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齐帝国-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代太子和帝王都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太子既是继承人又是皇帝权力的潜在威胁,这是因为大臣们会自然的聚集在未来新君的周围。
所以自古就常有骨肉相残、太子被废的事情发生。而太子作为储君,压力大又容易成为野心家们的众矢之的。
汉景帝、汉武帝、唐太宗、康熙、朱元璋、朱棣、赵匡胤这些帝王中的顶尖人物,都在这个问题上栽过跟头。
而田地的方式,既避免了这些问题,又让这些继承人在继位前积累足够的人才班底和施政经验以及了解民间真实情况。可以说是一箭数雕。
公元前273年匡章去世,田地宣布废除大元帅府,大元帅改为战时的临时职位。
四大将军府加上军师府统一归皇帝直接掌控。又将四大将军府拆分成八大将军府,田单——巴蜀,赵奢——关中,乐毅——定北,廉颇——辽东,田触——河东,秦开——江东,田达——荆州,田威——直隶。此外由剧辛掌握洛阳四关以内的防务。
各将军府的常备军团以及将领五年一交叉流转,以避免将领拥兵自重,并且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公元前271年田文去世,田地随之宣布日后的丞相最多可担任五年,五年之后必须换人。
并且将内外丞相改为左右丞相,所有政令必须由两位丞相联名才能下发执行。他希望以此来限制丞相的权力。
公元前269年,灵渠修建完毕后,田地发动征服百越的战争。
田达、秦开兵分两路攻灭越国残余和百越之地。包括海南岛在内尽归中华所有。
此战青蒿素、艾蒿、海军居功甚伟。
(南方的瘴气,其实就是蚊子传播的疟疾。)
同年墨家巨子玄明去世,田地趁机将墨家的情报(武力)部分、工商(财力)部分、官员(政治)部分剥离。
利用楚墨、秦墨、齐墨三派的内部矛盾,将墨家一分为三。
墨家自此成为帝国的手脚、爪牙,而不能危及帝国的命运。
田地成功将其打造成“天驱骑士”一般的团体,既是爪牙也是监督者。
公元前268年,印度刚刚继位的阿育王派遣使者与中华通好,而他即将建立起印度历史上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孔雀王朝。
同年东南亚的占婆、真腊等国也派遣使团来到中华,田地赠之以造纸术、文字,华夏文明因此得以拓展。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公元前267年,夷洲、瀛洲的第一个中华商业贸易据点建立。
不久后,田地将除了赵氏、周氏之外的各个被灭诸侯国的族人,全部迁移到新开拓的边疆区,充实人口的同时断绝其复国的最后希望。
公元前265年,在中亚建立贵霜帝国的大月氏人派使者前来,路上丝绸之路由此贯通。
公元前264年,田地宣布以儒家为国教,以儒家之道德教化百姓。儒家经典成为选士大考的必考科目之一。
儒家思想虽然有诸多弊病,但是不能否认其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田地将儒家思想的感性和墨家思想的理性结合,借助孟子、荀子的名义,创立了全新的儒家学说。这种新儒家,将会成为千秋万代人们言行的准则。
公元前263年,田地宣布遗产税和分家制度。某人土地、钱财超过一定数量后,死后不但要交给国家一部分,还必须平分给所有儿子,以至于所有直系亲属。田地希望以此来遏制杀死王朝的慢性毒药——土地兼并。
不过此时中华的眼界已经打开,周围有无数无主之地可以去开拓。
工商业也已经兴盛起来,即使人口爆发,生产力的进步也足以支撑新增的失去土地的人口。土地兼并其实已经不是问题。
公元前262年,田地病重。
他宣布以长子田法成为储君继位,册封田鼎等另外三个儿子为越王、河套王、云南王。
希望他们开拓边疆的同时能够对朝中形成足够制约能力,避免重蹈秦国那样重臣把持朝政、王族毫无还手之力的局面。
同时为避免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局面,下诏书规定诸侯王封地必须是偏远之地,新得多少土地封多少王,无新地、无新王。
他还下令禁止活人殉葬、金银厚葬,就连金缕玉衣都没有。
反而在自己的墓中以铜铸成八个十几米长宽的巨大铜箱子,里面倒上一层水银后,在架子上放置在竹简上新誊抄好的战国诸子百家、史书等珍贵典籍。
而后以铜水封闭铜箱。并在墓地修筑兵马俑、浮雕等艺术品。
而后下诏公告天下道:朕之陵寝无一丝金银珠玉之宝,唯有留给千万年之后的知识和信息,望后世帝王、百姓好生保护。
有一日世人皆可自由往返大地和月亮之间时,世人皆如贵族般丰衣足食时,方可打开此墓,取出典籍以得知此世天下的真实样貌。
同年田地去世,火化后葬入陵寝,陵寝以流沙封土,以此来为盗墓贼盗墓增加难度。
田地去世后遗诏立下五个目标激励子孙:
其一、丈量天地,将中华子民之足迹留在世界上所有地方,并且据此绘制出环宇地图。
其二、编撰汇集天下所知的史书、医书、理工之书、算学之书、天地大道之书。
其三、继续威服周边各国,不求其臣服,只求其承认、推广华夏之文化。
其四、开拓百越、云贵,使之融入华夏文明之中。
其五、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五个目标都不是一代人所能成就,每代人前进一步,足矣。
纵观史书,西晋司马炎、唐玄宗、清乾隆皇帝这些明君之所以盛极而衰,就是王朝找不到自己接下来的目标了。
于是就开始堕落、骄奢。田地给他们的,就是一个努力的目标。
当他们达到这些目标的时候,下一个目标也就自然呈现在了他们面前。
田地去世后,举国哀痛,天下臣民以至于四方蛮夷都真心诚意的对这位伟大的君主表达了深切的尊崇和怀念。
后世评价田地曰:齐元帝一生功业无双,其厉行变法、扫荡六合、威服蛮夷、激励工商、提振教育、兴修水利等等,后世帝王有其功绩之任一,即可称之为千古一帝,然其竟以一己之力成而就之。
纵观古今帝王,唯有黄帝可与之比肩!真可谓万古第一帝王!
更可贵之处在于,其私德无亏、重情重家、后宫和谐,这更是历代明君所难得之处!
时光荏苒,数千年之后,一个年轻人从睡梦中醒来。他迷迷糊糊、晃晃悠悠的摸到窗边,映入眼帘的却是广阔无垠的星空以及远处那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原来,他此时正站在一座太空城市的住宅当中。
只见他怔怔道:“我这是又穿越回来了?不对啊……地球没有消失?我也没有死?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床上一个美丽的妙龄女子也揉揉眼睛起了床。她来到田地的身后抱住他的腰,迷迷糊糊慵懒的趴在他的背上喃喃道:“田地……怎么了?”
田地回过身,只见这个女子正是那个自己思念了几十年的女人。
他热泪盈眶的抱住了这个女人。他知道——他成功了!他改变了未来,改变了那个充满了毁灭与绝望的未来。
新的记忆涌入他的大脑,他明白了战国时代的那个自己去世后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
那女人这才清醒过来,不明所以道:“这是突然怎么了?”
田地擦了擦眼泪笑道:“啊……没事,我刚才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女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哈哈……大傻瓜……快睡吧,明天还得赶回地球的公司把事情尽快处理一下,晚上好早点去和老战友们聚会,不养足精神明天可扛不住。”
田地微笑道:“好!”
第179章 番外一 田地的穿越人生
警告,此章是对书中隐含的未来时间线的梳理,不喜欢看的可以不看。如果书中有些没看懂的,可以看一下。
15岁 齐国太子田地射猎坠马穿越,继承了外来世界一个普通家庭中同名、同岁意外死亡的少年的身体和记忆。
或者也可以说这个未来世界的名叫田地的少年觉醒了前世的记忆。
17岁 考上某普通大学的工程专业;
21岁 大学毕业,成为工程技术员;
26岁 考取一级建造师,同年战争爆发,参军入伍;
28岁 凭借另一世的武学功底,屡立战功。被调入精英特种部队“黑暗森林”的“鼬”小队,担任多面手。同时结识鼬小队的女性指挥官。
30岁 与指挥官结为情侣;
36岁 因战功卓著被升任黑暗森林部队的指挥官,与指挥官结婚。但由于战事紧张一直未育有子女。
42岁 奉命率领黑暗森林部队执行某项重要的绝密任务,任务失败。
黑暗森林部队全军覆灭,其妻子为救其性命牺牲。田地拼尽全力逃出生天、在死前发出信号。
随后不久地球化为宇宙尘埃,在田地的努力下,部分幸存者逃出地球前往火星和木卫二繁衍生息。
同时,随地球毁灭的田地归还到战国时代,时间线因此偏移。
作为时间线的锚点,战国时代的田地死后又被时间线拉扯回未来。
而此时在他面前的未来世界,也已经因为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很多读者问我为什么不写了,其实除了生活上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天眼只写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
田地称帝后可不可以写?可以的。我列的年表写个几十万字不成问题。单单虚连题和田英的爱情故事都够写一本书的了。
但是问题在于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有新意么?
有趣么?有价值么?很显然不能。最终不过是诸葛死后的三国,好汉诏安后的水浒,红楼的后四十回。
天眼说过,写作是自己的爱好,就好像书法和游戏。没有价值的凑字数,不是天眼所追求的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