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任军长-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正文
………………………………
总序 为了忘却的纪念
美国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注1) 在一部电影中,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二战老兵们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
在参与编纂《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名录》工作中,我看到过一位志愿军战士,在牺牲前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信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不怕无名,不求有闻于世,也无悔于葬身异国的山野。然而,我们害怕冷寂苦久后的遗忘。”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统一编制时,那些战功显赫的首任军长们,如今人们似乎都想不起他们的名字了。这不是我个人的猜想,而是我在许多刊物上见到的。比如,2002年,有一本发行量很大的传奇类期刊,发表了一篇《建国前后的军长》,里面的军长自然是建国时期的军长。通观全篇文章,首任军长占绝大多数,但却混杂了一些不是首任军长的军长。一些首任军长被遗忘了。
如果这本传奇类杂志不是专业刊物,弄错了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作为中央级别的研究军史核心期刊搞错了,就十分不应该了。比如,某军史核心期刊2005年第4期刊发的文章中,在编者按语中写道:“吴瑞林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首任军长”。其实,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是1948年11月7日,由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改称的,首任军长是万毅。
遗忘比死亡更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军队,一个个体,忘记过去就等于忘本。
忘本怎能不痛?!我隔壁邻居有一位植物人,每天傍晚,他的老婆都要把他从六楼抱下来“活动”,看他的样子,痛苦状态无文字能表。我想,植物人是什么东西都遗忘了的人,至于植物人有无知觉到痛苦,不得而知,但每每走近植物人身旁的那一刻,我总是会生出怜悯来。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产生了写首任军长的冲动。
小时候,下军棋,知道棋盘上的“军长”是个挺大的官。除了“总司令”挨炸弹死了要依例翻“军旗”外,军长是最有战斗力和威慑力的。没有想到,长大后,我却与首任军长打起了“交道”,并把他们写了出来。
与军长“打交道”的日日夜夜里,收获真不少。
军长刘飞“告诉”我,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刘飞当兵时,连“萝卜”两个字都认不得、写不来。到后来,他自己能够亲自起草文电、撰写文章。更让我感动的是,刘飞将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学习识字,是以打死一个敌人,文书教识一个字为条件的。有一仗他消灭了10多个敌人,文书果真教他10多个字。写刘飞时,我懂得了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学习就要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和在长征中被遗弃的腾海清军长“告诉”我,人生要有志向。在“肃托”运动中,梁兴初被抓起来,五花大绑在庙宇的大柱上,在即将砍头的时候,他仍怀着对党一片忠心,一直坚持到被罗荣桓赶到救走。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曾下过一个“受伤的营以下干部就地疏散”的命令,腾海清因身份是“排长”,最终被遗弃在长征途中,但腾海清不改初衷,硬是顽强地跟随队伍走完长征,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军长。军长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一个浅显的道理:纵然一千次被击倒,也要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实现自己的志向与理想。
最困难的职业就是怎样做人!五十四军首任军长丁盛如此“告诉”我。沧桑巨变,历史无情。丁盛因与“四人帮”有瓜葛,最终被历史所弃。而第三军首任军长许光达却用“让衔”的故事“告诉”我,人的一生,对名呀、利呀、官呀、位呀不必太讲究,要讲究的是“踏实”两个字。踏实做人,踏实为官,踏实做学问。
在与军长们 “打交道”的日子里,似乎一位位慈祥的老人、一个个威严的将军,在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做人!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就那么几个精彩片断,首任军长也不例外。因此,我在书写过程中,择其精彩片断,串其一生经历。比如,爱“玩”的十五军首任军长秦基伟;二十五军首任军长成钧的“胆量”;十二军首任军长王近山的“疯”,在战场上“疯”不够,还要到情场上“疯”一把。等等,我都尽我所能地去挖掘军长们的资料,让他们的音容笑貌,鲜活地“站”到读者面前。
本书能够写成,除了感谢解放军档案馆、总政治部档案馆、南京军区档案馆、沈阳军区档案馆外,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党史博览》杂志社的副社长秦相启先生和编辑郑国伟、江融冰、栗春雷先生,是他们支持并率先在《党史博览》杂志连载的。
其次,我要感谢当事人和为当事人整理留存文字资料的作者和出版者。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从事党史军史研究工作,不管是撰写纪实作品,还是编纂史料文献,都要铭记和感谢当事人。因为所有历史,都是当事人亲力亲为的。没有当事人,就没有史实可言。这是其一。其二,撰写和编纂都离不开前人留下的文字,即前人的劳动成果,他们是历史的第一见证人。有了他们的劳动成果,才有后人的续写、研读和编纂。为了感谢他们,我专门把参考过的书目,单独录入作者和出版者等,以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的厚爱是我写作的动力。我期待着与你们交流。
还需说明两点的是,一、本书为个人研究题目,在财力、物力、精力上投入有限,写作次序以占有资料的多寡而决定,编排则在成稿的基础上,按编制序列先后排定。二、对重大事件(文中不便展开的)、重要人物(非主人公)、评语和对话(出处),做了必要的脚注。尽管脚注会影响阅读进度,但对了解更多内容是有所帮助的,望读者朋友见谅。
注1:斯皮尔伯格,犹太人,对二战中经历的打击、迫害、摧残、灭绝感触颇深。他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都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好莱坞影响力强。2008年,他担任北京奥运会文化艺术顾问。
………………………………
小序 王近山
小序 王近山
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首任军长王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首任军长王近山,有许多传奇故事:15岁参加红军,20岁就当红军师长;被敌人包围了,喊几句话吓跑了敌人;人都死了,还要让他当顾问。这么多传奇故事,缘于一个“疯”字。王近山“疯”到了极点。他在战场上“疯”不够,还要到情场上“疯”一把。站在人们眼前的王近山,似乎有两个人影:一尊战神和一位风流将军。
………………………………
第一节 急中生智:几句话吓退一个旅
被敌人包围了,只喊几句话,却把敌人吓得屁滚尿流。这不是神话,而是真真实实的发生在王近山这尊战神身上的故事。
王近山,1915年10月11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桃花乡许家村。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到了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前夜,时任红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的王近山,率全团指战员和兄弟部队并肩作战,在四川与国民党军围剿部队没日没夜地在激战。
激战了五天五夜,战事稍微平静了些下来。夜幕降临了,王近山下令宿营。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然而,王近山和他的二十八团指战员们,没有意识到,这个晚上还有一场精彩的好戏等着他们上演。他们实在是太累了,连日来的激战,疲劳之极。战士们一听到宿营命令,很快就进入梦乡,连游动的哨兵也垂下了眼皮。
王近山也一样,他也想好好睡一觉。但作为一团之长,养成的习惯一时难以更改。不知睡了多少时间后,王近山起来查哨。看着哨兵沉睡的样子,王近山在心里说,“睡吧,明天兴许还有恶战呢!”
突然,王近山猛然间发现有一点不对劲。远处传来“刷刷”的声音。凭直觉,他知道敌人摸上来了。夜,黑的可怕,什么也看不见,王近山只觉得成群的敌人正从山坡下小心翼翼地摸上来。
怎么办?疲惫的战士们沉睡在梦乡中,如果此时喊敌人攻上来了,我们被包围了,战士们无疑会惊慌失措,乱了阵营,而敌人究竟有多少人又不知道。
在这关键时刻,王近山脱口高喊道:“同志们,敌人要跑了,赶快抓俘虏!缴枪不杀!”
这一喊,把敌我双方的心态完全喊颠倒过来了。刚刚打了漂亮仗的战士们,听到团长一喊,连衣服也顾不上穿,迷迷糊糊就冲出来,进入了追杀状态,大喊大叫地追杀起来。
“缴枪不杀!冲啊!”战士们的震天喊叫声,吓得敌人苦叫不已,“又中计了,中了红军的埋伏了,完了,快跑吧!”吓得六神无主的敌人乱成了一锅粥,而二十八团乘胜追击,将敌人歼的歼,俘的俘。
天亮时,从俘虏口中获悉,他们是刘湘的主力王牌师所属的范绍曾旅。该旅是被其他红军部队打败下来的,退到此地又无意中与王近山的二十八团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战神王近山一个团歼灭一个旅的赫赫战史。
………………………………
第二节 因祸得福:养病期间恋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掀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红军中的军长、师长,改任团长、营长。在红军中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的王近山,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二团副团长。是年12月22日,七七二团位于正太路的松塔、花泉一线。此时,日军骑兵5000余人分6路向正太路的寿阳方向“分进合击”。师长刘伯承和副师长徐向前决定派七七二团牵制日军,让日军的企图落空。
七七二团受领任务后,王近山率前进指挥所,指挥部队在内线与2000名日军从天亮杀到天黑,遏制住了日军的“分进合击”态势。天黑后,王近山命令少数部队留内线继续牵制外,自己率主力转到外线一侧,打击日军。
在外线,王近山指挥部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与日军玩起了“捉迷藏”,不可一世的日军被王近山调动的一溜一溜的转,恼羞成怒之下,更加疯狂地发起进攻。在山梁上,王近山先是感觉左肩头被麻了一下,原来被子弹击中了。右手还能打,没关系。王近山根本不在意,嘴里骂道:“***小鬼子,都给我见鬼去吧!”刚骂完,左胸又觉得一麻,不由自主“扑嗵”一声,腚就挨地了。王近山又骂了一句:“***!”想站起来,可没有成功,接着就失去了知觉。
等王近山醒来时,已是第10天后。他不省人事整整10天。事后,王近山从一二九师卫生部部长钱信忠那儿知道,一颗子弹打穿了自己的肺,造成了肺叶穿孔,一颗子弹打中了自己的左臂,形成了肱动脉血肿。
10天后的王近山,还需要第二次手术:锯掉胳膊。
王近山知道要锯掉胳膊的医疗方案后,急了:“谁敢?谁敢锯了我的胳膊,老子毙了他!”
蛮不讲理的王近山瞪起一双虎眼,让卫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