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首任军长-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路军坚决予以反击,到194o年春季,第1次****失败。**头目绥德警备区国民党专员何绍南于194o年2月被边区人民赶走。

    1941年1月,蒋介石掀起了第2次****,一方面在皖南配合日军进攻新四军,一方面准备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大规模进攻。内战危机空前严重。但在党中央的有力斗争下,国民党第2次****还是失败了。

    1943年是世界形势开始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前夜。2月间,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取得了伟大胜利,一举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争的局势。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此时,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正依照党中央“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进行着紧张复杂并卓越成绩地反“蚕食”斗争。然而,国民党顽固派这个时候却慌张起来,唯恐日军消灭不了**,不能独吞抗日胜利果实。为了实现其**主张,便积极配合日军打击人民力量,大叫大嚷,要“解散**”,“消灭八路军”,“取消边区”。

    第3次****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了。

    这年的3月,蒋介石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这本以贩卖**反人民的封建法西斯理论,扬言要在两年内解决中国内政问题,消灭**和一切革命力量。中国**郑重指出,这是一本对人民下达的宣战书。

    5月,**除在华北、华中地区袭击八路军、新四军外,竟下令撤尽美械装备的国民党驻河防的部队,把大片土地让给日军,所撤军队全部调至陕甘宁边区周围,准备兵分9路闪击延安。

    {本章节选自《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本书在2oo8年度入选全国〃万村图书〃工程;定向支援甘肃省农村书店建设~~~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6月1日,何应钦、白崇禧等赴西安。何应钦既是蒋介石手下的要军事将领,又是与蒋介石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窗;何应钦在蒋介石长达2o多年的统治中,一直身居要职。白崇禧是国民党桂系中的主要将领,6军一级上将,素有“小诸葛”之称。

    6月9日,胡宗南和何应钦、白崇禧赴耀县召开作战会议。15日,他们检阅了驻耀县的新编第27师、第165师,并到洛阳召集了第9o军、暂编第25师和新编第37师师以上军官作战会议。胡宗南还亲自赴洛阳以北旧县地区视察。胡宗南,字寿山,号琴斋,写得一手好钢笔字,是蒋介石的小老乡,家住浙江镇海,曾被蒋介石称作为“天之骄子”。

    同时,北线邓宝珊部拟第22军配合国民党顽固派行动;绥远的傅作义亦致电胡宗南,商讨夹击陕甘宁边区。

    7月1o日,国民党第165师、第167师、新编第37师分别从耀县、分县、富平县,向关中的马栏推进,夺取了关中囊形地带。中旬,国民党军炮击陕甘宁边区防地,气势汹汹地要八路军“交出边区”。

    陕甘宁边区面临着严重内战危机,战争一触即。

    为了加强陕甘宁边区自卫力量,粉碎国民党第3次**高湖,给**以迎头痛击,中央军委命令358旅调离晋西北,西渡黄河,开赴陕甘宁边区,与驻守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共同肩负起保卫党中央、保卫中央军委,保卫***主席的神圣使命。

    {本章节选自《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本书在2oo8年度入选全国〃万村图书〃工程;定向支援甘肃省农村书店建设~~~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

第九章 葫芦河畔(2)

    2葫芦河畔建设热

    358旅接到回师陕甘宁边区的电令时,正值晋西北胜利开展反“蚕食”斗争的时候。12o师师长贺龙考虑,为了坚持反“蚕食”斗争,决定将358旅7团仍留在静乐地区与若松的残部坚持斗争,716团、8团,并将独立旅的715团调归358旅建制,一同赴陕甘宁边区。

    6月上旬,716团和8团在旅长机关的率领下,从临北、临南地区出,经碛口、义合、绥德、清涧,于下旬进抵延安以南的葫芦河畔集结。715团由双湖峪、马蹄沟及吴堡地区出,经瓦窑堡、蟠龙镇、延安,6月下旬也到达了葫芦河。

    就在358旅全部到达葫芦河时,陇南人民不堪蒋介石的残暴统治,民变蜂起。国民党不得不抽胡宗南5个师前去镇压。再加上中国**事前的揭露、声讨和军事上的充分准备,蒋介石策划的第3次****至此宣告破产。358旅便在葫芦河周边的王家角、寨子湾、张家湾、黑水寺、兰家湾等地展开兴建营房、生产练兵运动,做好大反攻的各项准备工作。

    陕甘宁边区本来就地瘠民贫,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当地人民生活极度困苦。1941年和1943年,国民党曾两次向陕甘宁边区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实行经济封锁,企图将八路军困死、饿死在陕甘宁边区。

    为保障供给,减轻人民经济负担,支援长期抗战,党中央早在1939年春国内时局逆转、国民党停八路军一切经费时,便提出了军队、机关“生产自给”的经济方针。358旅自1943年6月进驻葫芦河地区后,也掀起了生产建设**。

    358旅刚到葫芦河地区时,部队多在野外露营。张宗逊旅长和李井泉政委为改变部队住宿条件,一面组织部队紧张备战,准备随时打击进犯的国民党军,一面积极着手建造营房。部队顶风冒雨,星夜出工,由七八里外的深山密林中搬木料,自制斧头镢子挖窑洞。短短3个月时间,358旅修建起平房95o间,挖窑洞13oo孔,解决了部队住房问题,官兵脱离了半露营的状态。

    营房有了,还要解决吃饭问题。1943年11月开始,358旅官兵人人动手,上到旅长政委,下到普通士兵,每人都开垦荒地。1944年2月2o日,旅还专门召开“生产自给”动员大会。李井泉政委在大会上亲自做动员,他说:“开展生产运动不仅是为了渡过经济难关,解决自己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是为了支援长期抗战,为了全面反攻日寇,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接着,各团又进一步在部队中进行深入的生产运动教育,批判和克服了“当兵吃粮”的观念,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长带头,人人动手,把荒山变成良田”,716团先打出了生产口号。

    紧跟着,715团也打出了响亮的口号:“生产就是作战,争取在生产战线中打胜仗!”

    8团也不甘落后,在部队中开展“双争活动”:争当劳动英雄和争做生产模范。

    358旅把官兵们热爱劳动的劲鼓得足足的,人人下决心、表态度、定指标、订计划。好多战士还给自己定下开荒2o亩的计划,有的战士增加到3o亩、4o亩哩。

    3月2o日,全旅5ooo把镢头一齐向荒山进军,开始了紧张的开荒大战。张宗逊旅长、李井泉政委、朱明主任等亲自带头开荒,许多年老体弱、身负数处战伤的同志都参加到劳动行列中,刚刚从战场上受伤下来的8团政委余秋里,身上还扎着绑带,也上山来劳动了。

    到了5月,开荒还不到6o天,全旅开荒面积达14万亩,额完成了预定任务。出现了开荒4oo亩以上、过任务指标一倍的8团3连和7连,这两个连队开荒66o亩,平均每人开荒55亩。战士刘振福天天挥汗大干,汗水湿透了衣服,鲜血染红了镐把,他全然不顾,开荒开出了12o亩,被部队树为“劳动英雄”。

    此后,在播种、中耕、收获、打场、入仓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劳动中,358旅官兵向当地农民学习经验,合理组织安排劳动,抓紧季节加强田间管理,精耕细作。一年后,终于获得了秋季丰收。共收粮食2万多吨,蔬菜276万斤,养牛、羊、猪、鸡等31oo多头。

    1945年,358旅生产进入第2年。此时,他们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各连都解决了1o个月的粮食,1年时间的蔬菜、食用油、马草、马料和草烟自给有余,每人还备足了两双草鞋的麻绳。为了做到劳逸结合,旅团领导不得不劝阻起早摸黑、带病、冒雨劳动的现象。

    1945年6月,是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也是锄草的季节。此时,中央军委命令358旅开赴山西吕梁山,扩大晋西北根据地……

    {本章节选自《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本书在2oo8年度入选全国〃万村图书〃工程;定向支援甘肃省农村书店建设~~~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

第九章 葫芦河畔(3)

    3爷台山的捷报

    1945年5月7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至此,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已结束。日军失败为期日近。国民党为抢夺抗日成果,制造了向陕甘宁边区进攻借口。

    7月15日,蒋介石调集11个师集结于淳化、耀县、旬邑等地,对陕甘宁边区边境形成了包围态势。

    7月21日,**兵分3路向关中进攻。第36军暂编第59师、骑兵第2师、预备第3师由淳化、方里镇方向进攻,暂编第15师向土桥方向进攻,暂编第52师向新县墙村方向进攻。到7月27日,**占领了爷台山阵地及爷台山以西的野咀、十里垣、官庄、于村、熊家坡、任家坡、上下豹子沟等41个村庄。

    淳耀地区群山连绵,隘口耸立,素有关中门户之称。而爷台山则是关中指尖上的一个柱子。柱子倒了,门户洞开。**利用八路军358旅等部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之际,再次调集如此多的部队进攻边区,其用心险恶呀。

    此时,358旅已奉命开赴山西参加大反攻。716团是7月1o日由驻地出的,715团和8团是7月24日由驻地出的,他们正在向山西开进途中。

    7月26日,716团在清涧,715团在延安、旅直和8团在甘泉同时接到关中形势危急,迅增援的命令。军令如山倒。715团、8团急行军3天3夜,赶到关中淳化县凤凰山、照金地区集结,716团折返延安集结待命。

    爷台山反击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爷台山是**侵占陕甘宁边区的第一个重要阵地。侵占后,由**暂编第59师3团3营防守。3营有3个步兵连和1个重机枪连。为了牢牢守住这块阵地,**第3团还增派了第2营4连和1个重机枪排加强防御。

    这个第4连有些来头,**的高级将领都知道这个连队,有“党卫军第四连”的称号,称号的来历是在江西“围剿”中央红军时得的奖赏,国民党军在报纸上宣传第4连的事迹时,总是称该连为“常胜军”。前不久,第4连在临洮、岷县镇压民变有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