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任军长-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看来,还算刘子奇命大,他不是第一波次内所要打击的对象。
雨下个不停。到了8月18日晚,暴雨倾盆而下。此时,刘子奇的部队已到了乌龙铺。钟松的整编第36师师部及整编第165旅也开进了沙家店地区。
钟松给胡宗南报告了部队的进展、进驻等每日战备情况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侦察分队连续报告说:“沙家店地区多处现有共军大部队在机动。”此时,钟松才真正觉得自己是孤军深入了,才真正回味刘子奇的那句提醒的话,“《孙子兵法》云:‘胜可知而不可为’!”想到刘子奇,钟松才真正觉得要把刘子奇急调沙家店地区来,一个孤军师,经不起七零八落啊!一种不祥之兆如洪水般淹没了钟松,他立即电令刘子奇:“十分火急,向沙家店靠拢!”
刘子奇接到电报,气不打一处出,心想,我在前面给你开路,你在后面还吃什么紧?隔了几分钟,“十分火急”的电报又来了,刘子奇更是窝起火来,对着机要参谋的面,开口便骂:“急,急什么急!不说深更半夜,不说大雨倾盆,不说敌情顾虑,单就大白天,从乌龙铺到沙家店也要走上七八个小时,现在是,人没人,路没路,怎么靠拢?”
刘子奇骂完后,又细思量:靠拢?说是好说,但不是那么轻巧的,周围都是共军,动一动,脑袋就有搬家的可能性呀!但如果没有一点动作,那可是违抗军令,如果真有个什么差错,军法可不认人哪!何况我刘子奇在朝中又没有后台!刘子奇想到这,灵机一动,拿起电话就给配属自己行动的整编第123旅第493团团长孙铁英打电话:“你团火撤回沙家店,归原建制整编第165旅指挥!”
孙铁英深更半夜孤零零地去“靠拢”,再也没有比这更显得亲疏有别的了。孙铁英当即反问刘子奇:“你们呢?师座难道就单调我的第493团吗?”
“执行命令,别的不用你管!”刘子奇心里盘算着,自己的整编第123旅最起码也得明天天亮之后才行动。
到了深夜2点许,钟松被四周的枪声惊醒。原来孙铁英回撤的第493团部队进入了解放军的新4旅集结地界,双方接上了火。这一接火不打紧,可战场的形势全都变了:计划打运动中的整编第36师,这时,他们都按兵不动了!
钟松给胡宗南连连电,请求援兵。蒋介石在3点多知道战况后,急给胡宗南电报:“丢了钟松的整编第36师,惟你是问!”
由此可见,沙家店战斗真是关系重大啊!胡宗南不敢马虎,立即电令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火援救在沙家店的整编第36师。其电令也学着蒋介石的样子:“丢了钟松的整编第36师,惟你是问!”
沙家店的局势真是瞬息万变。彭德怀由战地总机联通了各纵队及各旅的电话:“1纵,2纵,3纵;新4旅,教导旅……”贺炳炎、廖汉生、王震、许光达、孙志远和罗元、张贤约依次答“到!”。彭德怀宏亮的声音通过银线向全军出了动员令:“彻底消灭胡军整编第36师,是我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也是收复延安、解放大西北的开始。为着人民的解放事业,继续扬你们无限英勇的精神,立即消灭整编第36师,活捉钟松。号召你们本日黄昏以前完成战斗任务。”
这时,时间是8月19日3时3o分。彭德怀的动员令迅传到部队干部战士中,顿时,部队情绪激昂,勇气倍增,信心十足地投入到战斗之中。到了中午,1纵的716团、715团、714团以勇猛的动作连续夺取数处阵地,接着协同2纵队继续向整编第36师和整编第165旅的阵地勇猛冲击,这股锐气势不可挡,胡军士兵无法招架,死的死,伤的伤,投降的投降,形势急转直下。到了下午5时左右,整编第36师的主要阵地已全部被解放军占领。
此时的钟松如惊弓之鸟,手握电话呼叫整编第165旅旅长李日基,没有回音;又呼叫整编第123旅旅长刘子奇,也没有回音。
刘子奇没有回音是明摆着的。第493团团长孙铁英率1个团向沙家店靠拢,孙铁英的部队与解放军新4旅接上火,不到1个半小时,孙铁英的全团被消灭,孙铁英的脑袋搬了家。这段战事,刘子奇是不了解的。这时,刘子奇和他的整编第123旅全旅人马还在乌龙铺做着美梦。
刘子奇从美梦中惊醒时,已是凌晨5点多了,天还没放亮。他不是被枪声惊醒的,而是被一个电话铃惊醒的。
电话来自哪里呢?原来刘戡手里揣着胡宗南“惟你是问”的急电,自己不能拿谁“是问”,便做出一副姿态来,就近派整编第55旅增援。增援命令下达后,便想到要打个电话给刘子奇,做个顺手人情!
刘子奇一听“增援”两字,觉得情况不妙,立即集合部队,可是为时已晚,解放军的新4旅和教导旅消灭了孙铁英的整编第493团后,直扑乌龙铺,收缩包围了刘子奇的整编第123旅。刘子奇指挥部队左冲右突,没有效果,便只好等候整编第55旅的增援了。
左等右等,整编第55旅就是没有出现。没指望了,一切都无法挽回,全军覆灭的命运终于来了,到了下午3时许,刘子奇在一名解放军战士明晃晃的刺刀威慑下,无可奈何地举起了双手。
刘子奇举起双手的前几分钟,还与师座钟松通过一次电话。才几分钟功夫嘛,怎么?钟松呼叫刘子奇就没有回音了?这一点,钟松已无法知道。就在这时,副官吴栋宇破门而入,口里喊道:“师座,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
第十三章 两打榆林(5)
5榆林(三)
1947年1o月中旬,中央军委给西北野战军出了一道先择题:一、现地寻找打刘戡,如能歼其一两个旅意义很大,但不知能寻得机会否,粮食有办法否;二、以两个纵队打榆(林)、神(木)、府(谷),一个纵队南下会合二王(王震、王世泰)开辟渭北;3、不打现地之敌,也不打榆林,全军南出洛(川)、中(黄陵)、宜(君)、同(官,即铜川)。
毫无疑问,彭德怀选择了第2个方案,再打榆林。榆林离党中央、**实在是太近了,这始终是彭德怀的一个结,现在正是解结的时候了。
如今的榆林已非往常,自从沙家店战役之后,榆林便成了“上,上不了天;下,下不了地”的空中浮雕,悬在半空中了。原本需要增兵的一个地方,胡宗南却一个电话把徐保的整编第28旅拉走了,董钊、刘戡也分别拉起他们的整编第1军和整编第29军南下。
国民党军在陕北完全处于守势,邓宝珊的整编第22军孤悬一隅。第2次进攻榆林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了。
邓宝珊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这时的榆林摇摇欲坠。但实在是对榆林的感情太深了,他还是企图固守,加紧构筑工事,重新部署兵力。邓宝珊费尽心机地布了一个“铁爪阵”。用邓宝珊自己的话来说,叫“放,能八爪带钩;收,能钩尖集中。”“八爪”上的兵力也很有特点,东面的凌霄塔,西面的三叉庙,南面的五里墩,北面的观井滩,各驻1个半团的兵力;东南方向的守神木,西南方向的三湾岔,西北方向的归德堡,东北方向的长乐堡,各守半个团的兵力;榆林城内自然是“八爪”的中心,由整编第86师、新编第11旅和陕西保安第5团等重兵把守。
打榆林先打外围,外围其实就是邓宝珊的“八爪”。把“八爪”上的钩“磨平”了,即使收起来,其力量也不强大了。1o月24日,西北野战军3个纵队全线总攻。1纵取道无定河,西渡后,“磨平”东面的凌霄塔、东南的守神木、东北的长乐堡等3处钩,争取消灭掉傅军2个半团的兵力;3纵主力主攻归三叉庙和归德堡;余下的三湾岔、五里墩和观井滩由6纵完成消灭任务。
不知是傅军被打怕了,还是邓宝珊看出了“磨钩子”的气头凶,解放军几乎是没怎么打就拿下了各处阵地。1纵由西岔方向渡过无宝河,向守神木攻击前进,短短3天时间,到1o月27日,便拿下了凌霄塔、守神木、长乐堡。与此同时,3纵、6纵也展的颇为顺利,三叉庙、归德堡、三湾岔、五里墩和观井滩等阵地,几乎没有费太大的周折,相继被攻占。原来,邓宝珊排“八爪阵”为的是障眼法,吓一下解放军,如果3日内守不住外围阵地,便立即自动撤回城内。
此时,榆林城的指挥权已不在邓宝珊手上了,这也是邓宝珊自己安排的。按邓宝珊的计划,彭德怀来攻城,外围阵地坚守不住,必来攻城。那么,指挥大权分由整编第22军军长左世允、整编第86师师长徐之佳、总司令部参谋长俞方皋和总部高参胡景通手上。左世允总当家,可以指挥调度一切。而邓宝珊自己在榆林外围枪炮刚打响时,便静悄悄地登上飞机向北平(今北京)飞去了。
第2次攻打榆林的外围战斗就这样重鼓轻锣般地收兵鸣金了。
………………………………
第十三章 两打榆林(6)
6榆林(四)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c
大战前的沉静,预示着什么?双方都没有底数。
左世允盼望着邓宝珊快点从北平搬来救兵。原来邓宝珊是去北平傅作义那里搬救兵去了。六七天时间过去了,连同邓宝珊的消息一点都没有;再看看榆林城内的将士们,个个紧张地见到树影子都觉得解放军打进来了。有一天晚上,傅军一名哨兵见树枝一动,误认为是解放军,立即扣动扳机,“哒哒哒”一梭子子弹就出去了。全连士兵慌慌张张地操枪问,生什么事了。哨兵不敢说真话,称见到一名解放军来摸哨。全连折腾了一夜,也没有见到一名解放军。
彭德怀也觉得心头沉甸甸的。一场大战,一上来就这么顺顺当当的,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这是经验告诉他的。他在军事地图前,看着上面标记的无数个符号、线条,绿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突然想起***说过的一句话“围城的目的不在得城,目的是打援”。这时,彭德怀在心里说了一句:“难道邓宝珊是去搬救兵?”
“打!”彭德怀在11月2日16时4o分下达了全线攻城命令。只有打,救兵才来得快。彭德怀这样判断。
担任主攻的1纵占领凌霄塔阵地后,立即进行了攻城,独1旅在南门至魁星楼之间,1团、2团、3团依次编为第1梯队、第2梯队、第3梯队,主要是以竖梯实施攻城;358旅是从南门至城西南角地段以爆破城门和竖梯攻城,716团向小西门佯动,715团主攻城门,714团在第2梯队上,作为战略预备队。经一夜激战,成效甚微。天亮后,总结一下,还是过去那些老问题,云梯短、城墙厚,手榴弹打不上去。
张宗逊、廖汉生和贺炳炎在望远镜中看到战士们一批一批倒下去,心如刀铰。贺炳炎暴躁地骂了起来:“这打得是什么**毛仗,给敌人当活靶子啦!”廖汉生也在一旁说:“该想点办法!这牺牲太大了!”张宗逊点点头说:“改用坑道作业,以坑道手段攻城。”
6天过去了,1纵从魁星楼西侧和南门东侧向城下“吭吃吭吃”地挖,整整挖了6天。这6天,地面上安静得很,安静得让守在城内的左世允心慌。咋听不见炮响了?解放军撤退了?邓宝珊怎么还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