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阳谋天下-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子珺讶异地回过头,不知道李小兰为什么会忽然有这个念头,劝阻道:“你没有洗练过武艺,还是算了吧?”
李小兰却十分坚持:“谁说我没练过?”为了证明,他还挽起了手臂上的袖子(因为要做云子珺的车夫,他穿的也只是一件短衫,故而动作倒很是干净利索)在云子珺眼前晃了晃,叫道:“我玩**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子珺你自然不知道,这些年我可是被父亲整惨了!”
云子珺笑道:“既然如此,可别怪我没提醒你,赵迁可是我云字营里一等一的厉害!”
“好吧,你说,要比什么?不会是骑**吧?”云子珺饶有兴趣地问道。
“客不压主,赵迁将军倘若愿意,你说比什么那就比什么!”李小兰眼界很高,有点没把赵迁这少年放在眼里的感觉,不过也只是感觉而已,云子珺知道李小兰跟云白天当年混了许久,暗里不知道有多精明呢!
赵迁迟疑地看了云子珺一眼,显然弄不清楚李小兰的身份,也不好说话。
云子珺便也遂了李小兰的意,说道:“别把这家伙当回事,你就跟他比试吧,你想个题目,别让他太嚣张才好!”
赵迁暗自腹诽,能够和云子珺有说有笑的人,怎么会就是个车夫?看了一旁的云二等人一眼,却见他们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心下哀叹,果然是”遇人不淑“,这一群损友就差没说一声”好啊好啊“的了。眼看回避不过去,只好苦笑道:“不如简单些,我们放开一只鸟,谁先**中,谁就赢了,如何?”
“好!”李小兰点头应允。
云子珺命人拿来了两张硬弓,分别交到两人手上,鸟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云字营的士卒练兵之余也要找点野食来吃,所谓野食,自然不能像一些杂牌军一样抢劫去,常用的办法是到万夫原上抓几只鹿,顺带也捕几只鸟来养着。眼看着一个小兵屁颠屁颠地冲过来,手里攥着一只两个巴掌长的野雀的脚,口中不住喊道:“鸟来了!鸟来了!”
云子珺让人散开,空出一个地方来,然后喊道:“把鸟放开!”
老鸟想来被这群老爷兵们**惨了,有些费劲地飞了起来,在半空中转了几个圈,就是不飞高。
两**约都有些自负,都不愿意趁着这时候出手,于是都眼巴巴看着鸟在身前几丈远的地方扑腾,一动不动。
“呃——将军,要不要换只鸟!”眼看着这只鸟实在不争气,一副病怏怏的样子,那个一直负责照看的小兵吞吞吐吐地问道。
云子珺也觉都有些麻烦,挥了挥手:“去换一只鸟来,动作快点!”
“好嘞!”小兵正要去,却一眼瞥见那只老鸟刚刚还摇摇晃晃的飞着,转眼睛像多装了一对翅膀似的猛然拔高,一飞冲天!
李小兰来不及多想,弯弓搭箭,看准了一个方向便**出这一箭。
箭支直直飞向天空,那只老鸟像是恰好撞上去一般,被李小兰的箭穿了个通透,并且老鸟整个身体也在空中被箭支的力量带向另一个方向。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又看见另一支箭就等在鸟冲向的那个方向穿了过去!
是的,这支箭的力道是如此的大以至于直接穿过了那只老鸟的身体,李小兰也忍不住惊叹一声,用这么强悍的弓,还能出手这么快,这样的箭术比起他学箭术的师傅还要高上一筹!而且是后发制鸟,显然比起李小兰要强悍不止一点。
“我输了!”说话的是赵迁,眼下他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笑容,琢磨了半天,终于想到了这个办法,既要输一点,又能有显示出自己的能力,以免云子珺真的以为自己的箭术不够好,虽然方才已经让云子珺见识过了他的箭术。
李小兰却不这样认为,他笑道:“是我输了才对,我甘拜下风!”
“好了,胜负已经分出来了,就别再争了!”云子珺这时候**嘴道。
“赵迁,难怪你北来的总要躲到前头去,原来是有一身好本事!我有一张祖父用过的大弓,蒙尘已久,不如就送给你了,别辜负了它!”云子珺对赵迁笑道,“他日到了北疆,我可希望死在箭下的不再是一只老鸟了!”
“是云昰将军用过的弓?”赵迁欣喜异常,连忙单膝跪地,大声道,“末将必定不辱此弓,杀敌报国!”
“好!好!”云子珺连说了两个好字,转过头对李小兰笑道,“你可服气了吧?”
“我对你都服气了,还不服气你的部下?”李小兰撇了撇嘴,觉得云子珺收买人心做的也太明显了一些。
云子珺直接忽略了李小兰的表情,看了看那边的比试也差不多结束了,便道:“人都选出来了么?”
原本打算十人便足够了,结果选出了十五人,十五个人站在云子珺的面前,让脸色苍白的云子珺也不禁感叹起来:果然是人才啊!
这十五个人云子珺大多有些印象,好几个还叫得出名字,都算是云字营里的兵痞一类的人物了,平时难缠得很,样貌也各有不同,大小不一,唯一相同的,只怕就是长着一样的猥琐**猾的脸了!
带着这些人,只怕怎么也威风不起来了!云子珺闭上眼睛,郁闷地想到。
………………………………
第十一章 读书人
灰绿色的山脉蜿蜒曲折,拱卫着安城,这里是大夏的荣耀所在,巨大的宫殿和宽广的园林群以及鳞次栉比的屋顶共同组成了这个喧嚣的都城,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人往来其间,方正的街道笔直穿过了安城,青石板铺就的大街上一辆辆马车驶过,行人脚踩着这片土地,眼望着那一方山水,多少都会感慨大夏的富庶,特别是北秦和西域来的商旅,更是将安城作为了他们第二个故乡。
安城城东的五里亭,送客的宴会已经结束,一个年轻的读书人检点好行装,向同伴挥手告别后上了马车。
这是一辆十分简陋的马车,马车上原本的漆色已经脱落了许多,马车前也有许多明显的破损处,牵车的老马磨磨蹭蹭,一个时辰也走不了多远的路,老马是黑色皮毛,脖子边鬃毛的地方被火烧去了一块,露出了黑色的皮,虽然马鞭不停挥在它的身上,但它的步伐依旧没什么变化,慢慢腾腾,走一段路还要停下来嗅路边的野草。
老车夫有些无奈地回头喊道:“这马拉了十来年的车,也是到动不了的时候了,公子,到了驿站便去买一匹马吧?”
读书人自然是一副读书人的装扮,头上戴着方巾,面白无须,眼睛炯炯有神,穿着普通的青色长衫,把头从车厢里探出来,看了一眼拉车的老马,又看了一眼老车夫,笑道:“算了吧,慢些就慢些,这马跟着我走了好几年,就这么换掉,还真有些舍不得!”
老车夫穿着灰色短衫,腰上直接绑了一根草绳,手上则抓着一根长长的鞭子,实在受不了前头老马折腾的时候便狠狠往下一挥,听见读书人的话,将马鞭收在了腰间才又转过头:“那就依公子的意思,不过我们一路往东走,还有二十多里才会到一个集镇,现在的速度走到那儿的时候,大概快要天黑了!”
“无妨!”读书人无所谓地摇了摇头,“反正出门游学,多走走,的大好河山,也是不错的!”
大夏秉承古风,读书人之间盛行游学之风,拜访各地的名人儒士,名山大川,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结交许多良师益友。因此大多数读书人在还未到弱冠之年时会出门游学一次,然后在弱冠之后再游学一次,不过更多的士子选择的是北疆或者安城,仕途上失意的人希望可以借此找到进身官阶的机会,因此这几年来,大夏的读书人**越来越严重,一部分站在朝廷的一方,指责尾大不掉的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另一部分则是站在节度使一方指责朝廷**臣当道,一片乌烟瘴气。
此刻坐在马车里的年轻人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读书人索**将车帘撩起,绑在一旁的钩环上,背靠着车厢右壁,看着不断往后退去的风景,苍翠的古树和低矮的灌木丛里不断晃过几只黑色小鸟的影子,晚蝉的鸣叫声使人忧愁,三三两两,零零落落。
“公子这是第二次来安城了,难道还没有找到要找的人吗?”继续走着,老车夫忽然问道。
读书人伸手拍了拍额头,感慨道:“以往听那些士子们互相攻讦朝政,还不觉得什么,但两次进京,才发现事实远比我想的复杂啊!就比如说几年前已经致仕修养的老丞相,现在对朝廷的影响力,只怕也远远超过了新任丞相王博彦大人,可见朝廷虽然依旧安稳,却少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出来主持局面,近乎沦为了两位皇子相争的傀儡了!我之所以不愿安顿下来,也是因为如此啊,大局未定,我怎么能轻易下注?”
“那么说还要等了?”老车夫显然时常听他的公子对他讲这样的话了,一点也没有因此而迷惑或者说不明白。
“也不一定。”读书人看了看天空,静静地说道,“听说那位云子珺公子已经回到了安城,找个机会去见见他吧!”
老车夫问道:“那为什么不留在安城?那位云公子已经回安城来了。”
读书人笑了笑:“云公子,应该是云将军才对,哪里是我们想见就能见的!我们到下个路口转个弯,去云昰将军的墓前坐一坐吧!”
“他会来?”老车夫奇怪道。
“碰碰运气,若碰不到,就看将来算是谁的运气差吧!”读书人豁达一笑。
“反正公子在安城得罪了王博彦大人,离开也好。”老车夫自言自语似地说道。
马车慢慢悠悠继续前进,这段路坑洼不平,马车走过去晃得厉害,读书人觉得有些不舒服,晕头转向的,了个哈欠,朝车夫道:“老马,唱个歌而来听吧!”
原来老车夫的名字就叫老马,倒是和牵头拉车的老东西重了名。
“公子喜欢听,那老马也就唱了!”老车夫晃了晃脑袋,显然颇有几分得意,他想了想,唱前又挥了一马鞭。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车夫的调子很苍凉,唱起来很有一番味道,读书人听着也沉默了起来,他自然明白老车夫唱词中的含义,这据说是当年那位云子珺吟诵过的一段词,后来流传了出来。又据说有人曾问云子珺“秦汉”是何意?这个世界倒是在千年前有过一个秦朝,只是却没出现过汉朝,云子珺信口说来,本就不打算给人听见的,哪里会顾及这些,因此听到别人问,才有些失色,只好苦笑道:“我闲口说来,你闲耳听去,何必认真呢?”
老车夫唱完,也有些兴味索然了,见读书人心情不佳,讪讪笑道:“公子不如先躺一躺吧?”
“无妨——”读书人没有什么架子,摇了摇头道,“吹吹风也好。”
云昰将军的墓只是一座衣冠冢,当年陛下亲自督促修建,就位于皇陵一侧数百丈的一个山坡上,旁边立着两根青石柱子,上有陛下手书的一副赞颂其功勋的对联。同样青石铺就的阶梯共有九十九级,对于一位臣子,已是殊荣之极。每年清明常有前来拜祭的百姓,墓旁种着常青的松树,此时苍翠肃穆,已经长得十分高大了。
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