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9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陈庆提升押司地位的真正目的,但县里的事情又需要有人去做,县工的作用就出来了。
所以蒋彦先的观点也并不完全正确,县令和县丞的敌人并不是外来的县工,而是本地的押司,县令和县丞要集中精力对付押司,一定会拉拢县工,让县工去做事情。
当然,陈庆也知道现在乱象比较多,这是正常的,有押司和县工两条鲶鱼在搅动,县一级的官场肯定不会平静,究竟效果如何,需要时间观察,如果确实行不通,再改也不迟。
陈庆轻轻叹口气,望着车窗外湛蓝的天空,其实不管他怎么改革,都改变不了帝国的内卷,历朝历代的动荡,都是因为内卷造成,改变它,真正的解决之道就是向外扩张。
海外还有那么大片的土地,还那么多丰富的物种,向外扩张,宋朝的大海船去了非洲和阿拉伯,航海技术已经不缺,他现在缺的是三万石的大海船,需要庞大的殖民人口。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奇人
马车停下了,外面是北大街,北大街的北面空地上便是原来太极宫旧址,现在正大兴土木修建新太极宫,包括新的官署,尽管面积只有唐朝太极宫的一半大,陈庆也从府库中拨付了三百万贯钱,现在看起来,三百万贯不够,至少需要五百万贯才行。
周宽建议拆除汴梁的皇宫,把汴梁皇宫的石材和木材运来,能节约至少一半的钱,但陈庆没有答应,现在还不是拆除汴梁皇宫的时候,再说,陈庆也在考虑将汴梁设为陪都,便于控制东方。
不过大兴城的皇宫倒是可以拆除了,把石材和木材全部运来京兆,至少可以节省一百万贯,一百万贯可以造二十艘三万石的大海船啊!
想到大海船,陈庆也深有体会,他的三万石坐船无论在长江、黄河还是沿海,航行都非常平稳,乘坐异常舒适,承载的货物和人也多,它代表了宋朝最高的造船技术,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造一艘要五万贯钱,还需要三年时间。
陈庆从去年开始,从内府拨付一百五十万贯,在福建路建造三十艘三万石大海船。
“回去吧!”
陈庆吩咐一声,马车起动,向官衙方向驶去……
回到官衙,陈庆刚坐下,晁清告诉他,刘大江来了。
刘大江是姚梅的小舅,姚梅告诉陈庆,刘大江会看面相,说姚梅将来贵不可言,让陈庆颇有兴趣,便让人把他找来。
“请他来见我!”
晁清转身刚要走,陈庆想起一事,又叫住他,笑道:“朝廷框架要进行大变动了,你听说了吧!”
“卑职已有所耳闻!”
陈庆缓缓道:“你们外面一百多人,现在叫秘书署,以后会归属于中书省,成为中书侍郎张晓的属下,但你和韦济不一样,你先去把他找来,这件事我先给你们二人说清楚。”
晁清跑去把韦济找来,两人站在陈庆面前,陈庆对他们道:“外面秘书署归属于中书省,但你们甲组的六人将剥离出来,成立一个新机构,叫做白虎堂,属于我直辖,白虎堂简单说就是审核规则的地方,所有的朝廷文书先到白虎堂,由白虎堂按照重要性分成甲乙丙军四大类,军类又分为上军和下军,上军要交给我处理,下军则交给枢密院。
实际上就是现在你们做的事情,因为甲乙丙三类政务文书关系到权限,甲类要出雍王令,乙类不需要通过我,直接出内政堂令,丙类不需要通过内政堂,由执政事笔的轮值相国直接处理,文书分类就由晁清和你的三名手下负责,韦济和手下则负责审核。”
陈庆又对韦济道:“所有颁发的政令,无论是甲类、乙类、还是丙类,你和手下就负责审核它们的合规性,内容不是你们的事情,由门下省审核,你们就负责审核这些文书有没有按照晁清他们的分类来严格执行,甲类必须有我的押印,乙类必须有内政堂大印,明白了吗?”
韦济躬身道:“卑职明白了。”
迟疑一下,韦济又问道:“可我怎么知道内政堂令是哪一类?”
陈庆笑道:“晁清在分类的时候会留一份底,每一份文书都有一个编号,雍王令和内政堂令都要保留这个编号,对应哪一类,他会给你们一份清单,一对照编号就知道,其实不看留底也知道,甲类文书肯定是以甲字开头,很容易辨认,所以你们事情稍微轻松一点,你们还得负责替我整理文书,和现在一样。”
“卑职遵令!”
“去吧!把刘大江请来。”
……
刘大江便是姚梅的小舅,年约三十五六岁,一直没有成家,无妻无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定的性格,在草原呆过整整十年,喜欢喝酒,喜欢去青楼找女人。
不多时,身材高大健壮的刘大江被领进官道,他躬身行礼道:“参见殿下!”
“不用客气,我们是亲戚,随意一点,请坐!”
刘大江坐下道:“殿下可是担心张曲那个混蛋,请殿下放心,我会盯住他,他敢有非分之想,看我不捶死他!”
刘大江和姚梅父母这两天就在为张曲之事烦恼,雍王一找他,他就立刻想到了这件事。
陈庆笑着摆摆手,“我不担心,不会有什么事情,我找你只是有点好奇,阿梅说她小时候你给她看过相,说她将来是富贵之人,我就想知道,你真会看相?”
刘大江笑道:“殿下太高台我了,我哪里会看相,我只是会看人而已,阿梅五岁的时候,绝美的相貌已经显露出来,我知道这么绝美的女人,不是普通人能娶,她夫君必然是大富大贵之人,张家那个穷酸人家哪里配得上阿梅。”
陈庆点点头,原来如此,道理虽然很粗糙,但一点没错,事实就是如此,像余樱和余莲这对孪生姐妹,天下独一无二,很小就被延安府知府献给了刘豫之弟。
“我记得你不是给颜骏做参军幕僚吗?怎么跑京城来了?”
刘大江摇摇头,“我只读过几年书,没有多少学问,哪里能做幕僚?我也不愿意总呆在一个地方,喜欢到处走,所以就跟随姐夫二人来京兆了,他们开酒楼,我负责卖酒,一个月赚五十贯钱,倒也自由自在!”
陈庆找刘大江其实另有目的,他早就发现这个刘大江是个奇人,虽然出生草根,却见识不凡,为人敢做敢当,敢于冒险,他很适合替自己去海外做事,晁昆有官职在身,不方便替自己做私事,这个刘大江就是最好的接替者。
“你想不想做船长,去南洋走一走,了解风土人情,购买奇珍异宝。”
刘大江眼睛一亮笑道:“不瞒殿下,我原名叫刘大原,因为大同那边容易接触到草原,但我一直渴望去大江大海,所以给自己改名叫刘大江,我太想去了海外了。”
陈庆呵呵笑道:“我就是说嘛!大同人怎么叫刘大江,你这个船长实际上是替我做事,我给你十艘大船,一千名精锐水军,再给你一万贯钱,你们出海去灭海盗,做贸易,寻找新的土地,寻找各种中原没有的物产,灭一支海盗,缴获的财富分给你们一半,但你们可不能成为海盗,破坏商道。”
“请殿下放心,我绝不会做伤天害理之事!”
陈庆随即封刘大江为县伯爵、游击将军,三天后,他率领一千水军出发前往襄阳,他们将在那里乘坐十艘万石海船前往泉州。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航道
科举后不久,陈庆来到了陕州视察,随着雍王国管理的疆域不断扩大,陈庆也越来越深刻感受到了交通和通信限制对管理庞大疆域的影响。
通信方面已经有所改善,通过鸽信、鹰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在各地恢复北宋时期的驿站,鼓励发展民间快递业,他们有足够的战马,最快的金牌急脚递通过不断换马,便能以日行四百里的速度送信,关中发出的官文,只要十天时间就能抵达扬州。
这是最快的速度,但成本也最高,适合紧急公文或者商业信函,比如商人在京兆柜坊办理扬州取钱,柜坊就通过金牌急脚递将存单中的一份底单、押密以及半截玉珮等重要信息送去扬州柜坊,商人到扬州后,就能在扬州柜坊轻松取几千贯钱甚至上万贯钱,虽然柜坊收取的牙佣钱要数十贯,但相比千里迢迢运钱去扬州的安全和运费,几十贯钱真不算什么,商人也愿意出这笔钱。
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都要修直道或者官道,就是为了改善交通运输,缩短通信时间。
雍王国的官道很完善,四通八达,这也得益于北宋在唐朝的基础上大力修缮官道,但关中和中原地区的水运却一直是个大问题。
水运极其重要,大宗物资运输基本上都靠水运,陆路运输成本太高,陈庆也极其重视水运,大量物资可以通过渭河和天宝渠从黄河直接用船运到京兆。
但黄河水运有一个很大的肠梗阻,从秦汉以来一直就严重影响中原、河北到关中的航运,那就是陕州的三门峡。
陕州的黄河上,有两块小岛一般的巨石横卧在水面上,巨石是岛,搬不走的,两块巨石和两岸之间就形成三条急流水道,像三座水门,故名三门峡。
三座水门分别叫做鬼门、神门和人门,鬼门险恶,神门湍急,人门和缓,往来船只大多从人门通过,但人门水下暗礁交错,河中巨石屹立,漩涡重重,行船困难,事故常发。
开元年间,宰相裴耀卿在三门峡以东修建集津仓,又在三门以西修建盐仓,另外在陕州西南修建太原仓,他组织大量民夫在东西两仓之间开凿十八里陆路,漕运粮食到三门峡以东存放在集津仓,再通过十八里陆路运到三门峡以西进入盐仓,这样就避开三门峡之险,然后再以漕船运往京师。
到了天宝三年,陕州太守韦坚再度治理三门峡,在岩壁上重修栈道,由纤夫挽绳拉船通行,运输粮食货物不用再走陆路,用小型船只也能运过三门峡。
但就算有纤夫,吃水深的大型船只依旧无法通过人门,只要是水下有礁石,吃水深很容易触礁。
陈庆从河北运送物资的万石海船就无法通过三门峡,在陕州换成小船通过三门峡,然后再换三千石的货船前往京兆,要两次卸货装货,非常麻烦,而且很容易触礁,人船货皆毁。
很多商人在陕州这一段不得不改走陆路进关中,再走水运,以防止货物损毁。
随着雍国建立,已决定在京兆定都,那么三门峡的航运治理就势在必行了。
陈庆在工部侍郎吕纬的陪同下,站在黄河边的高山上,远远眺望着两块巨大的岩岛,但在岩岛的前面,还有一块俨如鲨鱼翅一般的巨型岩石,正是它存在,使水流变成格外湍急和不可捉摸。
吕纬指着远处的鲨鱼翅道:“那块巨石使水流变成格外湍急,格外诡异,船只经过它时,稍不留神就会被水流带进鬼门或者神门,那就是九死一生了,必须凭借掌舵人高超的技术才能将船只带去人门。”
陈庆感觉这话有些危言耸听,眉头不由微微一皱道:“我们第一批从燕山府运来的财富用了几千艘小船通过三门峡,无一损毁,难道每艘小船的船夫都有高超技术?”
吕纬微微笑道:“除了技术高超的船夫外,还有另一种办法可以使船只平安渡过人门。”
“什么办法?”
“殿下能看到对岸的山崖吗?”
此时太阳高照,河面雾气消散,使人格外看得远,陈庆的目力过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