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1639-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有力的势力,与之结合,立从龙之功,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选错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李信真有真龙之相么?
说话大实话,如果大明灭亡不可避免,非要择一明主而投之,高邮乡绅宁投李信,也不会投李自成,张献忠之辈。
有人问道:“吴老,谁都能投司令爷,可你家……你那侄子是宁远总兵,你若投了,令侄岂不是要受影响?”
吴孟贤摇了摇头:“事已至此,如之奈何?泾阳先生(顾宪成字号)说的好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国家危难之时,总要有所取舍,罢了罢了,咱们静观其变便是!”
众人纷纷叹了口气,只觉心头沉重,但没人去责怪李信,凭心而论,李信不强征钱粮,不在明军围城之前大杀一通,而是仅仅把各家家主软禁起来,已经非常仁至义尽了。
……
高一功、张鼐、慧梅慧英与两名老八队精锐战士也被安置在了州衙里,酒宴不欢而散,高一功与张鼐向李信告辞之后,回了住处。
“怎么样?那姓李的有什么动作?”
慧梅和慧英迫不及待的赶了过来,问道。
张鼐把宴会过程详述了一遍,慧梅不由哼道:“我当这姓李的是什么人物呢,原来是挖空了心思求朝庭招安,难怪不抢老百姓,攻进淮安又退了回来,是怕得罪朝庭太狠,留个好名声。”
张鼐也叹道:“李公子一表人才,却甘为朝庭走狗,可惜了。”
慧英劝道:“这没什么可惜的,李公子不是早说了么,他和我们不是同道中人,况且他又是读书人,投靠朝庭自是理所当然,等此间事了,咱们还是早点离去吧。”
“嗯!”
慧梅点点头道:“不过这姓李的还是有点本事,趁着这段日子,跟着他偷偷学点,回去也好帮助闯王。”
“好了!”
高一功挥了挥手:“都散了吧,早点休息,明日官军就要围城,咱们且看看李公子有何布置。”
几人各自回屋洗漱,原本高一功等人并没有随时洗漱的习惯,天黑,鞋一脱就上了床,不过李信除了不安排婢女,准备的还是挺充分的,热水、皂角都准备好了。
慧梅与慧英身为女子,自然爱干净,相伴走进客房的浴室,一阵悉悉率率声之后,彼此坦诚相见,慧英看着慧梅的身体,不由轻笑一声:“慧梅姐,你和小鼐子怎么样了?啥时成亲啊?”
“胡说什么呢?倒是你?你的心上人是谁?”
慧梅微红着脸颊,落落大方的反问道。
“我呀,我还没有。”
慧英试了试水,摇了摇头。
慧梅讶道:“双喜哥不是对你挺好的么,你也与他谈得来,不如等闯王攻下开封,咱俩一块成亲算了,我呀,我嫁给张鼐,你就嫁给双喜哥。”
双喜哥是李双喜,李自成的义子,如果说慧英与慧梅是健妇营中最为出色的两朵鲜花,那么张鼐与李双喜就是年轻将领里的翘楚。
慧英的美眸中现出了迷惘之色,好一会儿,才苦笑道:“我拿双喜哥当哥看,哪有妹妹嫁给哥的,这话别说了,要不然别扭的很,我们赶紧洗吧。”
慧梅暗暗叹了口气,李双喜曾向慧英表白过,慧英顾左右而言他,她倒是愿意撮合李双喜与慧英,因此才帮着打探口风,不过襄王有心,神女无意,她也无奈的很,再看着慧英那洁白玲珑的身体,暗道将来这副好身子真不知要便宜给谁了。
“慧梅姐,下来吧!”
慧英拉起慧梅的手,跨入了木桶当中,
“嗯!”
慧梅略一点头,在慧英对面蹲坐下来,那微烫的水,涤荡着身体,嗯,舒服!
……
第一零五章 黄得功来
正午时分,明军来了,韩文镜率部驻扎南门,他不作为主攻,只是起牵制作用,史可法率部驻扎北门,与韩文境的作用类似,更何况他自家知自家事,他的淮安兵根本不能打,完全是个花架子。
扭头看向了东门的方向,史可法暗暗叹了口气,呈奉给朝庭的奏章,通篇都是谎言,从他本心来说,并不愿如此,可惜一步错,步步错,从一开始就欺骗了崇祯,哪能抽得了身呢?
他暗恨自己当日没在高邮城下以身殉国,又恨李信花言巧语,把他诱入了陷阱,但更恨的,还是淮安的文官武将与张太监,若非这些人营营苟苟,办正事不行,捞钱却是一个比一个贼溜,淮安战事,怎会崩坏于此?
回想着崇祯给他下的旨意,行文中那充满着愤恨的喝斥,史可法无比羞愧,如今他只能寄期望于一举攻破高邮,绑了李信,献俘阙下。
因城西是运河,革命军的战舰背倚孟城驿,阵列于运河中,又有神出鬼没的木箱雷为助,这次进攻,明军放弃了从运河进军的打算,黄得功与朱大典陈兵于高邮东门。
各部队都按照指定的地方扎营,搭好了窝铺,立好了帐篷,距城门较近的营盘,还挖掘了壕沟,以防革命军夜间出城偷袭骚扰。
因官军要做攻城准备,城周围几乎平静无事,只偶尔互相打几炮,破一破紧张中的特殊沉寂,当然,打炮的主要作用是互相定位,通过对炮弹的落点与火炮的位置做标记,以确保正式交战时一发命中。
交待过事项之后,黄得功与朱大典骑马出营,打算从东门巡视到南门和北门,察看攻城部署,也看一看城上的防守情形,为着提防城上打炮,只能在离城二里以外的地方走。
随一起巡视的,还有史可法、张太监、许绍和韩文镜等人。
黄得功紫膛面孔,五短身材,脸上有着明显的伤疤,注目着城头。
城头有许多大炮和火铣露出城垛,还有不同颜色的大小旗帜飘扬,守城军卒从一个个城垛缺口处露出头来,黄得功眉头一皱,很明显,守城兵力充足,大炮也不少,另从旗帜判断,革命军部伍整齐,决非临时凑集的乌合之众。
“黄镇台,不知可有主意?”
张太监问道。
“哼!”
黄得功哼了声:“若非淮安失了钱粮,倒是可以在城外挖掘长壕,把高邮活活困死,最多半年,必生内乱,届时里应外合,破城不难。”
史可法等人均是面色一阵臊红,全军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半个月,偏偏扬州和南京,也没什么粮,因为淮安储存的是渐江漕粮,南京和扬州的漕粮并不存放本地,而是存储在徐州到山东一带,今年春季,洪承畴又要出关救援锦州,朝庭没法再下拨钱粮了。
眼下的问题便是,如果半个月之内攻不下高邮,只能无功而返,崇祯必然震怒,谁都不知道后果是什么。
“黄镇台乃当世名将,必有妙法。”
史可法厚着脸皮道。
黄得功看了眼史可法,不好多说,只能强压下不满,缓缓道:“流贼戒备森严,不能再指望依靠奇袭成功,也不能指望将士们用云梯爬上城头,故而只能在炮火的掩护下掘城,在城墙里掘出几个大洞,填装火药,把城墙炸塌,走,我们再上别处看看。”
因黄得功名声在外,虽然史可法是漕运总督,又没法提供粮草,等于人家来帮你干活,你不给钱,不供饭,腰杆直不起来,因此真正统辖全军的,还是黄得功。
众人一面走一面看,黄得功指点地势,叫身后亲兵记录,什么地方最利于掘洞,什么地方又适宜安置大炮,那从容的神色,那缓辔徐行的气度,让人不自禁的生出信心,尤其是张太监,那双肥手都在微微颤抖,望向城头的绿豆小眼中,闪烁出极度怨恨的光芒。
却是陡然间,恨意再上一个台阶,就看到李信带着一群人,出现在城头!
黄得功也注意到了,特意冒险靠近了城墙,仔细盯了一会儿,问道:“那人可是李信?”
“不错,正是此……他!”
张太监猛一点头,本想说正是此贼,但最终还是改了口。
黄得功古怪的看了眼张太监,不再说话。
李信也在盯着城下,因距离不远,他很快辨认出了史可法、张太监与许绍,再通过众人之间的站位,断定中间的那员武将就是黄得功,而在黄得功左首的一名胖乎乎的文官显然是朱大典。
高一功等人也有跟着李信上城,慧英嘀咕道:“如果是我,我就夜间派兵从南门北门杀出,杀溃韩文镜与史可法,黄得功与朱大典必然分兵围城,官军的进攻就不足忧虑了。”
李信以看白痴的眼神瞥向了慧英。
“李公子,你什么意思?”
慧英不愤道。
“呵~~”
李信呵的一笑,继续望向城下。
红娘子摇了摇头,解释道:“慧英姑娘,韩文镜与史可法的军队本身没有战斗力,杀不杀溃他,都对高邮起不了大太的威胁,当然了,你的提议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你不清楚内情,因淮安的漕粮被李公子劫走了,黄得功粮草不足,因此杀溃了韩文镜与史可法,官军主力却未必受损,还反而替他节约了粮食,再说若黄得功早有准备,我们出城偷袭,他从旁突击,会变得非常危险。”
慧英撇了撇嘴,现出了讪讪之色。
红娘子笑了笑,又见黄得功等人仍在驻马观望,于是说:“李公子,何不趁此机会开炮,将黄得功一伙打死?”
李信道:“我们的大炮没有瞄准,他们离城又近,炮口一动,就会散开逃走,开炮没用,反打草惊蛇,不用理他,看他如何窥探,就可以揣测今夜或明日将如何攻城。”
众人听了这话,都佩服李信的老练,可是过了片刻,李信突然感觉机会来了,回头吩咐亲卫奔往城墙转角处,传谕准备三四尊大炮,将炮口瞄准城外转角的路上,等黄得功一干人到了转角处停留观看时,突然众炮齐放。
“妙计!”
众人纷纷称赞。
黄得功等继续策马前行。
他们也想到城头有可能打炮,所以吩咐亲兵密切注意城上炮口的移动,不许大意,快到城墙转角处,黄得功远远看见四尊大炮正对着转角处的大路,当即冷冷一笑:“不必再往前了,回营议事。”
一行人改变方向而去,二瓤不由骂道:“狡贼,不该亡命!”
李信微微一笑,不太在意,实际上他有收服黄得功的想法,正如他对陈永福抱有好感一样,黄得功在与清军作战中,咽喉中箭,自尽身亡,而刘良佐降了清军,并活到康熙年间,因此李信如有机会,绝不对会刘良佐手下留情。
第一零六章 趁夜掘城
冬末的夜里,寒风依然刺骨,李信不敢大意,带人站在城头。
远处传来修筑炮台的细微动静,可惜黄得功没有掌灯,根本无从定位。
高桂英从旁道:“李公子,这黄得功确是名将,趁夜修筑炮台,让我们没法下手,若我没猜错,恐怕炮台修筑完毕,黄得功就该来进攻了。”
慧梅也道:“张鼐,你猜猜看,黄得功是架云梯还是掘城?”
张鼐挠了挠后脑壳,迟疑道:“我猜是掘城,黑夜里,要把云梯架上城墙并不容易,也很容易被城头火炮打击,李公子以为如何?”
李信笑道:“我与你不谋而合。”
高一功总觉得心里怪怪的说不上来,他娘的居然在帮李信守城,这在来高邮之前,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他只能暗暗摇了摇头。
城头下方,上千士兵在修筑着十余座炮台,以事先准备好的粗大圆木,搭建成高达一丈的炮台,堆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