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新君-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短短不到二日的时间,李世民率领的大军终于进入横县地带,再不用半日的时间,就能见到有“西都”之称的西南明珠豫章郡了。
可是,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李唐庞大的行军队伍突然停了下来,要知道他们在半个时辰前刚刚休息过,难不成是前方发现了埋伏?
百万雄师下西南,李世民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一统江山,开创李唐王朝么?可如今,此行的终极目标就快到了,可他却可能连看都无法看上一眼,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李唐中军大帐内,众将官个个愁容满面,阴云密布,而坐在首位的李世明无力的单手撑着额头,低着头的脸上让人看不见任何表情,但不停颤抖的肩膀可见他此时复杂的心态。
痛,心痛。没有一丝缓和的气息,泪,已在眼角徘徊。心碎的声音随着脉搏一起跳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苦痛。没有痛苦地号叫,没有伤心地泣诉,有的,是片片心碎的残埃,它倒映着李世民的影子,同样残缺不全。
狂吼一声,李世民脑子一片空白,只能用吼声来发泄心中的不甘,那一刹,他感觉自己的心死掉了良久,**也正在无形的腐化。
在众将官凝重的注视下,李世民勉强的挤出丝笑容,似乎是在给自己安慰,又或是给在场众将于信心。
“程将军,你立刻率领两万骑兵前往……”没等李世民说完,一旁急不可耐,忧心如焚的房玄龄立刻出声道:“速去示警另外两支运粮队,绝不能再出差池了!”知道粮草被劫的房玄龄再无从前的儒雅冷静,他十分清楚丢失一路粮草意味着什么。
“等等……”李世民双眼一紧,叫住朝帐外走去的程咬金,凝声道:“另外两支粮队本王会派其他人去示警,程将军你的任务用最短的时间赶到潜山,保证我大军的后路无忧……如遇意外,给本王夺回潜山……”李世民紧咬牙关的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砰”的一声,房玄龄骇然的跌倒在地,嘴里呐呐的重复着“夺回潜山”的话语,而扶他起身的李世民除了报以无奈的苦笑外,剩下的只有沉默……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存亡之战(十四)
早上起来,拉开窗帘,发现经过一夜风雨的豫章郡,竟是如此的美丽。蓝蓝的天空下,阳光明媚,城内紧张的气氛已被唐军后撤的消息所冲散。昨夜的那一场烟雨仿佛就是早已化为灰尘的梦境,对龙斌而言是美梦,而对于李世民,仅仅只是噩梦的开始。
“夫君,将士们已经整装待发,就等你发号施令了!”贺婉婷温柔的替龙斌披上铠甲,昨晚无论是她还是枕边的郎君都无法入眠,心中的激动让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在跳动,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停止,抖擞的精神中看不出半分的倦意,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接过贺婉婷递过的两把长剑,龙斌侧脸一看,只见凌冰,花子,馨儿和云曦依次推门而入,其中花子和凌冰都身穿戎装,显然是要和龙斌一同出征。
“婉婷,城里就交给你了!”抚上贺婉婷滑嫩的双手,龙斌带着无比自信的微笑道:“此战过后,我西南之地可保五年太平,甚至……”
龙斌还未说完,却被贺婉婷捂上了嘴巴,朦胧的双眼带着无限的柔情道:“妾身不求什么,只求夫君平安归来,于愿足矣!”
贺婉婷刚一说完,馨儿和云曦同时走进拥在龙斌的两旁,附声道:“妾身也只求夫君安康,得胜后完整无缺的回来与姐妹们团聚!”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她的声音,忘记了她的笑容,忘记了她的脸,但是每当想起她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这一刻,龙斌知道,无论时光流逝,美人娇颜不在,但眼前几位爱妻的气息将永远印在心头,温暖着自己的心身,让每一滴血液得到滋润,获得灵魂上的升华!
望了眼天边的一道彩虹,龙斌的一双大手轻轻的拍了下馨儿和云曦的香肩,抬起手时,几道光线从指缝中穿过,隐约拉伸出了条条红线,一端系着她们,另外一端系着自己。
“等我回来!”挥手告别,龙斌不再回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而和他亦步亦趋的凌冰似乎并没有被之前温馨的一幕所感染,蛮不在乎的嘀咕道:“唐军撤退,我们是去追击的,基本处于不败之地,弄得个生死离别似的干嘛!”
龙斌笑而不语,女人的温柔不一定如止水般淡静,就拿凌冰和花子的性情来说,前者孤傲,后者冷漠,她们都不是平常家的女孩,她们无法做到小家碧玉般的纯情,但是龙斌却能清晰的感受到她们发自内心的柔情。
这份柔情没有眼泪,没有牵挂,有的只是同生同死的信念,没有丝毫的犹豫,凌冰和花子得知龙斌要出征的消息后,理所应当的打算随军出发,根本就不曾想过征求龙斌的同意,好似这般做是理所应当的一般。
龙斌懂的凌冰和花子那独特的柔情,所以他也没有拒绝二人随他出征,夫妻同心,万事皆可达也!女子本就撑着半边天,区区战场为何不能一展巾帼的风姿呢?
豫章北门的城楼上,当衣甲鲜亮,英武不凡,威风凛凛的龙斌出现时。四下里无论是城中官员还是将士平民,一齐哗啦啦拜倒,轰然道:“参见镇南王!参见两位王妃!”
儒家伦理道德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视君如父,当行跪拜之礼!只不过龙斌不是君主,他只是一个王爷,真正的君王幼帝杨慎正坐在他的身侧。
和龙斌相比,年仅八岁的杨慎似乎已被众人忽略,反而是牵着他的萧后仪态万千,颇引人注目,萧后并未对龙斌的喧声夺势而表现出丝毫不满,脸上一直挂着盈盈的笑容。
碍于身份,龙斌微微朝着萧后和幼帝杨慎行了一礼,随后虎目环视一周,套着护腕的手臂微微前伸,掌心朝上,作了个虚托的手势,语气中带着君临天下般的威严道:“众位臣民平身,不必多礼。”言罢,龙斌嘴角上翘,含笑瞅着眼城墙上的一众将官。
从前龙斌不是没有过带兵出征,可是像今日这样万民相送,并且朝自己行跪拜礼的还是第一次,这显然是有人暗中安排的,至于目的,龙斌已然猜到,并且还准备把戏份做足。
转身在凌冰耳边低语了几句,只见对方脸上闪过丝惊疑后,快步走下城楼,没过多久,便招呼了一群挑着箩筐的民夫出现在了城墙下面。
“来人,将箩筐里的膳食分给将士们去!”抬手从箩筐里拿起一个热腾腾的馒头,龙斌张嘴咬了口,大声喊道:“诸位将士,本王来的匆忙,所以早餐也未来得及用,此刻自己独享却也不该,所以让将士们同本王共享,可否?”
话音刚落,城墙下的将士们无不带着莫名,疑惑的神色,只听龙斌大笑一声,豪迈万千的喊道:“在得胜归来之前,本王每日都同将士们一块儿吃饭,你们吃什么,本王就吃什么!”
战国时名将吴起为了得军心,连亲自用嘴巴给士兵吸脓疮的事都干得出来,龙斌跟士兵们一起吃饭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城楼下的龙旗军将士们听说后,却是欢声雷动,不少将士热泪盈眶。一份份膳食端分发到他们的手中,人人都拼命的朝嘴里塞去,连甜酸苦辣的味道都没尝出,就已纷纷口齿不清的大呼万岁。
望着将士们的真情流露,万分感动的龙斌跑上城楼顶层,拿起两只又粗又长的木鼓槌,俯视下面城墙上无数将士,提聚一口丹田真气,昂天长啸,纵声大呼:“龙旗军的手足将士们听命!随我出征,大破唐军!”巨大的鼓声在全城激荡回旋开来。
将士们亲眼目睹龙斌击鼓助威,热血上冲脑门,满腔激愤,磨拳擦掌,誓与李唐大军决一死战。铁骨铮铮,士气如虹。
随着城门大开,三十万龙旗军踏着铿锵的步伐,在数万百姓送别声中,井然有序的走出了豫章郡城,而同时,徐世绩独自一人款步上了城楼顶层,来到龙斌身旁。
“师弟,本想给你个惊喜,却没想到你倒给了师兄我一个莫大的惊喜!”徐世绩捋着胡子,微笑着说道。
“师兄,等破了李唐大军,师弟我要好好和你交流一下,今日之事必须要有个说法!”龙斌甩了下披风,英姿勃发的走下城楼。
“孺子可教也!”徐世绩望着龙斌离去的背影,饱含深意低声念道,随后便也跟着龙斌下了城楼,如今还是以解决来犯之敌为重,至于将来之事,时机一到自然是水到渠成!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存亡之战(十五)
成功已触手可得,但片刻之间便坠入深渊,心在滴血,闭上的双眼已无泪可流,这就是人生,大起大落的让人难以承受,却又不得不去面对,不然将永世不得翻身!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显然,李世民已经失去了对他所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控制权,如果说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那么粮草则是维持战争的命脉,而李世民的命脉正在逐步的失去。
好在李世民称得上是个真正的勇者,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现状!在最艰难的时刻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并未自暴自弃,颓然自哀。
虽然在第一时刻派人前去示警,但是三路粮草也不过救下了一路,而这一路应该说是王伏宝故意放弃的,因为他需要在李唐大军反应过来前,奇袭潜山夺回当初张须陀部弃守的关隘,而结果也十分顺利,三千多李唐留守部队几乎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潜山防线就再次易主。
事已至此,李世民只能下令全军撤退,那一路保全的粮草只能供应二十日的消耗,而在二十日内攻破坚如磐石的豫章郡几乎不可能,而且潜山防线被攻破,短时间内后方根本无法提供半粒粮食的支援,即使全速进军,李世民也需要半月的时间才能退到潜山。
到那时面对阻挡在面前的王伏宝大军,他必须要在五日内突破对方的阵线,不然粮草殆尽之下,留给七十余万李唐大军的只剩下了投降,或是饿死的下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
“呜~~~呜呜~~~~”号角长鸣,伴随着雄浑悠长的号角声,茫茫的草原上,无数的小黑点从四面八方密集而来,逐渐汇集成波涛汹涌的数条直线,然后犹如几股翻滚的怒潮,充斥着,宣泄着,铺天盖地而来。
龙旗铁骑,天下闻名,被龙斌雪藏了数月的王牌,终于得到了它的用武之地,旌旗飘扬下,钢铁般的奔腾怒潮势不可挡,不管唐军采用何种阵型抵御,都无法阻止它前进的势头。
剑在斫着,枪在刺着,斧头和战刀劈个不停。唐军将士们纷纷的倒下,可他们的头颅依然高昂,许多士卒宁愿死而不愿求生或被俘,他们习惯了胜利,习惯了接受失败者的膜拜,他们无法接受眼前溃败的事实。
李唐大军之所以可以连战连捷,不仅仅因为将帅们的不俗谋略和指挥应变的能力,更因为悍不畏死,对求胜**极其强烈的普通士卒,他们时刻都按照自己的军事习惯在作战,无畏无惧,呐喊着厮杀而不是弯下屈辱的膝盖,所以他们选择默默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