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1639-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真是好手段啊,几百年前的旧事,上哪儿去找证据去为朱熹恢复名誉?这就等于把杨廷麟、路振飞与沈迅指派去做一个永远也完不成的差使,三人的仕途从此断绝,还不好在这事上挑李信的刺。
因为李信是顺着他们的意思啊!
他们想为朱熹翻案,行,让你翻,你去找证据来!
三人的面色刹那间苍白如纸!
曹化淳也是见识到了李信的手段,越发的不敢造次,低喝道:“还不快向摄政王爷谢恩?”
“谢……谢过摄政王爷!”
三人昧心施礼。
“还有何事要奏?”
李信向下面问道。
实际上今日重开科举之议属于突发事件,正常情况下,谁也不会在大朝会上奏事,群臣相互看了看,无人说话。
“退朝!”
李信挥了挥手,转身而去。
因他还不是皇帝,没什么排场,大明由摄政王监国也是独他一份,从无先例可循,礼仪方面自然不用讲究,也就是柳如是、王瑞芬、费珍娥与窦美仪,及曹化淳、王承恩领着一众太监跟着离去。
杨廷麟见李信走了,悲痛的大叫道:“我大明不仅两百余年来传下来的江山将易主,就连圣人也要移位啊,嗟乎,嗟乎,这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这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朱熹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李信强行把朱熹像从文庙中移走,并不是人人赞同,但是能留下来为李信效力的,本身在气节上已经有亏,直谏的底气不足,而且李信有强兵,有威名,更重要的是,李信捏着钱袋子,一个人再食古不化,也很难和钱过不去。
李信在表面上,虽然作甩手掌柜,却始终紧握着军权和财权。
史可法瞪了杨廷麟一眼,冷声道:“你等若是心系前朝,可往吴孟明处登记,将来随崇祯皇爷同赴海外,摄政王并未强迫你们,去留自愿,如此宽厚还有何怨言?偏偏有人不知足,吃了碗里,还想着连锅一起端,我奉劝各位,莫要得陇望蜀,还是多想想,眼下的大好局面从何而来!”
“嘿嘿!”
吴孟明看着杨廷麟,不怀好意的笑着。
司法系统改革,他是受益者,别看警察比锦衣卫权限小了很多,但是锦衣卫的掣肘也多,是皇帝监察群臣的工具,受群臣敌视,如今则是专责治安,在名义不用再掺合乱七八糟的朝堂争斗,独立性与自主性大为增强。
他干的很满意,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原来的部下骆养性骑在了他头上。
群臣听到史可法那暗含警告的话语,纷纷醒悟过来,赶忙与杨廷麟、路振飞与沈迅拉开了距离。
“哎~~”
预期效果没达到,三人摇了摇头,失望的离开了皇极殿。
“三位请留步!”
刚刚出了皇极门,身边就有一道声音传来,三人转看过去,原来是左副都御史叶有声与通政使李梦辰等十人。
“哼!”
路振飞怒哼一声:“当初出谋画策时,你等群情激昂,今日在皇极殿内,怎不见仗义直言?一群小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十人的官职不算太高,属于朝廷里的中层,也是最有可能在未来部门调整中,被调没了的人物,比如通政使,干的是书信及政令往来的活计,这个部门在李信看来,一点用处都没有,事实上他的政令下达,早已不用通政司了,这个衙门已经上了他的黑名单。
李梦辰连忙道:“路老勿怒,摄政王势大,又有史可法、钱谦益为爪牙,纵是我等齐出,亦是于事无补啊,又何必把大伙儿一起搭上,你说可是这个理儿?”
路振飞神色稍缓,却还是不愤道:“我三人搭上了前途,你们却不伤筋动骨,这又是什么道理?”
叶有声叹了口气:“路老此言差矣,我等之间,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摄政王早于数年前,就着人教小孩子免费读书识字,那些书我特意看了下,不见圣人纶音,尽是奇技淫巧,故而今日强令移出朱子像岂是无因?将来的朝堂,圣人之学将无立锥之地,我等也将成无用之人啊!”
这才是重点,李信的所作所为让人恐惧,当理学不再成为治国依据,甚至考试都不考理学,他们这些沉浸于理学大半辈子的人又有什么用处?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他们的知识过时了,又没法更新,只能被时代的大潮淘汰。
正如民国时期,无数教四书五经的教书先生失业,这些人五体不勤,心气颇高,不愿干体力活,无力养家,很多人选择了自杀。
孔乙己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杨廷麟、路振飞与沈迅默然,好一会儿,杨廷麟道:“各部堂官侍郎,自然会好生使用,而咱们这些人,免不了回家种田,事已至此,再提又有何用?”
“并非无计可使,三位听我细细道来!”
叶有声向左右看了看,便凑过去,小声说了起来。
“嗯?”
三人眼前一亮!
第四二二章 李信的应对
(谢谢好友frb9898与好友夏末、秋至。的月票~~)
这两日来,北京街头一则传言迅速散播,大意是明年的科举不再从五经中出题,也不考八股文,而是考李信编撰的那些奇技淫巧小册子,还要把朱子像从文庙中移出。
顿时,北京的士子圈炸锅了!
他们可是从小就在五经中打转啊,不考五经,还考个屁啊!
“摄政王走了邪路,欲以奇技淫巧治国,岂非国将不国?”
“不错,摄政王自以为得了天下,膨胀了,还要移走朱子像,我等岂能坐视?诸君可敢与我去文庙捍卫朱子?”
“有何不敢?”
“走,让摄政王见识下咱们士子的力量!”
陆续有士子向文庙汇聚。
文庙又称孔庙,位于国子监内,所谓的士子也以国子监监生为主,监生的来源大致有三类,一是贡监,以秀才为主,二是荫监,凭父辈做官成为监生,三是例监,即捐纳银钱成为监生。
这部分人有个共同特点,均是对李信推行的免费教育不满,因为免费教育的受众主要是泥腿子和小商贾的后代,这都是低等人,哪来的受教育权利,读了书,识了字,将来不就能抢他们的饭碗么?
而且他们进国子监都花了多少不一的银子,是有偿学习,凭什么泥腿子的后代就能免费学?心里不平衡啊!
这次的事件,正好给他们送来了渲泻点。
朱嘉像位于孔庙的第三进院落崇圣殿的西配殿中,崇圣殿的东西配殿,奉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和朱熹六位先儒。
当士子们涌进西配殿的时候,正看到有警察在指挥雇工给朱子像套上绳索,几个老夫子站一边,急的满头是汗,却又不敢动作。
“住手!”
“放肆!”
“尔敢!”
士子们大喝,一脸的正义,纷纷围住了朱熹像,以身作盾。
雇工是拿钱干活的,立刻退缩下来,看向了警察。
一名士子振臂大呼:“摄政王离经叛道,我等怎能向他屈腰?为保卫朱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朱子自元代起,就于孔庙安身,几百年来,从无意外,尔等若是敢行大不韪之事,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像在人在,像去人亡!”
“对!”
“说的好!”
“像在人在,像去人亡!”
士子们义愤填膺,高举起胳膊,厉声怒吼!
“这……”
不得不说,这份声势还是挺浩大的,警察们心里也打起了鼓。
“要不要调集人手来,强行冲一冲?”
“嘿,我们不是有辣椒水么,抬过来,泼过去,看他们能撒野到几时!”
“别,万历年间的苏州矿税事件难道忘了么,这事搞不好,又是件大事啊,到时候朝廷顶不住文官的压力,追究起责任来,掉脑袋的还不是咱们?不可乱来啊!”
“是啊,还是往上报吧,看上面怎么处理。”
士子们刚开始听说要喷辣椒水,还有些紧张呢,可是警察们越商量越怂,又令他们的胆气壮了起来,口号喊的越来越响亮,甚至有不少人跑到外面,向过往群众哭诉着李信的专横拨戾,期望获得舆论的支持。
事件迅速扩大,吴孟明也因为万历抗税事件,不敢动用武力,唯恐文官集团反攻,将来被推出来当替罪羊,于是火速上报给他的顶头上司骆养性。
骆养性心里都骂娘了,吴孟明平时争权夺利的时候不甘人后,现在遇上了麻烦,往自己头上推,自己有那么蠢么,他也是明朝锦衣卫出生,见风驶舵一把好手,平时的治安案件,可以公事公办,可这事涉及到士绅阶层,他还真没有拍板的魄力,当即上报李信。
“此事必然有人在背后推动,当严查!”
孙荻正好在场,哼了声。
“查是要查,但不急于一时,将来秋后,留待慢慢算帐!”
李信摆了摆手,就向骆养性道:“对于士子闹事,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士子都是些什么人,是国子监的监生,是我们自己人,这次事件,是我们内部矛盾的集中爆发,如采用暴力手段镇压,会改变冲突的性质,将监生推到我们的对立面。
虽然我不惮于使用武力平息事件,但武力是最下而等之的手段,也是一柄双刃剑,伤人又伤己,不到万不得己,不得轻动,民众内部矛盾冲突,还是尽量以内部手段化解为好,在这次事件的处理上,你态度谨慎,没有将事态扩大化,很不错!”
骆养性本以为要挨批,没想到竟得到了李信的夸讲,顿时心中一喜,连忙道:“摄政王爷,可是置之不理又会损伤到朝廷的威仪啊,倘若今次让监生们得逞,只会得寸进尺,下次再遇到同类事件,必然变本加厉呐!”
李信点点头道:“你说的对,这事绝不能姑息,首先我们要肯定,监生闹事的主因是由一小撮别有用心份子在背后使坏所致,绝大多数的监生,是被蒙敝的,人云亦云,不明真相,因此注定了我们不能使用太激烈的手段,民众内部的矛盾,还是由民众自己解决才好,我们暂时保持着高度警惕与恰当的引导,防止事态扩大化,来人!”
黄海上前。
李信道:“从山东、河北与江北火速征召数千学生进京,他们与监生是站在对立面的,我们没必要替他们强出头,他们未来的成就还要靠自己去争取,北京警察系统所要做的,就是避免发生恶性冲突事件。”
“得令!”
黄海拱手施礼。
骆养性心领神色,暗道一声妙。
李信所谓的学生,是这些年来,通过免费教育培养出的贫苦人家与小商贾的孩子,学的是数理化与经济金融知识,五经只是作为识字与写文章的范本,对于经文义理不作深入的要求,也不鼓励,可以说,他们掌握着新知识,天然就站在士子的对面立上,召来京城,就是让士子们擦亮眼睛看清,天下离了士子,只会更好,转动的更顺溜。
从李信攻占高邮的当年开始设立学校,即崇祯十四年,到今年崇祯二十一年,已经有了七年,山东河北要迟一些,但也有了三四年。
那些孩子,从六七岁到十来岁不等,其中的一部分,已经成长为青少年了,正是当用之时。
李信看了眼慧英,又道:“明报也要配合宣传,做足舆论攻势,向民众说明真相,大力弘扬科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