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齐帝国-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开被任命为新任定北将军,田单调任平南将军,原来的平南将军声子被调回济南接替孙膑担任参谋院的大军师。
  而孙膑,这位战国时代乃至于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战略家之一,此时已经奄奄一息。
  田地、乐毅、田单、田威都丢下手中的工作赶到孙膑的床前守候、伺候着。
  孙膑在床榻上握着田地的手道:“太子……好孩子……这一仗打得漂亮……不过……看来老夫是看不到你一统天下的那一天了……不过好在,我的结局可比起商鞅和吴起强多了。”
  田地热泪盈眶,他退后几步而后以太子之尊、众目睽睽跪下叩拜道:“这些年,辛苦先生了!晚辈代天下百姓、田氏宗族以及晚辈自己,叩谢先生!”
  太子之尊,拜天、拜地、拜父母、拜老师。此时的田地,心中已经把孙膑当成老师一般尊重。
  而后孙膑虚弱的挥手示意田单、乐毅近前,这两个如今已经统领千军万马、名震天下的大将军,也已经哭成了泪人、眼泪止不住的流下。
  孙膑握着两人的手道:“老师如今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们的了,你们要记住,不管发生什么都要紧紧跟随着太子。
  不要争一时之功、贪一时之利,太子将来能给你们,比那些多的多,甚至会远远超越你们的想象!”
  田单、乐毅留着眼泪叩首道:“遵命,老师!请您放心!”
  看着两人答应下来,孙膑笑着点了点头,而后转过头瞪着眼仰面喘息着。
  很明显,他在强提着一口气,在等待着什么人。那个人,是他一生的牵挂,不见她最后一面,他无法安心的离去。
  这时门外传来门人的通报声:“王后驾到……”
  正是钟无艳翩翩而来。钟无艳走进来,丝毫无视礼教的束缚直接坐在了孙膑的床榻边上。
  她握住孙膑的手,一滴清泪从眼角滑落道:“孙大哥!我来了……”
  孙膑强使出最后一丝力气,把手从钟无艳手中抽离道:“王后,还请注意您的身份。”
  钟无艳只觉的胸中一滞,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位当世第一剑客、齐国的王后,令齐王和整个天下侧目的强悍女人,第一次犹如一个寻常妇人一般掩面痛哭起来。
  孙膑闭目道:“我这一生……唯有一件憾事……那就是当年为什么选你进宫劝谏王上……为什么……为什么……好在,因为你进宫才有了田地……这是个好孩子啊……有他在,是你的福气、天下人的福气……也算……也算……”


第133章 先灭秦还是先灭齐?
  那一霎那,孙膑永远的合上了眼睛,听到声音戛然而止的钟无艳忙回过头。
  只见孙膑果然已经仙逝。钟无艳拿出手帕,轻轻的擦干净孙膑眼角的泪水,而后起身抱拳以侠客之礼郑重得向孙膑躬身施礼道:“孙大哥,一路走好……”
  霎那间,哭声响彻了厅堂内外。孙膑孑然一生,田单、乐毅以儿子的礼节为孙膑操办了丧事。
  出殡当日,齐宣王亲率文武百官出城送葬,田地亲自驾驶载着其灵柩的马车。
  齐宣王更是破天荒的下令让整个齐国为孙膑哀悼三日,并且严禁饮酒、舞乐。
  孙膑去世和齐国扩地千里的消息传遍列国,各国无不震撼。
  尤其是赵武灵王,他意识到决战即将来临。于是以二十万大军开始了对中山国的最后一次征伐,中山国都城灵寿被攻陷、中山王被俘,中山国在这一年的冬天正式宣布灭亡。
  赵武灵王终于完成了他宏图伟业的第一步——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战国策?秦策三》有言:“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天下莫能害!”
  自田地归还以来齐国国土增长到了原来的三倍,赵武灵王也不枉多让的把赵国国土翻了一倍。
  更重要的是,赵国打通了本国原本被分隔开的三个区域之间的地理隔阂,赵国的国力增长了又岂止一倍。
  再加上韩魏两国以赵国为首组成三晋联盟,楚国屡遭挫折国力滑坡沦为边缘国家。
  战国时代正式从秦、齐、楚、三晋彼此制衡的焦灼局势中摆脱出来,转而演变成齐、秦、赵三强并立的局面。
  这场持续了三百多年的惨烈生存竞赛,从原来几百个国家的淘汰赛走到现在,终于到了决胜的时刻。
  华夏大地最终的主人将从最后剩下的这三个国家当中诞生。
  然而这时赵武灵王的一个决定,却给处在胜利光辉下的赵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埋下了一个隐患。
  在苏秦的推波助澜下,赵武灵王册封在攻伐中山之战中战功卓著的公子赵章为安阳君,甚至以整个代地为封地。苏秦又推荐齐国逃亡来的宗族田不礼为其相邦。
  赵章终于成为了赵国数一数二的实权人物。
  同时赵武灵王摆平了中山和林胡、娄烦后有点找不到北了,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嘛。于是召开朝会商议赵国下一步的走向。
  肥义首先开场道:“臣以为,我赵国连年征战损耗颇大,无论下一步该往哪里去,都应该修养生息几年才是。新攻下的土地也需要慢慢化入我赵国。”
  赵武灵王摆摆手道:“这是自然,寡人想问的其实是修养生息之后去我赵国的走向。”
  上大夫楼缓道:“如今我赵国夹在秦国和齐国之间,又和韩魏结盟。所以无非是东西两个方向二选其一而已。
  秦国乃蛮荒之地、山川险要,实在不是一时能图之之地。而齐国地势平坦、民生富庶,既有利于我赵国骑兵作战,也有利于补足我赵国钱粮不足的短板。
  所以臣以为应联合韩魏先灭齐国。有了齐国之地,我赵国钱粮无忧。再徐徐图谋秦国,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赵武灵王点头道:“上大夫所言甚是,各位以为呢?”
  肥义拱手道:“君候,臣也同意楼缓大夫的见解。齐王田地素有倾吞天下的志向,如今又尽收辽东、东胡之地。如果不趁现在他立足未稳之时灭之,将来恐有大患。”
  赵武灵王听到这里越发觉得有道理,不过他瞟见相国苏秦一直面沉似水、默不作声,于是主动道:“相邦为何一直不说话?”
  苏秦叹息道:“臣实在是害怕臣的意见说出来和众位同僚向左,如果泼了众位的冷水,恐怕会招来众位的怨恨呐!”
  赵武灵王大笑道:“哈哈,相邦说笑了,朝堂议事只管畅所欲言。寡人为你撑腰!”
  苏秦这才拱手道:“谢君候,臣以为各位大臣想要攻齐,情有所原。刚才楼缓上大夫说的也是实情。齐国,烟花繁盛之地,谁不向往之?
  可是对于君候而言,攻齐却是万万不可。您想想,一旦有了齐国这般富庶的地方,您的士兵和文武大臣岂会不意乱神迷、沉醉其中?
  到时所有人意志消磨,谁又想再去搏命攻克那秦国的荒蛮、险峻之地?
  至于借齐国钱粮攻秦更是贻笑大方。齐国到秦国一路跋山涉水,齐国的钱粮到了秦国的前线又能剩下多少呢?”
  苏秦以诛心先行,将赵国众臣说成了贪图钱财享乐而不愿意为国家卖命的小人,可谓刁毒的很。
  赵武灵王打圆场道:“哎呀,相邦多虑了,众位并无此意。不过相邦所言确有一定道理,却不知相邦的策略是什么?”
  苏秦拱手道:“当年我曾经与君候说过,先灭中山再灭林胡娄烦,而后从晋阳、河套两路并发攻灭秦国。
  最后顺着黄河而下一举平定天下。到今天,臣依旧坚持此策略。
  如今秦国刚刚从内乱中脱身,又和韩魏交恶,这正是我赵国合纵灭秦的好机会啊!”
  肥义冷笑道:“莫不是因为相邦是孙膑的弟子,不愿意看到我赵国灭齐呢?”
  苏秦大笑道:“鬼谷纵横、各事其主谁人不知?老相国不必以此诛心。退一步讲,就算老相国想灭齐,请问理由呢?
  就算我赵国和齐国盟约过了今年就过期了,可是齐国这些年可曾侵略过当今天下哪一国的土地?
  你拿什么理由与之开战?理不直则气不壮,到时候反倒让齐国抓住由头,与秦国东西夹击我赵国。那时候才是赵国危矣!”


第134章 父爱如山,却也得用对地方
  肥义被苏秦说的一个字也蹦不出来。是啊,齐国这些年灭国十四个,但是这十四个国家都死的透透的了。
  这些年秉承着有肉大家吃国策的齐国,让韩、魏、楚、赵也从中得了不少好处。合纵伐齐?理由呢?
  赵武灵王看大家都不说话,于是笑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了,那寡人就决定了——听从相邦的策略。修养两年,然后合纵伐秦。
  不过在此之前寡人先得重新捡起来赵王的名号,否则和其他各国交往时总是矮一截,实在不便。但是麻烦的是寡人曾经发誓终生不称王。这可如何是好……”
  苏秦眼珠一转拱手道:“君候,您看这样如何。让太子提前继位称王,而君候您称主父。而实际上权力仍然在君候手中掌握。您看可行么?”
  赵武灵王眼前一亮大笑道:“相邦真是和寡人心有灵犀啊!就这么办!”
  于是这一年赵武灵王退位自称主父,而年仅八岁的赵何继位为赵王,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
  赵武灵王以肥义为赵何的相国和老师,协助其学习处理国家事务。而赵武灵王自己则专心谋划赵国扩张的军事行动。
  苏秦的这一建议、赵武灵王的这一决策,将赵国变成了以主父赵雍、赵王赵何、安阳君赵章为首的三核心国家。一天难容二日,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是三个。
  赵武灵王泛滥的父爱加上苏秦的推波助澜,使得赵国已经处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上,甚至来到了国家动乱的边缘。接下来,苏秦只需要耐心的等待一个机会的到来。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田辟疆因急病去世,享年五十岁。
  这位继承了齐威王国势却才能平庸的王,凭借其知人善任、善于纳谏的唯一优点将齐国推到了战国第一强国的位置上。谥号“宣”。
  而田地,终于登上了齐国的王位。现在,他终于要开始真正的扛起这个国家乃至于这个天下。赵纯熙被册封为王后,羽楚、钟剑心则被册封为王妃。
  田地登上王位后才发现做王是一个多累的活,尤其是这两年国土扩张太快,事务烦杂实在是应接不暇。
  他这才发现自己主导朝政多年,自己那位才能平平的父亲默默的帮自己处理了多少杂务、分担了多少负担。
  所以每当夜深人静田地在灯下批阅奏章时,都会想起曾经坐在这个位置上的自己的父亲。
  齐国这些年的成就,确实是有自己的功劳,但是在背后默默给予自己信任和支持的父亲同样功不可没。
  纵贯五千年历史,父子之间因为权力而引发的骨肉相残数不胜数,而父亲能在生前就主动放心交托给儿子的几乎没有。
  田地的父亲田辟疆能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多大的胸怀、承受多大的压力、经受多少小人的挑唆才能坚持下来?
  或许田地从未来归来时的态度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齐宣王。
  再加上齐宣王本来的性格,导致这父子二人其实更接近寻常父子的关系。父爱如山,或许说的就是这种感觉。
  赵纯熙作为王后接手王宫后也是有些应接不暇,太子府比起整个王宫来还是太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