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7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詹州和雷州就是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这个建议倒不错,不过福建路也在山区普遍种植木绵,吕宋岛也产木绵,木绵产量已经足够,再多种就过剩了,詹州那边倒是可以开辟甘蔗园,建造糖坊榨糖,糖的产量增加,很多行业就会慢慢兴盛起来。
  吕宋那边也是一样,可以大量种植甘蔗。
  这时,管家婆来催促吃晚饭,众人去了饭堂……
  吃罢晚饭,陈庆回到自己书房,他虽然关心自己的庄稼,但实际上,大部分事情都是温大娘做的,她会种菜种瓜,恰恰是陈庆最需要的。
  这时,妻子吕绣推门进来,给他送来一盏茶,此时已是晚秋九月,夜里有点凉了,吕绣送来了一盏热茶。
  “娘子,我有件事想问问你呢!”陈庆笑着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妻子。
  “夫君还有什么事?”
  “你师父土地和房宅应该买了不少吧!上次我听说她有二十几块地皮?”
  吕绣摇摇头,“师父哪里可能有这么多,她之前很多土地都卖了,然后集中财力买宅,她现在有三座城内的五亩宅,还有一块南大瓦子旁边的沿街商铺,也是占地五亩的大地皮,她准备修建一座易安大酒楼,钱不够,我投了三成份子,巧云也投了一成份子。”
  “我实际听长安知县说的,难道知县还会弄错?”
  吕绣抿嘴笑道:“知县可能是把我们投资的地产都算到师父头上去了,把我们的加起来,是有二十几处地皮和房宅了。”
  陈庆有些无奈道:“我在新南城就有两百亩土地,已经足够了,你们自己还要买地产,哎!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吕绣有些犹豫道:“夫君,是不是有什么闲话,还是有什么不妥?”
  “那倒没有,主要是我觉得你们太入迷了,吃饭也在讨论地皮涨跌,我从未见过阿莲居然会和巧云有共同语言,两人谈得不亦乐乎,着实让我惊讶。”
  吕绣笑了笑道:“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她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不太和睦,从一开始,但买地皮这两人也是最热衷,整天在一起讨论,然后分析报纸上的各种消息,关系倒变得很融洽了,出人意料。”
  陈庆前些日子发现吃完饭时,几个妻妾都在议论房价和地价,让他有些不悦,但没想到炒地皮居然能促进家庭和睦,从前对头一般的余莲和赵巧云居然变成了知己,炒地皮居然还有这种功效?
  既然有好的一方面,陈庆也不想多管了,随她们去,给她们找点事情做也不错。
  “现在京兆房价什么行情?”陈庆笑问道。
  “之前平稳过一段时间,但自从夫君拿下荆湖南路,房价和地价又再次上涨,南大街临街商铺已经从亩价万贯涨到一万五千贯了,地段好的五亩宅从亩价万贯涨到两万贯,而且还不容易买到,但京兆城最贵的地皮是东大街,师父亩价一万贯卖的茶馆已经涨到每亩三万贯了,幸亏是卖给我,否则师父要悔到家了。”
  “这么说,你师父短短几年就已经有三十余万贯的家产了?”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吕绣有些不好意思,但她还是忍不住笑嘻嘻问道:“夫君能不能再提供一点内幕消息嘛!让我们提前准备,给冰儿他们多挣点家产。”
  吕绣一个大帽子盖下来,都是在给你的儿女挣家产,你自己看着办吧!
  陈庆无奈,想了想问道:“北大街现在的地价多少?”
  “北大街不行,靠仓库和军营太近,比较偏,远远比不上东大街,现在最高的地价大概在三千贯一亩!”
  吕绣反应极快,秀目一亮,“难道北大街会涨?”
  陈庆点点头,“那边仓库和军营都是临时的,以后会修建宫殿和大内,北大街的北面不允许修建私人房宅,将来都是官宅,但北大街的南面会允许私人开发,将来商业繁荣不亚于东大街,那边将会成为全城最好的地段,你们可以先屯点土地,但这个消息不要传出去。”
  吕绣大喜,起身道:“我知道了,我和她们商议去!”
  陈庆忽然发现,他的这个王妃也是炒房宅上瘾了,一点也不亚于余莲和赵巧云。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炒房(下)
  次日一早,陈庆和平时一样来到官房,走到官房门口却听见旁边亭子里传来几名从事的争论之声。
  “西南区的房子不能买,那边是贫民区,怎么可能升职,还不如买城外的地皮,价格都差不多,但城外的地皮肯定会升职,老张,不能贪那个便宜。”
  “哎!我想赌一把,我赌内政堂会修缮汉长安城,那样贫民就会迁过去了,才亩价一千贯,京兆城内真没有这么便宜的土地了。”
  “赵财神那么吝啬,他会拨钱修汉长城?做梦吧!你买西南区的两亩地,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本来。”
  陈庆摇摇头,还说自己妻妾炒地产,连自己手下也一样。
  他直接进了自己的官房,坐下翻了翻昨天的报纸,他发现里面广告页内基本上都是房宅地皮转让信息,穷了几代人的京兆百姓,只因为祖上留下一块京兆城地皮,以前一文不值,现在却要彻底翻身成坐拥万贯家财的富豪了。
  这时,晁清进来送一份文书,“这是昨天下午临安发来的鸽信,不是急件,卑职就没有连夜通知殿下!”
  “什么内容?”陈庆问道。
  “是朝廷追赠吴阶将军为少师,谥号‘武安’。”
  五个月前,吴阶的遗体转运到京兆,陈庆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十几万百姓前来悼念这位抗金英雄,陈庆又派三千虎贲卫骑兵护卫吴阶的灵柩回平凉县厚葬,两个儿子也封为军中参军事,守孝期满后来京兆入职。
  “朝廷怎么这个时候才想到追赠吴阶?”
  “卑职觉得,应该是天子知道我们举行隆重仪式悼念吴阶,他们坐不住了。”
  “隔五个月才知道?”陈庆不解地笑问道。
  “殿下,这其实才是正常的消息传递时间,如果不是什么紧急军情,消息反馈都会很漫长,光路上就要走三个月,然后在各个衙门耽误一段时间,天子再考虑一两个月,差不多就要半年时间。”
  “我知道了,你去吧!”
  “卑职告退!”
  晁清转身要走,陈庆忽然想起一事,叫住了晁清。
  “我有件事问问你!”
  陈庆笑眯眯问道:“你平时在家买卖房产地皮吗?”
  晁清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卑职的父母在买卖房产,卑职没有时间,殿下如果有兴趣,倒可以问问韦济,他是本地人,消息很灵通。”
  “你把他叫进来,我有事问问他。”
  陈庆知道韦家是京兆城最大的地主,如果土地价格上涨,韦家无疑是最大的得益者,当然,陈庆从不承认自己才是京兆城最的地主,他自己在城内拥有的土地就比韦家多,光他居住的行宫就占地三百亩。
  不多时,韦济跟随晁清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道:“参见殿下!”
  “刚才我在官房门口听见几名从事在谈论房价,我不是想指责他们,因为还不是上朝时间,但我想知道,京兆城现在是不是人人都在谈论房产地皮?”
  “启禀殿下,现在京兆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房产,两三年前就开始了,很多人家都靠卖祖产发了财,街坊里流传的很多故事其实都是真实的,使得人人都想发财,原本已经年初已经平静一段时间了,但我们夺取荆湖南路的消息传来后,地价又向上涨了,原本亩价万贯,又涨到亩价一万五千贯,东大街状元桥的地价已经涨到亩价三万贯,我四叔整天在家里顿足捶胸!”
  陈庆哑然失笑,韦济的父亲便是家主韦宁远,韦济虽然是次子,但他却是嫡长子,他兄长韦纯是小妾所生,家族地位不一样。
  韦济说的四叔叫做韦宁山,几年前,将东大街状元桥旁边的三亩地茶馆以三千贯的价格卖给了李清照,平均下来亩价才一千贯,后来地价开始上涨,李清照想卖掉茶馆,是吕绣以一万贯的价格接手,平均亩价三千贯,涨了三倍。
  李清照就是以这一万贯钱为本钱,开始了她炒房生涯,现在已经拥有三座五亩宅,一座三亩临街店铺的低调富豪,资产达数十万贯。
  而吕绣接手茶馆两年后,东大街状元桥商铺的地价已成全城之冠,亩价三万贯,又涨了十倍,宁远山当然要顿足捶胸,才短短几年,他卖掉的房产就涨了三十倍,肠子都悔青了。
  “你祖父怎么看?”陈庆又问道。
  韦济又道:“我祖父说,京兆和临安地价大涨,都是重复东京汴梁的路径,汴梁地价用百年时间才涨上天,大家都吸取了汴梁的经验,所以才会短时间大涨,我祖父还说,光凭京兆百姓推不了这么高的地价,关键还是有钱人从天下各地涌到这两座城市买地造宅,他认为五亩以上的宅地价还会涨,但每亩三万贯的商铺地价目前是到顶了。”
  韦济的堂祖父韦湛曾是北宋刑部尚书,陈庆还想请他出任参事,但韦湛以年事已高推脱了,陈庆对韦湛的思路颇为认同。
  他起身笑道:
  “走吧!我们去状元桥看看。”
  数十名骑兵护卫着陈庆的马车向状元桥驶去,晁清和韦济也各骑一匹马,跟在马车两边。
  东大街和西大街就是以雍王府为界,一分为二,状元桥位于东大街中部,距离雍王府两里左右,长安大街从状元桥旁边经过,使状元桥成为两条大街的交汇处,另一边又有漕河,使这一带成为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地段,桥西是太白酒楼,桥东便是易安茶馆。
  街上人流极多,摩肩接踵,马车走得很慢,不多时便来到了状元桥,却只见易安茶馆前站了一群人,远远听见大掌柜高声道:“各位老客,真对不住啊!本店要转让了,大家可以去东面的庆安茶馆,都是一家,贡品凤茶那边也有,也是官窑瓷器,请大家包涵!”
  陈庆一怔,易安茶馆要转让了吗?妻子可没有告诉自己啊!
  不过易安茶馆是王妃吕绣的财产,这些事情自己从不过问,她不告诉自己也正常。
  这时,陈庆看见田大管家,连忙让晁清去田管家找过来。
  田大管家没想到会遇到主人,他连忙上前行礼,“参见老爷!”
  陈庆笑问道:“是夫人让你来的?”
  “正是!庄宅牙人跑来说,有人要买茶馆,夫人让我来谈。”
  “夫人什么时候要卖茶馆的?”
  “就今天一早。”
  陈庆顿时明白了,一定和昨晚自己说的话有关,自己说北大街会上涨,她就立刻决定卖这座茶馆了。
  出售的决定固然很快,但购买者的速度更让陈庆惊讶。
  “早上刚挂出来,现在就有人来买了吗?这才一个时辰啊!”
  “启禀老爷,庄宅牙人说,早就有人想买了,所以夫人同意转卖,他们立刻就通知对方了,还不止一人,有三个商家想要买这块土地,夫人说,价高者得。”
  陈庆哑然失笑,想不到一向大大咧咧的妻子居然还知道价高者得,三个人竞争,那么可以卖个高价了。
  这时,庄宅牙人匆匆跑来对田管家道:“老爷子,人都到了。”
  “那我先过去了。”
  陈庆点点头,“去吧!但记住了,易安茶馆这个牌子不卖。”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成交
  下午回到府中,照例又去摆弄一番他的庄稼,这才来到书房,他刚坐下,妻子吕绣便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