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8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琼回头喊道:“一营士兵列完队就去军营休息,不用等了。”
  基本上一艘大船的士兵就是一个营,由一名指挥使率领,五百士兵跟随着指挥使前往大营休息,有专门的士兵引领。
  刘琼也着实晕船厉害,精神不济,也和唐骞一起前往大营休息。
  此时,就在数里外的山上,一名中年男子带着几名伙计模样的年轻男子远远眺望西军士兵下船列队,一队队浩浩荡荡开往大营,他们计算着士兵人数,这时,一名伙计跑上山,对中年道:“我打听到了,西军主将是刘琼。”
  中年男子点点头,“准备信鸽发往福州!”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离间(上)
  福州闽县官学内,读书声朗朗,知州刘子羽此时正在官学内视察,一名十余岁左右的少年上前行一礼,“孩儿参见义父!”
  刘子羽点点头笑问道:“在这里读书还习惯吧!”
  “回禀义父,非常习惯!”
  少年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熹,他父亲朱松和刘子羽是挚友,朱松年初不幸病逝,临终前把儿子朱熹托付给了刘子羽,刘子羽便收朱熹为义子,并送到他到州学拜刘子翚和刘勉之等大儒为师,同时还把自己的田地送给了朱熹母亲祝氏,使她有了生活来源。
  刘子羽经常来视察州学,顺便探望一下朱熹。
  “有时间你去探望一下母亲,读书固然重要,但孝道也不能忘!”
  “孩儿明白,明天就去探望母亲,只是……”
  刘子羽见朱熹有些迟疑,便笑问道:“你想说什么?”
  “孩儿听说可能要爆发战争,有点担心乡下母亲安危,要不要把她接到城内?”
  刘子羽微微笑道:“不用担心,对方是西军,就算战争也不会伤害到普通百姓,最多土地上的庄稼受点损失,不过你若不放心,也可以把你母亲送去老家暂住,尤溪县那边要安全得多!”
  “孩儿明白了!”
  “去读书吧!”
  朱熹行一礼走了,刘子羽这才问旁边的亲兵,“什么事情?”
  “回禀安抚使,泉州发来紧急鸽信!”
  亲兵将一份鸽信呈给刘子羽,刘子羽打开鸽信匆匆看了一遍,顿时脸色微变,西军向泉州增兵三到四万人,还有数千匹战马,主将竟然是自己的侄子刘琼。
  叔侄之间竟然要兵戈相见了吗?
  ……
  京兆,吕纬即将出任工部司侍郎的消息已经传遍官场,侍郎就是之前的都监,在年初改名为侍郎,一旦建立雍王国后,工部司就要升为工部,侍郎升为尚书,次官司马则升为侍郎,除了陈庆不登基为帝,其他都和王朝没有区别了。
  这就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策略,让天下人一点点适应。
  同僚好友纷纷上门贺喜,傍晚时分,一个猥琐瘦弱的男子出现在吕纬的府门前,男子正是吕绞,他因为没有业绩被同僚嘲讽,被上司大骂,还被扣了钱,身上已分文皆无,一天都没有吃饭了,他着实忍受不住饥饿,厚颜来找吕纬求援。
  “请向你家老爷禀报一声,就说他兄弟吕绞在门外求见!”
  管家是新来的,没见过吕绞,听说是主人的兄弟,他不敢怠慢,让吕绞在门房等候,立刻跑去禀报夫人。
  “他说他叫吕绞?”李梅问道。
  “正是!请问夫人,要让他进来吗?”
  李梅最恨就是这个吕绞,阴魂不散,又来祸害自己丈夫了,她脸一沉令道:“把他赶出去,不见他!”
  管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答应退下去,这时,李梅又喊住他,“算了,去通知老爷吧!他兄弟来了。”
  还真是老爷的兄弟,管家连忙去通知主人吕纬。
  倒不是李梅临时发了善心,而是她忽然想起丈夫给自己说过,如果吕绞来了,一定要通知他,这是雍王殿下的命令,刚才她一气之下,险些把这件事忘了。
  ……
  书房里,吕纬望着这位和自己同岁的小堂叔狼吞虎咽吃饭,看样子是被饿惨了。
  吕纬发现吕绞已经变得形神憔悴,整个人就像元神都没有了,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吕纬暗暗叹口气,沉溺青楼妓院十几年,这个人算是彻底被毁了。
  吃饱了饭,又把茶水一饮而尽,吕绞痛快地打了个嗝,吃得心满意足。
  “你怎么混得这么惨?”吕纬皱眉问道。
  “哎!我本事太差,搞不到有价值的情报,经常被骂,地位很低,人人都瞧不起我,钱也没有,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说到这里,吕绞忍不住哭了起来,“你们当高官,当相国,我却要被饿死街头,都是吕家人,怎么这样不公平?”
  “这能怪别人吗?以前我安排你当主簿,如果你不走,现在也升为参军,至少是八品官,有宅子有俸禄,你自己不珍惜,怪谁呢?”
  “大哥再帮我一次,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保证不乱来了。”
  “不行!”
  吕纬一口回绝,“不是我不帮你,你在西军这里有案底了,不可能再被任用。”
  “那怎么办?大哥就眼睁睁看着我饿死在街头吗?”
  吕纬着实厌恨这个小堂叔,他父亲几十年积攒的财富全部被他败光,父亲年初贫困交加而病逝,他也不回去给父亲丧送守灵,完全就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贪财好色,满嘴谎言,卑鄙下作的小人,祖父说得好,他就是吕家的毒瘤,迟早会害了所有人。
  要不是雍王殿下有吩咐,吕纬早就把他赶出去了。
  “你让我怎么帮你?我最多只能给你几两银子,你知道我娘子管着钱。”
  “不!我不要你的钱,只要你给我一个有用的情报,我会得到赏钱。”
  吕纬叹了口气,“说好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帮你。”
  “好!好!保证是最后一次。”
  吕纬小声道:“一个多月前,殿下给福建路的刘子羽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来京兆出任刑部司主官,同时接替身体不好,即将退仕的张妙出任参政事,这两天刘子羽回信了,但具体内容我不清楚。”
  吕绞精神一振,这个情报重要啊!他又迟疑一下道:“再给我几两银子吧!我这两天拿不到钱,还是没钱吃饭!”
  吕纬已经快克制不住了,取了五两银子递给他,“你赶紧走,被李梅看见了,她肯定要把银子收回去。”
  吕绞吓得连忙把银子揣进怀里,一溜烟地跑了。
  待吕绞走远,吕纬这才下令道:“备马车,去雍王府!”
  ……
  陈庆在外书房听完吕纬的汇报,微微笑道:“他来得很及时嘛!”
  “卑职升职的事情登上了《京报》,就知道他一定会来,这混蛋别的本事没有,只要有利可图,他一定会闻讯而至。”
  陈庆走了几步又道:“这件事做得很好,以后尽量少和他来往,他会影响你,除非我安排你和他接触。”
  吕纬点点头,“这种人我实在不想理睬他,自己父亲去世了,他甚至不回家,简直禽兽不如,三祖父这辈子就毁在他手上,幸亏还有个长子吕帆,给三祖父送终下葬。”
  陈庆淡淡道:“有因就有果,你三祖父自己做的孽,怪不了别人!”
  吕纬叹息几声,告辞走了,陈庆沉思片刻,有随即写了一封鸽信给胡云,命亲兵送去情报署。
  他的第二个方案该同步实施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离间(中)
  临安,中午时分,卖报郎们又开始在街头奔跑,另一头是心急如焚的读者,他们大多是在茶馆,买了一份便急不可耐地打开阅读。
  不光是看新闻,很多人是想看小说连载,现在连载的是《天龙八部》,讲的是北宋神宗年间的武侠故事。
  当然,除了故事情节一样,其他细节和文字和后世的《天龙八部》完全不一样了,这是赵巧云主笔写的连载小说。
  茶馆内,王薄的幕僚贾应芳已经得到了胡云的指示,不露声色地打开了诗词栏目,果然找到了他想看到的内容,一首刘子羽写的诗。
  题瑞岩扣冰古佛
  余闻瑞岩寺千年古木逢春,不胜欣喜,特题诗以记之。
  古木千章覆地阴,微风披拂递幽吟。
  化身大士久圆寂,归命群黎无古今。
  能使兵戈长偃息,要知原力本宏深。
  中原赤子方鱼肉,原广当年济物心。
  ……
  王薄给贾应芳的一个任务就是每天读报,收集有用的情报,所以贾应芳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桥梁,他能把陈庆的意图通过王薄传给秦桧。
  为了鼓励贾应芳,陈庆还特地给了他一个承诺,将来让他做临安县令,贾应芳有了盼头,每次都会不折不扣执行胡云交给他的任务。
  看完报纸,贾应芳抓一把茶钱扔在桌上,便不慌不忙起身回县衙了,回到县衙,他直接找到了王薄,笑眯眯道:“今天县君有可以表现的消息!”
  王薄精神一振,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姑父面前表现一番了,主要是没有那种别人都看不到,只有他才能看懂的消息,都是很直白的头版头条,谁都看得懂。
  “什么消息?”王薄急问道。
  贾应芳把报纸摊开,指着那首诗道:“这是刘子羽的一首新诗,县君看出什么了吗?”
  “《京报》怎么会登刘子羽的诗?”
  贾应芳微微笑道:“刘子羽是《京报》的撰稿人,经常看见他在《京报》上发表时事评论,他写的诗《京报》自然也会优先发表。”
  “原来如此!”
  王薄又仔细看这首诗,读了几遍,没有读出其中含义,他眉头一皱问道:“我看不出什么意思,请先生指点?”
  “这首诗是刘子羽心境的自述,关键是枯木逢春,县君不明白其中的寓意吗?”
  王薄低声念了两句,‘枯木逢春!枯木逢春!’难道是……他忽然明白了,“难道是他要投奔陈庆,重新开始的意思?”
  “应该是这个意思,刘子羽是西军元老,对陈庆有恩,他的三个儿子都在西军为高官,他本人陈庆岂能不重用?眼看着雍王国要成立,他怎么能不枯木逢春?”
  “对啊!就是这个意思,我去找姑父,现在就去!”
  王薄知道姑父对张浚的忌恨,刘子羽是张浚的头号心腹,有这个机会,姑父怎么能不好好利用?
  他显得急不可耐,拿着报纸便兴冲冲走了,贾应芳却暗暗叹口气,这个离间之计太明显了一点,能骗得过对方吗?
  ……
  长丰茶馆内,王牧喝了茶,笑着问胡云道:“这个离间计已经用过了一次,对李纲,还记得吧!《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导致李纲原本要被任命为两湖路安抚使,结果就为这首词失去了仕途,现在又故技重施,他们还会上当吗?”
  胡云微微笑道:“要看对方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权力格局,只要条件允许,有的计策哪怕用一百遍,对方还是会照样上当!”
  “现在条件允许吗?”王牧笑问道。
  “当然允许!”
  胡云眉头一挑道:“现在是什么格局,秦桧和张浚的暗斗,徐先图的性格和立场使他不可能出任右相,但张浚会,他本来就是右相,被贬下去后便宜了秦桧。
  这次剿灭淮西军叛乱,首功便是张浚,天子对张浚极为信任,他提出的任命,天子都统统答应,秦桧岂能不忌讳?为了保右相,秦桧必须要抓到张浚的把柄,刘子羽就是最好的机会,秦桧就算知道是离间之计,他一定也会采用,在他心中,他个人的利益要比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