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9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对周宽道:“昨天和村民聊天时,我才知道他们大部分都来自黄泛区,他们都愿意来琉球,原因是家乡什么都没有了,只能在异乡给人做佃户,当苦力,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招募黄泛区的百姓,士兵也是一样,让家乡在黄泛区的士兵来琉球驻扎,把他们家人接过来,他们留下来定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殿下这个想法不错!”周宽赞许道。
陈庆又笑道:“但把招募年轻日本国女子嫁给未婚士兵,倒也是不错的办法。”
陈庆随即令人把晁昆找来,不多时,晁昆匆匆赶来,陈庆便把招募日本国年轻女子的想法说了一下。
晁昆想了想道:“完全可以操作,当时招募时,很多人家都想把女儿也送来,我们只要青壮男子,如果是招募女工,我知道肯定会有很多女子要来,第一批招募两千人没有问题。”
周宽又问道:“但会不会引起日本劳工的骚动?”
晁昆笑道:“参政事放心,城池修好,两万日本劳工就会北移,去几百里外的另一个河口开辟新的定居点,等日本女工到来,这些男子早就不在这里了,这些女工做纺织不错,有了年轻女人,士兵们就能成家,生儿育女,安心留下来。”
陈庆一锤定音,“就这么决定了,下次去日本国,招募第一批两千女工!”
……
陈庆在琉球大岛呆三天,他没有等到高人土人首领前来拜见,便授权给晁昆作为自己的代表和高山土人缔结互不侵犯协议。
这其实是很务实的做法,如果陈庆把高山土人视为自己的子民,那就谈不上什么缔结协议了,虽然得了面子,却留下了隐患。
高山土人实际上并不是雍国子民,他们也不会听取任何的雍国法令,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刚开始的时候,移民不多,或许还能相安无事,可当移民越来越多,高山土人的猜忌和不安全感会以日继增,迟早会爆发冲突。
所以早早的缔结互不侵犯协议,双方都严格按照协议来办事,这对打消对方的猜忌和不安全感大有好处,这就等于有了一个界限,只要移民不超过这个界限,对方就没有什么担忧。
当然,当移民足够强大时,条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高山土人自然会主动依附,成为雍国的子民。
三天后,陈庆起程离开了琉球岛,返回泉州。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述职
当陈庆的四艘大船驶入泉州港海湾时,陈庆意外发现海湾里多了不少万石大船,虽然挂着赤底黑龙旗,但总是感觉有一点不一样,旗帜有一圈黄边,和正规的西军大旗不一样,桅杆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眺望吊斗,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旗帜,这一般是远洋船队才会有的装备。
陈庆忽然明白了,这一定是刘大江的船队回来了。
刘大江的船队是陈庆的私军,一千士兵已经不在西军的编制内,连十艘大船也是陈庆的私人船只,他们虽然作战时都会穿上盔甲,但回港后,都会换回普通人的服饰。
此时,刘大江已经得知雍王到了福建路,又去了琉球大岛巡视,他几乎每天都会来码头打听消息。
中午时分,刘大江正在码头的一家酒馆里吃饭,忽然听到了‘当!当!当!’的钟声敲响,他顾不上把饭吃完,丢下一把钱便向码头跑去。
他看见码头上停靠着一艘巨大的海船,比万石海船还要大无数倍,他顿时高兴得挥舞拳头,这是雍王殿下回来了。
刘大江连忙奔了上去,被士兵拦住了,里面是警戒区,普通人不得入内。
刘大江连忙取出雍王给自己的金牌递上去,“我是雍王殿下的外戚,替我禀报殿下,刘大江求见!”
士兵见对方居然拿着雍王殿下的金牌,便点点头,拿着金牌跑去禀报了,片刻回来,把金牌还给刘大江,“请随我来!”
不多时,刘大江被带到陈庆面前,他上前躬身行礼,“卑职参见殿下!”
陈庆点头笑道:“刘总管辛苦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卑职前天回来的。”
“等会儿吧!我稍微安顿好后,再听你的汇报,希望消息让人振奋。”
“肯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陈庆点点头,让亲兵先招呼刘大江,他带儿子坐上了马车。
“舅父!”
刘大江忽然听见有人喊自己,一回头,在一辆大车的车船处看见了外甥女姚梅,他又惊又喜,连忙上前道:“阿梅,你也来了!”
姚梅心中才惊讶,她一直以为舅父在京兆和自己父母一起开酒楼,没想到居然在泉州遇到了。
“舅父,你怎么会在这里?”
刘大江挠挠头,“殿下没有告诉你?”
“没有,官人没有说过舅父的事情。”
“我在替雍王做事呢!做海外贸易,我也刚从南洋回来。”
刘大江从怀中摸出一颗鸽卵大的明珠,笑着递给外甥女,“这个给你!”
刘大江无儿无女,最喜欢姚梅,一直把她当做是自己的女儿,姚梅接过珠子,“谢谢舅父!”
这时,马车启动了,姚梅连忙道:“舅父出海一定要当心,不要冒险,要保重自己!”
刘大江点点头,鼻子有些发酸。
……
一个时辰后,刘大江被亲兵带进了陈庆的临时书房,见了礼,陈庆摆手道“坐下喝口茶,再慢慢说。”
有使女进来上了茶,刘大江喝口茶润润喉咙,这才把几个月的发生的事情,详细向做了汇报。
陈庆听得很专注,他沉吟片刻问道:“短短几个月居然剿灭了近二十支海盗,怎么做到的?”
刘大江迟疑一下道:“实际上我们用了诱骗的手段,他们的鼻子比狗还灵,只要海上有落单的商船,就一定会被他们发现,他们也一定出现。”
陈庆呵呵笑道:“你们假扮落单的商船?”
“正是!”
刘大江有些难为情道:“虽然有些不光彩,但非常有效,基本一用一个准。”
陈庆摇摇头,“你要记住了,战场没有光彩,只有胜负,三十六计就是教你用各种所谓不光彩的手段干掉敌人,一旦光彩了,就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惨重伤亡,这种将领我一定要罢官撤职。”
“殿下教诲,卑职记住了,事实上,我们一直都执行殿下的命令,所有海盗赶尽杀绝,不留活口。”
“很好,就凭你严格执行我的命令,我也要给你一个奖励。”
陈庆从桌上取了一个长条盒子,递给他笑道:“这是航海的宝贝,你可以打开看看。”
刘大江小心翼翼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黑皮管子,长不到一尺,一头粗,一头细,他一头雾水,这是什么?
陈庆笑道:“这叫望远镜,可以查看远方的情况,对你们寻找岛屿,查看远处船只都很有用!”
陈庆取过望远镜,给他示范一下,又递给他,刘大江效仿着用望远镜向海湾望去,他顿时一震,惊得他差点把望远镜扔掉了。
他惊呼道:“这……这就是千里眼啊!”
陈庆笑眯眯道:“也可以叫它千里眼,怎么样,很实用吧!”
刘大江舍不得放下,一看再看,他最后小心翼翼收好,再三感谢道:“这真是航海的宝贝,卑职要做一个链子,挂在脖子上,但卑职想给眺望员使用,殿下允许吗?”
陈庆暗暗竖起大拇指,这个刘大江还真是一位拿得起放得下之人,他欣然道:“物尽其用才是好东西,以后我再送你一支。”
“多谢殿下成全!”
陈庆喝了口茶,又问道:“那些海盗都没有老巢,是什么缘故?”
刘大江想了想道:“卑职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海盗自身的原因,他们很多并不是真正的海盗,而是南洋各国的渔民,抢到财物后都跑去大吃大喝,花天酒地,剩下的钱给家里。
第二个原因就是不信任,尤其海盗头子,他们得到的财富都是金银珠宝,藏在岛上他们害怕被同伙出卖,财宝还是放在自己手上可靠点,所以每艘海盗船都会有一间秘舱,专门放置海盗头子的财宝,我们每次俘获海盗船后,首先就是寻找秘舱,不过也好找,入口几乎都在海盗头子船舱里。”
“南洋还有多少海盗?”陈庆又问道。
“卑职也不太清楚,听说最多的时候有上百支海盗,这几年宋朝去南洋的商船少了很多,海盗也少了,如果以后海上贸易繁荣,海盗一定还会不断出现,正如卑职之前所言,他们其实大多是南洋各国的渔民,有利可图时就会变身为海盗。”
陈庆点点头道:“打击海盗就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你要带领船队做两件大事,第一,详细探查吕宋大岛,了解它的资源、淡水、土地以及当地的土人情况,寻找到一个最佳的移民落脚点,最好在河口附近,这就是你们的第一个任务。”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线索
刘大江点点头,“卑职记住了,实际上我们去过吕宋岛,倒是没有遇到土人,不过也没有仔细探查,我们接下来就去吕宋岛。”
“然后是第二个任务!”
陈庆铺开一张晁昆绘制的南洋地图,虽然不像后世那么准确,但依旧能大致分辨出来。
“探查完吕宋岛后,你们去三佛齐王朝,你扮做商人向他们国王购买一片土地,我告诉你是哪个位置。”
陈庆指着一条长长海峡道:“这条海峡是通往天竺、大食的必经之道,北面这个半岛你把它买下来,就算买不了全部,也要买下一半,关键是要有淡水,我要在这里建立南洋贸易署。”
在南洋获得一片土地作为海外贸易的根基,这一直就是宋明两朝的心愿,历史上真正实现这个心愿的,是明成祖朱棣,他以旧港为中心建立了旧港宣慰司,虽然和三佛齐的华人政权有关,但它确实是明朝官方机构。
陈庆要刘大江买下的半岛,自然就是后来的马来半岛,此时它属于三佛齐王朝的地盘。
刘大江想了想道:“其实以我们的实力,完全可以占领南洋的任何岛屿,何必花那个钱去购买?”
陈庆笑了笑道:“我当然知道可以直接占领,但上兵伐谋,做事要讲究策略,要眼光长远,尤其土地疆域的扩张更要讲究合法性,你把土地买下来,然后再转卖给雍国,那么这片土地就是雍王国的合法土地了。”
刘大江点点头,“卑职的向导官张九公也说过,三佛齐王朝的疆域太广阔,并没有疆域意识,对三佛齐统治者而言,卖一块土地给商人,换取巨额财富当然可以,反正需要的时刻还可以再重新夺回来。”
“对!就是利用他们占便宜这个想法!”
陈庆赞许道:“如果官府出面去买,他们肯定会有顾虑,害怕身边出现一个强大的邻国,不一定会卖,但如果是商人购买,他们就会有喝血吃肉再啃骨头的想法,他们就会出售土地,我要就是他们这份出售契约。”
刘大江恨不得立刻就出发,他当即道:“卑职一定替殿下拿下这片土地!”
……
临安进入了盛夏时节,酷暑难当,大街上仿佛流火浮动,空气都要燃烧起来,走一步都汗流浃背,除了最底层的百姓还忍着酷暑在为生活奔波外,其他民众都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没钱的蹲在家里避暑,家里条件不错,就挤在各个茶馆里喝冰饮乘凉。
除了最底层的百姓外,唯一还在大街上出现的人,便是梅花卫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