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掌柜笑道:“那我就负责印刷,加上洛阳的传单,印刷一万五千张,我去找一家靠得住的印刷馆……”
  张璐笑着摆摆手,“传单已经印刷好了,就在新安县的悦来客栈,我负责去取,大概有两万张,恐怕直接进不了洛阳城,我的意思,五千张进洛阳城,其他的就在城外分发,直接去各县。”
  何掌柜立刻道:“那五千张我来弄进城,我要去城外买菜,有县衙的货物通行证,再给守门士兵一点好处,从来不会查,我买一口杀好的猪,把传单塞进猪肚子里。”
  张璐点点头道:“送酒肉这个办法不错,去贵人坊买一批酒,租十几辆牛车,每个县送几十坛,传单就放在封好的酒坛里,然后县城发放一些,此外各个村也发放一些,下面的县官都会睁只眼闭只眼,但有一点我要确定,余总管的手下有多少人知道我们这座酒楼?”
  余守忠摇摇头,“都不知道,我一共买了七座院子,他们除了自己住的院子外,其他都不知道,所以总管不用担心,就算被抓住,他们也绝不会出卖任何人。”
  张璐负手走了几步道:“不是出卖谁的问题,我们要做事,但也要保护好手下,我们得想一个稳妥之策,即使被对方抓住也不怕。”
  何掌柜在一旁道:“那就不用酒来掩护了,送酒就必须走官道,官道上有军队哨卡,风险很大,就索性直接背着传单走山野小道,我可以找人绘制地图,如果散发传单被抓住,也是地方知县那个环节,那就有办法救人了。”
  张璐点点头,“这个办法不错,那就麻烦何掌柜绘制地图了。”
  “我现在就去,我认识两个卖私盐的商人,专门逃避关卡,河南府所有的官道小道都了如指掌,各县的情况也极为熟悉。”
  “等一等!”
  张璐叫住何掌柜道:“你不要亲自出面,如果事情闹大,我担心这两人会出卖我们,如果找不到可靠的人,那就算了。”
  “张总管放心,这两人都是本地人,在洛阳有家有小,他们不敢有出卖我们的心思。”
  “还是小心点好,这样吧!酒楼先关闭几天,以防万一。”
  何掌柜答应一声,便匆匆走了,张璐又和余守忠商议了细节,张璐这才离开洛阳城,带着两名手下前往新安县取传单。
  ……
  新安县距离西军控制的渑池县只有几十里,按照陈庆和洛阳主将折可求的约定,西军不在渑池驻军,金兵也不在新安县驻军,两地成为一个缓冲地带,折可求报告完颜兀术,完颜兀术同意了这个缓冲地带的方案。
  也正是这个缘故,渑池县和新安县聚集了大量商人,当也混迹了大量的双方探子。
  张璐在新安县很顺利地接到了货,出乎他意料,竟然是一辆特制的牛车,牛车底部是双层,两万份传单就放在双层之间的暗格内,但外面却是一辆普通之极的牛车。
  既然是运客牛车,张璐索性就装扮成病人求洛阳城求医,两名手下,一人扮做陪同小厮,一个充当车夫,赶着牛车吱吱嘎嘎返回洛阳城。
  一路上有四道关卡,士兵只对商人感兴趣,对这种求医的病人没有兴趣,每个关卡塞两贯钱,士兵们大致检查一下就放过了,夜里三更时分,张璐的牛车抵达了洛阳西城外。
  这时,何掌柜也带着十几份地图出来,甚至去各县找什么人分发传单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是出两百贯钱得到的意外收获,也是最有用的细节,之前余守忠还在发愁怎么发放传单。
  与此同时,余守忠带着二十五名手下也在城外等候多时,按照事先约定,三人在西城外的一家客栈内碰面了。


第九百四十六章 遇险(上)
  余守忠带着两名手下负责偃师县,这是河南府仅次于洛阳的第二大县城,人口密集,县城也很大,所以传单量也比较大,有两千份,仅次于洛阳城。
  到了偃师县,余守忠兵分两路,一名手下带着五百份传单前往乡下各村发放,主要是趁夜里在村口甩上几十张就走人,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
  余守忠带着一名手下进了偃师县城,住进了紧靠城门一家客栈内,刚住下,伙计给他们送来热水,余守忠笑问道:“西城门附近有个叫阎校尉的人,知道怎么找他吗?”
  这是何掌柜花钱买给他们的消息,在西城门附近找客栈住下,找客栈伙计打听,就能找到这个阎校尉,“此人是乞丐头子,消息多,路子广,在偃师县找他做事最便当。”
  伙计古怪地看他一眼,问道:“官人是有麻烦要找人帮忙?”
  “麻烦倒没有,但确实想找阎校尉做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说完,余守忠把一小块重约一两银子递给伙计,“算是你的辛苦钱,帮我去找这位阎校尉!”
  一两银子可兑换五贯钱,相当于伙计近三个月的收入,伙计顿时眉开眼笑,连忙道:“你们等着,我马上就把人带来,她是偃师县乞丐头子,是位大娘。”
  伙计走了,不多时,伙计带来一个让余守忠吃惊的女人,约五十岁左右,短眉毛,小眼睛,满脸横肉,相貌相当凶悍,身材高大,身体极为滚圆肥胖,至少重两百五十斤。
  她气势汹汹进来,大象一般的屁股往椅子上一坐,椅子痛苦的吱嘎一声。
  “我就是阎校尉,你们有什么事?”
  “想请你在偃师县城内替我们散发一千五百张传单,尽量挨家挨户散发。”
  阎校尉点点头,“这个活我接过,偃师县有一百三十几家酒楼,如果每家酒楼扔十张,那么一张传单十文钱,如果是要挨家挨户送,每家只送一张,那么每张要一百文钱,我开的价格很公道,如果你让我派一名乞丐,把一千五百张传单直接在闹市往天上一撒,那每张只要你一文钱,你自己选!”
  余守忠道:“我要挨家挨户送,我给你三十两银子,先给十两,完事后再给二十两,你若怕我跑掉,可以派人盯着我。”
  阎校尉伸出蒲扇般的胖手,“把传单和十两银子给我!”
  余守忠给手下使个眼色,手下立刻把厚厚一包传单递给她,又给了她一锭十两的银子。
  阎校尉掂了掂银子,塞进怀中,又抽出一张传单看了一眼,顿时脸色微变,她盯了余守忠半晌,“你们是川陕西军?”
  “正是!”
  阎校尉忽然咧开大嘴笑了起来,“老娘我最喜欢你们雍王殿下,可惜我没机会嫁给他,看在雍王的份上,这活我接了,再减五十贯,就一百贯钱,回头你再付我十两银子。”
  说完,她站起身也不回头,扭着象臀扬长而去。
  阎校尉走了,伙计这才进来,笑道:“阎大娘做事很守信用,办不到的事情她不接,接了就一定做好,你们不用担心。”
  “她怎么叫阎校尉这个古怪的名字?”
  “她年轻时是青楼女子,艺名叫阎小蔚,后来嫁给本县乞丐头子,十年前乞丐头子死了,她就继承了丈夫的地位,越长越胖,大家也叫得顺口,都叫她阎校尉,意思是她手中有一支上千人的乞丐大军。”
  ……
  夜晚,余守忠的手下回来禀报,“将军,那个阎校尉确实不错,讲信用,我看见上百名小乞丐在挨家挨户送传单,全城都送到了,还唱散花乐呢!”
  “唱什么散花乐?”
  “雍王到来不交税,天天过年把酒醉,驱逐鞑虏匡汉室,战士血洗靖康泪。”
  “还有呢!天子视民为草穗,嫌弃北民为累赘,十五年来血与泪,西望雍王早日归。”
  “还挺有意思呢,说明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朝廷不管他们死活,只有雍王才能救他们。”
  “就是!这些乞丐知道大家的心思,所以编的曲子直击人心。”
  说到这,手下又忧心道:“可这样一来,金兵不就知道我们要出兵了吗?”
  余守忠哈哈一笑,“真真假假的事情太多了,说不定金兵会以为我们是声东击西,其实要进攻河北呢!”
  ……
  次日天刚亮,阎校尉便一阵风似的赶来了,她几乎是用拳头捶开余守忠的房门,一双母狼般的小眼睛盯着余守忠问道:“你是不是还有个手下在乡村发传单?”
  “有!他怎么了?”
  “他昨晚被县尉抓住了。”
  余守忠心中一沉,急问道:“县尉怎么会晚上抓他?”
  “杨县尉是本地人,他昨晚回祖宅,带了十几名弓手,我听说你的手下发传单他们发现了,他们设了埋伏,在麦田里把你的手下抓住了。”
  “那我手下现在在哪里?”
  “在县衙大牢,可能中午就要送去洛阳,要不要我安排儿郎们把你的手下抢出来。”
  余守忠走了几步道:“偃师县最有名的名望之士是哪家?”
  阎校尉摇摇头,“我知道你的意思,找人当说客,但没有用,吴知县是折可求的心腹,你找天王老子来都没有用。”
  余守忠心一横道:“所有的弓手都是县尉统领吗?”
  “都是!”
  “那就拜托阎大娘替我抢人,我一定会禀报雍王,上报阎大娘的功绩。”
  “可别!我只是希望你们发的传单是真的,万一军队不来,我就没脸见偃师父老了。”
  说到这,阎校尉狡黠一笑道:“将军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告诉杨校尉?”
  余守忠冷冷道:“你找人替我转告他,如果我的手下被押去洛阳,西军斥候必然杀尽他全家,鸡犬不留,再替我警告他的手下,他们若不赎罪,一定会被追究!”
  “我知道了,我会找人帮你转告,但将军最好出城。”
  余守忠点点头,“麻烦大娘再替我找几件兵器。”
  “要什么兵器?”
  “要两副弓箭,两把战刀和两支长矛,最好还有三匹马,我只是借用,事后一定奉还。”
  “等着,马上会有人送来!”
  ……
  一刻钟后,阎校尉派人送了弓箭、战刀和长矛,以及三匹马,让余守忠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还送来两副金兵的铠甲和两块金兵百夫长军牌,真不知她从哪里搞来的?
  余守忠和手下换了盔甲,骑马去了县衙附近,乞丐要去大牢抢人,他们不可能袖手旁观。
  两人的武艺都十分高强,尤其余守忠,箭法极其厉害,所谓艺高人胆大,如果不是手下被抓,余守忠绝对不会多事,但现在他也不得不出手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遇险(下)
  偃师县的知县叫吴广志,但县里百姓看不到他远大的志向,只看见他攫财的爪子,才明白他姓和名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无广志的人当然只想发财,所以都叫他吴刮财。
  这位吴知县没有光鲜的履历,他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进过太学,甚至连州学都没有读过,但他却有坚实的后台,他是折可求的三名心腹幕僚之一,跟随折可求二十多年,从小文吏变成了老幕僚,终于在两年前,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偃师知县,成为一县父母官,也终于有机会施展他的刮财技能。
  所以阎大娘说找本县名望劝说吴知县并没有用,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与其找名望之士劝说,还不如找孔方兄,但现在孔方兄也不行,吴知县不光好财,还忠心于折可求,抓住了西军斥候,给他再多的钱也不行,他一定要交给折可求,钱可以填满他手中的饭碗,但折可求却能砸烂他的饭碗,孰重孰轻,他心中清楚得很。
  之所以拖到中午才走,是因为县里没有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