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张晓走过来笑道:“殿下,我和苏知县谈过了,还真不错,殿下要见见他吗?”
陈庆点点头,“我现在就去县衙!”
第一千零四章 原因
苏衡是长葛县人,长葛苏家在颍昌府也颇有名气,苏衡的父亲苏亮就曾在政和年间出任许昌知县,后来又在御史台为官多年,北宋灭亡后,便回乡赋闲。
苏亮一直盼着王师北伐,但这么一年又一年,江南的温柔磨掉了大宋君臣的锐气,也磨掉了苏亮的希望,他便同意儿子苏衡去汴梁参加伪齐科举,并一举考中探花,荣归故里,出任许昌知县。
苏衡虽然是伪齐科举出身,现在又是金国的官员,但他受父亲的影响,为人正直,公私分明,而且为官能力很不错,深得百姓爱戴,也颇得完颜兀术赏识,两次召他去汴梁任职,都被他以父亲身体不好婉拒了。
听说雍王陈庆召见自己,苏衡着实有点紧张,他虽然和张晓谈过,但陈庆不一样,陈庆是主公,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的命运。
走进县衙后堂,苏衡躬身行礼道:“卑职苏衡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正负手欣赏后堂上的一幅牌匾,上写四个大字‘公道在心’,笔力颇为老辣,陈庆指指牌匾问道:“这是谁的书法?”
苏衡连忙道:“回禀殿下,是家父所写,给卑职镇堂。”
“书法不错,但你明白它的意思吗?”
苏衡不知道雍王殿下是什么意思,他只得实话实说道:“当初卑职去汴梁考科举时颇为纠结,因为是伪齐的科举,但父亲说,你考科举不是为了效忠刘豫,而是为了效忠许昌的百姓,参加科举只是一条达到目标的道路而已,只要心中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公道,管天子姓赵还是姓刘,所以父亲写了这四个字鼓励我,我就算成为许昌知县,也把它悬挂于内堂,时时鞭策自己。”
‘管天子姓赵还是姓刘’,这句话深得陈庆之心。
“你父亲怎么没有想过去临安?”陈庆又问道。
苏衡踌躇一下,陈庆看出他的犹豫,便笑道:“实话实说好了,我又不姓赵!”
苏衡点点头道:“家父说,在颍昌府,我们苏家还算是一个人物,如果去了临安,我们可能连相国府上的看门狗都不如。”
陈庆呵呵笑了起来,“你父亲很明智,知道自己的定位,确实,他如果不是跟随天子去江南的从龙派,或者江南本地名门,那就不会有出仕希望,有很多南下投奔朝廷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出任虚职,生活拮据,抑郁而终。”
陈庆请苏衡坐下,又问道:“我一直以为颍昌府很富足,人人都能吃饱饭,但我让士兵赈粥,却出乎我的意料,粥棚前都排满了长队,这是什么缘故?”
苏衡苦笑一声,“颍昌府是产粮重地,但绝不代表百姓富足,粮食也不便宜,粮价和其他地方一样,也要两三百文一斗,普通人家一个月的收入不过两贯钱,还有更低的,盐价更高,百姓过得一样艰辛。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颍昌府粮价低,百姓富足,那中原其他州县的百姓岂不是都要跑来,县城都要挤爆了,只是说颍昌府比其他州府稍微好一点点,伪齐时期各种税赋多如牛毛,各地百姓民不聊生,饿死人很正常,但颍昌府没有饿死人,就算当乞丐也能讨到一口饭。”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颍昌府只是一群穷兄弟中过得稍微好一点。”
“回禀殿下,颍昌府最大的特点是官田多,各个县衙都能掌握不少粮食,许昌县也不例外,所以卑职就能做到赈济孤寡老人、赈济孤儿。”
陈庆淡淡道:“所以颍昌府清廉的官员并不多,口碑都不太好,就因为他们手上粮食太多?”
“殿下,这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卑职,卑职家境很富裕,我们家同样拥有大量田产,每年家中收获的粮食本身很多,所以卑职对官粮就不稀罕,就能做到公私分明,相比钱财,卑职更看重名声,真正清廉的官员,恐怕也只有郾城李知县。”
陈庆点点道:“沈国泰向我推荐你,他夸你能力卓著,公私分明,看来没有说错。”
苏衡脸一红,“沈通判太高看卑职了!”
“你不用谦虚,既然公道在心,那你就尽量把事情做好就是了,从现在开始你出任颍昌府通判,尽快将颍昌府稳定下来。”
苏衡大喜,连忙躬身道:“感谢殿下厚爱,卑职一定会尽心竭力,为殿下治理好颍昌府!”
……
苏衡赶回府中,在内宅书房见到了父亲,虽然苏家是长葛名门,可要成为颍昌府名门,那就必须搬到府衙所在的许昌县来,苏家的祖宅和祠堂尽管还在长葛县,但苏家的主要人物都早已生活在许昌了。
苏亮年约五十余岁,长得很富态,总是眯着一双细长的眼睛,他的书法很不错,无论在颍昌府的官宦圈子,还是文人圈子都很有名气。
他闭眼时把玩着颍昌府,但睁开眼时却盯着整个天下。
陈庆的锐意进取和日益壮大,他怎么可能看不到?
但苏家要怎样才能入得了陈庆的法眼,苏亮一直在殚精竭虑思考,不料意外总是在他最想不到的时候到来,长子回来告诉他,自己已被陈庆任命为颍昌府通判,着实让苏亮欣喜若狂。
“孩儿和参事张晓也聊过,听说是沈国泰向雍王推荐了孩儿。”
“是他!”
苏亮着实没有想到,他不解地问道:“沈国泰怎么评价你?”
“他说孩儿公私分明,能力卓著,雍王也很看重清廉这一项,还专门和孩儿谈到为什么我能做到为官清廉?”
“那你怎么说?”
“孩儿实话实说,孩儿家境富裕,没必要贪污官府的粮食,相比于粮食,孩儿更看重名声,然后他便任命孩儿为颍昌府通判!”
“就这么简单?”
苏亮很惊讶,他儿子这个答案绝对不是最好的,虽然很坦诚,但在官场上,该虚伪还得虚伪,上位者绝不会满意这个答案,原因很简单,你看不上粮食是因为你层次低,如果面前是百万两白银呢?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德行,君子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无愧于国,无愧于民,这才是上位者想要的答案。
被陈庆青睐肯定不是儿子公私分明这个原因,苏亮负手走几步又问道:“你们没有谈别的什么?”
苏衡想了想,忽然道:“雍王对父亲送我的横幅很有兴趣,公道在心,父亲还记得吗?孩儿挂在县衙内堂上。”
“哦?”苏亮连忙问道:“他怎么说?”
“他问父亲写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苏亮追问道:“那你又怎么回答?”
“孩儿告诉雍王,为什么我要去汴梁参加科举,因为父亲告诉我,考科举不是为了效忠刘豫,而是为了效忠许昌的百姓,参加科举只是一条达到目标的道路而已,只要心中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公道,管天子姓赵还是姓刘。”
苏亮一拍额头,他明白了,就是最后一句,‘管天子姓赵还是姓刘!’
这才是陈庆青睐儿子的真正原因,为官者,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黎民,管天子姓赵还是姓陈。
第一千零五章 升官
郦琼的军队终于离开了郾城县,让县令李延君长长松了口气,虽然郦琼军队的军纪还不错,但架不住人多啊!两万大军要吃要喝要住,各种事情多如牛毛,李延君腿都要跑细了,累得精疲力竭。
不过让李延君惊讶的是,郦琼军队出发的时候是签军,可两天后回来却变成川陕西军,旗帜都变了,尽管将士们什么都不肯说,但李延君和手下猜测,一定发生了什么事,让郦琼举兵投降。
不过这些和李延君没有关系,他累得不行,他要回家休息一下,然后他还欠别人几本书,钱都收了,得赶紧抄完给别人。
和苏衡相反,李延君出身贫寒,而且他不是科举出身,而是府学出身,因为字写得漂亮被颍昌知府赵元欣赏,推荐他为郾城县令。
他一个月有三贯钱俸禄,县令的俸禄就这么多,知县带有朝廷头衔,俸禄会高一些,他上有多病的老母,有患难相交的妻子,还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五口人,都要靠李延君的三贯钱养活,住房不花钱,有官宅,稍微好一点,但他们家还是请不起下人,物价又高,生活非常拮据,为了让家人生活好一点,李延君还利用自己字写得漂亮的优势,夜里替人抄书,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李延君确实很清廉,每年十几万石粮食过手,他哪怕多做一点点损耗,也会富得流油,可就算这样,他却干干净净,没有贪过一粒粮食,就是苏亮说的,君子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无愧于国,无愧于民。
可惜这样的官员却很得罪人,没有人喜欢他,郾城县的官吏们都不喜欢他,哪怕李成很欣赏他,完颜兀术也欣赏他,但也没用,他太清廉了,挡了别人的财路,彰显了别人的丑恶。
“官人今天这么早?”回到家,妻子很惊讶的给他开门,这几天,丈夫都要半夜才能回来,今天天不黑就回来了。
“那帮兵大爷总算走了!”
李延君走进院子问道:“这两天老田找我没有?”
“老田是书铺掌柜,和李延君是十几年的老朋友,给李延君介绍抄书生意。”
“昨天来了一次,来看看你!”
李延君虽然清廉,却很聪明,他立刻猜到,来看自己只是借口,其实是来催书。
“我今晚熬个夜,给他把书赶出来。”
妻子着实心疼丈夫,“官人太累了,休息一晚吧!明天再写。”
李延君摇摇头,“老田也不容易,若不是别人催得急了,他也不会来,这本书的润笔是两贯钱,钱都花了,也没法还给人家,还是辛苦一下吧!”
李延君来到书房,准备提笔抄书,妻子给他端了一盏茶,就在这时,外面忽然有人敲门,敲得又快又急,“县君,李县君!”
听声音好像是县丞魏宏的声音,李延君连忙放下笔来到前院,妻子已经开了门,果然是魏宏,一阵风似的冲进来,“县君,赶紧回县衙?”
“出什么事了?”
“雍王,雍王殿下派人来颁布命令,就找县君呢!”
“啊!”
李延君大吃一惊,雍王陈庆派人找自己,为什么?
他连忙重新穿上官服,又带上帽子,妻子给他整理一下衣服,担忧道:“会不会出什么事啊!”
“应该不会吧!郦都统都投降了,也算是西军,应该是所有县都通知了。”
话音刚落,后面有人问道:“请问这是李知县的家吗?”
李延君一回头,只见是一名穿着军服的文官,后面跟着几名士兵。
李延君猜他们就是来送信的人,迟疑一下道:“我是李延君,但不是知县,是县令!”
“知县县令不重要,只要人对就行。”
文官笑眯眯道:“颍昌府已经西军攻占,雍王身边缺一些人手,特请李县君去许昌任职。”
李延君迟疑一下道:“可我在郾城这边任职好好的。”
文官把雍王的命令递给他笑道:“你自己看看,肯定是好事情,雍王只用了两人,一个是许昌知县苏衡,任命为颍昌府通判,还有一个就是李县君。”
李延君的妻子激动了,“官人,你就赶紧去吧!”
李延君踌躇一下,把妻子拉到一边小声道:“那本书我还没有抄完,抄不完要赔人家两贯钱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