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张大炮-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俄罗斯皇家第一军第一师到达彼尔姆外围的第二天,柳新志和团长维克多少校就被叫到师部开会。
会上,师部下达了攻击的命令,时间就在第二天的早晨七点,一师的三个团分别从三个方向向彼尔姆发起进攻。
柳新志从师部出来之后,师里的中**事顾问刘向阳跟了出来,把柳新志叫住了,对柳新志叮嘱道:“上级有吩咐,你们在战斗中,只要进行战斗动员就行了,不能够亲自冲上前线,要确保自身的安全,这支部队毕竟刚刚组建,随时注意部队的情况,防止崩溃,一旦不可阻止的时候,要记得跑,咱们没有必要为了俄国人的事,丟了自己的xì;ng命,明白吗?”
柳新志连连点头,刘向阳又叮嘱了一句,“注意安全记住了”
柳新志和团长维克多少校回到团指挥部,马上召集连以上的军官开会,在指挥里,维克多少校下达了攻击命令之后,柳新志仔细看了一下众军官的脸sè;,发现军官们脸上虽然兴奋,但是却难以掩饰心中的惶恐。
柳新志能够做的只是下到各个连队里,分别和士兵们聊天,帮不会写字的士兵写一下家信,教他们唱一些自己从中文翻译过来的歌曲。
第二天六点三十分,士兵陆续进入出发阵地。
柳新志弯着腰进入沟壕里,对着沟壕里的士兵作最后的动员,不过这时他不再喊叫口号,而是不时地拍拍士兵的肩膀,不时地替士兵正一下头顶上的钢盔,给士兵一个坚定的眼神,这些细小的动作,反而更加令士兵增强信心,消除战前的恐惧。
俄罗斯皇家第一军大都数士兵都是投降中国的沙俄旧军队,这些士兵虽然没有经历过大战,但是起码比那些刚刚上战场的农民兵强多了。
柳新志赶到瓦列里的连队,看到瓦列里背靠沟壕壁坐着,口里不停地chou着烟。
瓦列里只是一个商贩,没有经历过这种大仗,心里当然紧张,只好他作为连长又不好表现出来,只好借助不停的chou烟来掩饰。
柳新志心想,叫这个熊包商贩子来做连长也许是一个最大的错误,虽然这个瓦列里是团最听话的,但是也是最熊包,只求他不要连累全连两百多人才好。
柳新志拍拍瓦列里的肩膀,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并且说道:“没关系,等一下,你就当是平时的训练一样,使劲地冲上去,打死前面的敌人,你不用管理你的后面,因为后面有你的兄弟,你们紧跟在你的身后,也不用管左右两,因为左右两边也有兄弟的部队,他们会保护你们的两翼,你要记住你不单单是一个人,还有全连两百五十多人和你在一起,全师3万多人和你在一起,而对方只有一万多人。”
瓦列里点点头,扔掉烟尾,但是嘴角还有一些哆嗦。
“让我们一起唱《神圣的战争》吧。”柳新志说道,开了一个头。
很快《神圣的战争》的歌声响彻沟壕,并慢慢变得浑厚雄壮。
师炮兵团的48mé;n75毫米山炮开始炮击了,炮弹飞行的呼啸声和爆炸声跟歌声hú;n合在一起,形成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
第413章 秋明油气田区
正文'第413章 秋明油气田区
………………………………
第413章秋明油气田区
在雄壮的歌声中,瓦列里热血沸腾,把所有的恐惧感都驱散得得一干二净,瓦列里从地上站了起来,紧握着手中的冲锋枪,枪口对准了前方。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沟壕里的士兵都受到感染,全部已经站了起来。
一阵炮击过后,急促而尖锐的冲锋号响起了,瓦列里率先跃出战壕,带领三连冲了上去。
“乌拉”,第一师从各个方向,朝苏俄红军的阵地冲了上去。
热血在瓦列里和俄罗斯皇家陆军第一军士兵的体内沸腾着,瓦列里带领他的三连一直冲在最前面,而作为连长的瓦列里又冲破全连的最前面。
瓦列里一口气冲到苏俄红军的战壕前面,子弹在他身边哧哧地飞过,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有子弹打中自己,但是他牢牢记住军事顾问柳新志的话:不用担心背后,兄弟们跟随在背后随时给予最大的支援,也不用担心左右,左右也有自己的兄弟。
苏俄红军的战壕里shè;出几轮子弹之后,瓦列里发现里面有几个苏俄红军士兵跳出战壕向后面跑了,
瓦列里大喜,心道,中国顾问果然没有骗我于是口中再次嘶喊着“乌拉”,端起冲锋枪扫shè;,将向后逃跑的苏俄红军士兵扫倒在地。
瓦列里冲上沟壕,居高临下一阵扫shè;,将沟壕里面的残存的苏俄红军士兵打死。
瓦列里跃过沟壕,向彼尔姆城市的方向冲去,在他身后二三十米的地方,三连的士兵极力地追赶上来。
跑了很长的一段路,一个排长才赶上瓦列里,拉住了瓦列里,气喘吁吁地说道:“连长,我们跑得太快了,已经脱离大部队了。”
瓦列里躺在草地上,喘着粗气,口上却不停,恕道:“柳少校顾问叫我们只管一直跑,消灭前面的敌人就行了,别管后面和左右”
“马里斯基少尉,行动快点,不要老跟在我身后”瓦列里马上又训道,他对部下还是很严格的,像马里斯基少尉这样冲在领导后面的行为,他是绝对不允许的。
马里斯基有苦难言,这是你跑得太快,而且非要自己跑在最前面的,怪谁?
不过,马里斯基少尉却不敢申辩,冲锋的时候让连长冲在最前面,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要是在其它部队,他们一连人全部都应该被枪毙。
马里斯基少尉把牙一咬,手一挥,吼叫道:“一排,跟我冲”说道向前跃了出去。刚刚到达的士兵连气都没有喘匀,又跟着向前冲锋了。
瓦列里看到马里斯基少尉带着士兵冲进彼尔姆的街道口,不过却从房屋的窗户,mé;n**出一阵密集的子弹,前头的十几个士兵打倒在地。
马里斯基少尉冲到墙边,不过在另外一栋房子窗户又伸出一枝步枪,一枪击中了马里斯基少尉。
鲜血从马里斯基少尉的脖子**出来,漫天的血huā和浓厚的血腥味道分别冲击着瓦列里的视觉和嗅觉,让瓦列里体内的一腔热血马上冷却了下来。
瓦列里趴在地上,不断地命令士兵向前冲,看着冲上前去的士兵一个一个地被打倒在地,伤兵躺在路面上号叫着,瓦列里却再也没有勇气冲上去了。
不过,平时的训练也有一点用处的,在经过开始时的hú;nluà;n之后,连里的班排长们冷静了下来,组织好火力掩护之后,这几栋房子的火力点很快被冲上去的士兵,用手榴弹清除了。
接着,大量的部队随后赶到,而团部的步兵炮也随后到了,在强大的火力下,一团慢慢地推进彼尔姆市区。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瓦列里中尉浑浑噩噩,再也没有了当初冲锋时的那种勇敢。他的三连基本上以排和班为单位各自为战。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连队都像瓦列里的三连一样,彼尔姆最终还是被第一师拿下,苏俄红军死伤惨重,丢弃了彼尔姆,退到了卡马河的对岸。
俄罗斯皇家陆军第一军的编制跟朝鲜集团军的编制是一样的,都采用四四制,第一师用三个团进攻彼尔姆,第四团作为机动,等三个团击败苏俄红军之后,第四团却一鼓作气,渡过卡马河乘胜追击,苏俄红军乌拉尔第五师只好一退再退。
不过紧接着俄罗斯皇家陆军第一军的第二师,第三师也渡过卡马河,向西北两个方向扫dà;ng,把苏俄红军彻底地赶出彼尔姆州。
1919年的4月6日,俄罗斯帝国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娜斯塔西亚公主在彼尔姆城登基,当上了俄罗斯帝国的nv皇。
nv皇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军队颁发了一批光复勋章,光复勋章分为四级;一、二级为金质十字章,三、四级为银质十字章,这次战斗只有一枚一级金质勋章,其余的都是银质章,而唯一的一枚一级金质勋章却颁给了在战斗中一直冲在最前面的瓦列里中尉。
同时,军部为了表彰瓦列里的勇敢,将他的官军衔升了一级,让他变成了上尉,而且还让他穿上崭新的军装到皇宫接受nv皇的授勋。
瓦列里上尉彻底忘记了自己当时是怎么害怕的了,他也忘记了战死的马里斯基少尉,以及在他的严令下冒死向前冲锋而牺牲的士兵。
瓦列里上尉从皇宫回来之后,就去找柳新志,如果不是柳少校顾问叫他一直向前跑的话,他也不会得到这次战斗中唯一的一枚金质勋章了。
柳新志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非常熊包的商贩连长也能得到勋章,而且还是光复勋章的第一枚金质勋章。
不过,瓦列里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是全师人都看到的,他的勇敢,他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令整个俄罗斯皇家陆军第一军鼓舞,让人振奋。从这方面说来,瓦列里当之无愧。
瓦列里见到柳新志就向柳新志敬礼,感激之情不溢于言表。
柳新志连忙向瓦列里表示祝贺,瓦列里傻笑着问道:“柳少校,我这次得了一级金质光复勋章,是不是从此就成为一个贵族了?”
柳新志笑道:“当然,得到一级金质光复勋章的,都将被封为贵族。所以你现在已经算是贵族了,起码也是一个小贵族了。”
瓦列里上尉高兴得跳起来,说道:“没有想到贵族这么容易得到。”的确,他只不过在战场上跑了一遍而已。
柳新志微笑着说道:“只不过,现在高兴还早,如果不打倒苏俄军队,一切都无从谈起,不打倒苏俄政fu,你的贵族就没有封地,没有封地,贵族像什么贵族呢?”
瓦列里上尉紧握拳头,说道:“不错,不打倒苏俄我没有办法做贵族。”
柳新志伸手拍拍瓦列里上尉的手臂,说道:“贵族也有等级,你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贵族,在贵族群里还不算什么,努力吧瓦列里上尉”
瓦列里马上向柳新志敬礼,不过柳新志却说道:“贵族要有贵族的风范,现在我要关你三天的禁闭,以惩罚你之前抢夺平民马匹的错误行为。”
同时,高尔察克的白卫军15万人展开了由东向西的全面进攻。在伏尔加河一线的地域,与托洛茨基领导的苏俄红军展开激烈的战斗。
而俄罗斯皇家陆军却趁机发展自己的实力,第二军、第三军开始组建,等这两个组建完毕,俄罗斯皇家陆军就有三个军30多万人,实力已经在高尔察克之上。
张山长结束培训班之后不久就带着谢安妮来到秋明,这座未来的石油城。
秋明在mé;ng古语中是“万人之城”的意思,因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在此驻军万人而得名。不过现在的秋明可不止万人,而且城市的规模也不止于原来的城市范围。
因为在这里发了很多油区,大量的石油工人进驻在这里,人一多,这地区也就变得繁荣起来。
在探得秋明地区有丰富的石油之后,“西伯利亚石油集团”就而不住了,一边继续修建沿乌拉尔山到卡拉海边的铁路,一边进行石油基地的建设了。
张山长来到这里一方面受“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