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9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不错!”
  陈庆连声称赞道:“汤将军不光是守城人,还要做挖井人,令人赞赏!”
  “殿下过奖了,其实卑职还有一个方案,目前正在实施,请殿下和王将军随我来!”
  汤怀带着陈庆和王铎来到北城墙,北城墙上,士兵和工匠正在砌墙,外面的土地都是一片焦黑,大片血迹还十分清晰,可见战斗之激烈。
  汤怀指远处隐隐可见一条河流道:“那边便是榆水,距离我们约有五里,卑职想引一条支流过来形成护城河,殿下觉得呢?”
  陈庆淡淡笑道:“这个问题不是你我能决定,应该问王将军!”
  陈庆看了一眼王铎,“王将军怎么想?”
  王铎躬身道:“请殿下给卑职半个时辰,让卑职前去看看。”
  陈庆欣然道:“可以!”
  王铎行一礼,带着几名士兵下城去了,汤怀赞道:“都说王将军为人谨慎,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让他为平州主将,榆关无恙也!”
  陈庆微微笑道:“带我去看看关城的情况!”
  “殿下这边请!”
  ……
  半个时辰后,王铎回来了,他向陈庆躬身道:“汤将军的想法可行,但微臣又有一个新的想法!”
  陈庆微微笑道:“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条河!”
  众人骑马来到了榆水边,这条河不大,宽只有七八丈,从北方流淌而来,应该是穿过榆关,却在榆关北部向东一拐,流入了大海。
  王铎对陈庆道:“如果从这里引一条支流到榆关建成护城河,可行是可行,但里面有一个缺陷,就是容易被敌军直接填土截断,这条支流就废了。”
  汤怀脸一热,抱拳道:“还是王将军考虑周全,卑职确实没想到这一点。”
  陈庆微微笑道:“王将军继续说!”
  王铎继续道:“但汤将军利用河水为防御的思路很好,卑职考虑在河边再建一座关城,作为榆关的前道防御,加上榆水,整个榆关就有三道防御线了。”
  “妙极!”
  汤怀顿时赞道:“王铎将军这个办法非常实用有效,比卑职引水为护城河要高明十倍!”
  陈庆看了看两边,这里的宽度和榆关差不多,也在三里左右,一边是大山,一边是大海,修一座三里长的关城应该可行。
  陈庆沉思片刻道:“但王将军想过没有,如果女真攻破这座关城,我们守城士兵怎么撤退?”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一旦敌军攻破关城,必然是骑兵冲进来,而西军士兵是步兵,距离主关城有五里远,步兵恐怕跑不到主关城就会被女真骑兵追上,那就会全军覆灭了。
  王铎想了一会儿,他的目光望向东面大海,眼前忽然一亮,连忙道:“回禀殿下,可以往大海里跑!”
  陈庆点点头,“具体说一说!”
  “卑职可以在海边建一条码头栈道,里面停满船只,一旦西军守不住关城,便可以从最东面的甬道下城,直接走栈道上船,为了万无一失,还需要做两个部署!”
  “继续说!”
  “卑职考虑第一个部署,在关城内挖几条南北向的壕沟,撒满铁蒺藜,这是防止骑兵进关城后杀向栈道码头,给士兵撤退争取时间。”
  “可以!”
  陈庆表示同意,“再说第二个部署!”
  “卑职考虑的第二个部署,就是在海面上安排几艘水军船只,防止敌军从水面上潜入我们身后,尤其是夜间!”
  陈庆笑问汤怀道:“这个部署如何?”
  “非常有必要!”
  汤怀连忙道:“实际上,我们就是这样夺取榆关的!”
  陈庆点了点头,欣然道:“那就部署一支小规模水军,二十几艘战船,一千人足够了。”
  王铎大喜,躬身行礼,“多谢殿下成全!”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逆转
  清晨,无数支骑兵小队拿着布告冲出大兴城城门,向各州县奔去。
  与此同时,大兴城各处城门前都贴上了布告,‘燕山路第一号雍王令’,无数人站在布告前观望。
  消息如铁火雷爆炸一样,瞬间传遍全城,雍王下令三年内免除燕山府的一切税赋,当然,盐和酒是不会降价,它属于官府专卖,是一种比较隐蔽的税。
  在雍王国的领地内,所有盐价都是每斤一百二十文,这是全国统一的价格,甚至连常平店的粗盐也取消,它的存在冲击着盐税,盐税已经是雍王国的第一大财政收入。
  支撑着京兆以及各地官府的运转,更是支撑着西军六十万大军每月一百八十万贯的军费开支。
  打击私盐已是各地盐铁署的首要任务,惩处也极其严厉,几乎所有私下煮盐和贩运私盐的盐商都是全家抄斩,店铺卖私盐也要处斩,家人流放河西。
  扯远了,燕山路免税三年的通告在各州各县都公布了免税三年的雍王令,在整个燕山路大地掀起了极大的热潮,农民和商人欢天喜地,底层百姓更是敲锣打鼓欢庆。
  这道雍王令一出,立刻扭转了燕山路对西军的抵触态度,百姓脸上有笑容,开始有汉人百姓慰劳巡逻的西军士兵了。
  免税是争取民心最厉害的一招,底层百姓一半的收入都要交税,农民一半的收成也要上缴,现在突然免税,等于收入翻了一倍,底层百姓怎么能不欢天喜地,除了豪门世家外,民心开始逆转。
  至于盐税,以前燕山路每斤盐要三百文,现在直接降为每斤一百二十文,还有贩卖粗布、粗粮的常平店出现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税赋和物价的全面降低,让无数生活困苦的底层百姓看到了生机,也让燕山路底层百姓深刻感受到了西军和女真军的区别。
  当陈庆率大军离去时,数十万百姓沿途跪拜,由衷感激西军给他们带来的希望。
  此时燕山路已经由吕青山带来的大批官员接管,除了刺史和长史是由陈庆任命外,其他州衙中层官员和县衙官员都由吏部司任命,虽然牛皋出任燕山路经略使,但他不能干政,不光是牛皋,所有地区都是军政分家,泾渭分明。
  陈庆则离开了燕山府,率领十万大军返回了京兆。
  ……
  中午时分,临安的百姓都在悠闲地吃饭、喝茶,很多人都不时望着街头,这个时候,卖报郎们应该都出现了。
  当年报纸兴起时,群雄并起,临安城先后出现了十几家报纸,几年过去了,目前只剩下三家报纸称雄,老大自然是《京报》,时政新闻,纵论天下,一直就雄踞各报榜首,其他报纸只能仰其鼻息。
  第二家是《吴越商报》,由一批江南士族联手创办的报纸,主要以刊登各种商业信息为主,深受商人和牙人们的欢迎,第三家是《轶闻报》,这是一家专门刊登各种风流韵事的小报,虽然很低俗,却深受临安百姓的欢迎。
  有趣的是,很多读者三家报纸全买,每天的报钱就有几十文。
  这时,大街上传来了卖报郎清脆的喊声,“特大喜讯,西军收复燕山路!”
  酒客和茶客们纷纷起身向门口跑去,迅速将卖报郎围住,只片刻,卖报郎手中的报纸被一抢而空。
  头版头条便是“王师春夜入燕山”,这个消息着实让所有人震撼了,要知道,一个多月前还在刊登‘丰州血战草原狼’,讲述雍王率领二十万西军大战八万草原游牧骑兵的新闻,这才一个多月,西军便夺取了燕山路,圆了大宋王朝百年之梦。
  这个消息让全城百姓震惊,也让无数人欣喜若狂,这不光是收复失地的喜悦,而是汉人的军队开始反攻了。
  全城开始敲锣打鼓,欢庆胜利,这是继去年收复河北路后的又一次全民狂喜,整个临安城俨如过节一般,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心头。
  但对于很多深谙时局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却是更深层次的东西,金国真的衰落了,他们不仅守不住河北路、山东路这样的外围地盘,就算燕山路这种涉及切身利益的地盘都守不住了。
  收复燕山府这样的大事,朝廷却出乎意料保持沉默,就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或者是收复燕山府和他们无关。
  连天子赵构也保持沉默,也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提及此事,唯恐引发他的滔天怒火。
  ……
  入夜,西瓦子的一家小酒馆内,三名官员正坐在一起喝酒,一名官员是刑部员外郎沈江南,另一人是大理寺主薄陆振兴,还有一人是太常寺主簿范钧。
  沈江南喝了口酒道;“我今天收到一封信,是徐宏志写来的,他刚被任命为易州长史,带着妻儿去易州上任了。”
  陆振兴惊讶道:“他混得不错,居然出任长史,这是从前的通判,可是从六品啊!我记得他之前在临安只是八品小官吧!”
  沈江南淡淡道:“徐宏志资历足够了,只是他不擅长钻营,一直提升机会,在京兆就不看这些,进士出身,资历足够,那就可以出任相应的官职,京兆这种新朝廷,还没有结党成派,基本上都是唯才是举,机会很多,是出身寒门官员的福音。”
  “现在朝官走掉一半了吧!”
  “应该有了,前些天张浚上书天子,要求增加进士录取人数,就提到了朝官增减情况,说现在朝官人数不足三年前一半,影响到了朝廷的正常运走。”
  沈江南瞥了一眼一直喝闷酒的范钧道:“武良兄好像有心事?”
  范钧摇摇头,“我没有心事,我就在想这次西军夺取燕山路,金国居然这么容易被击败,这还是我们心目中那个强大的金国吗?”
  陆振兴笑道:“应该是西军更强大才对吧!”
  “西军强大应该只是一方面!”
  沈江南缓缓道:“关键还是金国衰落,它的国力跟不上了,女真就两百万人,这二十年死了多少青壮,它们还能有多少兵源?还有生铁,据说西军夺下大名府后,仓库里居然没有生铁,我估计燕山府也一样,关系到军事强大的兵源和生铁都没有了,金国小国寡民的弱点就暴露出来,现在看来,它被灭国只是迟早问题。”
  “有这么严重?”陆振兴不敢相信道。
  范钧笑道:“其实江南说得没错,丢失燕山路对金国意义重大,它们从此得不到汉人先进的技术,也没有优良的武器工匠,这其实是辽国和金国强大的重要原因,没有燕山府的工匠,恐怕他们连投石机都造不出来。”
  这时,掌柜跑来紧张道:“梅花卫又来了!”
  “呸!这些狗的鼻子还真灵。”
  店铺里走进几名梅花卫士兵,三人的话题变了。
  “烟雨阁李嫣嫣不行,燕子楼的阿美才能算是花魁,至少才艺比李嫣嫣高明得多。”
  “胡扯!李嫣嫣的点茶可是天下一绝,怎么比不上阿美,阿美就是琴弹得比较好而已。”
  “你才是胡扯,阿美琴棋书画哪样不精?”
  几名梅花卫士兵瞥了一眼他们,转身走了。
  沈江南叹了口气,“别的都还好,这种监视百官的下作手段,我真受不了,假如明天我去了京兆,你们千万不要奇怪。”
  陆振兴和范钧对望一眼,他们都知道,沈家做出了决定。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交接
  吕纲已经抵达临安,和胡云做了交接。
  吕纲年约三十五六岁,进士出身,性格稳重宽厚,颇有其祖遗风,他从主薄开始做起,做过主薄、县丞、知县,又升为宣州通判,但受到秦桧的报复,当通判不到两年,又再度降为知县。
  陈庆对吕纲十分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