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1639-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信看了眼慧英,又道:“明报也要配合宣传,做足舆论攻势,向民众说明真相,大力弘扬科普,为科学正名,这样罢,你和慧梅筹备个专栏,历数我们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及其成就,告诉民众,他们都做出了哪些贡献,比如春秋时期的甘石星经、张衡的浑天仪与地动仪、祖冲之的指南车与圆周率等等诸如此类。”
  “嗯!”
  慧英点头道:“我明白了,而且宋明之世,尤其是大明自立国以来,能于典籍中留名的科研发明远不及汉唐,这是否与社会风气有关呢,我觉得可以与理学联系起来,大力批叛理学。”
  李信赞道:“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不过……结论不应由我们下,我们只起引导作用,由读者自行得出结论,刊文发表,你是报社的创办者,应该知道怎么做!”
  “我明白的!”
  慧英嘴角微微一撇,报社可是有好几个特约御用枪手呢,最有名的,便是钱谦益。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钱谦益当真是被李信剥皮抽筋,充分榨取价值。
  李信似是想到了什么,又道:“北京的国子监不成气候,士子的大本营还在东南,尤其是南京,告诉高名衡,对于南京国子监的动静,一定要严加留意,但凡出现苗头,必须参照北京模式立刻处理,我不希望为此事专门跑一趟南京!”
  李信身后,李香君与顾横波奋笔疾书,替李信草拟着政令,不片刻,李信接着道:“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告诉南京警察局,搜集复社创始人张溥冲击官衙、挟制高官、阴谋暴动的罪证,一俟落实,向南京检察院提请公诉,虽人已死,也要由法院作出公正判决,借此深挖复社的违法违规行为,此案列为本年度大案要案,由中央警察部督办!”
  “得令!”
  骆养性拱手应下!


第四二三章 荷兰来使

  接下来的几天,监生们轮流守护国子监的朱熹像,警察局虽然时刻派警察盯视,却不敢强行扒像,双方对恃相持,明报则从次日开始,连篇累椟的刊载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各项成就,发动民众,踊跃投稿,并有钱谦益、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流轮刊文,为科学正名。
  除此之外,朝廷并无大的动作,局势相对平静。
  这让监生们大受鼓舞,以为李信不敢拿他们如何,胜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甚至有传言,东南复社将派出夏允彝、陈子龙等重要人物北上,指导监生们如何合理合法的扩大胜果,创造声势,逼迫朝廷放弃对理学的打压。
  对于这一切,骆养性了如指掌,自从接受了督办的任务之后,他有种回到了锦衣卫时代的错觉,但是李信和崇祯不同,并不过多干涉他,充他放权。
  他又振奋,又激动,紧锣密鼓的布置着,他心里清楚,这既是一个重大任务,也是一次站队。
  自打锦衣卫被收编以来,并没有表达忠心的机会,这次,一定要把握住,让李信看到,整个警察系统坚决服从李信的命令。
  事实上,锦衣卫是变革的受益者,以前的锦衣卫人见人恨,如今却是社会治安的保护者,受人尊重,没人愿意再回到过去,因此也是磨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只是李信的作风并不是一味的以暴力手段镇压,作为现代人,他更加注重于把对手搞到身败名裂,不仅仅是从物质上消灭,还要从精神上打死,手段就显得温和了很多,还要讲究多方配合,多管联动。
  暂时警察系统按兵不动,等待致命一击的时刻到来。
  李信把事情放手交待下去,目光就重新转向了海外,他派遣鸿胪寺卿出访日本江户,会见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要求全面放开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不得人为阻挡。
  他清楚德川幕府是不会同意的,中国人向来讲究先礼后兵,只要有了借口,他才能以坚船利炮打开日本的国门,迫使对外开放。
  这日,李信忙里偷闲,在家带着孩子。
  高桂英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因年岁渐高,又伤了元气,已经不再外出了,专门在家带小孩,李信曾和红娘子笑言,让高桂英老了当老妈子,此时看着高桂英带着一群小孩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有几分老妈子的风范。
  不过李信在床上可不把高桂英当老妈子,高桂英虽然三十好几,明年又将升级为外婆,但身材保持的非常标致,对李信仍具备着相当的吸引力,这也是高桂英引以为傲之处。
  “桂英姐,冬季严寒,差不多了,把孩子们送回屋吧!”
  李信最喜欢做的,就是躺高桂英怀里面,让高桂英给他修剪胡子,本来做为一个现代人,是不习惯留胡子的,可是剃的光光,又很容易被人误会为太监,因此李信只留了一撇浅浅的八字胡,下颌等处的胡碴由于没有剃须刀,需要人专门替他修理。
  出门在外,是由柳如是或者窦美仪操刀,这二女手上没什么力量,把握不好轻重力道,而高桂英有功夫在身,一刀就是一刀,刮的又干净又舒服。
  “好啦,马上就好!”
  高桂英也很欢喜这份信任,要知道,让别人拿把刀在自己脖子上晃来晃去可不是开玩笑的,不是最信任的人,谁敢这么做?
  很快的,把孩子们依次哄回屋,交给彩衣与彩裳,高桂英匆匆回来,让李信舒服躺自己怀里,再拿把刮刀,仔细的刮了起来。
  想着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再到开花结果,连李兰芝也终生有托,高桂英的心里,充满着甜蜜。
  她觉得人生就该如此,自己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直至渐渐老去,与前夫的女儿又得到了善待,自己与李信之间说成如胶似漆显然过了些,却也是心心相印,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正当她的嘴角浮现出了一抹满足的笑容的时候,柳如是走了过来,唤道:“李公子,有荷兰人求见,自称是东印度公司驻福摩萨总督欧沃德。”
  “哦?荷兰人?”
  李信睁开了眼睛。
  高桂英推了推李信道:“有事你先去忙吧。”
  “不急,让他多等儿没关系,刮干净再说!”
  李信摇了摇头,又重新闭上了眼睛。
  “哎~~”
  柳如是叹了口气,在一边无奈的坐了下来。
  高桂英虽然也是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但心里是很高兴的,说明李信还是在乎自己感受的,女人嘛,有时候就是不需要理由。
  不过高桂英还是加快了速度,不片刻,李信的颌下已是焕然一新,柳如是取来红袍,给李信穿戴上,才跟随李信离去。
  当来到外厅正殿时,一名身着燕尾服的中年褐发男子正坐立不安的来回走动着,边上还有一名三十来岁的华人,看上去象是翻译。
  “请问可是明国摄政王爷?”
  那翻译问道。
  “明国?”
  李信眼里一抹厌恶闪过,这是忘了自己的出身啊,不过李信还不至于和一个小人物计较,只是点了点头:“正是!”
  那翻译用荷兰语向中年男子嘀咕了一阵子,中年男人抚胸一礼,说了几句话,翻译从旁道:“明国摄政王你好,我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驻摩萨福总督欧沃德,很高兴见到你。”
  “会说法语不?”
  李信用法语问道。
  “呃?”
  “噢!”
  欧沃德一怔,便惊喜道:“摄政王,想不到您还会说法语,那太好了,我们可以无障碍的交流。”
  李信点点头道:“我也很想与你们荷兰人做个深入交流,请坐下来说话!”
  双方分宾主入座,有女兵奉上茗茶,李信轻呷一口,便道:“欧沃德先生,不知你来北京见我,有何贵干?”
  欧沃德是不得不来,近年来东南亚的局势变化,让荷兰人极度不安,首先是澳门被明国收回,接着没多久,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远征舰队在珠江里全军覆没,郑芝龙带领舰队去攻打马尼拉,经过两日一夜的激战,大败西班牙,并且把俘虏的数千西班牙人全部屠杀。
  以前在东南亚,有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存在,虽然三家彼此争斗,但都是欧洲人,互相之间是有默契的,如今只剩下了荷兰一家,荷兰人能不慌么?
  荷兰人的实力并不强,在摩萨福,约有作战人员千人,盖伦帆船二十来艘,另还有家属和后勤辅助人员,总数不超过三千,在巴达维亚总部,战斗人员也仅仅三千不到。
  这也是没办法,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摊子铺的太大了,就在这几年,荷兰达到了国力的顶峰,仅东印度公司而言,拥有一万五千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全世界的一半,悬挂荷兰三色旗的商船达一万多艘,当时全世界共有两万艘商船,荷兰占四分之三,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但要命的是,荷兰国土面积有限,人口太少,摊子铺的大,必然处处薄弱,在广袤的西太平洋,荷兰的兵力不超过五千,作战船只不超过一百艘,这已经是荷兰扩张的极限了。
  以往荷兰人能凭着坚船利炮,吓唬那些装备原始的土著,可这招,在大明面前行不通,据他们了解,大明拥有女王船及类似女王船的战舰数百艘,海军作战人员超过万人,其火炮的威力,还要超过荷兰火炮,并且舰队在以恐怖的速度扩张着,巴达维亚当局据此判断,与大明只能交好,不能为敌,遂有了欧沃德之行。
  欧沃德微笑道:“首先我代表荷兰议会,驻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恭贺贵国结束了内战,其次,我受东印度公司总督康奈利阁下委托,出访明国,愿与贵国缔结友好条约。”
  李信笑道:“荷兰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象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是天生的强盗,荷兰人促进了全球贸易往来,我很乐意与荷兰建立平等互利的友好关系,但在这之前,我们应该把摩萨福问题先给解决,欧沃德先生,你说呢?”


第四二四章 荷兰人的无耻

  荷兰人自从在澳门被葡萄牙击败之后,转进台湾,当时台湾北部由西班牙人统治,荷兰人在南部登陆,相继建立了热兰遮城与赤嵌城。
  后因马尼拉经济衰退,西班牙人无力负担在台驻军的高昂费用,缩减驻军规模,给了荷兰人可乘之机,于崇祯十五年攻陷鸡笼,把西班牙人赶离台湾,从此一家独大。
  台湾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基地,可以掠夺当地丰富的资源,如樟脑、鹿皮,销往日本,再从日本运来货物,贩运往大明,获取巨额利润,是东印度公司的重要财政支柱。
  来之前,欧沃德就假设过李信会提及台湾问题,倒也不慌不忙,两手一摊道:“明国摄政王,我不明白你说什么,摩萨福和明国又有什么关系?”
  李信对欧洲人的禀性了解的很,早知道不会痛痛快快,并不恼怒,只是呵的一笑:“摩萨福自古以来,便是我中华的固有领土,你说有什么关系?”
  “哦?那么请问,明国有没有在摩萨福设置官府机构?有没有驻军?”
  欧沃德反问道。
  这确实是大明的硬伤,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明初仍在,洪武二十年,因海禁废除,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嘉靖四十二年因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但大明自始至终,没有踏上过台湾一步。
  李信眉心微皱,正寻思着措词的时候,欧沃德得意的笑道:“明国摄政王,贵国从未对摩萨福实施过任何形势的统治,但我们荷兰不同。
  自1635年起,我们与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