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1639-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闯军为例,虽然尖银烧杀屡禁不止,却好过官军,至少不会杀良冒功,可是李自成自起兵以来四处流窜,始终没法于一处立足,为何?难道他不知道根据地的重要性?
  他也是被逼的,根源就在于没法得到市民阶层的拥戴,毕竟战乱对于商业和手工业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大量雇工失了业,可不象农民那样,发两个馒头填饱肚子就能糊弄过去,城市居民除了生存,还要有娱乐。
  简而言之,光有农民的支持成不了大事,李信在高邮也面临类似的困境,暂时他的基本盘,是那一万多从河南带来的难民,高邮老百姓并不欢迎他,担心他的人马会侵占当地人的利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抵触,除非他把高邮人杀光,否则没有长期的努力,休想得到高邮民众的认同。
  因此李信要想在富庶的淮扬立足,最便捷的途径是当个明朝的官,有了官身,有了名份,才易于被市民阶层接受。
  许绍连忙道:“漕抚,李司令拳拳忠心,言之有理啊!”
  史可法可不相信李信的鬼话,在刚要出言讥讽之时,背后不知是谁,低咳了两声,回头一看,很多文官武将都面现赞同之色。
  刹那间,他明白了!
  这些人根本不在乎李信是否真心归顺,而是能否安然离去,并且进一步,把大败的责任转化为招安李信,甚至把李信诱骗杀死的奇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满场的俘虏,恐怕除了自己,都愿意招安李信,如自己竭力反对,搞不好就在回淮安的路上中了暗算,再以一句身受重伤,归途不治身亡搪塞过去。
  史可法于崇祯元年出仕,在官场浮浮沉沉十三年,各种丑恶见的太多,红丸案、梃击案都能堂而皇之,自己被下面人做掉又算得了什么?
  没人愿意糊里糊涂的被人暗算杀死,念及于此,史可法改口道:“你可是真心归顺?”
  李信真挚道:“学生好歹也是朝庭痒生,是读过圣贤书的,故请漕抚与张公公联名,保荐学生任扬州知府,学生必为皇上整顿地方,梳理盐漕,管叫东南赋税不绝。”
  “呵,好大的胃口,若是天下流贼都如你求为地方主官,只怕这大明江山,永无宁日!”
  史可法不屑道。
  李信肃然道:“皇上怎么想,学生不管,别人是否仿效,也与学生无关,学生只对自己与手下的弟兄们负责,道邻先生与张公公只管向皇上进言便是!”
  “好,好,快放了咱家,咱家为你上奏!”
  张太监坐老虎凳吃不消了,连声叫好,他只求被放下来。
  “哦?”
  李信转回头,不怀好意的笑道:“张公公,还得劳烦您老再坐会儿老虎凳,学生眼见三餐不继,得向您老讨些银子糊口呐!”


第八十一章 二十万两

  这话一出,满场皆静,能把勒索说的如此堂而皇之,也是没谁了。
  一众大明的文武官员均是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主要是他们对太监也没好感,乐见张太监大出血,甚至因着这种心理,好象对李信不是那么痛恨了。
  既便是史可法,都破天荒的没出声,只以幸灾乐祸的眼神扫了眼张太监。
  红娘子却是脸颊有些发烧,她发现李信是完全的不要脸,你私底下勒索啊,当着这么多人面,好象多光荣似的,不过她竟意外的觉察到,高桂英的神色也有些不大自然。
  确实,高桂英的第一反应是丢人,虽然很快醒悟过来,丢的又不是自己的人,可神色不是那么快能回复的。
  “张公公,如何啊?”
  李信悠悠问道。
  张太监战战兢兢道:“司令爷,您要多少?”
  李信笑咪咪的伸出五根手指。
  “五百两?”
  张太监小心翼翼道。
  李信脸一沉:“张公公,您老在跟我开玩笑吧?”
  “五……五千两?”
  张太监的嘴唇哆嗦起来。
  李信摇了摇头。
  “五五五……五万两?”
  张太监那满脸肥肉猛的一抖,眼珠子瞪的老大!
  李信哈的一笑:“简直是笑话,你张公公坐镇淮安也有了三五年,漕运枢纽重地,岂能不捞,这些年来,怕是几千万两银子都捞足了,本司令不找你多要,拿五十万两来,钱人两讫!”
  “哎唷,咱家的命啊!”
  张太监怪叫一声,随即大哭道:“司令爷,您听咱家说,咱家哪有那么多银子啊,既便是五万两,也要东拼西凑,背一屁股的债,这下半辈子还不知道怎么还哩,求司令爷开恩,更何况司令爷不是还要咱家操办招安一事吗?”
  “你威胁我?”
  李信冷声道:“没有你张太监,还有史漕抚,你别想从中使坏,滔滔运河就在眼前,淹死个把人不算什么,各位,张公公如果失足落河里淹死,皇上可会怪罪?”
  张太监喃喃着,张口结舌,一群文官武将也没人说话,气氛怪异之极,甚至还有人隐秘的干笑两声,由此可见太监是多么的天怒人怨。
  “继续!”
  李信又一挥手。
  一名亲卫再一次垫入砖块,顿时,那如杀猪般的惨嚎又响了起来。
  虽然张太监动弹不得,可谁都能看出他是在剧烈挣扎,这种想动又动不了,还在承受着非人折磨显然是个无比痛苦的过程,却出乎众人意料,张太监只是厉声嚎叫,半点没有求饶的意思,这真是要钱不要命啊!
  “再垫一块!”
  李信眼里凶光一闪!
  一名亲卫吃力的垫入了第四块砖。
  “呜~~”的一声惨呼,张太监晕死过去!
  一般来说,四块是人体承受的极限,可以使膝盖骨处于将断未断的状态,简直是痛不欲生,想想看,真一下子把腿打断了,那种痛苦因心中没了挂念,反而能承受,而膝盖将断不断,剧痛与恐惧叠加,疼痛会被指数级放大,这也是老虎凳的残忍之处,不光是给身体上刑,也是给心理施压。
  “哗啦~~”
  一桶凉水浇上,张太监悠悠醒转,无力的喘着粗气,眼里一阵迷糊之后,满是哀求看向李信。
  李信让人抽去砖块,这才一脚踩上老虎凳,玩味的笑道:“张公公,老虎凳的滋味如何?要不要再尝一次?”
  “不了,不了!”
  张太监连声讨饶:“司令爷呐,咱家是真拿不出五十万两啊,咱们这些阉人,看着风光,其实弄来的银子自己留不了几个,大部分都给宫里的大公公们拿走呐,否则咱家哪能干到今日啊!”
  李信见着张太监的神色,倒也不似作伪,于是问道:“你能拿出多少?”
  “这这……”
  张太监嚅嚅着,小眼珠子滴溜溜直转。
  许绍从人群中道:“司令爷,张公公说的倒是实情,宫里的公公们,胃口可不算小,据我估计,张公公拿个十来万二十万两应该差不多了。”
  前半段话,张太监听的还是挺顺心的,可是后半段,让他恨不得一耳刮子扇过去!
  “好!”
  李信目中现出威胁之色,叫了声好:“张公公,就拿二十万两来,你立刻叫信得过的人回淮安,可别给本司令耍花招,否则命没了,你的钱也成了别人的!”
  “是是!”
  张太监哭丧着脸,连忙吩咐两个小太监回去拿钱。
  “啪啪~~”
  李信这才轻拍了两下张太监的脸颊,语重心长的告诫:“张公公,早配合不就得了?何必受这遭子罪呢,你放心,本司令铁齿铜牙,钱到放人,童叟无欺,来人,把张公公抬下去休息。”
  “得令!”
  几名亲卫开心的替张太监解开绳索。
  “哎唷哎唷,轻点,咱家的腿不能动,各位军爷,请抬咱家下来!”
  张太监叫苦不迭。
  那几名亲卫看在银子的份上,并未为难他。
  张太监一瘸一拐的被架下来,靠在树干上,呲牙咧嘴,不停的捶着腿。
  李信又向史可法问道:“请问道邻先生,可知河南李抚台音讯?”
  “哦?”
  史可法眼里狐疑之色一闪。
  李信解释道:“李抚台是我们河南的老父母,为官清廉,因洛阳被李闯所破,学生料皇上或会迁怒于李抚台,故心中牵挂,欲得其下落。”
  史可法沉吟道:“皇上为福藩被戮震怒不己,下旨命缇骑拿李抚台回京,后又得知闯贼将攻开封,于是半途将李抚台释放,命其回开封戴罪立功。”
  李信眉头微拧,在他的印象中,李仙风确实被捕回京处死了,难道历史发生了改变?许久才道:“如李抚台处境有变,还望道邻先生及时告之。”
  “可以!”
  史可法深深的看了眼李信,点头道。
  “多谢了!”
  李信拱了拱手,望向了那群文官武将,这些人顿时浑身寒毛炸起,一动都不敢动,他们也怕被李信勒索啊!
  好在不片刻,李信便道:“今日委屈各位了,我们革命军也不宽裕,每人拿几个馒头就回去吧,希望下回,能以同僚的身份再与大家见面。”
  “总司令仁义,我等拜谢!”
  人群中,传来一阵模模糊糊的称谢声,李信看的清清楚楚,很多人只是嘴皮子动了动,脸面勉强布上的笑容中带着轻蔑,不过他也不在意,再一看不远处的俘虏,已经甄别的大差不差,于是向后挥了挥手。
  上百名提着篮子的战士涌入人群,分发馒头,各人都饿了,抓起就往嘴里塞。
  “大家请回吧,本司令恕不远送。”
  李信又拱手道。
  “告辞,告辞!”
  一群人如逃一般的转身就走。
  史可法则是不舍的看了看泊于岸边的战舰与收集的整整齐齐的火炮枪支,重重叹了口气,也略一拱手,转身而去。


第八十二章 招安难

  除了被李信强制留下的近千名水军,俘虏中愿意加入革命军的只有几百人,还都是光棍汉,是受了高薪和发妻子的诱惑才被吸引过来,毕竟大部分俘虏的家人亲眷都在淮安,待遇再好也难以舍弃。
  更何况革命军虽然大胜了一场,可是实力摆在那儿,只占据一座孤城,就那么点人马,如果下次再来围剿呢?几乎没人对革命军抱有太大的信心。
  不过不管怎么说,今次也是大丰收,革命军的规模达到了九千人,战士们带着缴获的武器弹药,兴高彩烈的回城,又争先恐后的向降卒讲诉着革命军的光辉战史,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红娘子也问道:“朝庭会接受你招安么?”
  李信呵呵一笑:“我估计史可法不会那么快上报朝庭,多半是衙门内部招安我,把我诱往淮安。”
  “哦?”
  众人纷纷看了过来。
  李信玩味道:“山东李青山,大家有印象吧,拉了一票人马起义,后来被朝庭以招安的名义骗了,率部投诚,他做着朝廷会给他封赏,让他做官的美梦,不料被押到北京,献俘阙下,凌迟处死,嘿嘿,当日的李仙风,今日的史可法,必是打着同样的算盘呐。”
  黄海不禁骂道:“朝庭最他娘的不讲信义。”
  李信摆了摆手,古怪的看了眼高桂英道:“也不能全怪朝庭,张献忠、罗汝才和李自成,不也是被招安过,最初主持招安的陈奇瑜和熊文灿,还算是真心对待,结果怎么样?降而复叛,至使朝庭和义军之间互不信任,招安成了一种尔虞我诈的手段,中了套是自己蠢,怨不得别人。”
  高桂英的神色不大自然,轻哼了声。
  也确实,她是车厢峡惨败的亲历者,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