后每月就只能剩两百文钱,处于随时崩塌的边缘。
  陈庆暗暗叹口气,户税和商税对这些底层百姓太残酷了。
  “你们家每月吃多少盐酒茶糖?”陈庆又问道。
  “酒和茶没有,糖也没有,我们家只有盐。”
  “那就说盐吧!每月吃多少?”
  “每月大概一斤吧!七十文。”
  “每月要一斤盐?”陈庆吓一跳,相当于每天要吃半两盐,这也太多了吧!
  “主要是腌菜需要盐,像冬天没有蔬菜,我们趁夏天大量上市的时候多买一些,腌起来,肉也是一样,秋冬肥猪出栏多,肉稍微便宜,就多买一些肉腌制,如果不是为了腌菜,一斤盐要吃几个月。”
  陈庆又问几个问题,对方一一回答,听得出都是实话,陈庆对李胜笑道:“关于他房子减租,我给你写张条子,你明天去县衙办了。”
  “卑职明白!”
  旁边张平听说写张条子就能减五百文租金,他着实有点心动,便拉了拉李胜小声道:“能不能给你家将军说说,让我这里也能卖蜂窝煤。”
  蜂窝煤一般都在平仓店卖,但像京兆这种人口超百万的大都市,完全靠平仓店就不现实,所以县衙就会在各个街坊挑一些大的店铺代理,就是卖蜂窝煤的牌照,但盐和糖不行,必须在平仓店出售。
  有人就会奇怪了,为什么蜂窝煤允许代理,但盐糖不能代理,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税的问题,打击私盐私糖,垄断渠道是一种好办法。
  假如张平的小杂货铺代卖官盐,那他一定也会暗中卖私盐,官府就很难查,他每天卖出盐到底是官盐还是私盐,别人也不好举报。
  而蜂窝煤没有税,它其实是官府给百姓的一种福利,平价出售,不赚钱,任何个人来做蜂窝煤,成本都会比官府高得多,根本竞争不过官府,所以官府只需要给代理限价,你敢卖高价,百姓自然会举报你。
  陈庆听得清楚,回头笑道:“这个要求不算高,可以给你代理!”
  李胜暗暗咂舌,王爷还是不了解情况,这个要求可不低啊!整个京兆城也有一百家店铺获得卖蜂窝煤的资格,但张平是他的舅舅,能获得卖蜂窝煤资格是好事,他就不多嘴了。
  张平也只是随口提一提,根本没抱希望,他这种小杂货铺怎么有资格卖蜂窝煤,别人都是大店好不好,没想到这位将军居然一口答应了。
  张平激动得差点晕过去,他太清楚里面的获利了,卖十块蜂窝煤官府给两文钱的获利,看起来少,但盖不住数量庞大啊!
  周围几千户百姓,家家户户都用蜂窝煤,每天最少最少也要卖五千块,他每天就能获利一贯钱,一个月就是三十贯钱。
  张平拉着妻子扑通跪下,拼命磕头道:“感谢将军!感谢将军!”
  陈庆一怔,笑问李胜道:“卖蜂窝煤很赚钱吗?”
  李胜苦笑道:“主要是牌子难拿,一旦得到了,周围百姓多,一个月能赚二三十贯钱,他们家彻底翻身了。”
  陈庆点点头,“我说话算话,既然答应你们,就不会变,房租也给你减,蜂窝煤也给你卖,但我有个条件,让你儿子继续读书,读完识字班,再去小学堂读五年。”


第八百八十八章 财源
  今天的调研对陈庆的触动很大,他至少知道了最底层百姓的生活,一家人月收入三千文左右,要交房租,各种开支,也只能勉强吃饱穿暖,不能生病,不能去酒楼,不能上茶馆,也不能去看戏,各种节俭,每月也只能剩下两三百文钱,生活非常艰辛。
  当然,他们还不算最惨的,最惨的人家比他们还要苦,但那样的人家很少,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做决策不能用富人,也不能用最贫穷的人,必须用底层的大多数人,张平家就是最典型的样本。
  可就算是这样,已经让中原、河北的百姓非常羡慕了,至少没有战争,至少能吃饱穿暖,宣和年间的东京汴梁也不过如此。
  一旦战争来临,立刻百业凋敝,有钱人和商人像猪一样被女真人宰杀,没有了生产雇佣,广大底层百姓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在生存线上挣扎。
  但收获也有,陈庆知道了,在间接税上还是有加税的余地,如果盐每斤增加十文钱,对底层百姓来说,生活成本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但人口基数庞大,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盐,难怪盐税成为历朝历代的第一大税种,直到烟草出现。
  离开西南区,陈庆返回官衙,陈庆的官衙依旧是一个班子,两块牌子,既是川陕宣抚使司,同时也是雍王府,是原来占地三百亩的行宫,前面一百八十亩是官衙,后面一百二十亩是陈庆的府宅。
  但现在官衙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又在两侧各修建一座占地五十亩的官署,一座是军部司,一座是计财转运司,现在快修建完成,包括城墙的外扩也已经进入尾声,高大新城墙矗立起来,这样就使京兆城的城池周长从三十余里,增加到五十余里,使官府手中掌握的土地豁然增大了。
  刚到官衙门口,一名亲兵跑来禀报,“王爷,夫人说有点急事,请您回去一趟。”
  “我这就回去!”
  陈庆下午也正好要找妻子和赵巧云,他不在京兆的半年时间,重要的奏折都是她们二人批阅,很多重要事情他还需要听取汇报。
  陈庆转过小巷,直接前往自己家的府门,陈庆的家人现在还住在栖凤阁内,陈庆不在京兆的半年,吕绣极重视安全,坚持家人都住在阁内。
  陈庆刚走进栖凤阁,妻子吕绣迎面走上前,见丈夫一脸紧张,便笑道:“我不该急着让夫君回来,其实晚上再说也不迟。”
  “现在说吧!发生了什么事?”
  “璎珞怀孕了。”
  “什么?”
  陈庆一呆,立刻急问道:“确切吗?”
  “刘医师刚刚确诊,她说璎珞应该有三个月身孕了,夫君没有发现?”
  陈庆想了想,回来在成都时,赵璎珞身体确实不舒服,自己还以为她生病了。
  “她人在哪里?我去看看她。”
  “她有点不舒服,刚睡下,刘医师说,她需要保胎,如果再晚一点发现,可能胎儿就保不住了。”
  陈庆心中歉疚,璎珞已经怀了身孕了,自己和她还那么疯狂,真不该!
  “你们怎么发现的?”
  “她昨天和今天不舒服,我和巧云问她,发现她的表现极像是怀孕,然后就赶紧让刘医师来,果然是喜脉。”
  陈庆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惭愧,便道:“让她休息吧!我去书房,你让巧云见我,有两件事我想问问她。”
  “我也一起来吗?”
  陈庆点点头,“你们一起来吧!”
  ……
  陈庆取出一本奏折笑道:“我没有推翻你们决定的想法,我只是我想知道缘由,这是扩城的二期计划,上面提到北城墙再向西北延伸三里,这是什么意思?”
  赵巧云想了想道:“这其实是蒋参事提出的方案,主要是考虑和汉长安城衔接,最后将新京兆城和汉长安城连为一。”
  “我看上面写预计耗钱五十万贯啊!”
  赵巧云笑道:“官人可能没看清楚,这五十万贯是包括重建汉长安城的可能支出,那片古城基本上荒废了,但土地很平整,完全可以在遗址上重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