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齐帝国-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优点是在平原旷野作战时优势明显,可以有效抵御骑兵和战车。
  缺点是灵活性较差,依赖人数和战阵。在山林和攻城战时战斗力比较低下,也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田地曾设想以长枪兵替换大戟士,这样枪杆能够加长,或者可以为枪兵提供一个小盾牌。
  但是试验之后田地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大戟给士兵提供的安全感远高于长枪。而安全感则是士气的重要保证。
  很显然长枪虽好,但是对士兵的素质要求更高。而且看着兵器库里堆积如山的大戟,田地只能表示先凑活用着吧。毕竟提前暴露全部底牌也是不好的。
  更何况齐国军队的装备与其他国家军队比起来已经相当土豪。
  细心地人看过秦始皇兵马俑都会发现——秦国步兵没有头盔、臂甲等辅助盔甲,只有保护身体的一副鳞甲。
  要知道这可是担任秦始皇禁卫的精锐军团,普通二流军团的士兵怕是要裸奔了……


第53章 妇人之仁?不存在的
  弩兵,装备护身轻甲,一张小圆盾,一张弩,一把护身短剑,随身携带大约五十支箭矢。弓兵,装备相同,只是弩换成了弓。
  两者的区别在于弩兵虽然射程较远、精度较高、杀伤力更强,但是射速较慢、只能平射或者小角度抛射。
  而弓兵射速则至少是弩兵的三倍以上,也可以45°角越过前方步兵的头顶杀伤敌方。
  此外弩兵的培训也比弓兵简单的多,一个普通农民也可以在几分钟内学会使用弩,而一个合格的弓兵则需要经过数年的训练。
  这也是秦国大面积淘汰弓兵、使用弩兵的原因。而当战争烈度下降之后,弓兵的比例又会逐步超过弩兵。
  因为很显然,在大规模作战时,弓兵的作用要远超弩兵——除非没有足够多合格的弓兵可用。
  正如前文所说,各兵种以100人为单位组成一个方阵,方便将领指挥。
  两个大戟士方阵,一个跳荡方阵,一个弩兵方阵,一个弓兵方阵,组成一个称为营的基础指挥单位。
  无数营组成阵型后,以跳荡先行接敌,抵挡敌方箭矢并投射梭镖杀敌。
  与此同时弩兵在跳荡间隙释放两轮轮弩箭后迅速后撤到阵型后方待命。
  敌人接近后,跳荡并不与敌人厮杀,而是从大戟士间隙中迅速退到阵型后方。
  大戟士上前稳住阵型。由于大戟士一般难以主动冲击——这会破坏阵型,所以常常杀伤率并不是很高。
  这时弓箭手开始发威,不断抛射杀伤敌军后队。同时跳荡和弩兵填补战阵空隙,或者伺机向侧翼运动包围绞杀敌军。
  燕君平集结了跟随他到孤竹的燕国旧贵族,以及倾尽钱财招募来的雇佣军、死士与齐国新军展开激战。
  然而,吴起当年首次在河西以五万魏武卒方阵,轻松击溃秦军四十万大军时就已经告诉天下一个真理——
  乌合之众在训练有素、采取阵战的精兵面前不过是一堆堆送上门的人头。
  结果很显然——燕军完全被碾压,燕君平死于乱军之中,燕国旧贵族被屠戮殆尽。燕国王室女子罚没为奴,男子全部被杀。
  不过很快传来消息,燕君平的君后姬狐带着年幼的太子逃到了辽东半岛的箕子朝鲜。
  所有人都建议直接向箕(激)子朝鲜要人。田地却不以为然道:“算了,不过是孤儿寡母罢了。”
  有人赞扬田地的仁慈,也有人腹诽田地的妇人之仁。却只有少数聪明人能看出,田地这一招的深远,乃至于——恶毒。
  而燕地的百姓对于这场战争和燕国前太子的死亡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关心。
  燕国的王室早已尽失人心,齐国新法正带给百姓全新的生活。
  这就是世态的炎凉,在那个现代民族观念还未形成的时代,大多数平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谁统治着他们。
  甚至不少人都对燕国太子平的这次挣扎嗤之以鼻,认为是他不识好歹、恩将仇报。
  这也正是田地当年力主保留燕国宗室和宗庙的原因…——诛心永远比杀人效果要好。
  周王室硕果仅存的同姓封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几个月后,春暖花开。车队缓缓行驶在道路上,不过田地的车架却出奇的平稳。
  细看才能发现,他的车子轮子上方被几道弯曲的钢板撑起——这是最简单的避震器,钢板弹簧。虽然无法完全避免震动,却足以让坚硬的颠簸变得平顺。
  田地暂时搞不出性能优异的螺旋弹簧,于是只能用技术要求更低的钢板弹簧代替。这也是为了让受伤的钟剑心更舒服一些紧急搞出来的。
  车厢里钟剑心此刻正靠在车厢的拐角,抚摸着已经大好的伤口暗自神伤。


第54章 主仆?姐弟?情侣?
  田地懒洋洋的靠在软垫上道:“剑心姐,你在伤心什么呢?”
  钟剑心喃喃道:“这些伤会留下疤痕的……”说着还往下拉了拉袖子,不让田地看见小臂上的疤痕。
  田地戏谑的笑道:“别拉了,给你处理伤口的时候该看的早就都看光了。”
  钟剑心红着脸气呼呼往田地脸上扔了一个枕头,撇过脸去不去看田地。
  田地则顺手把枕头塞到脑后,笑道:“放心吧,剑心姐,以后你的夫君要是因为这个嫌弃你,我替你揍他。”
  钟剑心做了个鬼脸,比着小拳头道:“用得着你么?我就能把他打成猪头。不过……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嫌弃吧……”
  田地突然爬过来,一脸严肃握住钟剑心的手,把钟剑心吓了一跳。
  只见田地信誓旦旦道:“剑心姐,你放心,实在不行不还有我兜底呢么?”
  钟剑心先是一愣,然后脸上羞得通红,不过转瞬间就反应过来田地是在开玩笑。
  她一脚把田地踢开气呼呼道:“滚!混小子,谁要便宜你。还兜底,搞得我真的没人要似得。你就这么勉强啊……”
  田地躺在车板上哈哈大笑,片刻后他抬起头,却见钟剑心抱着腿气呼呼坐在那里,眼泪珠直在眼眶里打转。
  田地这才爬起来道:“剑心姐,谁会嫌弃你呀,只怕是自己配不上你罢了。别生气了……”
  钟剑心蹭了蹭脑袋,把脸埋在臂弯里,不去搭理田地。田地见状只好拿出撒手锏,他捏住钟剑心的衣袖,摇头晃脑撒娇道:“剑心姐……好姐姐……别生气了嘛……”
  钟剑心一个激灵抬起头,笑着打掉田地的手道:“哎呀,好恶心啊,都快加冠的人了,害不害臊!还跟小时候一样呢?我才不理你呢!”
  田地却不罢休,接着捏着钟剑心的衣袖满地打滚。不一会儿钟剑心实在受不了了,这才笑着答应道:“好啦!我不生气了!”
  田地这才收起傻子一般的小儿状,哈哈大笑起来。钟剑心蹬了他的腿一脚,嗔道:“真烦人!”
  田地或许自己都没有发现,除了母后,只有在钟剑心面前他才能表现得如此真性情。
  哪怕羽楚和纯熙,都无法给予田地这样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返回临淄后,田地呈上新打造的两把宝剑。一把名为“尚方”献给齐宣王,一把名为“凤仪”献给王后钟无艳。
  这两把宝剑不但剑身千锤百炼、吹毛断发,而且装饰极其奢华。
  黄金、珍珠、宝石以极为华美的方式镶嵌在剑鞘、剑锷、剑柄之上。
  齐宣王和钟无艳拿到之后都欣喜无比,如此剑锋犹如寒霜的宝剑,是青铜剑绝对无法比拟的。不过齐宣王更喜欢剑鞘,而钟无艳更喜欢剑本身而已。
  群臣山呼道:“恭喜我王和王后得此神兵,恭贺我齐国得此神兵!”
  齐宣王自然是十分高兴,大大赞赏了田地。在田地借着孙膑之口阐述了冶铁新政和贸易新政后,齐宣王很快就同意了,大臣们对于新政的想法也大为赞赏——除了那些原本垄断着齐国冶铁业的权贵们。
  当然,他们绝对无法公然反对,因为新政并没有禁止他们什么。
  甚至他们愿意的话,也可以去燕地仿制新型高炉,并且开矿冶铁。
  他们唯一被剥夺的是垄断的地位,也就等于被剥夺了高额的利润。
  他们唯有暗自把这份不满埋藏起来,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第55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久之后,消息传来。秦王赢驷驾崩,谥号为惠文,史称秦惠文王。
  这位在商鞅变法中长大的国君,作为太子时曾经公然反对商鞅变法,导致其两个师傅被割掉了鼻子。
  然而,他继位后在车裂商鞅的同时却坚持推行新法。他粉碎了旧贵族的兵变,夺回了秦国失去百年的河西之地,攻灭了义渠和巴蜀。
  同时重用张仪,将韩魏楚这三个拦在秦国东出道路上的强国逐个蚕食击败,让他们臣服于秦国。他为秦国东出函谷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太子赢荡继位后,甘茂和樗里子位列左右丞相。原来的相国张仪被驱逐,自此一代纵横家张仪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次年病逝于家乡魏国。
  历史上对秦武王颇有偏见,其实这个王只是性格刚猛鲁莽了一些而已,这些只是性格上的缺陷。但是其才智、心胸都堪称一流。
  秦武王继位后平定了巴蜀的叛乱,紧接着就准备继承秦惠文王的遗愿准备东出。
  当年张仪曾经向秦惠文王献计:“下兵三川(黄河、洛水、伊水一带,也就是韩国重镇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来的出处,曹操、荀彧只是引用了典故而已。)
  秦武王虽然讨厌张仪,但是十分同意张仪的这个见解,他对樗里疾道:“寡人生于西戎,未睹中原之盛。若得通三川,一游巩、洛之间,虽死无恨。”
  樗里疾人称智囊,老成谋国、处事谨慎,他沉思片刻后道:“王之伐韩,欲取宜阳以通三川之道。然而宜阳路远而险,劳师费财,魏赵必出兵助韩,因此,此事断然不可。”
  秦武王于是去问他的老师甘茂,甘茂道:“樗里子的忧虑只要我们能联合魏国、安抚齐国就能化解。”
  秦武王于是大悦,派甘茂出使魏国。甘茂答应与魏国共分伐韩的好处,魏国贪心的同时又畏惧秦国,于是只好答应。
  甘茂回国后秦武王命他为主将攻打宜阳,然而甘茂却说:“宜阳,名义上是个县,实际上是个大郡。它城池坚固,兵精粮足。我们进攻它,却一路道路遥远而艰险、补给困难,攻城的困难可想而知。一旦中途有什么变故,带兵将领的下场难以预料。”
  秦武王连忙说:“这点老师不用担心,有寡人作主,你尽可放心!”
  甘茂却说:“大王听说过“曾参杀人”的故事么?从前,有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听了完全不信,神情泰然自若。
  过了一会儿,一个人又来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仍然不信。
  不一会,第三个人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母亲由不得她不信,扔下梭子,翻墙就跑了。
  以曾参之贤,以亲情之近,尚且挡不住谣言的中伤。以我的贤能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关系也比不上曾参母子,臣下万一久攻不下,朝中非议四起,臣下也担心大王您也像曾参的母亲一样投杼而起,臣如何是好。”
  (曾参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