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1639-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方政府无权缔结外交协议,你们又是以贿赂的方式非法取得定居权,我以明朝摄政王的身份宣布无效。”
  杜琛不服气道:“我不同意您的看法,1622年,荷兰人入侵澳门,当时你们明朝的官员和军队在哪里?是我们,我们葡萄牙人浴血奋战,击退了荷兰人,我们有权占领澳门。”
  李信道:“照你这么说,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占领,那我已经把你们赶走了,你还来见我做什么?”
  “这……”
  杜琛一阵语塞,却仍是强辩道:“明国摄政王,我是来与您讲道理的,葡萄牙人对于澳门有过重大贡献,我们有权在澳门自治,这是有国际先例的,为了促进贸易的发展,很多国家允许海外商人在本国沿海长期居住,比如热那亚人,在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边上有自己的自治小城,他们还在克里米亚半岛拥有殖民城市卡法。
  即便是中国古代,从唐朝到宋朝,元朝,很多波斯、印度和阿拉伯商人都在沿海拥有自己的社区,自行管理,我们葡萄牙人在澳门定居,也应该拥有自治权,我们是带着和平与真诚而来,却得到了不公正对待,我代表葡萄牙国王向贵国提出正式抗议。”


第三七七章 大西来兵

  杜琛满脸真诚的看着李信,事实上他冒险来见,是打着货卖两家的算盘,两头下注,因为葡萄牙人自身没有力量抗拒荡寇军,要想说动西班牙人进攻荡寇军,葡萄牙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能从李信身上通过谈判达成目标,他又何必为桂王小朝廷卖命呢?
  李信微微一笑:“我大明官方不可能对合法贸易做出任何限制,正如我们并未全面驱逐葡萄牙人,凡是从事正当贸易者,可以自由留下,合法商人,我们一概欢迎,阁下没必要为此担心。”
  “那不一样!”
  杜琛摇头道:“法律与习俗的不同,会产生很多麻烦,只有我们葡萄牙人获得了对澳门的管理权,才能一劳永逸,对了,我刚从广州出来,听说桂王将向西班牙人求援,西班牙人也有意派出舰队干涉您对广州的进攻,所以我认为,您不应该拒绝葡萄牙人的友谊,我希望能与您缔结合约。”
  ‘你是在威胁我?“
  李信脸一沉。
  杜琛耸了耸肩,双手一摊:“您误会了,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贵国如果珍视来自于葡萄牙的友谊,应立即、无条件从澳门撤出所有军事人员,并对我驻澳葡萄牙侨民进行赔偿。
  摄政王阁下,请不要意气用事,澳门的土地很小,但产生的影响很恶劣,它会影响到欧洲各国与贵方的正常交往,会考虑是否有必要与一个不讲道理的政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甚至引发冲突。”
  李信问道:“你是在与我讲道理?”
  “是的!”
  杜琛肯定的说道。
  “那好!”
  李信冷冷一笑:“我不和你谈,让你们的舰队来跟我谈!”
  历史上,葡萄牙一度比英国还要辉煌,除了澳门与长崎,非洲、拉美、印度、东南亚与西亚都有它的殖民地,可惜他国小力弱,好景不长,首先是刚果人看穿了葡萄牙的虚弱本质,发动起义,摆脱了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然后西班牙与法国先后入侵葡萄牙本土,葡萄牙王室逃往海外避难,巴西趁机独立,之后国势一路下滑,殖民地也不断丧失。
  李信对葡萄牙没什么好客气,一个巴掌大的小国家还蹭鼻子上脸了?
  “这么说,谈判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杜琛阴沉着脸问道。
  李信道:“不是我不想谈,是你们贪得无厌,没法再谈下去。”
  “我明白了贵国的立场,告辞!”
  杜琛连礼节都顾不得,转身而去。
  李信并未让人阻拦,看着杜琛消失在城外。
  高一功忍不住道:“李公子,听说西班牙是个海上强国,这个番鬼多半是去向西班牙求援了,一旦到来,只怕会很麻烦,不如……立刻就攻打广州?”
  李信摆摆手道:“西班牙在马尼拉的实力我们一无所知,暂时我们也没有力量去攻打马尼拉,所以最好是把西班牙人诱出来,我等他一段时间。
  你们放心,对于此事,我早有准备,我们的士兵正在把重炮运往新安,架在山顶上,能封锁方圆数十里的海面,而且明日,我们就屯兵于虎门,在虎门构建炮台,一待建成,足以封锁珠江水面,我们将来废漕改海,不仅要消灭郑芝龙海盗集团,葡萄牙人,荷兰人与西班牙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否则我们的船队将没有任何安全可言,我希望这一战能够打掉西班牙人的主力舰队,两年内,远征马尼拉,再夺取马六甲的控制权,欧洲人来做生意,我们欢迎,但是不允许任何战舰进入马六甲。”
  荡寇军的火炮这几年里,并不是没有发展,在李信的指导下,研制出了163毫米口径的重炮,有效射程达三里半,但这种炮过于沉重,只能作为岸防炮,安装在固定炮台里,李信打算布署在新安和虎门的,就是163型岸防炮。
  他将以澳门、新安与虎门,构筑成一个三角型防御体系,桂王小朝廷需要时间请来西班牙人,李信何尝不需要时间构筑炮台呢。
  “报总司令!”
  这时,一名亲卫奔上城头,施礼道:“黄得功师长急报,第一独立师的弟兄们前两日在清远县安抚民众时了解到,有壮族老乡在上山砍柴时意外发现,位于北江清远段的清远峡有人修筑水坝,于是派人秘密察探,果然如此,由于清远峡两边均是悬崖峭壁,人迹难至,暂时没有打草惊蛇。”
  “清远县?清远峡?”
  李信眉头一皱。
  清远距广州约一百三十里,清远峡还要近一点,北江则是珠江水系的第二大江,河深水宽,水量充沛,冬季平均水深二十来米,按常理来说,在这样的峡谷中修筑水坝几乎不可能。
  不过清远峡的情况很特殊,在河道急转弯处有沙洲的地段,水深在枯水期只有两到三米,如不计代价的话,动用数千人力,确实能筑出一条简易水坝。
  众人交换了个眼色。
  高一功冷哼一声:“桂王父子好毒的心思,清远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以水坝束水,可积蓄大量上游来水,一旦我军发起进攻,他开坝放水,滚滚洪流半日之内可席卷而来,我军若措手不及,必被冲垮,甚至北江下游,广州全城也会陷入洪水当中,死伤将难以计数,如此不择手段,当千刀万剐。”
  李信的脸色也阴沉下来,问道:“水坝可有完工?”
  亲卫道:“主体基本上完工了,只留了几个泄水口。”
  李信倒吸一口凉气,这是埋在身边的定时炸弹啊,能想出这种毒计的人,够狠,如果北江洪水爆发,下游将成一片泽国。
  略一沉吟,李信转头道:“二瓤,你带几个人去把情况摸清楚,绘制地形图过来。”
  “得令!”
  二瓤知道情况紧急,拱手应下。
  高一功也道:“总司令,我高某自奔投总司令以来,寸功未立,我愿意与樊连长一起去探查。”
  “好!”
  李信点点头道:“你和二舅哥一起去,就留在清远,我写一封手令给你,黄师长与白师长在英霍收编的兵力,转三个师由你们和双喜指挥。”
  “得令!”
  高一功、高成功与李双喜振奋的施礼应下。
  很快的,二瓤带上几名擅于攀山越岭的好手,与高一功兄弟俩飞奔向清远县。
  目前荡寇军的规模不连海军,有十来万了,完全可以预想,攻下广州后又将收编大量士兵,再以师为最高编制已经不合时宜,李信在战前就与各师长讲明,战后会论功提拨一批任军长,一军辖三个师。
  ……
  清远峡总长度约十一里,水道弯曲,最窄处仅一百五十米,两岸峭壁对峙,别说是人,既便猿猴都难以攀越,可这天堑中,凭空出现了一道水坝。
  看着那粗糙简陋的水坝,张可望长长舒了口气,此趟潜伏入粤辛苦异常,出了江西,进入粤北,餐风露宿,昼伏夜行,生怕暴露一丁点的行踪,现一战未打,带来的五千人只剩下了四千五百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强行沿着湍流顺江而下,筏子或被水流打翻,或撞上山壁巨石,跌入江里淹死!
  在水流湍急的江段,水性再好都没用。
  自从左良玉死后,三十六镇兵马投奔桂王,武昌成了无主之地,张献忠派李定国进据武昌,占领两湖,派张可望进据江西。
  徐以显素来与张可望交好,当初李自成被困商洛山中,曾单骑去见张献忠联络起事,徐以显授意张可望杀李自成,后张献忠觉察,此事作罢,但两人的关系更加亲近了。
  大西军留在外面的人很少,除了少数人给水坝修修补补,多数都钻进了沿江的山洞,这一带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分布有三个山洞,恰可作容身之用,数千大西精锐,早在月前就来到此处潜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第三七八章 黎朝郑主

  (谢谢好友5335YN的月票,好友夏末,秋至。的两张月票~~)
  筑水坝是徐以显的主意,在打听到荡寇军的出兵人数,尤其是以炮火开路,强行攻破韶关之后,他就清楚,荡寇军早晚是大西朝的心腹大患,趁着此次荡寇军攻打广东,正是歼灭荡寇军主力的最佳机会,他想出了筑水坝的方法,这也是经与张可望商议,唯一可行的方法。
  张可望心知事关重大,不容有失,遂亲自带兵潜来。
  这时,突然转头问道:“先生,根据外面探得的消息,荡寇军在取下韶关惠州之后按兵不动,多半是在等待后续粮草弹药送来,恐怕还得一两个月,我担心日久生变,我们被困在绝地跑不掉啊。”
  徐以显略一沉吟,便道:“此处四面峭壁,人迹难至,不会有人冒险从上流顺江而下,虽距离广州过近,不过王爷不用担心,就算荡寇军运气好找来那又如何?两边都是峭壁,他纵使能上来些人手,火炮也没法运送上山顶,仅凭人力如何破去我军?
  他若是集中火力从正面强攻,首先被摧毁的便是水坝,不仅他的进攻部队难以幸免,下游也将千里泽国,广州民众多半会把这笔帐赖在李信头上,他不会想不到,除非他不要名声,否则绝不敢从正面强攻。”
  张可望是张献忠养子,封平东王。
  “好!”
  张可望猛叫了声好,又似想到了什么,问道:“如果荡寇军绕到上游顺江而下,前方以重兵堵着出口,那该如何?”
  徐以显冷声道:“横竖是个死,我们索性自己炸开水坝,与他同归于尽,但我料他必投鼠忌器,不敢强攻,放水淹城的恶名他承担不了。
  总之,他若未发现水坝,我们可以趁他攻城激烈时掘开,让他与桂王两败俱伤,皇上可趁机席卷江南,他若是发现也没关系,或能令他不敢强攻广州,他十万大军,耗粮无数,早晚退回!”
  这条计策不可谓不毒,大西军不怕被发现,发现了就破罐子破摔,同归于尽!
  而且徐以显掌握了李信的软肋,不管荡寇军是否真的爱民,但目前的荡寇军正是最需要民心之时,即便事后弄清楚了水坝不是荡寇军掘的,而是大西军掘的,荡寇军也依然要担负上责任。
  如果荡寇军不攻打广州,大西军又哪来的必要,哪来的机会潜入清远峡偷筑水坝?荡寇军是因,是广州千里泽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