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光武-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 众将领谁也不敢再提劫粮的茬儿,一个个面如土色!

  “怕什么?” 樊崇撇了撇嘴,大声冷笑。“那刘秀前前后后,已经派十七万大军给邓禹。他即便对邓禹再信任,也不会不做任何提防。我军只要守住长安,并派遣细作散布邓禹图谋造反的谣言,用不了太久,刘秀就会对邓禹心生怀疑,然后君臣束甲相攻,斗个两败俱伤!”

  “大司徒英明!” 傀儡皇帝刘盆子主动躬身,向樊崇表达敬意。

  “大司徒英明!” 恭维声接连而起,不绝于耳。但是,每一名发出恭维的绿林军将领,都偷偷地将目光转向了城外,心里头,充满了苦涩和茫然。


  第七十五章 谁见黄沙掩枯骨



  “呜!呜!呜!”

  “咚!咚!咚!”

  “呜!呜!呜!”

  震耳欲聋地鼓角声再度响起,充满了炫耀与威胁之意。

  长安城头的赤眉军士卒听到,慌忙拾起兵刃,准备迎敌,结果,却看到无数的庞然大物,如同洪水猛兽般,黑压压的出现在城墙外五里远位置。每一个庞然大物所经过之处,都留下了深深的两道车辙。

  “什么,刘秀,刘秀小儿又命人送来了,送来了攻城器械!”未央殿中,樊崇不顾君失仪,向着前来报信的城门校尉大声咆哮,紧跟着,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一头栽倒。

  “马车,马车是从弘农郡,上郡等地驶来的,负责押运的役夫们,少说,少说也有上万人……”那校尉被樊崇的模样吓得魂不守舍,但碍于职责,只能结结巴巴的继续汇报。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整座未央殿,却好像被一个巨大的冰块包裹,在场每个人,都冻得心尖儿发颤。

  良久,丞相徐宣方看向樊崇,哑着嗓子问道,“樊大夫,我军,我军这次该如何应对?”

  “你问我,我问谁?”樊崇暴怒,很想回敬徐宣一句,但最终还是强自闭上了嘴巴。然而,文武百官们惊慌失措地议论声,却如同苍蝇般在他耳边聒噪个不停。

  “邓贼有了粮草,有了援军,可以没完没了地我们久耗,有了器械,可以随时攻城,我军形势恐怕不容乐观!”

  “何止不容乐观?我早就说过,这长安风水不好,谁得谁倒霉!”

  “他们的器械随时可以送来,咱们的器械用一次少一次,总有一天会用完耗尽!”

  “完了,全完了……”

  见群臣皆如丧考妣,方寸大乱,一直被人忽视的天子刘盆子,忽然鼓起了勇气,大声请示:“诸位爱卿,朕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他的话语里,没有丝毫的憋屈之意。殿中群臣听了,却忽然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红着脸将目光看向他,等着他宣布自从登基以来主动发出的第一道“上谕”。

  刘盆子见状,不由得紧张得头皮发麻,先咽了几大口唾沫,才小心翼翼地跟众人商量,“朕,朕与刘三叔…… 跟刘秀乃是旧识,若是大家伙儿愿意,愿意,朕可以替大伙牵个线儿。你们跟他无冤无仇,朕也没想过做皇帝,咱们不如……”

  “陛下休要胡言!”樊崇目露凶光,大声断喝,“昔日,西楚霸王带着八千江东子弟就可破章邯,灭暴秦,如今,我朝尚有八万将士,个个可以一敌十,城外宵小,不过二十来万而已,你岂能被他们吓破胆子?”

  话音一落,又往前走了一步,手按剑柄,逼视着刘盆子,森然道,“陛下,臣意已决,不破邓禹,绝不言和。若敢有人敢扰乱军心,臣必杀之!”

  “你,你……”刘盆子听出樊崇话中威胁之意,脸色煞白,待强行按下心头惊恐,强笑道,“樊大夫果然是国之栋梁,朕之股肱。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朕,朕就赐你虎符……”

  “谢陛下。”樊崇不想听他废话,直接打断道,同时心中冷哼,你的虎符顶个屁用,跟你的人一样只是个摆设?

  忽见满朝文武都惊恐的看向自己,他心中暗道不妙,赶紧将眉头舒展,大笑着纠正,“诸君莫笑,樊某刚才说错了,邓禹手下哪里有二十万人马,顶多十万出头。而且某敢断言,眼下刘秀四面是敌,绝对不可能抽调成更多兵马给邓禹,否则,为何只送来粮草和器械?”

  “是极,是极!”骠骑大将军樊高醒悟过来,拍着大腿笑道,“大哥真乃神人,一眼就看出了刘秀在虚张声势,他要敢派兵前来支援,就等着后院起火吧!”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樊大夫果然深谙兵法!”

  “既然无兵来援,邓禹再敢攻城,只是送死,等他的兵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就是我们大举反击之日!”

  “长安乃是天下第一的风水宝地,谁也打不进来!”

  ……

  其余众臣原本已经绝望,但想到樊崇确实数度带领赤眉反败为胜,只得努力振作起来,准备在时机成熟之时,跟着樊崇再做垂死一搏。

  令他们非常绝望的是,才过了两天,城外便有新的援军杀到。这回,又是足足三万人,由吴汉带领,个个盔明甲亮,神采飞扬!

  “吴汉,他不是被刘秀派去坐镇河北么?怎么能抽身到长安来?”  樊崇的族弟樊同,面如土色,双手捂住自己的脑袋,喃喃问道、“恐怕,恐怕刘杨已经死了!” 这一回,樊崇没嫌他多嘴,而是铁青着脸,大声回应。

  随即,快步走向坐在御案后看热闹的刘盆子,大声吩咐,“陛下,请传旨,今夜子时,三军从南门出发,返回山东!”

  不等刘盆子做出回应,他又将面孔快速转向樊高,大声命令,“骠骑大将军,离城之前,你带领五百士卒,四处放火,我赤眉就算离开长安,也绝不会便宜其他人!”

  ……

  “走水了!走水了!长安城内走水了!”

  “走水?”中军大帐内,邓禹正在秉烛夜读,闻声一愣,急忙挑帘而出,恰看到长安方向的天空,浓烟滚滚,如同鬼怪一般,遮云蔽月。

  还没等他从震惊中还过神来,忽然感觉地面处传来微弱的震感,随即,那种震感便越来越强烈,令身边的中军帐,都开始轻轻摇晃。

  “樊崇要逃了!” 脑中闪过一丝明悟,判断的话,从邓禹嘴里脱口而出。”正是!” 不远处,有人大声回应,征西大将军冯异,手持宝剑快速冲上,“樊崇此计甚毒!他欲借焚城拖延我军追击,大司徒若不再做决断,要么长安将被付诸一炬,要么赤眉军将冲破陇右兵的防线,脱困而出!”

  “公孙,你去整顿兵马,立即进城灭火,拯救百姓!”邓禹当机立断,立刻冲着赶过来的冯异大声命令。

  “遵命!” 冯异拱了下手,快步而去。前脚刚一离开,马武的又拎着大刀策马而至,隔着老远,就大声请缨,“大司徒,请准许末将率部追击赤眉!”

  “我愿随马将军前去!”王霸带着一队骑兵,在旁边高声附合。

  “我,我去救火。”苏著刚好赶来,连忙小声的说道。他的宗族就在长安,此刻已心急如焚,却不敢自作主张,干扰了邓禹调兵遣将。


  第七十六章 莫教勇士哭龙荒



  “马将军且慢。”一瞬间,邓禹便有了决断,正视马武道, “樊崇既然决意要逃,必会倾尽全力,我军虽胜券在握,如果追赶下去,免不了会蒙受损失。如今,长安已破,我军任务完成,若再一味贪功,只怕会对陛下的大计不利……”

  “大司徒的意思是——,”马武闻言,迟疑地带住坐骑,眉头紧锁。

  此番西征,损兵折将甚重,幸而即将大功告成,也算对刘秀的信任有了一个完美的交代。而樊崇虽然元气大伤,实力究竟还剩下多少,却无法评估。如果大伙定要穷追不舍,逼得此人起了拼命之心,极有可能得不偿失。

  正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上前通报,说大将军朱佑从洛阳赶至,正在营外等候。邓禹闻言,大喜过望,赶紧 命人以最快速度将其请了进来。

  “小胖子,你来做什么,莫非嫌自己升官太慢,前来捞功。那你可快一点儿,樊崇今夜已经跑了!”朱佑才一 靠近帅帐,马武便大声调侃,“马大哥,你,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这些!” 朱佑哈哈大笑,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个黄色卷轴,高声说道,“我只带了一把剑,一道圣旨,里面说,长安必破,樊崇必擒,不惜代价。诸位不必行礼,圣旨的内容,我已经说完了!”

  马武等人俱是一愣,旋即纷纷摇头笑骂,“你这厮,陛下虽然对我等亲厚,你这样传旨,未免也太胡闹!”

  “仲先,别胡闹,该有的礼节……”

  “仲先兄,这样不大妥吧?若被人宣扬出去,恐怕言官会参我等一本……”

  “参就参去,陛下才不会听他们瞎叫唤。”朱佑耸耸肩,满脸的不在乎地回应,“陛下要的是长安,要的是江山,不在乎那些虚礼!我来之前,陛下还交代了一句。他说,凡事都有他兜着,请诸位将军放手施为,不破长安,诛樊崇,誓不班师!”

  “末将谨遵圣喻!”众人闻听此言,个个热血沸腾,好像刘秀已来到面前,正挥剑鼓舞他们奋勇杀敌。

  “众将听令!”邓禹也不再犹豫,手按剑柄,环顾左右,“苏著,沈定,牛同,你等速带所部人马进城协助冯将军救火安民。马将军,邓将军,朱将军,还有诸位将军,你等随我,前去追击樊崇,即便追到青徐二州,也定将他的首级献于陛下面前!”

  “遵命!”众将挺直腰杆,肃然大声回应,声音穿透厚实的帐篷,飘至三辅,长安,弘农,然后伴着渐起的秋风,飞入了洛阳皇宫…

  ……

  “启禀陛下,征西大将军派人传回消息,长安已破!”

  “西征大胜,功在千秋,汉室终于回归正阕!”

  “那樊贼可恶之至,竟敢火烧西都,抓到他后,陛下定要将他明正典刑!”

  “放心,他跑不了,大司徒陈兵宜阳,抓住樊贼,只是时间问题!”

  金殿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群臣个个红光满面,喜形于色,好像领军打下长安的是他们,而不是邓禹一般。

  “众位卿家,你们辛苦了!”刘秀见状,又是欣慰,又觉好笑,站起身,向群臣拱手,“若非诸位全力支持,仲华绝对无法如此顺利拿下长安。此战,仲华功居第一,诸位,同样是功不可没。”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群臣躬身下去,齐声回应。

  “为大汉贺!” 刘秀笑着点头,内心深处,充满了骄傲。

  “陛下圣明!” 赞颂声,宛若潮水,让刘秀脸上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

  自打决定西征之日起,他的耳朵,就无一日听不到质疑之声。特别是那些他不得不启用的“名士”,“能臣”,根本不看好,河北汉军有两线作战的能力,并且还对他不惜代价支持邓禹的行为,表示了极度的不解。

  按那些人的说法,汉军与赤眉,就该以函谷关为界,然后各自勤修内政。谁家内政修得好了,另外一方自然会束手就擒。而以倾国之力去支持邓禹和西征军,非但是穷兵黩武,并且很容易就养虎为患。

  如今,所有怀疑的、非议的、责难的、乃至阴阳怪气的声音全部消失,全都变成了一句句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