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任军长-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军见势不妙,慌忙停止射击,结巴着回答:“缴!我缴!我缴枪不就行了嘛!”
可是,一会功夫,胡军一边说着“缴枪”,一边机枪又吼叫起来。原来一个胡军军官在里面督战。郝万龙火冒三丈,正要扔手榴弹,突然“叭”的一声,那个胡军军官被郝万龙班跟上来的另一名战士打倒了。这一下,山中无老虎,碉堡里的胡军统统都愿意投降。
郝万龙乘势要进碉堡,但碉堡在陡壁上,太高,跳跃不上去。他严厉地命令胡军:“吊我上去!”
胡军十分惶恐,纷纷抢着把郝万龙吊上去,外壕的胡军也簇拥着来扶他。他单人独枪上了碉堡,立即把枪对准另一个胡军军官,大声吼道:“什么官衔,叫你缴枪,为什么不缴枪?”
这名胡军军官急忙举起手,颤抖着说:“不不不,不是什么官,是是,是个副连长,我我,我早就想要缴枪的了,是是是,是刚才毙命的那个连长不,不肯!”
这家伙咕哝了半天,才把一句话说完。说完后又是立正,又是敬礼,又是鞠躬,之后双手把枪捧到郝万龙面前,乖乖地缴了枪。
郝万龙一人俘了一寨子胡军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解放军队伍,激励着刚刚从青化砭解放过来的战士王树山。这个王树山,才满2o岁,原来是整编第31旅的运输兵,现在是在714团当战士。对于王树山来说,这次打蟠龙镇,实际上是他第1次真刀真枪地上火线。起初,枪炮一响,他还有一点儿紧张,后来,他背上两个炸药包,炸掉两个碉堡,胳膊上还负了伤,也就不那么紧张了。这次,他还要抱起炸药包准备上,排长一把按着王树山:“你不能上,休息一下!”王树山死也不肯,嘴里喊道:“郝万龙一人俘一寨子胡军,我俘不来一寨子胡军,也要炸一寨子胡军;让我上,我要报仇!”
王树山的仇,战友们都知道。他父亲是饥荒年景被活活饿死的,保长还害死他母亲和一个不满1o岁的弟弟,一家人就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了,还被国民党的胡军抓了来当了兵。青化砭解放过来后,王树山时常对战友们说:“我与蒋介石、胡宗南有血海深仇,平时见到蒋介石的图像,都要捡起路边的石头子,对准了蒋介石像,偷偷地、狠狠地‘投打一顿’,方解心中恶气!”因此,王树山在蟠龙镇战斗中,开火不久就冲在最前面。王树山说到做到。他抱起炸药包,冲出去了,一人直扑胡军阵地,一口气打死了3名胡军,俘虏了两个排,缴获了5挺机关枪。
此刻,这边,358旅在蟠龙镇打得精彩,打得有滋有味,打得故事成堆。那边,独1旅也打得精彩纷呈,打得滋味十足,打得故事一串串哩。独1旅的2团和8团,担任的任务是蟠龙镇正面阵地磨盘山,近迫作业过后,8团3营8连起了主攻。这8连连长是个精明能干的干部,叫张金榜。张连长身上有股风风火火的劲,多年前在陕北的葫芦河大练兵中,就名声很响了,既是生产模范,又是刺杀、射击、投弹能手。这次8连打主攻,是王尚荣旅长亲自点将的。
王旅长问张金榜说:“你行不行?不行我换人。”
王旅长知道张金榜最不爱听这话。
张金榜没吱声。
张金榜知道王旅长最不喜欢听豪言壮语。
天麻麻亮时,张金榜就把全连副班长以上骨干带到前沿阵地,最后一次细察地形。到了阵地,天还没大亮,班、排长聚在一起,先研究起打法来。8连的任务是以最快度攻占磨盘山,保证大部队如期夺取蟠龙镇。张金榜把话儿捡重要的说:“磨盘山是蟠龙南边最要紧的一座高山土寨,不把磨盘山搞到手,部队不说进不了镇,就是进了镇,也展不开。大家想想,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不成了活靶子了吗!那牺牲可要多大呀!”
班、排长们都表示,就是8连打得一个都不剩,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胡说!”张金榜吼道:“8连的损失,就是部队的损失,一个都不剩了,还叫啥么子完成任务?”张金榜连长也和王旅长一样,不喜欢听豪言壮语。
………………………………
第十二章 陇东三边(3)
张金榜连长吼完后,接着就宣布突击队名单。3排担任突击队,1排竖梯子,2排做预备队。张金榜盯着3排长王正林的脸看了好一会儿,大声补充道:“左右都有友邻配合,就看谁的指挥好、出手快,才能拿得了第一名!”张金榜的意思很清楚,8连要第一个登上磨盘主峰。
5班长杨义泉站出来请求参加突击队。他是代表全班战士说话的,特别强调“我们班有经验!”杨义泉所说的“5班经验”,指的是配合打卓资山时,5班抓获了17名俘虏、缴获了18条枪这件事,并且重点指出,还是配合着打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不是配合的话,战绩还不止这一点点呢!
3排几名班长一听不乐意了,王正林排长站起来说:“5班长,你的‘5班经验’我们虚心学习,但我们排也不是孬种啊!连长选咱排当突击队,千斤重担咱挑得起,你等着瞧吧!”
总攻开始了,双方火器全都用上了。张金榜瞅准了时机,手一挥,3排长王正林立即带领突击队员跃出阵地。他们猫着腰,从枪林弹雨中间穿过去,一个突袭,直扑磨盘山主峰。
但是,胡军的火力实在是太猛烈了。王正林他们冲出去还没几步路,就有两个队员中弹倒下。此时,架梯组也出动了。他们几个人一组,又拖着梯子,目标更大,好几个战士相继负伤,倒在血泊中不能动弹。
怎么办?张金榜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额头上的汗珠叭嗒叭嗒地往下滚。如果仗照这样打下去,真的如先前班、排长们表态的那样,真的会一个都不剩的了。这种无谓的牺牲不值得,他转头对指导员说:“咱们的仗不能这么打,得立即改变计划!”说着,他冲3排副排长李广义喊:“看见了不?刚才一阵扫射,胡军火力点全暴露了,右侧是胡军防守疏忽的地方,你带一个班上去,要快隐蔽,出敌不意!”
李广义心领神会,对身边的9班一挥手:“9班跟我一起上!”
“1排长!”张金榜连长见李广义带着9班侧翼前进时,掉头吩咐1排长袁士民:“重新组织火力掩护,把大个子和吴贵合的机枪拉上来,火力前伸,压住胡军阵地,要不顾一切地封住胡军枪眼,手榴弹别乱扔,集中使用,瞅准胡军火力打,打他的土寨子,要猛!要狠!掩护竖梯子的!”
张连长说的大个子机枪手叫高洪国,也是在葫芦河大练兵那阵子练出来的好汉子。他力气大,技术精,高大的身躯,却灵活得像只猴子。听到连长和排长的命令,他当即就同副射手吴贵合拖着机枪往前运动,一直冲到离寨子只有2oo米的地方,才一个“卧下”,就地挖出一个射击依托工事,接着就地一转身,用那带着泥沙的双手,迅抱起机枪就扣动扳机。在这当口,袁士民排长已将全排的手榴弹集中起来了,组织几个“贺龙投弹手”,拉开导火索往寨子上投,一颗接着一颗,一连甩出3o多颗,颗颗都砸在胡军的工事里,炸得胡军“哇哇”直叫。“贺龙投弹手”是358旅在葫芦河大生产和大练兵中的经验,即投弹在5o米以上的就是“贺龙投弹手”。此外,3子弹打出29环的就是“朱德射击手”。那时期,358旅大搞生产大练兵很出名,***主席在全国解放后还多次提及过这事,每次都表扬上几句,最后,都不忘记说一句:“贺龙带兵练兵,那是没得说的。”
战机往往在于一瞬间。高洪国的机枪扫射压制住胡军火力和“贺龙投弹手”抛出的手榴弹冒出的烟雾时,1排战士张富要和张友和,趁机一跃而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寨墙根,协力一送,便把云梯架上了墙头。5班长杨义泉眼疾手快,脚底生风,操起早已压满子弹的步枪,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上!”战士们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到云梯旁边。就在这一刻,难题又来了:由于塞墙太高,梯子太短,爬到顶端的战士们因为距离太大,怎么也上不了城墙。
手榴弹炸出的烟雾开始烟消云散。5班就这样裸露地暴露在寨墙根部。杨义泉急得从云梯上跳下来大声一喊:“原地卧倒!”
声音未落,胡军的机枪响了,战士就地一滚,紧紧地靠到墙根,胡军的火力怎么也打不到这个死角,气得一名胡军军官伸出头来瞧位置,结果,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眼睛是看到了寨墙根的解放军战士了,但他却再也不会开口命令射击了。
杨义泉正无计可施时,偶然现寨墙上有棵小松树,差不多靠近梯子边上顶端。杨义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梯子移了移,顶端对着小松树,接着一气爬上梯子,伸手拉着小松树,奋力一跃,上去了,小松树丝毫没有松动。杨义泉上了寨墙,极快地打出3颗手榴弹,胡军的机枪手即刻血肉横飞。寨墙下面的1排战士,一个接着一个用杨义泉的办法,爬上了寨墙。
杨义泉登上寨墙,顿时吓呆了胡军。他们全神贯注地注意杨义泉这边,对右侧迂回过来的副排长李广义带领的9班战士毫无察觉。9班就很顺利地清理了胡军的鹿砦、铁丝网,冲上寨子。
8连是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进攻敌人土寨的。张金榜连长指挥战士们越打越勇,磨盘山很快就被8连控制住了。
就在独1旅控制了磨盘山的同时,358旅也攻到了蟠龙镇中心。这时,李昆岗正在旅部用电话呼救。战士们冲进屋里,一声“缴枪不杀!”李昆岗就慌忙举手就擒了。
至此,战斗全部结束。解放军全歼了蟠龙镇的守军整编第167旅,共歼该旅67oo余人。救出了在李昆岗内屋的两个女娃,交给了那位老婆婆,在胡军其他营区内地救出了陕北汉子的年轻老婆。老婆婆和壮汉子感激得直夸解放军是菩萨,**是救星哪!
蟠龙镇内存放着大量物资,屋内堆的,场院里用的不说,单军衣就有14万多套。战士们高兴地换上崭新的单军衣,拖着缴来的15门山炮、1万多袋面粉,转移到了清涧城周边地区。
………………………………
第十二章 陇东三边(4)
城——清涧城
清涧城,四周皆山,一条河流由北向南沿西城外爬子山下湍湍流过,城垣的一半建在沟底,一半建在狮子园东山的山腰上。这里是咸(阳)榆(林)公路的必经要道。胡宗南占领延安后,也像重视蟠龙镇一样重视清涧城,他点名指定一心想重用的整编第76师师长廖昴,率师部及第24旅在这里担任守备。
廖昴也不负胡宗南厚望,在清涧城四周防区内修的修、建的建,大大小小构筑起5o多个碉堡,还摆设了鹿砦,拉起了铁丝网,挖掘了堑壕,埋设了地雷,内三层外三层地把清涧城统统布上障碍物,一派长期守卫的样子状。
为了固守清涧城万无一失,廖昴还在城外的周边做足了文章。在城西方向,他在马铺塬东南、东北两条山梁的6个山头上,筑起了7个碉堡,以山头的自然地形,砌成寨子式的环形阵地,有铁丝网护卫的母碉堡,则由双层石头砌筑而成。马铺塬的东南与爬子山相连,而爬子山基于马铺塬之上,陡然而立,周围是几丈高的悬崖绝壁,南北长约15o米,两端又各筑上砖石碉堡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