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齐帝国-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年之后,陈轸却以楚国使臣的身份,再次站在了齐国的朝堂上,这不得不说是十分的讽刺。
  陈轸笑道:“多谢齐王关怀,臣此行是为了我楚国联合齐国讨伐秦国而来。”
  齐宣王脸色大变冷哼道:“如果是陈轸先生来,寡人欢喜不已,但是楚王的话寡人可不想听。免得又是派人来辱骂寡人!”
  陈轸心中叹气,心说这差事果然不好办啊。他叩拜道:“齐王息怒,我王实在是受人蒙蔽……”
  这时苏代出列冷笑道:“呵呵,楚王受人蒙蔽,于是我齐王就要平白受人侮辱。如今楚国有求于人,我齐国还要帮你楚国出兵。
  你楚国把我齐国当成什么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娼妓么?
  娼妓尚且还图些钱财呢!我齐国图什么?哪天楚王再被人蒙蔽,再来骂我们齐王一顿么?真是笑话!”
  齐宣王道:“我外相苏代此言稍显粗陋,但是确实是这个理啊!楚王没有表示,寡人实在难以向我齐国军民交代。”
  陈轸再拜道:“臣带来五车各色金银,还请齐王笑纳……”
  内相田婴打断道:“我齐国最不缺的就是金银!楚王想要,我齐国回赠他十车如何!”
  陈轸毕竟不是凡人,起身冷笑道:“相国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此事也就算了。我楚国倒不如彻底和秦国联手,与韩国、魏国一起攻打齐国。却不知齐国如何应对?”
  陈轸这话直击要害,这也是齐国君臣所担心的。所谓讨价还价,就是要手中有筹码才行。
  陈轸和苏代都是当世一流的纵横家,才学与张仪、苏秦不过一线之隔。
  这场外交博弈齐国一方其实是苏代掌握着节奏和火候,他此时一看明显火候已经到了,这陈轸也不是好对付的,于是赶紧出来打圆场道:“陈轸大夫说笑了,真要那样楚王的面子岂不是丢尽了。说起来我齐国所要的实在并不多,只是泗水以西的楚国土地,也就是邳城而已。”
  邳城也就是三国时著名的下邳,吕布、刘备都曾占据此地,即今日江苏徐州东面的邳州市。
  这块土地并不大,对楚国也并不十分重要,但是这其实是田地和孙膑为了下一步吞并泗上诸侯做的准备。
  得到这块土地之后楚国在泗水西岸就再也没有土地,将来齐国就可以依托此地和楚国讨价还价。
  陈轸见目的达到也就不再纠缠,笑道:“苏外相这话才是正道,我王授予我临机专断之权,这邳城可以给齐国。我们这就签署国书如何?”


第32章 归巢居
  齐国朝堂这边唇枪舌剑,齐国的市场里却是一片繁华。一栋豪华、壮丽无比的木质建筑矗立在城中最繁华的地段,正是田地斥巨资为羽楚兴建的——归巢居。
  归巢居是田地取的名字,对外是表示宾至如归,对内则是对羽楚的表白——我这里就是你的归处。
  羽楚当初听到田地如此解释后,红着脸故作镇定道:“这名字……还行吧……”嘴角却忍不住得上扬。
  这是一栋木质结构的五层高楼,占地至少数千平米,装饰精致而典雅。
  田地言出必行,拿着肥皂和铸币的巨额利润,建起了这座战国时代最豪华的酒楼。
  整体都是由墨家玄明组织设计和修造,而且为了作为情报集散地,暗地里的功夫也没少下。
  如今这楼中从大厨到侍者乃至于卖艺的舞姬、歌姬、乐师,清一色都是墨家的可靠信徒,可谓针扎不进、水泼不入。
  田地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对木质建筑驾驭的炉火纯青,以及墨家强大的动员能力。
  这样一栋建筑,墨家竟然几个月就建造、装饰完毕,各色人员全部配齐。
  田地将包子、炒菜、烧烤等等现代饮食都告诉了庖厨,样样对战国来说都是新奇无比的东西。
  所以如今刚刚营业十几天,就已经火爆无比。为了限制客流和割贵族的羊毛,十几天内菜价已经翻了好几番,但是依旧阻挡不了齐国贵族和大商巨贾们挥金似土。
  而田地此时则正在厨房外面的太师椅上悠闲的躺着,这是他特意找人制作的。温暖的阳光洒在脸上,田地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突然田地只觉头顶被什么砸了一下,他抬起头,却看见那位漂亮的化学老师正掐着粉笔瞪着他。周围的同学们则哈哈大笑起来。
  田地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自觉的拿起书上后面站着去了。
  老师摇着头笑道:“你说说你,你发表的关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文章都登上了学术期刊,可是你偏偏要学工科。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这是,田地突然觉得有人在自己耳边轻声喊道:“太子……好了……”
  田地这才迷迷糊糊清醒过来道:“啊?好啦?”
  厨子把他引到厨房里,掀开白布,眼前木盒里装的正是——豆腐。
  豆子在公元前是全世界很多地方的主食。尤其是我国先秦时代,小米和豆子是两大主要粮食作物,至于小麦其实到战国后期石磨普及后占比才逐渐提高。
  不过历史证明豆子并不适合做主食,这是因为豆子蛋白质和油脂含量过高,而淀粉含量相对较低。
  要知道我们每天需要最多的营养其实就是淀粉,它是身体运动的能量。
  人成年以后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就没那么多了。过多摄入反而会导致肾脏、肝脏负担过重,造成尿酸、通风、肥胖等疾病。
  而且豆子的植物蛋白,人体吸收起来并不容易。所以豆子吃多了人就爱放屁。
  它更适合做副食,也就是菜,不过这也就要求对它进行二次加工。
  于是豆腐和豆芽就应运而生了,经过加工后豆子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消化系统吸收。
  豆腐的加工其实很简单,水磨将煮熟的豆子加水磨成豆浆,外壳等不容易吸收的部分变为豆腐渣去喂猪。然后将豆浆煮沸,将豆油在表面形成的油皮挑出。
  而后关键在于卤水造成的凝胶反应。所谓卤水也称盐卤,其实就是海盐煮制过程中,将盐结晶析出后剩下的水。
  里面含有氯化钾等物质,大量摄入有一定毒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就是喝卤水自杀的。这些成分也是粗盐里苦味的主要来源。
  不过加少许到豆腐里,就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得豆浆中的蛋白质凝胶沉淀。
  之后只需要把沉淀后的水分经过布和木盒的挤压过滤析出,豆腐就做好了。根据水分多少,就有了豆脑、豆腐、豆干等。
  豆芽则是把豆子铺在一层层布的中间,让布保持湿润和温暖,几天后豆芽也就做成了。
  田地用勺子和刀切下来一块,加上面酱和葱花,吃到嘴里不仅感叹——好怀念的味道。
  他近来十分空闲,倒是有机会改善一下生活质量了。(先秦时代已经懂得用大豆和面腌制面酱,也会加入各种菜和肉,这是当时前线士兵和普通百姓日常主要的菜品)
  这时,羽楚走了过来看了看田地陶醉的样子笑道:“什么东西呀?咦?这就是你说的豆腐?给我尝尝……”
  田地用勺子挖了一块调好味的豆腐喂给羽楚,羽楚红着脸张嘴吃下道:“嗯……入口即化,还有这浓浓的豆香味,真不错!”
  田地笑道:“这不过是最简陋的吃法,回头你让庖厨勾芡出来一些浓浓的肉汤,浇在没压水之前的豆腐脑上,再撒上一些葱花——那味道才叫……哎呀不行,口水流下来了。对了楼上那几个小子还没走呢?”
  羽楚点点头道:“嗯!似乎在聊天,你上去不?”
  田地摇摇头道:“算了,我上去他们还聊什么,别让他们知道我来了,不过找人在外面听一下他们聊什么。
  你把这些豆腐,切成丸子大小的小块,浇上调味料端给你店里的那些大主顾们。
  记住,一桌只给一两块。
  就说:让他们品尝一下新菜。剩下的加上五花肉,用花椒粉、葱花等炖一下。然后老规矩——拍卖。”
  归巢居每次推出菜品,都会这样先给一点让部分人品尝一下。
  把他们馋虫勾出来之后,然后拍卖。吃到的还想再吃,没吃到的看别人吃也想尝尝,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而且还避免了商家自己坐地起价,背上奸商骂名的尴尬。
  这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一招,是田地从近代圆珠笔和各种奢侈品的营销中学到的。
  虽然很多菜品过几个月其他酒肆也会学过去开卖。不过这就像每年奢侈品出新一样,总有不差钱的想提前尝试并且向别人炫耀。
  尤其是在权贵云集的归巢居,有时候那争的根本不是菜,而是面子。
  田地恰恰割的就是他们的韭菜。从赚穷人那牟取暴力,那是缺德。
  从富人手里赚钱,那才叫本事。看着这些人为了这成本不值一钱的东西一掷千金,田地不禁露出了一丝奸诈的笑容。


第33章 战国四公子
  归巢居总共五层高,每高一层面积就小一些,级别也就提高一级。
  到了顶楼,就只有一间雅间,其高度早已高过临淄城墙。站在露台上,脚下是熙熙攘攘的临淄城,远处遥遥可望到城外的系水和山川田野,那真可谓是视野开阔、风景秀丽。
  而此时栏杆边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就是内相田婴之子,后来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
  下垂手坐的是田威、田触、田达,史书上将他们称之为触子、达子,都是见于史册的齐国将领。他们同时也都是田氏宗族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几个公子哥。
  田威拿起一个包子道:“文哥,这一顿你可破费了。我听说今天这菜价又涨了三成啊,这一桌子菜都快赶上一桌子金银了。”
  田触嘴里嚼着裹面衣炸鸡腿笑道:“那也值!这里面的菜品那都是闻所未闻,口味、香气也是诱人无比,而且……”
  田达神秘兮兮的低声道:“运气好的话,还能一睹老板娘的绝世风采……”
  田威倒是稳重一些道:“敢惦记太子的女人,不想活了?”
  田达砸了砸嘴道:“啧,这叫仰慕。不敢惦记,看一眼也是好的。听说这位羽楚姑娘乃是舞姬出身,舞姿那也是名动邯郸啊。唉……要是让我能一睹风华,真是死也值了。”
  一直站在窗边饮酒的田文却冷哼道:“好了,说正事。你们也加冠了,今年策论大考,也参加一下吧。”
  田达一脸嫌弃道:“谁和那些穷酸一起,要想做官,找我爹去要就是。你文哥儿将来不也要承袭丞相之位么?”
  田文摇摇头道:“过去或许是,将来未必。孙膑先生力推变法,如今不动声色已经稀释了宗族的权力,下一步或许……我劝你们还是多多积攒些真才实学,未来的齐国不是有宗室出身就足够了的。”
  实际上各国变法核心无非三条:废除井田制,奖励军功,废除封君和贵族特权。最难的就是后两条,商鞅、吴起都是死在这上面。因为这必将触及旧利益集团的利益。
  夏商周时代,华夏文化圈其实只是占据了河边适宜耕作的平原,与周边蛮族以及各种其他文化处于杂居状态。
  由于这些华夏聚居地犹如散落在盘子中的水滴一般,各自发展。
  所以他们臣服天子其实只是相当于认了个大哥,王庭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制,新占领的聚居地也会分封新的诸侯——这就是分封制诞生的历史背景。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