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光武-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遵旨!” 羲和鲁匡自知心思败露,赶紧大声答应着,小步快跑入内。进了门,先向王莽行过君臣常礼,然后飞快地捡起宝剑,一剑戳在了木偶的心口处,“陛下息怒,老臣杀了这村夫!”

  “算了!” 王莽其实也清楚,自己剁一百个木头人,也不可能将刘縯咒杀,叹了口气,轻轻摆手,“你乃九卿之一,就别做这种弄臣的勾当了。朕,朕刚才只是想起了甄大夫之死,一时怒气上头而已。可怜甄大夫一世英名,最后却死在了一群村夫之手。唉……”

  说到动情处,他两眼里顿时泛起了泪光。将羲和鲁匡立刻感动得眼皮发红,抽了下鼻子,再度俯身行礼,“陛下节哀,大司马父子已经接到圣旨,星夜赶往了宛城。有他们父子和岑鹏在,刘縯村夫,此番必将在劫难逃!”

  “嗯,希望如此吧!”王莽又叹了口气,缓缓走向自己的书案,“即便战事不利,朕也不会怪他们。毕竟前队精锐已经全军覆没,此刻宛城里,连一万兵丁都凑不出。而大司马那边,能临时征召的,只有地方郡兵和堡寨里的民壮!”


  第二章 鸱枭强作凤凰音



  “大司马曾经多次击败过绿林贼,威名赫赫。臣听闻绿林贼那边有一句俚语,叫做什么’宁吃一筐咸,不遇一个严。’  可见其畏惧大司马之深!” 鲁匡在群臣中,是出了名的会说话,立刻倒竖起剑柄,笑着拱手,“而郡兵训练和武器装备虽然比不得前队,却是在家门口作战,保卫桑梓不受绿林贼荼毒,所以士气必然高昂!”

  “嗯,有道理,你说得甚有道理!”王莽的眼睛瞬间开始发亮,从鲁匡手里抢过宝剑,朝着刘縯的雕像上胡乱划了几下,大笑着发狠,“若是真的能将这村夫擒来,朕定然将他千刀万剐,以慰前队将士的在天之灵。”

  笑过之后,又将宝剑当做拐杖,杵在地上,继续说道:“军饷,军粮,你必须保证。朕不管你是怎么弄来的,若是大司马那边粮草接济有了差池,朕一定拿你是问!”

  “臣遵旨!” 鲁匡心中暗叫倒霉,表面上,却只能装出一幅舍我其谁模样,躬身领命。”你可有什么办法?” 王莽对他的承诺却不太放心,围着刘縯的雕像走了几步,大声追问。

  “回圣上的话,办法有二,一急一缓,皆出于古法!”  鲁匡等的就是这一问,连忙从怀中掏出两枚断了的竹简,双手呈给了王莽,“前者出自文王轶事,而后者,则出自周礼。”

  “古法?” 王莽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将宝剑插在回鞘中,劈手夺过竹简,“你快说,到底是哪两个古法?这竹简怎么是断的?夫关市者,三十,这是什么意思?”

  “圣上莫急,请容微臣慢慢道来!” 鲁匡偷偷看了一眼王莽的脸色,然后大声补充,“昔文王在世,有犯罪者家人生病。文王准他们去探望家人,然后约期回来治罪。日至,无一罪囚逾期。陛下德迈尧舜,又力行复古,不妨也将监狱中家境殷实者赦免回家探亲。只要他们的家人肯拿出一笔钱财来作为抵押,归期就可以相对宽松。”

  这,分明是建议王莽准许富贵人家以财货赎罪,跟当年周文王的当年的善举,没一文钱的关系。然而,博览群书,过目不忘的王莽,居然没有听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单手捋着花白的虎须,低声沉吟道:“嗯,甚妙,甚妙。此策一行,公库立刻日进万金,的确能解眼下燃眉之急。你下去拟个正式奏折呈上来,朕在朝会时与百官共议!”

  “臣,遵旨!” 鲁匡会心地拱了下手,然后继续启奏,“至于微臣今天带给陛下的两根竹简,也来源于最近现世的周礼藏本。前者记载了周朝之时,市易税率是三成,而打猎捕鱼,则要交两成给公库。”

  “这……” 王莽听得微微一愣,眉头迅速皱紧。然而想到狱中的富贵囚犯毕竟有限,有笑着轻轻叹气,“十取二三,想必不是常策。不过,在国事艰难之际,理当上下同心。你也拟了奏折,一起送上来吧。朕尽量让百官明白这个道理就是!”

  “圣上仁慈!” 鲁匡立刻躬身下去,大声称颂。“此乃非常之策,用于非常之时。百姓忍受一时阵痛,过后自然会明白必须的苦心。待叛乱平定之后,圣上不愿百姓受苦,可以下旨,废了这个非常之策便是。届时,必然人人感激陛下恩德!”

  内心深处,他当然知道自己提出的这个敛财手段,对百姓盘剥过甚。并且推到周礼上,纯属于牵强附会。然而,他同时也更清楚,王莽的改制,从来不是为了那些平头百姓。所谓复古也罢,革新也好,不过都是一种借口。只要说得漂亮,能让国库见到钱财流入,便是成功。

  果然,王莽犹豫了片刻之后,终于再度点头,“嗯,非常之策,非常之策。总好过天下动荡,逆贼横行!朕只施行两年,两年之后,待绿林贼被剿灭,税率便恢复三十税一!”

  “陛下乃千古明君!” 鲁匡再度躬身,大拍马屁。

  “算了,你不必称颂朕了。朕若是千古明君,天下就没如此多的反贼了!” 王莽却忽然收起了笑容,大声感慨。“不过,朕问心无愧。若是前朝之制不改,也许情况还不如现在!”

  “那些反贼愚昧,陛下不用太把他们放在心上!” 鲁匡立刻也收起笑容,柔声安慰,“并且眼下反贼虽然声势浩大,却未必能够持久。微臣听闻,那村夫刘縯毫无容人之量,侥幸打了一场胜仗之后,立刻提出要整军,害得王匡、陈牧等贼人人自危。若是陛下想办法分而化之,各个击破……”

  “报,圣上,圣上,宛城岑将军发来急报!” 话还没等说完,御史房外,忽然传来一声大叫。紧跟着,当值太监刘均,欢天喜地地冲了进来。双手将一份帛书,高高地举过了头顶,“陛下,大喜,大喜,贼军久攻宛城不下,内部生隙。王匡,王凤、陈牧等贼,掉头向南,攻打襄阳去了。如今宛城附近,只剩下了刘縯、王常和马武三贼留恋不去,但短时间内,已经奈何不了宛城分毫!”

  “什么,你刚才说,群贼为何要分兵?” 王莽喜出望外,一时间,竟然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久攻宛城不下!” 太监刘均被问得满头雾水,连忙将帛书展开,对着上面的文字大声朗诵,“末将岑鹏,遥叩圣上。托圣上洪福,贼军久攻宛城无果……”

  “不是说你!”王莽的声音已经开始发颤,挥舞着手臂大声打断,“鲁卿,鲁羲和,你刚才说的什么,把你的话重复一遍?立刻!”

  “臣遵旨!” 鲁匡喜上眉梢,笑着躬身领命,“微臣闻听,那村夫刘縯毫无容人之量,侥幸打了一场胜仗之后,立刻提出要整军,害得王匡、陈牧等贼人人自危……”

  “对,是这了,就是这了!” 王莽又挥了两下手,打断了鲁匡的重述。“贼军想要保持攻势,就得明确上下,集中兵权,不能令出多门。而那王匡、陈牧等贼,都是山大王,怎么甘心受他人节制?哈哈,哈哈哈,终究是一群村夫。当有前队威胁之时,还勉强能够齐心协力。而如今前队覆灭,周围再无人能够威胁到他们,他们自然要窝里闹起来,甚至白刃相向!”

  “恭贺圣上!” 鲁匡和刘均一同俯身下去,心中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第三章 可怜三万将士骨

  第三章  可怜三万将士骨


  通往宛城的官道上,浩浩荡荡走着三万大军。虽然旗帜驳杂,盔甲兵器也五花八门,然而,除了整齐的脚步声之外,这支队伍在行进之间,却不曾发出任何杂音。每一名将士,都紧闭着双唇。每一名将士,脸上都写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

  队伍正前方的马背上,昂首挺胸坐着两员老将,一人看上去孔武有力,红光满面,正是新朝一代名将,纳言将军严尤严伯石。另一人面色枯黄,身材却十分的高大,呼吸声宛若踩风囊,乃为严尤的爱徒,秩宗将军陈茂陈八尺。

  身后的人马,则是严尤从周围郡县收集起来的郡兵。虽然只仓促训练半个月左右,却已经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不考虑武器装备,光考虑士气和精神,与年前全军覆没的前队精锐,已经不相上下。

  绿林军分裂的消息,早在五天前就传到了严尤的耳朵。出于谨慎,他又先后派了三波斥候查探,确定王匡、王凤、陈茂等人的确已经领兵抵达了蔡阳,才果断拔营,带着召集起来的三万郡兵,星夜杀奔宛城。

  不像当日甄阜等人对义军一无所知,严尤和陈茂二人,对绿林军可是知根知底。两年半之前,他们曾经将王常逼得走投无路,差一点儿就拔剑自刎。而更早一些时候,严尤曾经亲自去太学授课,最欣赏的几名学生当中,就有严光、邓奉和刘秀。

  不能给刘秀等人成长起来的机会!这是严尤接到前队全军覆没消息之后,果断做出的决定。对于“老朋友”王常,和最近一段时间声名鹊起的刘縯,严尤都不怎么看好。然而对于曾经在太学中受过自己照顾的刘秀,他却非常紧张。

  后者文武双全,胆气过人,且坚韧不拔。如果出仕为大新朝效力,将来的成就肯定不在自己之下。而如果此人自立门户,完全掌控了一支兵马,则必然会搅得天下大乱,甚至威胁到大新朝的如画江山。

  出仕是不用想了,当年哪怕有自己和孔永联袂推荐,皇上都狠心将刘秀拒之门外。如今刘秀跟他哥哥一道杀死了甄阜和梁丘赐,将来不被皇上千刀万剐已经是幸运,怎么可能会被招安,然后委以重任?至于自立门户,照目前态势,恐怕是早晚得事情。所以,严尤发誓自己必须尽快将此子斩杀,防患于未然。

  “报,大司马,贼人听闻将军率部赶至,立刻离开宛城,撤往白河口!” 几名斥候快马飞奔而至,冲着严尤高高地举起号旗。

  “未战先退,原来刘伯升就这点儿胆子。传老夫将令,全军加速,巳辰之交务必赶到白河口!” 严尤的脸上,立刻涌起了几分骄傲,挥挥手,大声吩咐。

  “诺!” 周围的将领挺直了胸脯答应,随即各自下去催促部属,加速前进。比预计足足提前了半个时辰,就赶到了白河渡口。

  绿林军已经过河而去,渡口处,一片狼藉。命令弟兄们先原地休息,严尤纵马冲上河畔的一座土山,举目四望,只见荒草连天,残雪点点,一片苍凉。而脚下不远处白河水,则奔腾咆哮, 巨浪滔天,宛若一头怒龙,随时准备将胆敢过河者吞落于肚。

  “小辈,半渡而击,你倒是没白听老夫的课!” 猛然发现河对岸处的几处树林里,隐约有寒光闪烁。严尤笑了笑,飞快地拨转坐骑。

  作为新朝最善战的老将,他绝非浪得虚名。匆匆一瞥就已经断定,叛军被自己吓得落荒而逃乃是假象。真实情况则是,叛军在河对岸布下了重兵,准备趁着自己麾下兵马渡河渡到一半儿之时,给自己兜头一棒!

  此等雕虫小技,在西秦一统六国前,就已经被用烂了,如何能瞒得过严尤?当即,他就开始调兵遣将。然后不紧不慢地寻找渡船,架设浮桥,准备将计就计…

  第二天一大早,浮桥架设完毕。严尤立刻命令陈茂带三千精锐作为前锋,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