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齐帝国-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地出身工科又从军多年,本质上还是一个喜欢直来直去的人。
人生格言就是:能动手尽量别吵吵。
他和赵武灵王硬钢的时候虽然惊险,但是感觉很爽。而和芈月这种一肚子弯弯绕,说话还得猜着说的人交流,当真是十分耗费脑细胞和耐性。
田地回到大厅坐下来,揉了揉脑袋准备回回血。却见赵纯熙从屏风后伸了个小脑瓜出来笑道:“你俩这架势,也没感觉你想收了她呀?”
不得不说,这个萌哒哒的丫头确实是解压神器。田地看到她只感觉身心都轻松了,他摆摆手让赵纯熙过来。
赵纯熙不知道他有什么事,只好眨巴着大眼睛蹭了过来道:“什么事?”
田地拉过她来,让她坐在自己腿上,然后抱着她点了点她的鼻子道:“你呀,还敢偷听。”
这时钟剑心走了进来,正好撞见了这个暧昧的场景,一脸尴尬的干咳了一声道:“那个……晚饭好了。”
赵纯熙初为人妻,那时候有没有话本、电视剧可看,被田地这么一抱很是有些害羞。
这时被钟剑心撞见,倒好像她这个正妻在偷腥似得。她连忙红着脸站了起来。
田地会心一笑,起身掸了掸衣袖道:“好了,我们吃饭吧。”
而后突然凑到赵纯熙耳边道:“晚上好有力气造人呐。”
原本红着脸的赵纯熙脸更红了,跺着脚狠狠的打了田地胳膊一下。
钟剑心看着这不正经的两个人,也是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
次日,归巢居。田地呆若木鸡道:“你说什么?”
羽楚抿嘴笑着再次一字一顿道:“我——有——喜——啦!”
田地里里外外两次人生也活了几十年了,然而当爹这件事——还真是头一回!
昨天刚拿造人的事挑逗了一下太子妃赵纯熙,今天老天爷就拿这件事调戏了一下田地。这还真是有点因果报应的意味,虽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田地一时有点语无伦次,道:“那个……这个……”
羽楚歪着脑袋笑道:“你不高兴么?”
由于自己未加冠之前,羽楚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所以每每和羽楚缠绵,田地都是掐着羽楚的安全期。这个惊喜确实来的有点……惊喜。
田地笑着握住羽楚的双手,又高兴又紧张,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高兴!当然高兴!高兴的我有些不知道怎么高兴才好了。”
羽楚坐在床榻上看着这个平时时而嘻嘻哈哈、时而刚猛果决,却从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感情的男人,欣慰的笑了,笑的那么开心。
田地松开羽楚,一边在屋子里转圈一边盘算道:“既然有了身孕,那就必须得尽快给你补个名分了。我马上和母后商量一下,选个吉日接你进宫。”
羽楚看着这个手足无措的男人微笑道:“那归巢居怎么办。”
田地点点头道:“对……对……归巢居……归巢居……这样你挑一个信得过的人接手归巢居。情报嘛,就让他以报账的名义按时传递到你这来。”
羽楚满眼爱意的笑着点点头道:“好……听你的……”
好一会儿之后,田地才算消化掉这件事情。蹲在羽楚的面前,握着羽楚的手满脸都是幸福的笑意。
次日,田地进宫禀报了王后钟无艳和齐宣王,二人皆是大喜。
(战国时代民风开放的很,未婚先孕根本不是个事儿。更何况满天下都知道羽楚是田地的女人。)
不久后,羽楚就被加封为太子嫔,进入田地的东宫中。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田地刚开始还真有点担心羽楚和赵纯熙、钟剑心如何相处。
没想到钟剑心完完全全把羽楚当成了弟妹兼女主人照顾,这个面面俱到啊……搞得羽楚很是有些哭笑不得。
而赵纯熙这个没心没肺的,似乎完全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反倒是欢喜的很。
不过赵纯熙倒是的确没有担心的必要,她的主母的位置田地肯定是不会碰的,哪怕天塌下来田地也会扛住。
这一点所有了解田地的人心里都有数,而他后来面对艰难考验时的行动,也确实验证了人们的猜测。
但是赵国邯郸城中,赵武灵王这边后宫就没这么安稳了。赵武灵王的宠姬吴娃孟姚诞下了一个男婴,赵武灵王大喜之下废掉了韩氏的君后之位和赵章的世子之位,改立孟姚为君后、其子赵何为世子。
韩氏贤惠非常并无过错。赵章也自幼英勇而且聪敏,颇有赵武灵王少年时的风采。
赵武灵王本来极为喜爱他,每每出征都带之从军。赵章也不负重望,很受国人和大臣们的肯定,地位超然已有储君的态势。
如今他们母子骤然被废,大臣中颇有非议。赵武灵王也颇为头疼,于是召见一直没有表明态度的苏秦道:“爱卿,你对寡人另立君后和太子之事怎么看?”
苏秦拱手道:“这是君候的家事,君候的决定无需他人置喙。如果您实在舍不得其中一方,日后封他一个大大的封地作为补偿就是了。”
赵武灵王大喜道:“爱卿果然一语中的,解除了寡人的难题。”
而年少的赵章虽然心中不满,却暗自将这份不满压制了下来,依旧十分孝顺的服侍赵武灵王,对于弟弟赵何表面上也颇为亲近、照顾。
这一切进一步大大加深了赵武灵王的愧疚感。而这,正是苏秦所期望的。
安置好羽楚,田地的心情大好。也开始着手研究给纯熙减轻负担。
田地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书写工具、计算工具和记账方法。造纸术田地回来后一直想试试,然而一直没抽出时间来。
纸的好处是重量比竹简轻,价格比绢帛便宜,缺点是不耐保存。
这也是纸一直到隋唐才完全取代竹简的原因。不过纸有一个优点无法替代,那就是印刷性。
有了纸才能有印刷,有印刷才能将书籍的成本大幅降低。书籍成本降低了全民的教育程度才能提高。
而教育程度的提高将会大幅推进社会的进步。实际上,识字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训练,虽然不排除一些天赋异禀的人不识字依旧很聪明,但是识字的人逻辑往往更加缜密、思维更加活跃。
可以说纸,是社会发展裂变反应的催化剂。它的意义在于让知识不再是社会上层的专利,而下层人群的觉醒将大大提高社会的活力。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互联网的诞生相媲美。
从秦汉的贵族政治到士族政治,到后来魏晋的士族政治到门阀政治,再到唐宋的门阀政治到士人政治,最后到明清的平民政治。
这一切都是随着纸张和印刷术的普及而发生的,它们让知识变得廉价、普及。
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层层下层人群逐渐解放的过程,下层人遭到压抑、上升通道被剥夺,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停滞乃至于动乱。
(比如欧洲全民文盲的中世纪,我国历朝历代的后期。)
而明清的失败就在于,在一个全民读书的时代,却通过八股文愚民而治,结果把全民都培养成了满嘴礼仪道德,心中却没有一点进取精神的书呆子、麻木者。
失去了下层人群向上的原动力,上层人群又成为既得利益者墨守成规,那一个国家就成了一潭死水、一颗枯木,一碰也就散架了。
第103章 齐国新法的决战时刻
纸的制造很简单,把作物秸秆或者芦苇杆等煮烂,然后加入生石灰。
生石灰会与水形成氢氧化钙,它能够把植物中的胶质脱除并且漂白植物纤维。
然后把植物纤维捞出、捶打成纸浆。把纸浆溶于水后,再用类似于竹席的捞纸器将纸浆捞出成薄膜,晒干后就是纸了。
说起来容易,其实每一步都需要有纯熟的技巧。不过有钱能使鬼推磨,熟练的工人嘛没有培养就是了。
计算工具上,算盘比算筹还是先进的多了。不过珠算法田地因为在未来年纪比较大,所以根本没学过,只是知道个大概。
所以也只能把算盘造出来后甩给玄明,让他找人按照算筹的方法看看能不能研究出来。
万万没想到的是用惯了算筹的古代算学家,倒是很快研究出了算盘的用法,很是让田地惊讶了一下。
于是他赶紧让人教纯熙去了,又在稷下学宫开课传授学子们使用方法。
很快这种方法就在朝廷内部的工部、商部等需要大规模计算的部门推广开来。
记账方法田地倒是还算知道一二,毕竟他在未来是学工程的,而学工程就绕不开工程造价。
复式记账法则是工程造价必须了解的一环。虽然只是很浅显的,但是在古代算算账也足够用了。
不过复式记账法的前提是你的有足够大的纪录载体,比如绢帛和纸。
复式记账法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把原本单列的流水账,分割成一进一出两个部分,后面再添加这一进一出的结果,也就是结余和欠账两项。
这种记账方法能够让人清楚的知道自己总共进了多少钱、出了多少钱、花在哪里、结余多少。再深究那就是会计们的领域了,这里不再多做解释。
纸张造出来之后,田地以约莫现代A4纸的大小裁剪、装订,然后以雕版印上记账的格子。
除了供宫中账目使用,田地自然依旧照例推向市场大赚了一笔。
不久之后,田地将造纸和雕版制造技术散布出去,很快书籍印刷业就开始兴盛起来。稷下学宫的贫寒学子们尤为兴奋。
不过纯熙却似乎依旧扁着嘴高兴不起来,她拉着田地的袖子撒娇道:“管理宫中事务太难啦……你帮帮我嘛……”
田地弹了她一个脑瓜崩道:“好啦!这点事就难住你啦!不行,你必须的把这一摊接下来才行。你可是未来的中宫之主啊!
等你等熟悉了,我让剑心姐和羽楚帮你分担一下倒也无妨。不过你眼下必须得先举重若轻才行,而后才能举轻若重。明白了么?”
纯熙只好撅着嘴悻悻道:“好吧……”
其实纯熙正如她的名字“伟大的光明”一样,骨子里是一个十分坚强的女孩儿。
她对田地这番撒娇倒不是她真的害怕辛苦,只不过是出于对田地的依恋,想得到田地的关心和注意罢了。
而她刚强的那一面则将会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逐渐显现出来。
今年的冬至选士大考依旧选拔出不少人才,他们主要被充实到监察院的内部,监察体系迅速运转起来。
不少人浮于事的官员被陆续罢免,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田氏宗室子弟。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立春这一天的朝会,所有变法派的官员都十分精神。因为他们清楚,这一天将会是齐国变法的决战时刻。
齐宣王上殿后立刻问道:“孙膑先生,新军扩充进行的怎么样了?”
孙膑破例缓慢起身道:“大王,新军扩充并不顺利。”
齐宣王奇怪道:“哦?吞灭泗上诸侯之后我齐国人口应该在七百万上下,怎么连三十二万新军都凑不出来?”
孙膑道:“启禀大王,这七百万人口中很多都居住在各位封君的封地上,他们只听从封君的指派。所以无法成为我齐国的兵源。”
朝会一开始,变法派就以征兵为导火索将矛头直指封君。封地最大的大农令孟尝君田文当即就坐不住了,他起身道:“军师所言差矣,我齐国大王直属的人口应有五百万之巨,又怎么会凑不出区区三十二万新军?”
孙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