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6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浚点点头,“那是你的手笔,我看得出来。”
  王牧笑了笑道:“执笔人是我,但相公没看出来,那是很多人商议的结果?”
  “我当然知道这是京兆方面提供内容,真实的情形你也未必知道,只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舆论之争,依我看,朝廷还是太宽容了,居然允许《京报》的存在。”
  王牧心中忽然升起一丝反感,《京报》之所以存在可不是因为朝廷宽容,这是天子和雍王达成的协议,白纸黑字上盖了朱红玉玺,不能随便反悔的。
  他并不想反驳张浚,一时间沉默了。
  “少府有没有想过离开报馆?”张浚试探地问道。
  王牧只是笑了笑,还是没有回答。
  张浚心中有些失望,他知道王牧能听懂自己的暗示,他不接话题,就表示婉拒自己了。
  难道是自己当初解散幕僚,使他生活遭遇很大的困顿,他心中对自己依然怨恨?
  这事急不得,要慢慢来,张浚便转移了话题,笑问道:“贤弟现在住在哪里?”
  “在三桥附近,是以前报馆临时所在地,一座五亩宅,现在报馆有了新场所,那座宅子就空下来,我一家人都暂时搬进去住。”
  “看来报馆对贤弟确实不错啊!居然在三桥那么好的地段给了贤弟一座五亩宅。”
  王牧淡淡笑道:“那座宅子死过很多人,花坛的缝隙里还能看到凝固的血迹,非常血腥,别人都忌讳,不愿去住,只是我不在意。”
  张浚心中一动,“莫非贤弟住的就是陈庆那座宅子?”


第九百五十五章 内患
  王牧一家告辞走了,张浚面带笑容目前牛车远去,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目光中闪过一丝恼怒。
  张浚妻子没注意到丈夫的表情变化,笑道:“官人说服少府了吗?”
  张浚冷冷道:“他攀上了高枝,我这座小池塘已经容不下他了。”
  说完他转身悻悻走了,张浚算是看明白了,王牧若只是一般的在报馆做事,他们一家怎么可能住进陈庆的宅子,只有一个解释,他其实是在替陈庆做事,至于房宅里血腥无人敢住,纯粹就是无稽之谈。
  夜幕下,秦桧的府上也来了一个客人,此人正是《京报》副馆主尤仲文,尤仲文就是应天府人,非常精明能干,和馆主岳琛是府学同窗,两人私交极好,由于《京报》发展迅速,岳琛开始把精力转向外地扩张,着手筹办越州分馆和平江府分馆,他忙不过来,便向郑统全推荐了尤仲文,尤仲文被任命为副馆主,主管报纸的印刷发行,也包括纸张、油墨等原料采购。
  尤仲文确实很能干,把报馆运营打理得井井有条,也颇得郑统全的赏识。
  但由于《快报》口碑变坏,无法和《京报》抗衡,使得秦桧不得不改变策略,从内部分化《京报》,这种思维就是我无法比你做的好,就把你也搞烂。
  尤仲文也因此被秦桧看上并拉拢,可想而知,一个很普通的文人,居然被当朝宰相赏识,奉为座上宾,并许诺授予官职,尤仲文该是怎样的受宠若惊。
  尤仲文被领到贵客堂稍坐了片刻,外面传来重重一声咳嗽,秦桧不慌不忙地走了进来,尤仲文连忙站起身,躬身行礼道:“给相公见礼!”
  “坐吧!”
  两人分宾主落座,秦桧赞许道:“这些日子的报纸我都看了,不错,已经看不到川陕的影子了,就应该这样,临安的报纸,怎么能整天刊登川陕的消息。”
  “学生在想,是不是可以刊登一些对川陕不利的消息,当然是真实的,不会胡编乱造,这让大家看到真相,不会被蒙蔽。”
  秦桧顿时大为赞赏,居然比自己还毒辣,“你的想法很不错,可以实施!”
  停一下,秦桧又问道:“另外,我上次交给你那篇雍王图谋中原之野心的文章,怎么没有见《京报》刊登出来?”
  尤仲文有些局促道:“学生就是为此事而来。”
  “怎么说?”
  “那篇文章,原本是计划昨天刊登出来,但没想到竟然被临时撤掉了。”
  “被谁撤掉了,岳琛吗?”
  “不是他,是被审编张金晃撤掉了……”
  “等等!”
  秦桧打断他的话,一头雾水道:“我有点糊涂了,审编是什么,他有权撤掉要上报的文章?还有这个张金晃是什么人,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尤仲文一脸苦涩道:“我是负责印刷发行,从不管内容的事情,一直都是岳馆主和总撰侯良在管,我只知道来了审编,是郑统全安排进来的,也知道叫张金晃,但我没把他放在心上,直到这次最后关头撤掉了这篇稿子,我也才知道这位审编张金晃居然有否决权,岳馆主告诉我,审编就最后一步审核,有否决权。”
  秦桧心中大怒,顿时板着脸怒斥道:“你是堂堂的副馆主,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居然不知道?”
  尤仲文见相国发怒,吓得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秦桧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这个张金晃是什么人?”
  “学生问了几个人,他们也不清楚,只知道是郑统全带来的,而且他的月俸和馆主一样。”
  “难道他是代表郑统全来监督报馆?”
  “很有可能,自从他来了以后,郑统全就很少出现在报馆,以前隔三差五就要来一趟。”
  秦桧眯眼望着堂外道:“这个张金晃是什么人,我暂时不想关心,但我关心的是那篇稿子,十天之内必须刊登出来,你可以像上次一样,找地痞无赖把张金晃的腿打断,让他来不了报馆,懂我的意思吗?”
  “学生明白!”
  尤仲文告辞走了,他上了一辆牛车,返回报馆,黑暗中,一个黑影从秦桧府对面巷子里闪出,骑着毛驴跟随着牛车。
  ……
  秦桧回到内堂坐下,妻子王氏笑问道:“又有官员来拜访了?”
  “今天倒不是官员,是《京报》的副馆主,上次我给你说过,许他一个小小主薄,他就激动得痛哭流涕,做梦都想当官那个人。”
  王氏有些埋怨道:“和这种小鱼小虾打交道,有必要官人亲自出面吗?官人也未免太礼贤下士了。”
  秦桧捋须笑道:“这种小人物夫人可别小瞧,他能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正是这个尤仲文,现在《京报》已渐渐被我所用,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只要刊登出来,就能把陈庆进攻中原的影响力降低一大半,什么驱逐鞑虏,收复中原,说得好听,我这篇文章就能把这些光面堂皇的假面具撕得粉碎,露出陈庆内心阴暗的野心,让临安百姓都看透他。”
  王氏笑道:“这好像比黄有功的文章还毒辣啊!”
  “当然,黄有功的文章是虚假的,而我的文章是真实的,又是由他们自己的《京报》刊登出来,大家自然就会更加深信不疑,一旦这种认识在心中扎了根,到时候陈庆再宣传他的光辉伟岸,大家就会觉得他很虚伪,毒药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王氏夸赞丈夫几句,又喝了口茶提醒道:“我要提醒夫君,今天可是三月初四,明天朝会讨论西军进攻中原之事,官人准备好没有?”
  秦桧摆摆手,“明天的朝会改成小朝会了,毕竟陈庆还没有出兵,现在讨论没有意义,官家主要问张俊的情况,算是张俊的述职会吧!”
  ……
  御街是从大内向北延伸出来的一条大路,长约三里,御街两边并非民宅和商铺,基本上都是各州驻临安的进奏馆,另外金国府也在御街东面,是占地最大的一座府宅。
  而在御街西面,有一座第二大的府宅,牌子上挂的是川陕宣抚使司驻临安进奏馆,它现在还有第二个名字,大家就叫它雍王馆。
  此时在雍王馆内堂,魏延宗抱拳行礼道:“回禀胡特使,尤仲文确实进了秦桧府,呆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出来了,然后乘牛车回了报馆。”
  “这个尤仲文的老底摸到了吗?”
  “回禀特使,已经差不多了,他是应天府人,是去年夏天从淮北潜逃来南方,他没有带家眷,目前住在报馆的一间独院内,他和馆主岳琛是府学同窗,交情很深厚,他应该是接到岳琛的信才来临安的。”
  胡云十分恼火,秦桧居然从内部倾覆《京报》,要不是中午王牧提醒自己,自己还一无所知,好好的《京报》就成为了秦桧抹黑雍王的工具,自己怎么向雍王交代?
  “那个时政版主笔程进深呢,拷问他没有?”
  “程进深是个软骨头,一恐吓,他什么都招了,尤仲文的老底就是他交代的,他自己是本地人,原本是文学版的主笔,抱上了尤仲文的大腿,据他交代,总撰稿侯良的儿子被人打断一条腿,然后侯良就屈服了,十有八九是尤仲文花钱找人下的手。”
  “所以他很可能还会找人对王牧下手。”
  “正是,只要王牧受伤在家,尤仲文就能为所欲为了。”
  胡云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吧!保护好王牧,然后等我的消息。”
  魏延宗行一礼走了,胡云并不能马上就对尤仲文动手,他还要和郑统全商量一下,毕竟郑统全才是《京报》的东主,自己不能绕过他。


第九百五十六章 廷议
  次日上午,在大庆殿偏殿内,天子赵构召开了小朝会,小朝会是由相国和重要的职权官员参加,相比泱泱一堂的大朝会,小朝会更加务实,着眼于解决问题。
  而大朝更多是务虚,流于一种形式,没有任何事情能在大朝会上定下来,在大朝会上宣布的事情,其实早就定下来了,只是让众臣见证一下。
  张俊昨天刚从庐州赶回来,一方面是进行年度述职,另一方面他是来讨要钱粮物资。
  刚进大殿,张俊就抓住了军器监令刘启仁,“刘监令,这次我回来可是专程来向你讨要东西的?”
  刘启仁吓一跳,连忙摆手道:“千万别找我,去年我才给你发了三百船的军用物资,宣抚使还是讨要钱粮吧!那才是你的真实目的。”
  张俊干笑两声道:“钱粮也要,物资也要,你去年给我的物资中可没有火器,我没说错吧!”
  “你不是说朝廷的火器都是垃圾,一无用处吗?”
  “朝廷的火器确实是垃圾,人家西军铁火雷都出来了,你们木火雷还搞不定,不是垃圾是什么,不过我要火器是为了训练,我得到情报,金兵大量装备了火药桶,里面都是毒钉,我的士兵们都不知道该怎么防御它,所以我需要大量火器进行训练。”
  “我记得你的库存还有五万多件火器吧!这么快就用完了?”刘启仁疑惑地问道。
  “你以为呢,我有近二十万大军,训练起来就没底了,五万件火器几轮训练就用完了,给我再补五万件火器。”
  刘启仁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没有,库房里只有两万件火器,还有十几万斤火药。”
  “那全部都给我,我自己找工匠制作火药桶。”
  刘启仁还是摇摇头,“不能全部都给你了,还要留一些给别的军队,最多给你一半。”
  “一半也行,军队训练等着急用,你明天就派船送去当涂县码头,我的手下在那里接收。”
  “明天?那么急着做什么?”
  “怎么能不急,等金兵打来了,你就急了。”
  这时,有侍卫高喊一声,“陛下驾到!”
  张俊连忙起身回自己位子,还没有忘记回头补上一句,“说好了,明天发货!”
  刘启仁望着他背影低声骂了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