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齐帝国-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我齐国国力卑微,实在难以独自实现此大业,故而邀请赵侯一同共襄盛举,造福黎民呀。”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赵雍却听得真切——这是齐国要和赵国一起吞并燕国。这倒是出乎赵雍君臣的意料之外。
齐国自打败魏国后一向自视甚高,而且齐王一向小气喜欢斤斤计较,这种肥肉按常理必定会独吞。
赵国自赵雍即位以来一直韬光养晦,除了打中山在各国征伐中存在感几乎为零。
赵国和齐国的关系一向不是很好,此时齐国竟然主动上门想和赵国分这块肥肉,真是出乎意料,莫非其中有诈?
赵雍连忙故作谦逊道:“我赵国区区小国,怎敢和齐国这样的大国一同举大义,实在为难。”
苏代冷冷一笑,这是要好处啊,于是道:“哎呀可惜,我王本想事成之后把易水以北、大河以西的阳地划给赵国,另外还有独鹿、屠何……”
肥义连忙道:“等等,你说阳地?还有易水以西……难道是武阳?”
独鹿、屠何是今天河北省西部,这一带临近赵国的代地,这里土地虽大也很有价值但是对赵国来说与阳地相比,只能算是附赠。
关键在于阳地。阳地位于中山国东部,今天河北省南部一带,也就是保定市周边,是齐国和中山国之间的通道。为了争夺这里,赵齐两国没少大打出手。
如果此地归赵,那么赵国就可以对中山国形成全面包围的态势。
也意味着中山国将会再也无法得到齐国的支援。齐国这个条件,相当于直接放弃了用中山牵制赵国的国策,把中山拱手送入赵国的怀抱——这对赵国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根本无法抵挡。
赵雍和肥义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道:“齐王真有如此诚意?”
苏代笑道:“当然,阳地原本属于我齐国的那部分,还请赵侯以大河以东的土地置换,今后我赵齐两国就以大河为界,友好相处。”
赵武灵王道:“你是说……”
苏代斩钉截铁道:“易地!”
易地也就是交换地盘,这在战国中期十分常见。数百年的各国兼并战争,几百个诸侯最终只剩下十几个大国。
同时也导致这些国家土地犬牙交错,飞地也不在少数。为了便于治理和防守,彼此交换土地就成了十分有效的方式。
此时的黄河在今天的河南郑州附近分为两支,一支名为大河一路向东北方向自今天的海河入海,一支名为济水也就是如今的黄河河道。
因彼此征战,此时齐赵两国在大河两岸都有土地、彼此交错。
将来齐国吞并燕国,这些赵国土地将能随时把齐国斩成南北两段,这将成为很大的战略隐患。所以齐国为了扩大战略纵深必须把土地交换过来。
赵武灵王其实也对黄河西岸的阳地垂涎三尺,易地对于赵国也是求之不得的。
苏代见赵武灵王迟疑,眼珠一转做惋惜状道:“不过既然赵侯执意推辞,外臣就只好回禀我王……”
赵雍终于卸下伪装,连忙道:“贵使莫慌,容我等慢慢商谈嘛。稍后有宴席,还望太子和贵使赏光。请各位先到偏殿等候,寡人这就着人摆宴。”
田地摇摇头心说,这些纵横家嘴皮子是利索,这顿钓鱼一般的骚操作倒是没白瞎苏代和苏秦哥俩嘟囔了大半宿。想到这里田地悄悄在桌子下给苏代竖起了个大拇指。
苏代瞟见,略显得意的眉头一挑,那似乎是在说:小意思……
第11章 苏秦的无间道
田地一行人被引领至侧殿等候,落座后侍女端上来酸梅汤、各色水果、点心还有米酒。
此时茶还未在各地普及,只有巴蜀人似乎在饮用,记载也很模糊。
田地、苏代和使团其他人心平气和的慢慢等候,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还有戏码,不过主角并不是他们。
赵武灵王这边则开始与众位大臣商量起来刚刚苏代提出的条件:“众位觉得刚才齐国使节提的条件如何?”
赵武灵王能够霸业,也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一批贤能大臣,文臣有肥义、楼缓、仇液等,武将有赵豹、许钧、牛翦、赵希等。
赵豹为大将军,首先起头说道:“中山乃是我赵国的心腹之患,而齐国则是中山的后盾,此次齐王提的条件表面上是简单的交换土地,实际上是告诉我国,齐国从此不再干预我攻灭中山的行动。并且让出通道,方便我们用兵。这个诚意不可谓不大呀。”
大夫楼缓却担忧道:“可是我们因此介入灭燕之战,是否会引起诸侯不满?我们韬光养晦这么多年,因此就将各国目光转向我们是否值得?”
丞相肥义摇头道:“不然,如今强国当属秦齐楚三国。魏韩两国应付秦国就已经疲于应对,断然不会干涉。
关键在于秦国和楚国的态度。楚国和齐国刚刚结盟,齐国只要给些许好处就能让其保持中立。而齐国国力也足以和秦国抗衡。”
赵武灵王思量一会儿道:“也就是说,齐国将我们拉上战车其实是想靠我们制衡除了秦国的其他国家,秦国自有齐国自身制衡。”
肥义点头道:“没错,如果我们两国合力,再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口号,灭燕想必不难。真正让臣担心的是此役之后齐国做大,我赵国处于何地?如果齐国翻脸攻赵,该当如何?”
这句话提醒了所有人,大家众说纷纭,一时间难以决断。这时宫人来报道:“君侯,宫外有一名为苏秦的士人,自称鬼谷弟子,说是能解我赵国难题。”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许钧道:“莫非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的鬼谷纵横一门?”
宫人作揖道:“正是,那人说秦国相国张仪正是其师兄。”
肥义对赵武灵王道:“鬼谷名头甚大,恐怕有冒名之徒,不可不防啊!”
赵武灵王却笑道:“此人既然说能解我赵国的难题,那就正好试他一试。若他确有真才实学,那么我赵国就有机会继魏之庞涓,齐之孙膑、秦之张仪之后得第四位鬼谷门人。
那三位可都成就了一番霸业。而且如果此人真有真才实学,那他是不是鬼谷门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说罢吩咐宫人将来人带上宫殿。
只见苏秦缓步上殿,施礼道:“拜见赵侯。”
赵武灵王正襟危坐伸出手道:“先生多礼,赐坐。”
待苏秦坐定,赵武灵王恭恭敬敬请教道:“不知先生此行,为何而来。”
苏秦稳如泰山缓缓道:“在下自家师鬼谷子处学艺多年,刚刚下山就听闻燕国动乱。燕国乱那么齐国必然会趁机出手,可是齐国担心其他国家干涉,又必然会找一个盟友制衡各国。
恰恰这个盟友非赵国莫属。在下担心赵国一步走错,耽误了成为天下第一强国的机会,故而特地前来为赵侯献策,也希望能借此博些名声,好在诸侯间换取些功业。”
苏秦侃侃而谈,即表明了自己是鬼谷这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也分析出了此事前因后果显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最后又用“天下第一强国”的香饵诱惑赵武灵王。真是让赵武灵王一时难以拒绝。
赵武灵王施礼道:“寡人洗耳恭听先生高见。”
苏秦一听,心中笑道:果然被香饵吸引过来了,好!看我怎么让你咬钩。苏秦正色道:“若在下没猜错,唯一能打动赵侯的条件,应该就是大河西岸的阳地。齐国也必然会以此为条件。”
赵武灵王点头道:“先生果然料事如神。”肥义这只老狐狸却嗅出一丝不和谐的气味,心想:莫不是此人是齐国派来的?
苏秦接着说道:“赵国西有强秦,北有诸胡,东有齐国,内有中山这个心腹之患,可谓腹背受敌、强邻环伺。
所以赵国想要强大首先必须解决掉中山,这想必诸位都知道。
但是想要解决中山,就必须先稳住各国。中山毕竟不是小国,灭了它必然使得诸侯侧目。
那么赵的难题就和齐国一样了——找哪个盟国才能让赵国安然吞下中山呢?
而今秦国意欲东出,打败韩魏不过是时间问题,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赵国,好在目前韩魏两国还稳得住,秦国又西灭巴蜀北攻义渠自顾不暇。
虽然其将来必然成为赵国最大敌人但是几年内应该并不会威胁到赵国。
但是想靠他帮赵灭中山,显然不可能。胡人呢?更不可能。那就只剩下齐国这唯一的选择。”
肥义冷哼道:“先生又怎知齐国不会图谋我赵国。”
苏秦坐直身体施礼道:“这位就是相国大人吧?您是问到点子上了,关键在于判断齐国的战略意图和他下一步的目标。
如今齐王提出以黄河为界,那么就代表他也希望在齐赵两国间建立起一道对于双方都相对安全、稳固的国界和防线,以便其集中精力向其他方向出击。”
赵豹道:“那么先生,您认为齐国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呢?”
苏秦道:“如果在下所料不错,除了燕国,那就是齐国的中山、齐国的心腹之患——泗上诸侯。
泗上诸侯背后有魏国和楚国,齐国想吞并他们,就相当于和魏楚开战。
再加上齐国消化燕国也需要数年之久。在下估计,齐国至少二十年不会对赵国产生什么想法。”
泗上诸侯是指以宋、鲁为代表的十几个泗水沿岸的小国,位置在今天安徽、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一带。
别看小,他们因为土地肥沃又地处商路交会之处,都富得流油。
《战国策》曾说宁可要泗上的十里地也不要赵国的一百里。唐代也有“泗上诸侯谁不羡”的诗句。
其中除了宋国其他如鲁国等国土都嵌入齐国境内,齐国自然做梦也想把他们吞了。
然而有临近的魏国和楚国的阻挠一直不能得手,三国也就只好一样这么耗着,谁也不敢先动手。
赵武灵王听罢直点头道:“善!这样看来齐国的确暂时不会对赵国产生威胁。可是刚才先生说要让我赵国成为第一强国……即使我吞灭了中山也恐怕没有这个实力吧?”
第12章 齐赵联盟
苏秦哈哈大笑道:“赵国以北就是一望无际广袤而且肥沃的土地。占有他们的不过是几个野蛮的胡人部族,可以轻易被打败。
赵王又何必把眼光局限于中原,与各国一里一城的反复争夺呢?
只要赵侯击败中山后挥军北上,就可轻易扩展土地千里。有了肥沃的土地还怕没有人么?
到时候赵国自义渠和汾河两路南下灭秦,试问天下间还有哪个诸侯可以与赵国抗争!”
苏秦这大饼是画的又大又圆,其实谈何容易。就算没有齐国支持,以赵国目前国力啃下中山这块硬骨头也得十几年。
北征确实容易,但是把千里蛮荒之地转化成国力又岂是几年能办到的。历代君王开拓莽荒哪个不是经营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更何况此时北方正在悄悄崛起一个强大部族——匈奴。它很快就会统一草原并成为让中原王朝为之胆寒数百年的强大游牧政权。
它的巨大能量远不是尊王攘夷时代那些散碎的蛮夷部落所能相比的。
但是至少此时,这个饼确实让没有历史借鉴的赵国君臣垂涎三尺。
尤其是素有雄心壮志,被梁启超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人”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起身走到苏秦近前,以大礼相拜道:“先生实乃经天纬地的大才,赵国虽然疲敝,但是本侯愿意以相邦待先生,望先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