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7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陈庆淡淡道:“你的意思是说,将来这个项目出了什么事,也和刘家无关,我没理解错吧!”
刘渭沉默了,他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他从平江府不远千里跑来,也就是为了说这句话。
陈庆看了他半晌道:“刘公子,我可以答应将来不追究刘家,但你必须把事情给我说清楚,既然刘家想获得我的安全保证,那就必须拿出诚意来!”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坦诚
陈庆在重大事件的细节上一点都不含糊,他知道刘渭千里迢迢跑来解释,必然是有重要原因,而且一定是对自己不利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刘渭不可能说一句,‘刘家不是主导,出了事别责怪刘家’,就能蒙混过关。
陈庆目光渐渐变得锐利起来,他已经意识到,在购买茶馆这件事上,一定还隐藏有猫腻!
刘渭感受到了陈庆犀利的目光,他心中一阵颤栗,只得叹口气道:“殿下,此事说来话长!”
“那就慢慢说,我们今天有时间。”
陈庆的意思很明白,说不清楚,今天就休想离去了。
刘渭低下头想了想道:“事情要从五年前说起,当时会主高俅年事已高,便不再担任宋兴会主,改由实力最雄厚的石广平出任,石广平还不到四十岁,年富力强,大家都希望他能把宋兴会带得更好更强。
但很快他就搬去了临安,要把宋兴会的总部也放到临安,这便遭到很多家族的反对,但石广平一意孤行,还是把宋兴会总部搬去了临安。”
“所以导致五年来,你们只聚会了两次?”陈庆插口问道。
刘渭摇摇头,“这只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石广平野心太大,可谓权欲熏心,他把宋兴会变成了自己的踏脚石,一心想往上爬,侵犯了其他会员的利益。”
“你刚才好像说天子对你们没有兴趣,打压你们的子弟进入官场,石广平是不是想改变这一点呢?”
“不是!他如果是为大家考虑倒也罢了,比如推荐大家的子弟去太学读书,或许推荐优秀的子弟进入官场等等,但不是这么回事,他从来没有替大家做过什么事,相反都是为了他自己向上爬。
比如宝记柜坊和丰乐楼每年分红利大概有一百万贯,他已经连续三年没有给大家分红利了,说是经营亏本,根本就是胡说,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也已经连续把三年的红利都给了天子充当军费,所以天子封他为越国公、太子少保,听说很可能要进封为知院,这不是踩着大家向上爬吗?”
陈庆点点头,“然后他和购买茶馆有什么关系?”
“购买茶馆的方案是他提出来的,他想拿下茶馆这片土地,修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酒楼,用半空廊桥把两座酒楼连在一起,这样就成为一座能和临安丰乐楼相媲美的京兆丰乐楼,里面极尽奢靡,它的奢华程度甚至还要超过杭州丰乐楼。”
“太奢华不行!”
陈庆摇摇头,“酒楼就是吃饭的地方,不能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掺杂进去,而且我反对奢侈,崇尚节俭,如果你们要造这样的大酒楼,官府肯定不会通过!”
停一下,陈庆又冷笑道:“石广平提出造这样的奢侈酒楼,恐怕不怀好意吧!”
“殿下,石广平向天子汇报了这个方案,称它为钝刀子割肉计划,获得天子的赞同!”
“这不是钝刀子,这是软刀子,想腐蚀我的手下,他想得太好了,就不怕我派兵封了它?让它血本无归吗?”
刘渭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这就是他父亲最害怕之处,一刀切下来,不仅整个酒楼完蛋,由他们家主导的太白酒楼也将遭遇灭顶之灾。
他的父亲的意思,只要让新酒楼造不起来,或者两座酒楼无法连为一体,最后只能各自经营,就算陈庆的刀落下来,太白酒楼也会毫发无损。
“殿下,恳请放过太白酒楼!”
陈庆见他神情紧张,便笑道:“不用担心,京兆城马上要出限高令,所有城内的商铺、民居均不得超过两层楼,就算特批也不能超过三层楼,然后楼和楼之间不得以桥梁相连,所以太白酒楼和新造的酒楼不可能连为一体。”
刘渭顿时长长松了口气,连忙问道:“这是针对我们新酒楼出的规定吗?”
陈庆淡淡道:“当然不是,这是汴梁就有的规定,临安不也有吗?丰乐楼能修高,也是因为它位于涌金门外,临安城内的各个酒楼,有哪家超过三层的?”
这个限高令还真是釜底抽薪之计,原计划,新楼要修七层高,然后太白楼也要再加三层,一旦建成,将成为京兆城最高的双塔楼,也会成为京兆城最大的销金窟。
现在不准修高,最多只有三层,还不能修桥相连,那不就傻眼了吗?关键是占地还不大,如果占地二十亩,修一片院落式的酒楼也可以,实际占地只有三亩,最多建四个小院落,就算加上太白酒楼的八个小院落,也才十二个院落,比起临安丰乐楼上百间房子,石广平钝刀计划就完全落空了。
“请问殿下,限高令什么时候颁布?”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可以颁布了。”
刘渭顿时明白了,这个限高令还真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陈庆又微微笑道:“刘公子回去转告令尊和高太尉,请他们有时间来京兆走一走,我会亲自陪同!”
在最后关头,陈庆递上了橄榄枝。
……
刘渭告辞走了,陈庆负手在大堂内来回踱步,宋兴会的出现让陈庆始料不及,但也让他看到了机会,这是一支能量不小的势力,尤其资本雄厚,如果处理得当,他们将成为自己的助力。
从刘渭的语气中看得出来,他们不仅对现任会主不满,也对赵构攫取他们的利益深感不满,赵构对他们的杀鸡取卵式态度,或许将是逼迫他们向西走的动力。
陈庆随即对王浩道:“回头刘渭会给我一份宋兴会在京兆城的投资清单,你们派人去摸一摸底,但不要惊动他们,更不可惊吓他们,我只想了解情况,明白我的意思吗?”
“卑职明白,卑职会从庄宅牙人那边打听。”
“这个办法不错!”陈庆赞许道。
“殿下,卑职还有一个建议。”
“你说,什么建议?”
王浩小心翼翼道:“殿下如果要暂停茶馆施工,其实有很多办法?卑职疏浚河道是个好办法,卑职记得清楚,官府有规定,疏浚河道期间,沿河房屋皆不得施工,一般疏浚河道至少要一年吧!茶馆就得停工一年。”
陈庆笑着摇摇头,“咱们不用这么小家子气,他们要修酒楼是好事情,我的目标只是不希望它们变成第二座丰乐楼,临安的奢侈之风就是从丰乐楼开始,京兆绝不允许出现,很简单,颁布一道限奢令就是了,不光针对新酒楼,也针对所有的公开场合。”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双限
三天后,京兆一连颁布了两条限制法令,一条是限高令,规定京兆城内,除了官署、官宅、太学、寺院以及火情监视楼以外,全城所有建筑原则上不得超过两层楼。
目前建筑若已超过两层,可以向县衙提出申请,若条件许可,经县衙批准,沿街店铺和民宅最多可修成三层楼,三层以上绝不允许,超规定者必须限期拆除。
这种限高令在隋朝时就在京城颁布了,唐宋也有同样的规定,这主要是出于保护百姓隐私需要,另外还有就是等级制度,若一个富商家中修建一座十层塔楼,比宰相府和皇宫都还高,那岂不是乱套了。
限高令下,京兆城的官府和内卫都开始忙碌起来,挨家挨户进行登记,普通百姓一般都没有问题,能修一座两层楼就不得了,修三层楼是不可能的,限高令主要涉及大户人家和一些大商铺。
大户人家包括京兆本地大户的宅子、大商人的宅子,各地豪门在京兆买的宅子,还有高官的私宅,条件允许也可以修三层楼,这里的条件允许一般是指不影响隔壁邻居,比如五亩宅子,修在宅子中间是可以的,如果是一两亩的小宅就会影响隔壁邻居,那最多只能修建两层。
对民居的三层许可比较严格,沿街商铺会则会稍微松一点,很多酒楼都是三层,一层二层是大堂,三层是雅室,这种情况允许。
若三层楼以上的建筑,那就非常非常严格了,一般只有官署,王府、十亩以上官宅以及寺院、太学和火情监视楼允许,其他一律不准。
这道限高令一下,三天内便查出了两百多座违规房屋,大概有一半可以通过申请得以保留,另外一半则必须限期拆除违规的层楼。
位于状元桥的太白酒楼目前是三层楼,按照规定,申请后可以保留,但太白酒楼准备重建为六层酒楼,在限高令下,完全不可能了。
其次,易安茶馆已经拆除,土地也平整了,准备修建一丈高的石台,然后在石台上修建一座七层巨大的塔楼,现在规定出来了,如果要修一丈高的石台,那么石台上最多只能修两层楼,也就是把石台视为一层楼了。
状元桥的新酒楼不得不停工,等待东家的通知,刘大掌柜以飞鸽传信方式向平江府刘家汇报。
京兆颁布的第二条命令就是限奢令,这条命令比较简单,主要是针对公共场合的衣食住行,比如规定所有茶馆不得经营京挺以上的茶饼,宋朝的茶饼好不好主要靠养,京挺是养了三年的茶,仅次于贡茶中的龙茶和凤茶,龙茶和凤茶至少要养十年,煎水十遍依旧茶香浓郁。
龙茶和凤茶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只有雍王府对面的庆安茶馆才供应凤茶,百贯钱一壶,禁奢令下,庆安茶馆的凤茶首当其冲,被砍了,所有茶馆最多只能经营京挺茶饼,京挺是好茶,但不算奢侈。
再有就是限食,规定酒楼每桌客人消费不准超过二十贯钱。
还有限衣,女子外服不得使用奢侈艳丽的蜀锦,宽幅不得超过四幅。
限行主要是限制马车,三品以下,无论官民马车不得超过一乘,只能一匹马拉车,这倒不是歧视商人,这是反奢侈,一刀切,一视同仁,三品以下只能一匹马,雍王马车也不能超过三匹马。
限住是以官阶来定,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住五亩宅,大商人想住宅怎么办?那就必须取得雍王府所封的五品以上勋官,一般是对军队有贡献,比如后勤运输等等,快捷方式就是做善事,捐学、捐慈济堂,每年都捐,每次捐几百贯,捐上三四年就能升为五品勋官了,得到勋官资格还能娶妾,坐马车,好处多多。
如果一个有钱人却没有勋官资格,那说明对社会没有贡献,各种限制就多了,不准骑马,不知住两亩以上小宅,不准纳妾,家中使女家仆不准超过三人等等,违令者杖五十,流放三年。
当然,限奢令只是在公开场合施行,在家里关上门奢侈则没有人管,也不会被追究,也是因为限奢令是双刃剑,打击奢侈的同时,也打击了商业,很多百姓会因此减少收入甚至失业,所以必须要保持一个限度,那么只在公开场合施行就是这个限度的妥协。
两道法令颁布后,整个京兆城都在议论这件事,就算陈庆的家里也不例外。
吃晚饭时,一家人都在饭桌前讨论着限奢令,赵璎珞性格直爽,用筷子指着满桌的菜肴笑道:“大姐,你说一桌不能超过二十贯,咱们这一桌二十贯不止吧!”
吕绣白了她一眼道:“我给你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